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Lp-PLA2和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1
作者 马晓伟 田伟 +2 位作者 冯文霞 王立哲 张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4—2022-12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 目的分析外周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4—2022-12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对比2组基线资料及外周血Lp-PLA2、FGF23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Lp-PLA2、FGF23与简易智力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外周血Lp-PLA2、FGF23对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160例脑梗死患者中,48例(30.00%)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文化程度、MMSE评分及血清Lp-PLA2、FGF23水平等方面与非认知障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文化程度低及血清Lp-PLA2、FGF23水平升高是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FGF23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p-PLA2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FGF23的曲线下面积为0.779,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P<0.05),表示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结论Lp-PLA2、FGF23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均呈高表达,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血清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病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伟 冯文霞 +1 位作者 王立哲 张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5期2870-287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不同分型病人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门诊确诊的100例ACI病人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门诊进行...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不同分型病人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门诊确诊的100例ACI病人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门诊进行健康体检且身体健康的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通过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将ACI病人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38例、小动脉闭塞卒中(SAA)45例、心源性脑栓塞(CE)13例、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SUE)4例。比较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及脑梗死各分型病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预测ACI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结果显示,IL-6、hs-CRP、TNF-α、MMP-9预测AC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573 pg/mL、2.317 mg/L、5.897μg/L、179.469μ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0.987,0.963,0.967。ACI各分型病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A型ACI病人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高于SAA、CE、SUE型ACI病人,SAA型ACI病人TNF-α、MMP-9水平高于CE、SUE型ACI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在ACI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与LAA和SAA的发病机制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文霞 宋福聪 +3 位作者 吕洲 刘青蕊 尤素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1期3245-324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急性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76例ACI住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46例和无斑块组30例,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hs...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急性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76例ACI住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46例和无斑块组30例,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hs-CRP)的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GHb)、尿酸(UA)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hs-CRP分别与胆固醇(TCH)(r=0.32,P=0.01)、LDL(r=0.34,P=0.01)、GHb(r=0.26,P=0.04)、UA(r=0.28,P=0.03)、纤维蛋白原(Fbg)(r=0.28,P=0.03)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文霞 吕洲 +2 位作者 刘青蕊 李雪雁 尤素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ACI住院患者6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斑块组(n=39)和无斑块组(n=23),在发病72h之内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与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ACI住院患者6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斑块组(n=39)和无斑块组(n=23),在发病72h之内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与健康对照组(n=20)进行对比。结果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无斑块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s-CRP分别与TC(r=0.321,P=0.011)、LDL-C(r=0.341,P=0.007)、HbA_(1c)(r=0.264,P=0.038)、Fib(r=0.282,P=0.026)、UA(r=0.284,P=0.025)均呈正相关。结论 ACI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文霞 刘青蕊 +3 位作者 宋福聪 王相斌 郭鹏 马晓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年龄匹配的青年健康对照组;59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4例年龄匹配的老年健康对照组的血脂、血糖及血压等指标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年龄匹配的青年健康对照组;59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4例年龄匹配的老年健康对照组的血脂、血糖及血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含量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及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HDL-C降低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血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青年
下载PDF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福聪 吕洲 +3 位作者 张璇 尤素伟 冯文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35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口腔期组、咽期组及混合期组各45例,均应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吞咽... 目的观察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后不同阶段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35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口腔期组、咽期组及混合期组各45例,均应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所降低(均P<0.05)。咽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与口腔期组、混合期组的治疗后比较有所降低(均P<0.05)。咽期组总有效率与口腔期组、混合期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所升高(均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可改善不同类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中咽期吞咽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口腔期及口咽混合期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梗死 口腔期 咽期 口咽混合期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保刚 郭鹏 +2 位作者 王相斌 宋福聪 冯文霞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9期790-792,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认知障碍 磷酸内酮酸水合酶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相斌 宋福聪 +2 位作者 郭鹏 张保刚 冯文霞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360-1361,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对这2组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美...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对这2组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测定血清NES水平。结果与非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HIHSS评分及NS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越严重,NSE水平越高,并且神经功能损害越重(P<0.05)。结论 NSE水平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可用于判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振普 李路军 +5 位作者 张俊庆 刘雅静 吴慧 李鹏娟 冯文霞 张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共6页
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昆虫病毒。由于杆状病毒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其作为生物农药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还可作为一种真核表达载体,广泛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 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昆虫病毒。由于杆状病毒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其作为生物农药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还可作为一种真核表达载体,广泛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以及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杆状病毒的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对阐明病毒的感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子改良或开发高效的生物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蛋白质组 杆状病毒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鹏 宋福聪 +4 位作者 王相斌 冯文霞 胡志强 唐北沙 夏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CMT)患者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4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MT家系共10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PMP22、MPZ、SIMPLE、EGR2、RAB7、...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CMT)患者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4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MT家系共10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PMP22、MPZ、SIMPLE、EGR2、RAB7、NEFL、MFN2、Hsp27及Hsp2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CMT1A和CMT1B致病基因分别为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MPZ基因,这两型患者起病较早,临床表现多见起始于下肢远端的肌无力萎缩,伴感觉减退或缺失,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小腿肌肉明显萎缩,膝、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弓形足,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病理改变可见髓鞘脱失。CMT2A2、CMT2F和CMT2L致病基因分别为MFN2、Hsp27及Hsp22基因,发病率较CMT1低,发病年龄比CMT1较迟,临床症状与CMT1相比,运动系统受累较感觉系统更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常在正常范围,病理改变呈轴索变性。结论基因突变分析结果与临床特点一致,准确性高、损伤小,可早期诊断,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者或高危亲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 突变分析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术后支架自膨胀率与斑块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相斌 胡志强 +4 位作者 郭鹏 冯文霞 宋福聪 吕洲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术(CAS)后支架自膨胀率与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30条)颈动脉狭窄行CAS患者,术前依据超声检查将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并于术后3 d及1、3、6、12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术(CAS)后支架自膨胀率与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30条)颈动脉狭窄行CAS患者,术前依据超声检查将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并于术后3 d及1、3、6、12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结果在CAS术后3个月内支架内径均持续增加,以术后1个月最明显(P均<0.05),6个月后支架各段内径的变化则较小(P均>0.05);至术后12个月,与术后3 d比较支架近心端自膨胀率为3.8%±3.4%,中间段为11.4%±5.8%,远心端为11.1%±3.5%。术后3 d及1、3、6、12个月,软斑块及纤维斑块支架中间段内径均较钙化斑块大(P均<0.05),软斑块与纤维斑块支架中间段内径无显著差异。结论CAS术后支架各节段内径在术后1个月持续增大,以中间段最明显;自膨胀程度与术前斑块性质有关,软斑块组自膨胀程度最大,纤维硬斑块组次之,钙化斑组自膨胀程度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植入术 支架内径 粥样斑块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及健康行为干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文 任永献 +2 位作者 冯文霞 张炎 李伟昊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后,农村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效果,为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两个乡镇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和部分居民作为试验... 目的探讨通过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后,农村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效果,为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两个乡镇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和部分居民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对两地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对试验组中学生实施结核病核心信息干预活动,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对家庭成员及周围居民进行人际传播。一年后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终末调查,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调查,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学生、家长、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由51.7%、56.0%、58.9%提高到94.1%、89.5%、88.3%,高于对照组的35.4%、57.7%、59.3%(P<0.01)。试验组学生、家长、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由49.5%、44.3%、46.6%提高到88.9%、81.4%、80.9%,高于对照组的49.4%、48.1%、49.5%(P<0.01)。结论由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对提高农村居民预防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和促进健康行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健康干预 人际传播 中学生 农村居民
下载PDF
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大庆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长赞 王建民 +1 位作者 冯文霞 那晓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71-73,共3页
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不仅消除了介质各向异性地震成像精度的影响,而且能够解决叠前反演共反射点道集大炮检距数据校正过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VTI介质三维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过程和技术关键,以及在大庆探区... 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不仅消除了介质各向异性地震成像精度的影响,而且能够解决叠前反演共反射点道集大炮检距数据校正过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VTI介质三维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过程和技术关键,以及在大庆探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可使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断点归位更加清楚准确,断层清晰,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叠前时间偏移 成像精度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相斌 宋福聪 +2 位作者 郭鹏 张保刚 冯文霞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根据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卒中后认知功能障...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根据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2组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测定hs-CRP水平。结果与非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HIHSS评分及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越严重,hs-CRP水平越高,并且神经功能损害越重。结论 hs-CRP水平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可用于判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医用约束手套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尤素伟 贾永 +2 位作者 宋福聪 吕洲 冯文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2年第12期82-82,共1页
躁动、神志恍惚的患者易发生坠床、皮肤擦伤、意外拔管、骨折等意外。传统的约束方法是将棉垫围绕在患者手腕,再以约束带打套结后固定在床档的适当位置。此方法拇指和其他各手指仍能进行抓握,因此稍有不慎仍会出现意外拔管及皮肤擦伤... 躁动、神志恍惚的患者易发生坠床、皮肤擦伤、意外拔管、骨折等意外。传统的约束方法是将棉垫围绕在患者手腕,再以约束带打套结后固定在床档的适当位置。此方法拇指和其他各手指仍能进行抓握,因此稍有不慎仍会出现意外拔管及皮肤擦伤等现象。且神经内科以偏瘫患者居多,手指屈肌张力增高的患者,若不加以注意就会出现手部畸形,但患者不能自行保持功能位,需外力辅助固定。鉴此,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研制出一种约束手套,经临床300例患者使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 约束手套 意外拔管 手部畸形 革新推广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合并面肌痉挛的紧张型头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璇 冯文霞 +1 位作者 郭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引起的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入院治疗的合并面肌痉挛的紧张型头痛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一次性A型肉毒毒素注射,而对照组予以口...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引起的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入院治疗的合并面肌痉挛的紧张型头痛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一次性A型肉毒毒素注射,而对照组予以口服乙哌立松及阿米替林治疗,疗程4周。应用VAS量表及HIT-6评分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3±0.9分和4.2±1.1分,两组患者的HIT-6评分分别为39.5±7.6分和46.1±8.6分,其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合并面肌痉挛的紧张型头痛相对传统的口服药物治疗,其不仅疗效更好,且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面肌痉挛 紧张型头痛 疗效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2型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鹏 张保刚 +4 位作者 王相斌 宋福聪 冯文霞 唐北沙 夏昆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3期3530-3532,共3页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1型和2型患者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MT1型和CMT2型91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PMP22、MPZ、SIMPLE、EGR2、RAB7、NEFL、M...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1型和2型患者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MT1型和CMT2型91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PMP22、MPZ、SIMPLE、EGR2、RAB7、NEFL、MFN2、Hsp27及Hsp2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CMT1起病较早,临床表现多见起始于下肌远端的无力萎缩,伴感觉缺失,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小腿肌肉明显萎缩,膝、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弓形足,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病理改变可见髓鞘脱失,基因突变分析发现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MPZ基因突变;CMT2发病率较CMT1低,发病年龄比CMT1较迟,临床症状与CMT1相比,运动系统受累较感觉系统更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常在正常范围,病理改变呈轴索变性,基因突变分析发现MFN2、Hsp27及Hsp22基因突变。结论 CMT1与CMT2临床表现不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与临床特点一致,准确性高、损伤小,可早期诊断,值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者或高危亲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临床 突变分析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文霞 汤荣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第35期47-48,共2页
现阶段伴随我国智能电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内部的智能电表设备等因具有精度高、频带较宽、过载能力较强等显著优势,也开始逐渐被大量应用在其中。文章重点对智能电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智能电表的应用,并介绍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 现阶段伴随我国智能电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内部的智能电表设备等因具有精度高、频带较宽、过载能力较强等显著优势,也开始逐渐被大量应用在其中。文章重点对智能电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智能电表的应用,并介绍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计量管理 智能电表 应用分析 电费支出
下载PDF
改进电能计量方法在谐波存在时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文霞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35期36-37,共2页
谐波对电力系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危害,会经常引起串联和并联谐振,造成过电压或者过电流事故的发生,使电气设备老化的速度增快,产生额外的能耗,增加电能计量的误差。文章分析了谐波电能计量的影响,论述了谐波存在时的电能计量改进方法和... 谐波对电力系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危害,会经常引起串联和并联谐振,造成过电压或者过电流事故的发生,使电气设备老化的速度增快,产生额外的能耗,增加电能计量的误差。文章分析了谐波电能计量的影响,论述了谐波存在时的电能计量改进方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谐波 电能计量方法 过电压 过电流 电气设备
下载PDF
人性视角下的教师发展策略
20
作者 冯文霞 李纯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1年第3X期12-14,共3页
教育推动着人类的发展,推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师更需要发展。近年来,教师的整体素质的确在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阻碍教师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教师作为"人"的本质属性... 教育推动着人类的发展,推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师更需要发展。近年来,教师的整体素质的确在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阻碍教师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教师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忽视,致使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和关注不够,漠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人格和天性。为此,循着教师作为"人"的人性脉络来领悟教师发展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录像 自为性 教育教学领域 主体性 未来教育 继续教育制度 人生价值 自然存在物 高原期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