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芹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冯海萍 陈卓 杨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70,共10页
以宁南旱区连作4年芹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肥+枯草·哈茨复合菌剂(MF),常规施肥+枯草芽孢杆菌(BS),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TH)3个处理对芹菜连作根际土壤真菌多... 以宁南旱区连作4年芹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肥+枯草·哈茨复合菌剂(MF),常规施肥+枯草芽孢杆菌(BS),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TH)3个处理对芹菜连作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枯草·哈茨复合菌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34.29%和9.98%。施用微生物菌剂增加了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平均增幅分别为43.16%和12.98%,并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的β-多样性。被孢霉属(Mortierella)、织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赤霉菌属(Gibberella)、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是各处理优势菌属,施用枯草·哈茨复合菌显著降低了赤霉菌属、链格孢属、镰刀霉属等真菌性病原菌的相对丰度,降幅分别为59.88%、51.63%、36.1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pH值和全磷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而言,枯草·哈茨复合菌剂的施用不仅降低了连作芹菜根际土壤镰刀菌属、链格孢属、赤霉菌属等病原菌的富集,还通过改变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重塑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连作 微生物菌剂 土壤理化性质 真菌群落结构 宁南山区
下载PDF
1000份辣椒种质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裴红霞 武旭霞 +1 位作者 冯海萍 高晶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90,共18页
明确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辣椒育种的亲本选配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收集的1000份辣椒种质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开展果实... 明确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辣椒育种的亲本选配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收集的1000份辣椒种质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开展果实形状、始花节位、辣椒机械采收理想株型等的育种工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000份辣椒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0.80%~6199.29%,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3~2.274,果实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71对性状形成了相关性,有131对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2.75%,8个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聚类分析将1000份种质聚为8类,每类的遗传多样性各不相同,可服务于不同的育种目的。本研究采用的辣椒种质份数多达100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为辣椒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试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形态学性状 遗传多样性 果实形状
下载PDF
粉碎粒径对番茄和辣椒秸秆堆肥木质纤维素降解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杨冬艳 王丹 +2 位作者 桑婷 冯海萍 赵云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为探索茄果类蔬菜秸秆在菜田就近进行好氧堆肥粉碎条件,研究了2种粉碎粒径(碾压粉碎2~5 cm、切割粉碎1~2 cm)对3种蔬菜秸秆(番茄、辣椒及二者混合秸秆)堆肥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辣椒和混合秸秆在堆肥过程中木质... 为探索茄果类蔬菜秸秆在菜田就近进行好氧堆肥粉碎条件,研究了2种粉碎粒径(碾压粉碎2~5 cm、切割粉碎1~2 cm)对3种蔬菜秸秆(番茄、辣椒及二者混合秸秆)堆肥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辣椒和混合秸秆在堆肥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组分降解率由高到底依次为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大粒径处理能够降低堆肥初始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同时加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堆肥后期的降解;小粒径处理则能够提高堆肥积温,促进木质素的降解。冗余分析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是促进全碳降解的关键因素。大粒径处理的3种秸秆初始全氮、全磷、全钾和腐植酸含量显著高于小粒径处理,且在堆肥结束时大粒径处理的氮、磷、钾总养分含量(8.03%)和腐植酸含量(12.15%)仍显著高于小粒径处理(6.88%、9.44%)。在生产中,蔬菜产地可选择秸秆还田机碾压粉碎至2~5 cm粒径或容重0.3 g/cm^(3)下的粉碎粒径对茄果类蔬菜秸秆进行堆肥,有助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堆肥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粒径 番茄和辣椒秸秆 堆肥 木质纤维素
下载PDF
番茄秸秆堆肥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4
作者 杨冬艳 王丹 +2 位作者 桑婷 冯海萍 赵云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我国是番茄生产大国,番茄秸秆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急需无害化处理和利用。试验将番茄秸秆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在番茄种植底肥中添加不同用量番茄秸秆堆肥(TS),通过分析番茄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优... 【目的】我国是番茄生产大国,番茄秸秆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急需无害化处理和利用。试验将番茄秸秆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在番茄种植底肥中添加不同用量番茄秸秆堆肥(TS),通过分析番茄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优化番茄堆肥施用方案,旨在探索番茄秸秆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方法】采用盆栽的方法,按照堆肥与干土质量比,设置1%、2%、3%、4%添加量处理,分析定植30 d的番茄幼苗植株生长指标、根系形态指标和根际养分含量以及相关关系。【结果】相比不添加对照CK,1%添加量番茄秸秆堆肥(TS)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全株干物质量和壮苗指数均显著低于CK,其根系在>5 mm径级范围内的根表面积、投影面积和根体积也低于CK。TS 2%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幼苗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降低根系平均直径,但对地上部生长和物质积累没有显著影响。3%TS和4%TS处理能够显著增加番茄幼苗植株株高、茎粗和全株干物质量的积累,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3%TS处理在提高番茄幼苗根体积和根表面积上显著高于4%TS处理。径级范围在0~0.5 mm和0.5~2.0 mm的根系对番茄根系长度的贡献率最大,添加番茄秸秆堆肥处理能够增加<0.5 cm和0.5~2.0 mm径级范围的根系长度,增加0.5~2.0 mm径级范围的根表面积和投影面积,其中3%TS处理增加幅度最高。3%TS和4%TS处理能够提高番茄幼苗根际土壤全碳、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土壤速效磷养分含量增幅最高,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速效磷是影响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建成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结论】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在底肥中添加干质量比3%的番茄秸秆堆肥可显著改善土壤养分环境,增加番茄幼苗根系生物量,促进地上部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秸秆堆肥 番茄幼苗 根系形态
下载PDF
垄作模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露地花椰菜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冯海萍 杨虎 白晶晶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4期44-49,共6页
为确定花椰菜在宁南山区露地栽培的最佳作畦模式和种植密度,设置2个不同作畦模式(2行、3行;分别编号为T、N)和3个不同种植密度(2500、3000、3500株/667 m^(2);分别编号为1、2、3)的双因素试验,比较分析不同作畦模式与密度对花椰菜植株... 为确定花椰菜在宁南山区露地栽培的最佳作畦模式和种植密度,设置2个不同作畦模式(2行、3行;分别编号为T、N)和3个不同种植密度(2500、3000、3500株/667 m^(2);分别编号为1、2、3)的双因素试验,比较分析不同作畦模式与密度对花椰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椰菜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在不同作畦模式及种植密度处理下有所不同;株幅、花球质量、花球横径、中心柱高在2行作畦且密度在2500株/667 m^(2)时最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行作畦且密度在3000株/667 m^(2)时最优;叶片数、花球纵径在3行作畦且密度在2500株/667 m^(2)时最优;株高、外茎高、产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可溶性糖含量在3行作畦且密度在3000株/667 m^(2)时最优。综合考虑花椰菜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最终排名N2>T2>N3>N1>T3>T1,2行和3行作畦且密度在3000株/667 m^(2)时排名前2,且3行作畦、种植密度在3000株/667 m^(2)时效果最好,可作为宁南山区露地花椰菜高产高效栽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宁南山区 作畦 种植密度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宁夏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6
作者 杨冬艳 王丹 +2 位作者 赵云霞 桑婷 冯海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11期24-27,35,共5页
针对宁夏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梳理了宁夏设施蔬菜产业现状和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设施蔬菜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的问题及原因,从设施结构宜机化、农机农艺融合、机械装备研发及农机服务社会化等方面提出建... 针对宁夏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梳理了宁夏设施蔬菜产业现状和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设施蔬菜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的问题及原因,从设施结构宜机化、农机农艺融合、机械装备研发及农机服务社会化等方面提出建议,助推宁夏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化 设施蔬菜 机械化生产 农机农艺融合 装备研发
下载PDF
连作年限影响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素 吴宏亮 +3 位作者 陈倬 冯海萍 张海宇 康建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2-385,共14页
芹菜是宁夏冷凉区特色蔬菜,大规模种植不可避免地导致连作障碍。为了揭示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和群落结构随种植年限变化的差异,本研究采用Illumina Novaseq-PE250测序平台对芹菜种植一年(CA)、连作两年(CB)和连作三年(CC)时... 芹菜是宁夏冷凉区特色蔬菜,大规模种植不可避免地导致连作障碍。为了揭示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和群落结构随种植年限变化的差异,本研究采用Illumina Novaseq-PE250测序平台对芹菜种植一年(CA)、连作两年(CB)和连作三年(CC)时根际土样的16SV3V4区和ITS1区进行双末端Paired-end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多样性随连作年限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Chao 1指数第一年8509.41,第三年降低至6314.09。CA香农指数最高,为11.48,CC最低,仅11.08。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中的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等优势菌纲及其中的罗库菌属(Rokubacteriales)、芽球菌属(Blastococcus)、红杆菌属(Solirubrobacter)等有益菌丰度减少。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等均随连作年限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现为CA、CB的Chao1指数分别为505.44和264.66,而CC为443.92,CA、CB的香农指数分别为5.98和4.93,而CC为5.61,且连作年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土壤真菌中的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瓶毛壳属(Lophotrichus)、黑孢壳属(Melanospora)等优势菌纲属具有显著变化差异。微生物主坐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C与其他处理间存在强异质性。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表明,芹菜根际土壤细菌主要有7大类一级功能层,氨基酸生物合成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真菌有5大类一级功能层,核苷和核苷酸生物合成相对丰度占比最高,同时芹菜连作不同年限时多条代谢通路间具有极显著差异。综上研究结果,芹菜连作会降低根际土壤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改变菌群结构,导致根际微生态环境失衡,从而引发相关连作障碍病害。其中,以芹菜连作三年时微生物各项指数变幅最大,故建议宁夏南部山区芹菜产业将连作不超过两年作为田间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连作年限 根际土壤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PICRUSt2功能预测
下载PDF
娃娃菜不同轮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素 冯海萍 +3 位作者 程彦弟 陈倬 康建宏 吴宏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3,共9页
为探明不同作物与娃娃菜轮作后的效果,在宁夏南部山区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比较分析了娃娃菜-西兰花(CMB)、娃娃菜-大葱(CMG)、娃娃菜-洋葱(CMO)、娃娃菜-土豆(CMP)和以娃娃菜连作(CCC)为对照的5... 为探明不同作物与娃娃菜轮作后的效果,在宁夏南部山区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比较分析了娃娃菜-西兰花(CMB)、娃娃菜-大葱(CMG)、娃娃菜-洋葱(CMO)、娃娃菜-土豆(CMP)和以娃娃菜连作(CCC)为对照的5个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旨在筛选出适宜与娃娃菜轮作的作物,为从栽培模式选择角度缓解或避免娃娃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连作相比,轮作马铃薯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为12.8 mg·kg^(-1),轮作大葱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为75.74 mg·kg^(-1),但不同轮作模式下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轮作马铃薯土壤的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轮作洋葱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显著低于娃娃菜连作和轮作其他作物。细菌丰度在属水平上的结果表明轮作导致大部分有益细菌属丰度升高,如贪铜菌属(Cupriavidu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柄杆菌属(Caulobacter)等,有害菌及其他部分未分类功能作用菌属丰度降低,如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a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等。真菌群落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连作与轮作模式下共有的优势菌群,同时轮作洋葱CMO和轮作马铃薯CMP中多真菌属丰度最低且与连作CCC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是改变娃娃菜连作与不同轮作模式下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综上所述,不同作物与娃娃菜轮作会造成土壤化学性质、酶学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其中以洋葱与马铃薯在各方面指标中表现效果最佳,建议宁夏南部山区冷凉蔬菜产业中将娃娃菜-洋葱和娃娃菜-马铃薯作为主要的轮作模式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轮作模式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宁夏
下载PDF
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工艺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1
9
作者 冯海萍 杨志刚 +3 位作者 杨冬艳 曲继松 王春良 郭文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2-260,260+259,共9页
为探讨枸杞枝条最优基质化发酵工艺及参数优化。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以枸杞枝条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粗纤维素降解菌、EM复合益菌和BM复合益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研究了碳氮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枸杞枝... 为探讨枸杞枝条最优基质化发酵工艺及参数优化。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以枸杞枝条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粗纤维素降解菌、EM复合益菌和BM复合益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研究了碳氮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枸杞枝条发酵性能参数(温度、碳素、氮素、容重、孔隙度和种子发芽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碳氮比为30:1、接种粗纤维素降解菌、添加油饼氮源、氮源配比为3:1的处理有利于堆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50℃,分别达到12、13、12和12 d,>55℃,达到8、9、9和7 d),可缩短枸杞枝条腐熟的时间;碳氮比、微生物菌剂和氮源类型对总有机碳、C/N值降低有显著性作用,碳氮比、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全氮和硝态氮值增加有显著性作用,对铵态氮的变化无显著性作用;碳氮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影响,对枸杞枝条基质腐熟参数影响均有显著性作用,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碳氮比>氮源配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综合考虑,枸杞枝条最优基质化发酵工艺组合为,调整碳氮比为30:1、接种粗纤维降解菌、添加鸡粪或油饼氮源、氮源配比为3:1。利用发酵将枸杞枝条生产为园艺基质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点问题,而且还为补充或替代不可再生的园艺草炭基质生产提供了原料的来源和降低基质栽培的成本,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优化 基质 枸杞枝条 基质碳素 基质氮素
下载PDF
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4 位作者 杨冬艳 张丽娟 郭文忠 白小军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2-1118,共7页
【目的】探讨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烘干鸡粪和尿素(质量比1∶1)为氮源,分别调整堆体的C/N比为20∶1、30∶1、40∶1和50∶1,研究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养分变化规律和腐... 【目的】探讨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烘干鸡粪和尿素(质量比1∶1)为氮源,分别调整堆体的C/N比为20∶1、30∶1、40∶1和50∶1,研究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养分变化规律和腐熟指标的影响。【结果】C/N比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堆体温度、养分和腐熟指标产生显著的影响。C/N为30堆体升温最快,高温持续时间最长(高于55℃,达到8 d,高于50℃,达到20 d),缩短枸杞枝条腐熟的时间;C/N为30堆体ToC为29.38%,降解率最高为23.49%,TN为15.64 g/kg,NO3-N为0.366 g/kg,NH4-N为0.052 g/kg,减少率最大为16.69%,加速了枸杞枝条有机质的分解,提高了堆肥腐熟进程中的总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氮素的损耗,保证了枸杞枝条腐熟后的肥力;C/N为30堆体种子发芽指数(GI)为94.61%,T值为0.41,堆体发酵达到腐熟,且对植物无毒害作用。【结论】C/N为30∶1枸杞枝条基质化堆腐处理效果最好,为枸杞枝条基质发酵的最适C/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比 枸杞枝条 基质养分 腐熟指标
下载PDF
氮源类型与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2 位作者 杨志刚 杨冬艳 张丽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1-178,共8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柠条粉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纤维素降解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进行了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发酵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的腐熟速度...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柠条粉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纤维素降解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进行了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发酵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的腐熟速度和腐解产物产生显著的影响,以75%有机肥+25%化肥和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的柠条粉堆体的升温速度快,高温持续时间较长(高于50℃,分别达到10 d和9 d,高于55℃,均达到6 d),积温较高,缩短了柠条粉腐熟的时间;至堆体结束后,总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355.54 g/kg和359.86 g/kg,总氮质量比分别为22.36 g/kg和0.385 g/kg,硝态氮质量比分别为22.21 g/kg和0.337 g/kg,铵态氮质量比分别为0.049 g/kg和0.051 g/kg,碳氮比分别为14.69%和14.35%,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均在44%以上,木质素降解率在37%以上,腐殖酸质量分数分别达37.12%和37.08%,加速了柠条粉有机质的分解和纤维素的降解,提高了堆肥腐熟进程中的总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氮素的损耗,保证了柠条粉腐熟后的肥力;腐熟后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理想基质的要求,且基质的浸提液均不会对种子产生毒害作用。但考虑到保护作物根系生长、固定植株、同外界气体交换功能及持水保水能力等对基质的要求,认为氮源以75%有机肥+25%化肥和50%有机肥+50%化肥柠条粉腐熟的基质更适合蔬菜作物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粉基质 发酵 氮源 基质氮素 腐熟品质
下载PDF
栽培模式对柠条复合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2 位作者 郭文忠 张丽娟 杨冬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32,共3页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宁夏沙漠治理的优良豆科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Kom)复合基质作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育时期、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包双行栽培和深畦双行栽培模式处理较CK不仅生...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宁夏沙漠治理的优良豆科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Kom)复合基质作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育时期、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包双行栽培和深畦双行栽培模式处理较CK不仅生长势和产量都优于其它栽培模式,提早上市2~4d,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分别高9.20~26.00、7.17~14.00cm,茎粗分别增加0.29~0.82、0.28~1.17mm,产量分别高21.32%和16.52%,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与CK相比,提高了灌水利用率,即在番茄整个生长期总体节水达35%~55%。综合各项指标,黑膜包双行栽培和深畦双行栽培2个处理为适宜的有机番茄柠条复合有机基质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 番茄 柠条复合基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枸杞枝条粉含量的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冯海萍 杨冬艳 +3 位作者 白生虎 刘晓梅 谢华 裴红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3-1308,共6页
为探讨枸杞枝条粉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发酵好的枸杞枝条粉为主料,研究枸杞枝条粉与蛭石、草炭混配基质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枝条发酵粉∶草炭∶蛭石=5∶2∶3和6∶2∶2基质的干体积... 为探讨枸杞枝条粉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发酵好的枸杞枝条粉为主料,研究枸杞枝条粉与蛭石、草炭混配基质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枝条发酵粉∶草炭∶蛭石=5∶2∶3和6∶2∶2基质的干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气水比与CK基质接近,且能显著提高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功能叶片PSII潜在活性及光能转化效率,与CK基质存在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这2个处理黄瓜的长度、直径、单果质量及产量等也表现良好。枸杞枝条发酵粉∶草炭∶蛭石=5∶2∶3和枸杞枝条发酵粉∶草炭∶蛭石=6∶2∶2混配基质是黄瓜基质栽培的适宜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枝条粉 栽培基质 黄瓜 生理指标 产量
下载PDF
枸杞枝条发酵木质纤维素降解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海萍 杨冬艳 +3 位作者 白生虎 谢华 刘晓梅 裴红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319,334,共8页
为探讨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及多样性特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枸杞枝条粉和苦豆子茎秆粉质量比为4∶1混合为试材,采用Biolog-ECO鉴定方法,研究不同发酵因子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 为探讨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及多样性特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枸杞枝条粉和苦豆子茎秆粉质量比为4∶1混合为试材,采用Biolog-ECO鉴定方法,研究不同发酵因子对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结束时,枸杞枝条基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在15%、19%及10%以上;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在温度为60℃、含水率为60%、添加油饼氮源及接种粗纤维素降解菌处理条件下较高,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在18.12%~19.22%、23.55%~25.21%和13.87%~14.24%范围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增加了枸杞枝条基质发酵高温期时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平均颜色变化率分别为1.019、1.062、0.943和1.117,微生物多样性香浓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在2.321~2.365、0.930~0.941和18.78~20.33范围内,提高了枸杞枝条粉堆体中微生物对部分碳源的代谢能力,从而可促使有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枝条粉 木质纤维素 降解 微生物 群落多样性 平均颜色变化率
下载PDF
农业生物质资源木质纤维素及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海萍 杨冬艳 +1 位作者 谢华 裴红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44-147,共4页
基质栽培是国内外现代化温室的主要栽培模式,其在设施园艺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地方生物质资源基质替代或补充草炭基质势在必行。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种类繁多、来源广、富含大量木质纤维素,且这类物质具有结构坚硬、分解困难的特性。因此,... 基质栽培是国内外现代化温室的主要栽培模式,其在设施园艺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地方生物质资源基质替代或补充草炭基质势在必行。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种类繁多、来源广、富含大量木质纤维素,且这类物质具有结构坚硬、分解困难的特性。因此,木质纤维素降解是规模化快速基质生产的关键。为供促进农业生物质资源的基质化利用参考,简述农业生物质资源木质纤维素特点,农业生物质资源基质化利用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研究进展,指出农业生物质资源基质化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物质资源 基质化 木质纤维素 循环利用
下载PDF
典型旱作区不同田间持水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3 位作者 张丽娟 杨冬艳 郭文忠 李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1-387,共7页
为探讨典型旱作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5个灌水下限(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50%和40%)处理,对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番茄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 为探讨典型旱作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5个灌水下限(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50%和40%)处理,对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番茄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田间持水量对番茄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光合系统Ⅱ(PSⅡ)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反应中心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 v/F m)、光反应中心PSⅡ的潜在活性(F v/F 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CS0)、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数(RC/CS0)和性能指数(PI)都呈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性能指数(PI)下降的幅度最大。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 s)、水分利用效率(WUE)、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0)、捕获的光能(TR0/CS0)及热耗散(DI0/CS0)均呈现先缓慢下降后显著上升趋势,表明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对光合特性和PSⅡ造成胁迫,导致气孔关闭,PSⅡ原初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PSⅡ活性中心受到损伤,能量转化分配失衡,电子传递受阻。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作为控制灌水下限时,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的光合生理活动达到较佳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高,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可作为典型旱作区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栽培灌溉指标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旱作区 番茄 田间持水量 灌水下限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微生物及芹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海萍 张丽娟 +3 位作者 曲继松 杨冬艳 郭文忠 李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0,共5页
为了探讨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培肥的生物机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pH值... 为了探讨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培肥的生物机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p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芹菜产量、土壤总菌数、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细菌数量与真菌数量比值(B/F),减少了真菌的数量和比例.其中以高丹草翻压量为3.75t/hm2时,配施80%比例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4 kg/667m2、12kg/667m2、24kg/667m2)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产量的增加、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改善和土壤肥力改善等综合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绿肥 化肥减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芹菜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日光温室枸杞枝条基质栽培西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海萍 李玉霞 +2 位作者 杨冬艳 谢华 裴红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4-559,565,共7页
为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西瓜生长及生理的效应,以发酵好的枸杞枝条粉基质为栽培介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素水平对枸杞枝条基质栽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 为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西瓜生长及生理的效应,以发酵好的枸杞枝条粉基质为栽培介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素水平对枸杞枝条基质栽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反应中心潜在活性(Fv/Fo)、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捕获的能量(ETo/CSo)和性能指数(PI)都呈显著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热耗散(DIo/CSo)呈显著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无显著变化。表明不施氮素和氮素过多都对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光合机构造成胁迫,导致气孔关闭,PSⅡ活性中心受到损伤,能量转化分配失衡,电子传递受阻。以氮素水平为225和375 kg·hm(^-2)能够促进日光温室枸杞枝条基质栽培西瓜生长和光合生理活动达到较佳水平,可作为宁夏日光温室枸杞枝条基质栽培西瓜氮素指标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枝条基质 氮素水平 西瓜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娃娃菜品种在宁南山区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海萍 刘晓梅 +2 位作者 白生虎 谢华 杨冬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为筛选适宜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娃娃菜品种及客观评价优势品种的栽培适应性,以当地主栽品种春玉黄为对照进行大田栽培品比筛选试验,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娃娃菜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娃娃菜品种的产量性状、营... 为筛选适宜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娃娃菜品种及客观评价优势品种的栽培适应性,以当地主栽品种春玉黄为对照进行大田栽培品比筛选试验,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娃娃菜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娃娃菜品种的产量性状、营养品质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田娃、春秋贝贝、韩童、金娃较对照产量分别高1.91%、1.78%、0.76%和0,韩童、金娃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分别高7.03%和3.13%,金皇后、黄妃、春秋贝贝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高8.45%、3.29%和2.8%,金娃、一品香、韩童可溶性糖较对照分别显著高45.79%、29.58%、27.38%,韩童、春秋贝贝、黄宝宝、金娃可溶性固形物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构建了以产量、品质性状因子为前2个主成分的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超过当地主栽品种春玉黄(ck)的有韩童、春秋贝贝、金娃、田娃、帝国、金皇后等6个品种,可作为今后宁南山区露地娃娃菜栽培优势品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娃娃菜品种 产量 主成分分析 栽培适应性
下载PDF
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基质对黄瓜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3 位作者 张丽娟 杨冬艳 郭文忠 李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4,共6页
【目的】分析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作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柠条粉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柠条发酵粉与鸡粪按不同体积比设5个处理(1:40%鸡粪+3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2:30%鸡粪+40%柠条发酵粉... 【目的】分析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作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柠条粉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柠条发酵粉与鸡粪按不同体积比设5个处理(1:40%鸡粪+3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2:30%鸡粪+4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3:20%鸡粪+5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4:10%鸡粪+6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5:草炭∶珍珠岩=2∶1),其中处理5为CK,研究柠条发酵粉复配基质物理性状及其对黄瓜盛果期功能叶叶绿素、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柠条发酵粉中添加20%或30%鸡粪基质的干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与CK基质接近,大小孔隙比优于CK;与CK相比,这2个处理能提高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功能叶片电子传递能力和PSⅡ潜在活性及光能转化效率,这2种基质栽培黄瓜的长度、直径、单果质量及产量等也表现良好。【结论】柠条发酵粉中添加20%或30%鸡粪在栽培黄瓜时为最适基质配比,柠条发酵粉具有作为栽培基质的潜能,可作为西北干旱地区设施无土栽培基质进行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粉 鸡粪 栽培基质 黄瓜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