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罗宾逊“翻译的躯体学”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文坤 罗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翻译研究经历了由"文本独白"到"译者独白"再到目前"文化独白"的转向。译者虽然由原语文化可以自由穿透的玻璃球变成了译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璃球,但译者认知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在翻译研究中依然缺席,译... 翻译研究经历了由"文本独白"到"译者独白"再到目前"文化独白"的转向。译者虽然由原语文化可以自由穿透的玻璃球变成了译语文化可以自由穿越的玻璃球,但译者认知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在翻译研究中依然缺席,译者依然仅仅是一个没有躯体体验的主体。美国译论家罗宾逊把翻译中既是载体又是感性存在的译者"躯体"引入翻译研究中,不仅为较为空泛、抽象的译者主体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也为后现代语境下颠覆原文同一性的行为找到草根性的发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罗宾逊 翻译的躯体学 个体躯体 意识形态躯体
下载PDF
论译者主体性之构成 被引量:14
2
作者 冯文坤 何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6-60,共5页
由"它是"(作者、原文)到"我是"(译者、读者)的转换,译者主体性不再是依附性的,而是以"我是"为缘起之主体构成,是多元合一的互动与被动的统一。本文拟在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的相关话语下指出:译者之主体性... 由"它是"(作者、原文)到"我是"(译者、读者)的转换,译者主体性不再是依附性的,而是以"我是"为缘起之主体构成,是多元合一的互动与被动的统一。本文拟在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的相关话语下指出:译者之主体性只能是构成性的,是不断生成与"延异"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主体性 翻译 主体构成 原著
下载PDF
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冯文坤 万江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5,共7页
翻译研究正在经历从实践哲学向理论哲学的转向。翻译的理论哲学思考集中于翻译本体论研究、主体论研究与存在论研究。其共性是,认为对翻译理论的建构应着重于“翻译之翻译”的理性追问,主张翻译研究应该从“现象翻译”中剥离出来,以便... 翻译研究正在经历从实践哲学向理论哲学的转向。翻译的理论哲学思考集中于翻译本体论研究、主体论研究与存在论研究。其共性是,认为对翻译理论的建构应着重于“翻译之翻译”的理性追问,主张翻译研究应该从“现象翻译”中剥离出来,以便能真正认识翻译的“真值”,从而为翻译理论找到一个恒存的支点。这条路数既可能将翻译研究带上一条简约主义的道路,亦可为自身跻身于人文主义关怀的学术领地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哲学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走向
下载PDF
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26
4
作者 冯文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通过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谱系、女性构成性、女性阅读策略等方面来讨论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发现,在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的主体性,亦如男性与女性关系的构成,没有他者的参与,其主体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自身外在性的他者才能辨认出... 通过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谱系、女性构成性、女性阅读策略等方面来讨论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发现,在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的主体性,亦如男性与女性关系的构成,没有他者的参与,其主体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自身外在性的他者才能辨认出主体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女性主义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被引量:15
5
作者 冯文坤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90,174,共6页
众所周知 ,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但在现代西方文论中 ,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 ,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 ,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 众所周知 ,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但在现代西方文论中 ,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 ,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 ,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在他看来 ,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 ,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 ,所要消解的正是人类中心论泛滥之下的人的此在与历史的二分对立 ,所要建立的是人与历史共时的和伴随性的相互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非个人化” 历史意识 传统 个人
下载PDF
文化记忆与国家认同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冯文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64,共10页
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总是因文化而聚集。我们的自我身份总是在文化记忆中生成的。正是通过对一个分享的过去的记忆,"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我"和"我们"的身份由那些彼此分享的经验和文化记忆所... 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总是因文化而聚集。我们的自我身份总是在文化记忆中生成的。正是通过对一个分享的过去的记忆,"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我"和"我们"的身份由那些彼此分享的经验和文化记忆所界定。记忆不只是保持信息的手段,它是一种能够形成文化身份的势与力,它使拥有某种文化记忆的人、群体和民族能创造性地应对日常挑战和变化。文化记忆是建立个体和集体身份认同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创新和文化再生产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扬·阿斯曼 集体记忆 身份建构 经典化 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论本雅明的“可译性”及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文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关于翻译“可译性”的讨论,标志着由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描写主义学风向支配翻译及翻译研究中的理性逻各斯的转向。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向意味着对翻译研究中所盛行的“理性惰性”和斥翻译研究为“派生而非原生态”的观点的质疑。... 关于翻译“可译性”的讨论,标志着由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描写主义学风向支配翻译及翻译研究中的理性逻各斯的转向。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向意味着对翻译研究中所盛行的“理性惰性”和斥翻译研究为“派生而非原生态”的观点的质疑。我们将立足于语言存在论的现代阐释哲学、本雅明译论以及德立达对于本雅明之补充,并从语言与物、语言间性以及“可译性”与“纯语言”之间的辨正关系入手,对翻译之“可能性”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存在论 词与物 可译性 纯语言 本雅明
下载PDF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之时间主题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文坤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136,共6页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把时间置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其中的人物更是成为时间的载体或体验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小说中的人物被时间化了,而时间则同时在人物的意识中主体化了。这就是《喧嚣与骚动》中人物的命运。本文拟从梅洛-庞蒂的...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把时间置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其中的人物更是成为时间的载体或体验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小说中的人物被时间化了,而时间则同时在人物的意识中主体化了。这就是《喧嚣与骚动》中人物的命运。本文拟从梅洛-庞蒂的时间-主体间性哲学的视角来讨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观以及小说中人物的时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主体间性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梅洛-庞蒂
下载PDF
论翻译与翻译的生存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文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在考察译者从非主体的存在到主体的存在,再到主体间性的存在的过程中,我们出乎意料地发现,译者主体在摆脱传统的原语中心论的桎梏后,却跌入了来自译语和译语文化多元因素制约的漩涡中。"再生"、"变异"、"变化&... 在考察译者从非主体的存在到主体的存在,再到主体间性的存在的过程中,我们出乎意料地发现,译者主体在摆脱传统的原语中心论的桎梏后,却跌入了来自译语和译语文化多元因素制约的漩涡中。"再生"、"变异"、"变化"、"易异"、"创造性"、"他者"、"叛逆"、"翻译的存在"等概念屡屡出现在今天的翻译研究之中。考察其中原因,我们发现,翻译研究内在地沿循了一条生存本体论的存在主义思路。具体表现为:(1)翻译具有生存本体论意义;(2)基于译者之"此在性"的翻译含摄了自由与变异本体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此在” 生存本体论 自由与创造性叛逆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存在论转向及其内涵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文坤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前翻译研究在反思自身并超越自身时,却出乎意料地发现自己原来与一种非本质的东西相伴随。其欲求本身不仅是对本质主义、原文中心论的解构性诠释,还具有一种回归生存本身的存在论诠释,并内在地沿循了一条存在主义的思路。这一思路在颠... 目前翻译研究在反思自身并超越自身时,却出乎意料地发现自己原来与一种非本质的东西相伴随。其欲求本身不仅是对本质主义、原文中心论的解构性诠释,还具有一种回归生存本身的存在论诠释,并内在地沿循了一条存在主义的思路。这一思路在颠覆"忠实观"、"等效论"所暗含的同一性时,亦同时将翻译之发生带入了一种存在论的"此在"之"自我意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翻译存在 此在与境遇 海德格尔
下载PDF
“无损失的翻译”与翻译的虚无——再论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文坤 杨倩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第1期77-81,共5页
我们只要问一句:有没有一种不具有翻译性的翻译存在?如果没有,那么"翻译性"或"变异性"就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一切文本一旦遭遇翻译,它就获得了自己的翻译性。如果说原文所要求于翻译的是忠实,那就应该是一种充分忠... 我们只要问一句:有没有一种不具有翻译性的翻译存在?如果没有,那么"翻译性"或"变异性"就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一切文本一旦遭遇翻译,它就获得了自己的翻译性。如果说原文所要求于翻译的是忠实,那就应该是一种充分忠实于翻译的本质属性,并同时让译者在翻译时履行对自我显现行为的忠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实观 同一性 译者在场 译者缺席 德里达
下载PDF
文化处身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文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3-167,共5页
身体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以及文本世界的结构性视域。身体和心灵/理性是一个复合统一体,彼此间并没有我们一见就赋予它们的那种显而易见的界限。认知本身内涵了躯体因素,意义是语言使用者用躯体所感受到的意义。道格拉斯·罗宾逊的&q... 身体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以及文本世界的结构性视域。身体和心灵/理性是一个复合统一体,彼此间并没有我们一见就赋予它们的那种显而易见的界限。认知本身内涵了躯体因素,意义是语言使用者用躯体所感受到的意义。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躯体翻译",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实践,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把我们重新拉回到存在的基础层面,让我们从人的文化具身性去思考读者与文本、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给长期局限于概念化的翻译研究提供一种基础性的入思路径,而且也会推动我们去发现一座语言、意义与躯体共现的无意识冰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宾逊与庞德 具身性 翻译研究 意义与理解
下载PDF
翻译:一种中介性的存在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文坤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6,共6页
需要"翻译"的"存在物",是一种需要"中介"的存在物,是一种靠"中介"才能获得理解和生命的"存在物"。有中介就有"间性",就有异质。无中介的在场、在家感,是一种不需要语词和... 需要"翻译"的"存在物",是一种需要"中介"的存在物,是一种靠"中介"才能获得理解和生命的"存在物"。有中介就有"间性",就有异质。无中介的在场、在家感,是一种不需要语词和中介的直接在场,由此而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译者直接在"原文之家",但它不属于翻译,不是翻译所应然。因此,原文对译者具有非在场性,而译语世界却构成了译者经验性和事件性的直接在场,正是这种直接在场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也正是后者使"地道"的译文或"地道"的原文成为幻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语言 传统译学 变异性 地道译文
下载PDF
论梅洛-庞蒂的身体-语言观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文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2,共6页
翻译研究的主要困惑在于如何认识译者与他的主体性。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理解,在实践层面抑或不是问题,因为翻译行为原本发生在个体。由学理层面探讨译者主体性以及可译性等问题,从出发点上就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梅洛-庞蒂紧紧抓住身体知觉... 翻译研究的主要困惑在于如何认识译者与他的主体性。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理解,在实践层面抑或不是问题,因为翻译行为原本发生在个体。由学理层面探讨译者主体性以及可译性等问题,从出发点上就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梅洛-庞蒂紧紧抓住身体知觉、意识等概念,认为人的"身体场"直接地参与了历史意义的构建,并由此主张身体、语言、意义是在同一视域被提供的,由此对我们重新认识原文与译文/译者之间的关系与译者主体性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身体-语言观 翻译研究
下载PDF
论埃兹拉·庞德诗学观之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文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9,共7页
庞德对诗歌的伟大贡献是他对意象主义的倡导和实践。透过庞德对意象的描述,我们发现他提出了一种模糊认知方式的诗学主张:那就是主客的含混性存在。他的"直接处理‘事物’"显示了主体意识祛中心化的诗学观,是对意义、理念、... 庞德对诗歌的伟大贡献是他对意象主义的倡导和实践。透过庞德对意象的描述,我们发现他提出了一种模糊认知方式的诗学主张:那就是主客的含混性存在。他的"直接处理‘事物’"显示了主体意识祛中心化的诗学观,是对意义、理念、本质等这些以否定具体事物为鹄的的否定思维模式的扬弃。结合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的思想,从"意义在境域之中生成"、"非主题化的世界与非主体化的诗学"、"意义、语言和物的统一"、"理性与世界交织共舞"以及"一种存在—历史—世界的诗学"等五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揭示庞德诗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意象 诗学观 语言
下载PDF
略论比较文学中的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文坤 王凯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年第6期61-64,共4页
把变异性研究引入比较文学之中,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我方"立场,同时也促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向重视接受研究或影响与接受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转型。本文从语言、民族国家形象、文学文本以及文化等方面... 把变异性研究引入比较文学之中,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我方"立场,同时也促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向重视接受研究或影响与接受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转型。本文从语言、民族国家形象、文学文本以及文化等方面对促使文学变异的条件做出一番简约的勾勒,旨在指出:文化间的文学传播是一个彼此施加对方限制与制约的过滤过程,其中,我方与客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变异性 文化过滤
下载PDF
走向文化研究的文学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文坤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6-102,共7页
文学自身从作品到文本的历程,是文学研究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移的历程,是由所指性的"谜义"、"奥义"、"本原"、"心灵映射"向"不确定性"、"边缘性"、"意义多元共生和相... 文学自身从作品到文本的历程,是文学研究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移的历程,是由所指性的"谜义"、"奥义"、"本原"、"心灵映射"向"不确定性"、"边缘性"、"意义多元共生和相互依赖性"转移的历程,是主体(部分精英主体)支配下的文本阐释"一言堂"向注重对文本个体感受中的群言、杂语、平民化转移的历程,是由游离出系统之外、独占奥堂的经典作品向注重文本间性、文本文化研究转移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作品 文本 文本文化研究
下载PDF
道法自然与大地诗学——生态视野下的中西诗学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文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4,共5页
以西方思维为参照系,由中国传统原典中所蕴涵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出发,与西方目前的生态批评与生态意识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揭示出源自道家自然思维的观物感物观及其在诗歌和艺术审美上的表现:即消极感受下的“心与物游”的混茫意识;... 以西方思维为参照系,由中国传统原典中所蕴涵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出发,与西方目前的生态批评与生态意识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揭示出源自道家自然思维的观物感物观及其在诗歌和艺术审美上的表现:即消极感受下的“心与物游”的混茫意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与物为春”;与自然为善的人类情感的大地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主体虚位 生态文学 诗学
下载PDF
基于振荡的意义涌现与生成——论梅洛-庞蒂与加达默尔的语言观与意义生成观
19
作者 冯文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对话何时开始,语词的意义就何时开始。文本话题何处开始,哲学阐释学的语言问题就在何处出现。谁进行理解,谁就已经进入了一种事件(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之中,意义是或总是通过事件完成自我主张的。意义发生在语言事件之中,或发生在... 对话何时开始,语词的意义就何时开始。文本话题何处开始,哲学阐释学的语言问题就在何处出现。谁进行理解,谁就已经进入了一种事件(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之中,意义是或总是通过事件完成自我主张的。意义发生在语言事件之中,或发生在对话得以发生的空间中。每一个语词,作为一个瞬间的事件,通过回应和召唤,与和它相关联的未说之言(沉默)共舞。所有人类言说都是有限的,其中隐藏了需要解释和揭示的无限意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认为,意义起源于存在的结构性振荡,而哲学阐释学家加达默尔认为,意义起源于言语的虚拟性和表达的无限可能性。他们关于意义发生的相关论述,对理解文本与世界、文本与读者及文本与历史-空间的结构性关系,以及把握文化翻译如何在语言中实现其诗学的、历史的、民族的"存在性投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加达默尔 意义 振荡 存在性分析
下载PDF
论崇高中的自然与生态意义中的崇高
20
作者 冯文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将崇高与生态观结合起来,是用生态意识对传统崇高概念的再认识,亦是对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整合。本文以康德等人的崇高美学概念为参照,结合部分在生态语境下对"崇高"做出新理解和阐述的批评家和作品,指出了崇高概念对西方传... 将崇高与生态观结合起来,是用生态意识对传统崇高概念的再认识,亦是对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整合。本文以康德等人的崇高美学概念为参照,结合部分在生态语境下对"崇高"做出新理解和阐述的批评家和作品,指出了崇高概念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正典建构作用,并同时阐述了生态意义上的崇高在颠覆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对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科学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观念 生态意识 文学批评 自然 梭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