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层状硅酸盐改善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室内评价
1
作者 赵景原 窦旭斌 +1 位作者 冯福平 蔡明会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96-400,共5页
基于油基钻井液有机土有机改性剂阳离子受高温易分解脱附,引起钻井液性能变差、加重材料沉降等问题,利用六水合氯化镁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有机土(有机层状硅酸盐),用于改善油基钻井液的... 基于油基钻井液有机土有机改性剂阳离子受高温易分解脱附,引起钻井液性能变差、加重材料沉降等问题,利用六水合氯化镁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有机土(有机层状硅酸盐),用于改善油基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室内钻井液沉降实验进行结构表征和沉降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有机硅酸盐材料具备2∶1层状硅酸盐结构和以Si—C共价键连接的不对称链状有机官能团结构,且300℃无明显热分解;相比于大庆油田常用油基钻井液,该有机层状硅酸盐提高了油基钻井液的动切力、动塑比和储能模量,明显改善了1.4~2.0 g·cm^(-3)密度范围、150℃以下老化温度油基钻井液的悬浮性能和沉降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层状硅酸盐 沉降稳定性 有机土 油基钻井液
下载PDF
钻井液侵入纹层状页岩的模型
2
作者 索彧 李芬芬 +4 位作者 何文渊 付晓飞 潘哲君 冯福平 赵万春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5,共9页
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纹层状页岩弱面发育以及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导致井眼坍塌的风险增加,极大地制约了页岩水平井的高效开发.为了研究钻井液在纹层状页岩中的侵入规律,开展了驱替实验和核磁扫描,确定了不同驱替时... 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纹层状页岩弱面发育以及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导致井眼坍塌的风险增加,极大地制约了页岩水平井的高效开发.为了研究钻井液在纹层状页岩中的侵入规律,开展了驱替实验和核磁扫描,确定了不同驱替时间下钻井液侵入纹层状页岩的深度,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新的包含纹层侵入的纹层状页岩的流体侵入数学模型,在总吸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侵入时间求得钻井液在纹层的侵入深度以及侵入量,基于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离散元法描述钻井液侵入过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液使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钻井液沿纹层状页岩油的侵入深度与侵入时间呈正向对数关系,随着侵入时间、纹层张开度的增大,侵入深度逐渐变大,但后期增长缓慢最终趋于不变;随着纹层数量的增加,侵入深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纹层状 钻井液 侵入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CO_(2)对油井水泥石腐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福平 刘圣源 +3 位作者 王向阳 严茂森 周小金 韩旭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200-1205,共6页
CO_(2)对水泥石的腐蚀是长期以及多因素影响的过程。为研究CO_(2)对水泥石的腐蚀规律,基于溶质运移理论、化学反应动力学定律和物料守恒原理,建立了CO_(2)腐蚀水泥石的溶质运移反应模型,以数值计算的手段再现了CO_(2)腐蚀水泥石的物理... CO_(2)对水泥石的腐蚀是长期以及多因素影响的过程。为研究CO_(2)对水泥石的腐蚀规律,基于溶质运移理论、化学反应动力学定律和物料守恒原理,建立了CO_(2)腐蚀水泥石的溶质运移反应模型,以数值计算的手段再现了CO_(2)腐蚀水泥石的物理化学过程,并得出了适用于数值模拟的腐蚀深度测定方法及腐蚀区域的定量划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C-H在腐蚀过程中最先耗尽,当C-H大量消耗后C-S-H才开始参与反应。水泥石外侧溶蚀作用使水泥石性能劣化,而内部CaCO_(3)沉积使水泥石孔隙度降低。同时,温度升高加会加剧水泥石腐蚀,碳酸溶液中Ca^(2+)摩尔浓度和p H值提高会抑制腐蚀,但溶液pH值只有在较低范围内(<3)变化才会对腐蚀深度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 二氧化碳 腐蚀 数值模拟 溶质运移反应模型
下载PDF
高效聚合物钻井液泥饼润滑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4
作者 冯福平 董乐园 +4 位作者 张健伟 于洋 谭跃龙 张胜业 张朝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改善井壁泥饼在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进至中后期的润滑性,研发了一种能有效降低水平段摩阻的固体粉末状高效聚合物水基钻井液泥饼润滑剂RHGXJ-3(羧酸共聚物、针状硅酸盐、聚丙烯微粉质量比为10∶11∶2),通过测定泥饼黏滞系数、温度敏感... 为改善井壁泥饼在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进至中后期的润滑性,研发了一种能有效降低水平段摩阻的固体粉末状高效聚合物水基钻井液泥饼润滑剂RHGXJ-3(羧酸共聚物、针状硅酸盐、聚丙烯微粉质量比为10∶11∶2),通过测定泥饼黏滞系数、温度敏感性和钻井液配伍性,明确泥饼润滑剂RHGXJ-3的作用效果和适用条件,并结合SEM和XRD微观表征技术分析该泥饼润滑剂的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将泥饼润滑剂以0.9%的加量加入井浆并制得泥饼,静置1 min后测得的泥饼黏滞系数相较于加剂前从0.0966降为0.0496,泥饼润滑性提高了48.65%。温度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泥饼润滑剂的适用温度为30~120℃。该泥饼润滑剂与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0.9%的加量下可将井浆的漏斗黏度由55 s降至39 s,井浆流动能力提升29.1%。该润滑剂够在泥饼表面和内部生成溶剂化水膜和凝胶类物质,通过填充空隙、提升压缩性等途径提高泥饼的润滑性,降低泥饼摩阻。与石墨和球状固体润滑剂相比,润滑剂RHGXJ-3的泥饼润滑效果更佳,是其它固体润滑剂的1.6~2.2倍,而使用成本则降低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饼固体润滑剂 黏滞系数 泥饼摩阻 水平井 钻井液流变性
下载PDF
页岩储层水平井固井水泥浆体系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小峰 宋巍 +5 位作者 杨燕 李祥银 周岩 冯福平 韩旭 刘圣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161-7173,共13页
中国的页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温梯度高、封固段顶底温差大等特点,能够在深层水平井高温及大温差条件下固井,并在后期大规模体积压裂期间保持井筒完整性的固井水泥浆体系的选择成为近年来的焦点。为明确页岩储层深层水平井固井水泥浆技... 中国的页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温梯度高、封固段顶底温差大等特点,能够在深层水平井高温及大温差条件下固井,并在后期大规模体积压裂期间保持井筒完整性的固井水泥浆体系的选择成为近年来的焦点。为明确页岩储层深层水平井固井水泥浆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页岩储层水平井固井对前期水泥浆流变性能要求与后期水泥环力学性能要求,分别从外加剂适用条件、外加剂反应机理以及微观结构的形成3个方面探讨了页岩储层水平井的固井水泥浆技术难点及研究现状,汇总了国内外各大油气田页岩储层水平井固井硅酸盐水泥浆体系的应用实效,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未来固井水泥浆体系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完整性 水泥浆体系 高温固井 页岩储层 大规模压裂 水平井
下载PDF
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的泥岩层套管形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永伟 于雪盟 +5 位作者 刘洪霞 何慧 张宇昊 索彧 冯福平 苏显蘅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对于泥岩储层的蠕变特性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注采过程中泥岩段套管产生形变从而导致套管损坏。本文在Burgers模型基础上加入含水饱和度元件,提高了瞬时蠕变阶段模型的精度,同时对实际油田某泥岩区块进行了比对,得出... 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对于泥岩储层的蠕变特性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注采过程中泥岩段套管产生形变从而导致套管损坏。本文在Burgers模型基础上加入含水饱和度元件,提高了瞬时蠕变阶段模型的精度,同时对实际油田某泥岩区块进行了比对,得出随含水饱和度增加,地层蠕变量增大,且瞬时蠕变阶段时间减小的结论,同时在蠕变条件下套管壁厚、水泥环弹性模量、地层含水饱和度均可大幅度影响套管变形,而套管尺寸对套管变形几乎无影响。本研究成果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地层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泥岩蠕变的套管变形,对井筒的破坏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伯格斯模型 瞬时蠕变 套管形变 含水饱和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非开挖穿越磁靶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7
作者 黄洋 车阳 +3 位作者 冯福平 姜春雷 杜卫强 张正矩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由于磁饱和现象的存在,导致磁靶磁感应强度不能像理论值一样持续增加,因而磁靶理论导向范围与实际值存在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到磁饱和现象的磁靶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分... 由于磁饱和现象的存在,导致磁靶磁感应强度不能像理论值一样持续增加,因而磁靶理论导向范围与实际值存在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到磁饱和现象的磁靶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在非开挖穿越过程中影响磁靶导向范围的主要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设置其他参数的限制条件,并通过修改主要因素的数值来进行模拟计算;最后比较各方案的功率,选择功率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理论分析相比,数值模拟可以更好地考虑磁饱和现象;影响磁靶导向范围的主要因素是磁芯长度,磁芯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磁芯长度与直径的比值越大,磁场强化系数越大。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出现磁饱和现象时,数值模拟方法更适合用于对磁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工程 磁靶导向 磁饱和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注入介质对泥岩层滑移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段永伟 何慧 +5 位作者 于雪盟 刘洪霞 索彧 冯福平 呼布钦 苏显蘅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在注CO_(2)与注水两种开发方式下,均会出现泥岩层段的套管剪切损坏加剧的现象。为了明确不同注入介质对泥岩层滑移的影响,将室内实验所得储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现场实际区块的井网资料相结合,建立了泥岩层剪切滑移流固耦合数值模型,通... 在注CO_(2)与注水两种开发方式下,均会出现泥岩层段的套管剪切损坏加剧的现象。为了明确不同注入介质对泥岩层滑移的影响,将室内实验所得储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现场实际区块的井网资料相结合,建立了泥岩层剪切滑移流固耦合数值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分析了不同注入介质在一定注入速度条件下生产3年过程中的孔隙压力、油层变形量和泥岩层滑移量的分布与变化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由于水和CO_(2)黏度与密度的差异,导致开发初期注CO_(2)井周围孔隙压力高于注水井。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注CO_(2)井孔隙压力降低速率大于注水井,在生产3年后,注CO_(2)油层整体孔隙压力高于注水油层,使注CO_(2)油层整体均匀上抬,但注水油层高低差更大,导致油层变形更加集中。油层变形量的不同引起了泥岩层滑移量的差异,注CO_(2)泥岩层滑移量小于注水泥岩层滑移量。基于不同注入介质对泥岩层滑移量的影响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注入方案,为防治油田套损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剪切 注水 注气 地层滑移 孔隙压力
下载PDF
偏心环空层流顶替滞留层边界位置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冯福平 艾池 +2 位作者 杨丰宇 孟翔 钟鑫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8-862,共5页
水泥浆顶替过程中环空边界处的泥浆所受的剪应力最大,随着顶替界面从环空最大流速位置处逐渐向两边扩展,泥浆层各处所受的剪应力逐渐减小,直到环空边界处的剪应力等于泥浆的动切力,顶替界面不再扩展,形成稳定的顶替边界。根据水泥浆顶... 水泥浆顶替过程中环空边界处的泥浆所受的剪应力最大,随着顶替界面从环空最大流速位置处逐渐向两边扩展,泥浆层各处所受的剪应力逐渐减小,直到环空边界处的剪应力等于泥浆的动切力,顶替界面不再扩展,形成稳定的顶替边界。根据水泥浆顶替泥浆过程中顶替界面达到稳定的平衡条件,建立了偏心环空不同周向角下套管和井壁处的泥浆滞留层边界位置计算模型,通过计算表明:随着套管偏心度的增大,宽间隙处的剖面顶替效率变化不大,而窄间隙处的剖面顶替效率却急剧下降,易形成泥浆窜槽;泥浆滞留层首先在井壁处出现,井壁处的泥浆滞留层厚度和范围要明显高于套管处,严重影响第二胶结面固井质量,应重点加强第二胶结面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环空 滞留层 边界位置 剪应力 顶替界面 宾汉流体
下载PDF
水平井偏心环空稳定顶替界面形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福平 邓平 +2 位作者 邢均 吕媛媛 张嵇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固井顶替界面反映了顶替流体的掺混程度,降低顶替界面长度能够有效提高顶替效果和环空封固质量。由于水平井顶替剖面上密度差引起的驱动力与流体微元所在位置有关,即使稳定顶替的条件下,顶替界面也会由于驱动力的差异而产生局部凸进,使... 固井顶替界面反映了顶替流体的掺混程度,降低顶替界面长度能够有效提高顶替效果和环空封固质量。由于水平井顶替剖面上密度差引起的驱动力与流体微元所在位置有关,即使稳定顶替的条件下,顶替界面也会由于驱动力的差异而产生局部凸进,使得顶替界面长度增加。文中考虑了水平井水泥浆与钻井液的密度差引起的驱动力沿周向角和半径的变化,采用二维Hele-Shaw顶替模型及微扰法理论,建立了水平井偏心环空稳定顶替界面形状描述模型,分析了水平井偏心环空顶替界面长度随密度差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设计合理的水泥浆与钻井液密度以降低水平井偏心环空稳定顶替界面长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套管偏心 稳定顶替 界面形状 密度差 顶替模型
下载PDF
固井顶替界面研究方法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福平 宋杰 +4 位作者 艾池 陈顶峰 于法浩 徐海粟 崔志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稳定平齐的顶替界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钻井液对水泥浆的污染,降低环空钻井液的迟流和滞留现象,提高固井界面的胶结质量和环空封隔的效果。文中首先总结了固井顶替界面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3种固井顶替界面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根据... 稳定平齐的顶替界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钻井液对水泥浆的污染,降低环空钻井液的迟流和滞留现象,提高固井界面的胶结质量和环空封隔的效果。文中首先总结了固井顶替界面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3种固井顶替界面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根据目前固井顶替界面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相应建议:以二维Hele-Shaw模型为基础,深化稳定顶替界面的形成机理及条件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建立相应的注水泥稳定顶替界面参数设计方法及标准,并开发相应的通用软件,以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替界面 稳定顶替 数值模拟 室内实验 Hele-Shaw模型
下载PDF
蠕变地层水泥环特性对套管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福平 赵恩远 +2 位作者 艾池 李玉伟 金春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9,共4页
蠕变地层套管应力计算是采取套损预防措施的依据,目前采用非均匀地应力作为套管水泥环力学模型边界条件的套管应力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不符。提出了蠕变地层套管应力计算应将均匀地应力作为其边界条件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水泥环椭... 蠕变地层套管应力计算是采取套损预防措施的依据,目前采用非均匀地应力作为套管水泥环力学模型边界条件的套管应力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不符。提出了蠕变地层套管应力计算应将均匀地应力作为其边界条件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水泥环椭圆度和弹性模量对套管应力的影响:当水泥环弹性模量小于等于地层弹性模量时,套管最大应力出现在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反之则出现在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套管峰值应力随着水泥环椭圆度的增大而增加,套管由缩颈损坏转变为挤扁损坏;蠕变地层水泥环弹性模量与地层弹性模量和井眼椭圆度之间存在合理的匹配关系,改变水泥环弹性模量是降低蠕变地层套管应力的最有效方法。该规律的得出有助于加深套损机理的认识和套损预防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地层 水泥环 套管应力 弹性模量 套管损坏
下载PDF
水平井偏心环空顶替流体密度差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福平 艾池 +3 位作者 崔志华 于法浩 陈顶峰 徐海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顶替界面失稳指进造成的钻井液迟流是导致油气水窜槽的主要原因。水平井顶替界面受到套管偏心引起的宽窄间隙阻力效应和密度差引起的浮力效应共同影响,且两者对顶替界面的影响相反,因此有必要根据水平井套管偏心情况优化顶替流体密度差... 顶替界面失稳指进造成的钻井液迟流是导致油气水窜槽的主要原因。水平井顶替界面受到套管偏心引起的宽窄间隙阻力效应和密度差引起的浮力效应共同影响,且两者对顶替界面的影响相反,因此有必要根据水平井套管偏心情况优化顶替流体密度差,从而提高顶替界面的稳定性。在总结三维数值模拟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水平井顶替界面长度随顶替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实现最小顶替界面长度为目标,得出了水平井套管偏心度与最优密度差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顶替界面长度随顶替时间增加增长幅度趋缓,但并不明显;在水平井套管偏心的情况下,密度差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顶替界面的稳定性,需要根据套管偏心度选取合理的密度差使得顶替界面长度最短。研究结果为水平井顶替参数和封固段长度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替界面 数值模拟 水平井 偏心环空 密度差 水泥浆指进 钻进液迟流
下载PDF
套管偏心对水平井顶替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冯福平 艾池 +2 位作者 彭万勇 路宗羽 刘国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6,共5页
水平井套管偏心引起的钻井液局部滞留制约了水平井固井质量的提高和水平井优势的发挥,为了准确地描述水平井环空钻井液滞留的规律以及范围,考虑水平井套管偏心条件下水泥浆与钻井液密度差引起的驱动力对顶替界面扩展的影响,根据顶替界... 水平井套管偏心引起的钻井液局部滞留制约了水平井固井质量的提高和水平井优势的发挥,为了准确地描述水平井环空钻井液滞留的规律以及范围,考虑水平井套管偏心条件下水泥浆与钻井液密度差引起的驱动力对顶替界面扩展的影响,根据顶替界面达到稳定的平衡条件建立了水平井偏心环空套管和井壁处的钻井液滞留层边界位置计算模型,分析了套管偏心对水平井顶替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出:套管上偏心时随着偏心度的增加,顶替效率降低,环空水泥环的厚度分布不均程度增大;套管下偏心时顶替效率随着偏心度的增加而提高,环空水泥环的厚度先是趋于均匀而后逐渐变为非均匀;水平井套管下偏心偏心度控制为0.1~0.2能够获得较好的固井质量,应严格控制套管上偏心以防止整体钻井液窜槽和水泥环厚度分布不均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偏心 水平井 滞留层 顶替 水泥环
下载PDF
基于能量理论的体积压裂工程改造效果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冯福平 黄芮 +3 位作者 雷扬 GUO Boyun 胡超洋 王胡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9,共9页
体积压裂工程改造效果主要受储层改造体积(SRV)及其内部裂缝密度和导流能力的影响,由于微地震得出的SRV不能反映改造体积内裂缝的密度和导流能力,因此仅依靠SRV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体积压裂的工程效果。根据能量守恒和物质平衡原理,通过... 体积压裂工程改造效果主要受储层改造体积(SRV)及其内部裂缝密度和导流能力的影响,由于微地震得出的SRV不能反映改造体积内裂缝的密度和导流能力,因此仅依靠SRV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体积压裂的工程效果。根据能量守恒和物质平衡原理,通过变分法建立改造体积内平均裂缝长度和等效裂缝条数计算模型,得到用于描述改造体积内裂缝密度和导流能力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体积压裂工程改造效果的改造体积、裂缝密度和导流能力,提出体积压裂工程改造效果评价参数计算模型。应用效果表明,该评价参数在有微地震监测井和无微地震监测井中与产能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实现了对体积压裂工程改造效果的准确评价,为油气井体积压裂产能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区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压裂 工程改造效果 裂缝密度 裂缝长度 储层改造体积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致密储层体积压裂效果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福平 雷扬 +3 位作者 陈顶峰 胡超洋 王胡振 黄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1期29-33,50,共6页
致密储层体积压裂作业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通过改变压裂井附近的渗流场来增大水平井产量,目前针对致密储层体积压裂影响参数对水平井投产后不同时间段压裂效果影响的权重分析较少。通过建立适用于致密油藏油水两相有限元方程对复杂裂缝... 致密储层体积压裂作业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通过改变压裂井附近的渗流场来增大水平井产量,目前针对致密储层体积压裂影响参数对水平井投产后不同时间段压裂效果影响的权重分析较少。通过建立适用于致密油藏油水两相有限元方程对复杂裂缝网络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正交实验与灰色关联法分析水平井体积压裂影响参数在油井投产10年内对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导流能力决定水平井压裂初期产能,裂缝长度决定水平井日产量的递减速度以及后期阶段稳产的产量水平,随着压裂井生产不断进行,裂缝长度取代裂缝导流能力成为影响产量的关键性因素。水平井投产不同时间段内各影响参数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可以为致密储层体积压裂水平井施工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影响参数 体积压裂 有限元数值模拟 复杂裂缝
下载PDF
渗流作用下套管错断口岩石损伤破坏半径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福平 艾池 +2 位作者 刘国勇 赵万春 赵恩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1,134,共4页
建立在渗流作用下套管错断口井壁岩体平衡微分方程,利用损伤力学理论将井眼周围岩石分为弹性区、损伤区和完全损伤区3个区域,推导了渗流条件下井壁岩石的应力分布,建立完全损伤区半径模型即井壁岩石失稳破坏半径计算模型,为现场修井冲... 建立在渗流作用下套管错断口井壁岩体平衡微分方程,利用损伤力学理论将井眼周围岩石分为弹性区、损伤区和完全损伤区3个区域,推导了渗流条件下井壁岩石的应力分布,建立完全损伤区半径模型即井壁岩石失稳破坏半径计算模型,为现场修井冲砂作业计算砂砾体积提供理论支持.经过现场实际验证,模型的计算误差在8%以内,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错断 渗流 岩石损伤 地层压力 破坏半径
下载PDF
行业特色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探索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福平 张继红 +3 位作者 杨二龙 成庆林 王昶皓 赵万春 《高教学刊》 2020年第31期73-76,共4页
行业特色专业由于服务面向较窄,在新经济的背景下必须及时以新工科的理念进行专业的改造升级,实时满足行业发展的动态需求,才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为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更加精准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文章针对行业特色专业面临的问... 行业特色专业由于服务面向较窄,在新经济的背景下必须及时以新工科的理念进行专业的改造升级,实时满足行业发展的动态需求,才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为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更加精准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文章针对行业特色专业面临的问题,从建设路径、培养目标及培养理念、理论课程改革、实践教育体系与平台构建几方面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方案,从而满足新工科实用性、交叉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要求,为引领行业发展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 特色专业 新工科 改造升级 交叉融合
下载PDF
基于岩石力学理论的测井地层压力预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冯福平 李召兵 刘小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101-103,共3页
针对现有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的局限性,考虑了欠压实以外的异常压力形成机理,根据测井资料数据,基于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地层压力预测模型。该模型适合于连续和非连续地层复杂岩性的地层压力预测需要,不需要建立正常趋势线,大大减少了人为... 针对现有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的局限性,考虑了欠压实以外的异常压力形成机理,根据测井资料数据,基于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地层压力预测模型。该模型适合于连续和非连续地层复杂岩性的地层压力预测需要,不需要建立正常趋势线,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其预测误差一般在8%以内,具有精度高和可靠性好的特点,完全满足工程要求,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预测 有效应力 声波时差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各射孔簇破裂压力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福平 雷扬 +2 位作者 胡超洋 韩旭 黄芮 《天然气与石油》 2017年第3期85-91,共7页
为了提高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射孔簇的起裂效率,针对段内多条裂缝同步扩展的特点,考虑裂缝间的应力阻隔效应以及缝内有效净压力的变化,根据待压段的诱导应力建立了不同射孔簇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各射孔簇破裂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 为了提高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射孔簇的起裂效率,针对段内多条裂缝同步扩展的特点,考虑裂缝间的应力阻隔效应以及缝内有效净压力的变化,根据待压段的诱导应力建立了不同射孔簇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各射孔簇破裂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得出认识: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多条裂缝同步扩展时存在应力阻隔效应,待压段受到的诱导应力为之前各段最后一簇裂缝缝内有效净压力产生的诱导应力的叠加;距离上一段压裂位置最远的射孔簇破裂压力最低,段内多射孔簇间的破裂压力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多簇起裂的最好时机是在施工初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排量,利用射孔孔眼的节流效应提高井底压力,实现多簇裂缝的依次起裂;段内较小的应力变化会引起较大的破裂压力差异,诱导应力引起的各射孔簇破裂压力的变化在射孔参数设计和压裂参数优化时必须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多簇压裂 破裂压力 应力阻隔 诱导应力 有效净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