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铅污染的时空走势 被引量:25
1
作者 冯福建 王兰 +1 位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40-843,共4页
从地理学科角度,联系发达国家铅污染的演变轨迹,着重分析了我国铅污染源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变趋势;按污染源性质及其扩散形式探讨了铅污染的空间特征,指出了铅污染扩散的三种空间形态及其演变态势。
关键词 铅污染 空间特征 工业污染 中国 演变趋势 扩散形式 污染源 结构特征 铅中毒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氟的测定 被引量:40
2
作者 冯福建 刘晓平 +2 位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雒昆利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温燃烧水解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头发和食物中氟的方法。方法 对影响高温燃烧水解的因素如石英砂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蒸馏水体积以及称样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并且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温燃烧水解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头发和食物中氟的方法。方法 对影响高温燃烧水解的因素如石英砂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蒸馏水体积以及称样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并且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 本法高温燃烧水解时间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 T4 6 33 1997降低了 1 3,采用杨树叶、茶叶、煤标准参照物及辣椒、玉米等样品测定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对标准偏差 <5 % ,回收率 90 3%~ 10 7 6 %。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环境样品中氟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水解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定 环境样品中氟
下载PDF
包裹石煤固氟燃料固氟效果的中试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福建 虞江萍 +7 位作者 王五一 雒昆利 陈代忠 李英 白广禄 李跃 郑来义 白爱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3,共4页
选择陕西紫阳蒿坪镇相同条件地炉 16户 ,其中 8户烧用当地高氟块状石煤、石灰、粘土和低氟无烟煤粉制备的包裹石煤燃料 ,8户燃烧未处理的石煤 ,进行了中试研究 .结果表明 ,包裹石煤组本身煤氟与渣氟比较 ,固氟率平均 75 . 0 % ;室内空... 选择陕西紫阳蒿坪镇相同条件地炉 16户 ,其中 8户烧用当地高氟块状石煤、石灰、粘土和低氟无烟煤粉制备的包裹石煤燃料 ,8户燃烧未处理的石煤 ,进行了中试研究 .结果表明 ,包裹石煤组本身煤氟与渣氟比较 ,固氟率平均 75 . 0 % ;室内空气 ,与普通块石煤组比较 ,包裹石煤燃料组氟下降了 85 . 7% ,硫下降 75 . 0 % ,烟尘下降 5 5 .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石煤 包裹法 固氟 中试
下载PDF
铅染毒对大鼠体内钙、锌、铁元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福建 王兰 +3 位作者 虞江萍 李兰芳 戴宝强 曹秀芬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Wistar大鼠每天腹腔注射醋酸铅 659mg/kg ,在第 4周醋酸铅剂量降至 3 2 9 5mg/kg ,8周停止染毒。结果表明 ,随着铅染毒 ,大鼠出现高尿铅、高尿锌、高尿钙 ;脑、肝、肾中铁、锌、钙却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肝脏中锌、钙、铁 ,肾脏中锌、钙... Wistar大鼠每天腹腔注射醋酸铅 659mg/kg ,在第 4周醋酸铅剂量降至 3 2 9 5mg/kg ,8周停止染毒。结果表明 ,随着铅染毒 ,大鼠出现高尿铅、高尿锌、高尿钙 ;脑、肝、肾中铁、锌、钙却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肝脏中锌、钙、铁 ,肾脏中锌、钙增加极明显 ;在 8周停止染毒后 ,脑铅含量大幅度降低 (P <0 0 1 ) ,肝脏铅却梢有上升 (P >0 0 5) ,肾铅急剧增加 ,从 4 7 93 2 0μmol/L升至 63 3 .85μmol/L ,大约上升 1 3倍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铅染毒 金属元素 含量变化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下载PDF
我国铅中毒群体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冯福建 王兰 +1 位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四川环境》 2002年第1期7-11,共5页
从地理学科角度,联系发达国家铅污染的演变 轨迹,及 我国铅污染源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对受到铅污染严重威胁的人群的群体特征按年龄 结构、职业结构、城乡差别及群体规模与发展趋势作了具体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约有42 .2... 从地理学科角度,联系发达国家铅污染的演变 轨迹,及 我国铅污染源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对受到铅污染严重威胁的人群的群体特征按年龄 结构、职业结构、城乡差别及群体规模与发展趋势作了具体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约有42 .2%的城乡儿童血铅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100μg/L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涉铅中小型 乡镇企业职工铅中毒患病率9.35%。其中蓄电池、冶炼行业最高,铅中毒患病率分别为 23.8%和18.8%,占总中毒人数的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铅中毒 群体特征 中国 铅污染源 结构性特征
下载PDF
富锌排铅咀嚼片临床排铅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福建 王五一 +2 位作者 王兰 虞江萍 高俊全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37-42,共6页
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法,对富锌排铅咀嚼片(RZLR)进行了临床排铅效果研究。将60例高血铅试食者随机分成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3 0例,试食组口服RZLR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口服一个月后,试食者乏力、头晕、失眠、关节痛等主要症状有较好... 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法,对富锌排铅咀嚼片(RZLR)进行了临床排铅效果研究。将60例高血铅试食者随机分成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3 0例,试食组口服RZLR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口服一个月后,试食者乏力、头晕、失眠、关节痛等主要症状有较好的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尿常规等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铅下降81 5 μg/L ,尿铅排出增加1 6 0 μg/L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 ,说明RZLR片对试食者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锌排铅咀嚼片 临床排铅效果
下载PDF
富锌排铅咀嚼片对铅染毒大鼠的排铅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福建 王兰 +2 位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高俊全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4年第12期29-34,共6页
研究了富锌排铅咀嚼片 (RZLR)对实验性铅染毒大鼠的排铅作用。将 48只 1 0 0~ 1 40g雄性大鼠 ,按质量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每组 8只。空白对照组自由饮水 ,其它五组饮用 2 0 0m... 研究了富锌排铅咀嚼片 (RZLR)对实验性铅染毒大鼠的排铅作用。将 48只 1 0 0~ 1 40g雄性大鼠 ,按质量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每组 8只。空白对照组自由饮水 ,其它五组饮用 2 0 0mg/L的醋酸铅水溶液染毒。 3 0d后 ,剂量组以人体摄入量 (按人体质量计 0 1g/kg)的 5、 1 0、 3 0倍经口灌胃 ,阳性药物组灌胃二巯基丁二酸 (DMSA)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水。一个月后测定血、肝脏及胫骨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 ,RZLE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大鼠血铅、胫骨中铅明显降低 (P <0 0 5 )。按照《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标准判定 ,富锌排铅咀嚼片有促进动物排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锌排铅咀嚼片 保健食品 排铅
下载PDF
包裹块石煤固氟燃料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福建 虞江萍 +1 位作者 王五一 雒昆利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4,共5页
以石灰或烧制白云岩与粘土、低氟无烟煤粉作为包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高氟块状石煤进行了固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包裹石煤固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无烟煤粉和石灰,影响顺序是无烟煤粉>石灰>粘土。最佳... 以石灰或烧制白云岩与粘土、低氟无烟煤粉作为包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高氟块状石煤进行了固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包裹石煤固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无烟煤粉和石灰,影响顺序是无烟煤粉>石灰>粘土。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石煤块∶无烟煤粉∶石灰∶粘土=70∶10∶10∶5,固氟率达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石煤 包裹法 固氟
下载PDF
富锌排铅咀嚼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9
作者 冯福建 王五一 +2 位作者 虞江萍 扬林生 李永华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6年第11期27-34,共8页
对富锌排铅咀嚼片(RZLR)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急性毒性LD50(BW)>21 500 mg/kg,属无毒级;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 对富锌排铅咀嚼片(RZLR)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急性毒性LD50(BW)>21 500 mg/kg,属无毒级;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也未显示明显毒性。本研究证实RZLR是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保健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评价 保健食品 富锌排铅咀嚼片
下载PDF
西安市燃煤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34
10
作者 雒昆利 王斗虎 +3 位作者 谭见安 王丽珍 冯福建 李日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为了研究燃煤过程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 ,对西安市燃煤电厂的原煤、底灰、飞灰的含铅量 ,采暖期燃煤锅炉的原煤和炉渣的含铅量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降尘的含铅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测算 .结果表明 :燃烧 1t含铅量为 30 g左右的煤 ,排放到... 为了研究燃煤过程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 ,对西安市燃煤电厂的原煤、底灰、飞灰的含铅量 ,采暖期燃煤锅炉的原煤和炉渣的含铅量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降尘的含铅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测算 .结果表明 :燃烧 1t含铅量为 30 g左右的煤 ,排放到大气中的铅为 2 0g左右 .燃煤中铅的排放率为 66%左右 .西安市及邻区每年工农业和民用燃煤 1 0 0 0万t左右 ,主要为渭北石炭 二叠系煤 ,含铅量为 30g/t左右 ,其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铅为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量 环境效应 西安市 燃煤 大气污染 大气监测 燃烧
下载PDF
云南昭通氟中毒区煤、土和水中氟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22
11
作者 雒昆利 李会杰 +6 位作者 冯福建 陈同斌 熊明海 王伟中 廖晓勇 黎伟 王丽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8,共6页
为探讨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环境中氟的含量和分布规律以及氟的来源,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采集了160个煤、黄铁矿结核、煤矸石、黏土、玉米、辣椒、饮用水样品,用高温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样品中的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氟中... 为探讨云南昭通氟中毒地区环境中氟的含量和分布规律以及氟的来源,在昭通镇雄和威信地区采集了160个煤、黄铁矿结核、煤矸石、黏土、玉米、辣椒、饮用水样品,用高温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样品中的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氟中毒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主采煤层C5煤含氟量低,平均含氟量为77.13 mg/kg;3个典型氟中毒病区民用煤的平均含氟量为72.56 mg/kg,稍低于中国煤炭平均含氟量(82 mg/kg),与世界煤的平均值(80 mg/kg)接近.中毒区的煤主要为低氟煤,煤中的氟与灰分关系较为密切.中毒区的拌煤黏土中氟含量一般在367-2 435 mg/kg,但以含氟量超过600 mg/kg的高氟拌煤黏土为主,平均含氟量为1 084.2 mg/kg.氟中毒区饮用水的含氟量一般低于0.35 mg/L,低于国家饮用水的要求(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区 煤中氟 拌煤黏土 饮用水
下载PDF
我国主要砖茶中FAl等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晓宇 李海蓉 +3 位作者 冯福建 王丽珍 王五一 刘庆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0-1044,共5页
为了解全国茶叶主产区砖茶中F、Al、Ca、Mg、Cu、Zn、Fe、Mn等主要元素的含量水平,在内蒙、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习惯饮用砖茶的地区收集了33份茶叶主产区砖茶样品,用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其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同时用ICP-AES... 为了解全国茶叶主产区砖茶中F、Al、Ca、Mg、Cu、Zn、Fe、Mn等主要元素的含量水平,在内蒙、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习惯饮用砖茶的地区收集了33份茶叶主产区砖茶样品,用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其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同时用ICP-AES测定了砖茶中Al、Ca、Mg、Cu、Zn、Fe、Mn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并探讨了砖茶中F与其他元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3份砖茶的F含量均值为431.92mg·kg-1,Al、Ca、Mg、Cu、Zn、Fe、Mn含量分别是2237.88、6126.36、2163.01、19.00、29.73、633.88、1075.70mg·kg-1;不同产地砖茶氟含量的差异比较明显,其中氟含量最低为74.1mg·kg-1出现在云南省,最高为991.2mg·kg-1出现在四川省;不同品种的砖茶氟含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沱茶氟最低,其后依次为普洱茶、饼茶、茯砖、米砖、黑砖、青砖,最高的为康砖。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砖茶中F与Al、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Zn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砖茶中的这些元素可能会影响氟中毒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氟中毒
下载PDF
煤中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立荣 雒昆利 +2 位作者 王五一 冯福建 谭见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氟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以及燃烧释放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煤中氟的研究总体上说滞后于煤中其它某些微量元素(如砷、硒、汞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氟的分...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氟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以及燃烧释放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煤中氟的研究总体上说滞后于煤中其它某些微量元素(如砷、硒、汞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氟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是今后煤中氟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排放量
下载PDF
燃煤氟中毒地区民用高氟煤的氟释放规律 被引量:8
14
作者 虞江萍 冯福建 +7 位作者 王五一 雒昆利 陈代忠 白广禄 李跃 郑来义 白爱梅 李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6,共4页
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农户家中的现场测定表明 ,室内空气氟含量与民用煤的氟含量呈正相关趋势 (R =0 6 1 2 ,p <0 0 1 ) ;但在民用炉燃烧温度条件下的煤氟释放率却与煤氟含量无关 .在 2 0 0~ 1 2 0 0℃范围内 ,煤氟释放率随温度的变... 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农户家中的现场测定表明 ,室内空气氟含量与民用煤的氟含量呈正相关趋势 (R =0 6 1 2 ,p <0 0 1 ) ;但在民用炉燃烧温度条件下的煤氟释放率却与煤氟含量无关 .在 2 0 0~ 1 2 0 0℃范围内 ,煤氟释放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呈“S”型 ,即 30 0℃时开始逐渐上升 ,70 0℃前较低 ,最高不超过 31 % ,70 0℃至 1 0 0 0℃之间 ,则释放率迅速上升 ,随后较为缓慢 ,到1 1 0 0℃至 1 2 0 0℃时 ,释放率接近 1 0 0 % ,其整个释放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 .总体上 ,煤氟释放与煤氟的存在状态和煤中的矿物及化学组成有关 ,贵州烟煤、无烟煤氟的燃烧释放要比陕南石煤更快 ,前者的释放率在 1 1 0 0℃时就接近 1 0 0 % ,而后者则到 1 2 0 0℃时才释放完全 .民用炉的燃烧温度最高为 1 0 0 0℃左右 ,这时贵州烟煤、无烟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 86 9% ,而陕南石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 80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率 烟煤 温度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包裹法对民用高氟石煤氟硫污染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虞江萍 王五一 +3 位作者 冯福建 雒昆利 陈代中 白广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2-664,共3页
提出了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煤以降低氟硫污染的方法.8 户使用包裹钙基固氟剂石煤的农家和 8 户使用普通石煤的农家的比较结果表明,包裹固氟剂石煤组比普通石煤组燃煤氟释放率平均降低了 44.7%(P<0.05);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了 85.7%(P&l... 提出了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煤以降低氟硫污染的方法.8 户使用包裹钙基固氟剂石煤的农家和 8 户使用普通石煤的农家的比较结果表明,包裹固氟剂石煤组比普通石煤组燃煤氟释放率平均降低了 44.7%(P<0.05);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了 85.7%(P<0.01);室内空气 SO2含量降低了 75%(P<0.05).放置条件较一致的 4 个玉米、辣椒样品氟含量的比较表明,使用包裹固氟剂石煤农户家的玉米、辣椒样品的氟含量分别比使用普通石煤的下降了 50%和 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氟污染 硫污染 钙基固氟剂
下载PDF
逐级提取试验研究岩石中氟的化学活动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立荣 梁汉东 +2 位作者 雒昆利 冯福建 谭见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79-2282,共4页
使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对岩石中氟元素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岩石中氟的化学活动性具有很大的差异,碳酸盐岩中氟均具有很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一般高于75%;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氟的化学活动性... 使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对岩石中氟元素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岩石中氟的化学活动性具有很大的差异,碳酸盐岩中氟均具有很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一般高于75%;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氟的化学活动性与岩石变质程度有关,变质程度较高的黑色碳质板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一般小于黑色页岩、黑色硅质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磷块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较高,而千枚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一般较低;辉绿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与原岩中氟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时代的石煤中氟的化学活动性具有较大差异.下志留统石煤中氟的可淋失比例(平均为47.39%)一般高于下寒武统石煤中氟的可淋失比例(平均为2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化学活动性 逐级化学提取 淋失
下载PDF
钙基固氟剂降低农村燃高氟石煤室内氟污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虞江萍 冯福建 +7 位作者 王五一 雒昆利 陈代中 白广禄 李跃 郑来义 白爱梅 李英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块煤和与石煤粉制成蜂窝煤2种处理对农村燃用高氟石煤后造成的室内氟污染的治理效果.方法农户家现场观测与取样分析.结果在燃煤氟释放率方面,包裹固氟剂石块煤组和加固氟剂蜂窝煤组分别比普通石块煤组平均降... 目的探讨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块煤和与石煤粉制成蜂窝煤2种处理对农村燃用高氟石煤后造成的室内氟污染的治理效果.方法农户家现场观测与取样分析.结果在燃煤氟释放率方面,包裹固氟剂石块煤组和加固氟剂蜂窝煤组分别比普通石块煤组平均降低了44.7%(P<0.05)和68.0%(P<0.01);加固氟剂蜂窝煤组比普通蜂窝煤组下降了65.8%(P<0.05).在室内空气氟方面,包裹固氟剂石块煤组比普通石块煤组下降了85.7%(P<0.01);加固氟剂蜂窝煤组比普通蜂窝煤组下降了53.4%(P<0.05),比普通石块煤组下降了73.6%(P<0.05).在氟污染最重的玉米、辣椒样品中,两组固氟处理的氟水平比两组对照分别下降了25%~60%.结论用钙基固氟剂包裹石块煤或与石煤粉制成蜂窝煤均可以明显减少高氟石煤中氟的释放,改善室内空气氟污染状况,同时也减轻了对玉米、辣椒等食物的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氟化物 室内空气污染 钙基同氟剂
下载PDF
饮茶型氟骨症患者发和尿中9种元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海蓉 赵晓宇 +7 位作者 刘庆斌 刘学慧 王五一 李海龙 李树海 王革 王丽珍 冯福建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了解饮茶型氟骨症患者发、尿中氟、铝、钙、镁、磷、铜、锌、铁、锰9种元素水平。方法在内蒙古饮茶型氟中毒病区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旗,共选择氟骨症患者73人及对照(不饮砖茶的汉族居民)64人,采集发样、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 目的了解饮茶型氟骨症患者发、尿中氟、铝、钙、镁、磷、铜、锌、铁、锰9种元素水平。方法在内蒙古饮茶型氟中毒病区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旗,共选择氟骨症患者73人及对照(不饮砖茶的汉族居民)64人,采集发样、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时序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测定样品中9种元素水平。利用Stat6.0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Kruskal-Wallis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结果饮茶型氟骨症组发铝、发铁、发磷及尿锰水平呈正态分布,对照组发铝、发磷、尿氟及尿铝水平呈正态分布,而两组发、尿中其他元素均为偏态分布。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和中位数检验结果表明,饮茶型氟骨症组发铝、发锰、尿氟、尿铝、尿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锌、尿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茶型氟骨症患者发、尿中铝、锰、锌、钙、磷元素存在代谢紊乱,其中铝、锰、锌等元素在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发展中的作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元素 毛发 尿
下载PDF
石煤包裹固氟技术防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试验与示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广禄 陈代中 +6 位作者 李跃 李英 白爱梅 郑来义 王五一 冯福建 虞江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块状高氟石煤燃烧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方法将钙基固氟剂包裹于块状石煤的表面,干燥后供实验组燃用,对照组燃用原煤。连续3年(2002-2004年)采样分析两组的煤和煤渣含氟量及室内空气氟和SO2水平。结果使用石煤包裹... 目的探讨降低块状高氟石煤燃烧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方法将钙基固氟剂包裹于块状石煤的表面,干燥后供实验组燃用,对照组燃用原煤。连续3年(2002-2004年)采样分析两组的煤和煤渣含氟量及室内空气氟和SO2水平。结果使用石煤包裹固氟技术后,3年中室内空气氟下降率分别达到79.00%、83.83%、74.81%。两组连续3年室内空气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2、2004年实验组氟释放率降至15.19%和26.10%.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71.38%和51.16%;固氟率达到84.81%和73.90%,固氟效果显著(P〈0.05或〈0.01):室内空气SO2下降率达到74.93%和87.43%(P〈0.01),与室内空气氟的下降幅度大致相当。结论石煤包裹固氟技术能有效降低块状石煤燃烧时对室内空气造成的氟、硫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二氧化硫 空气污染 室内
下载PDF
尿毒排析散体外吸附代谢产物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虞江萍 王兰 +3 位作者 冯福建 王五一 何伟 李兰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针对尿毒症的主要代谢毒物尿素、肌酐、甲基胍、尿酸 ,进行了新药尿毒排析散的体外吸附试验 ,结果表明对上述代谢毒物均有吸附作用。
关键词 尿毒症 代谢毒物 体外药效学 尿毒排析散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