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亚高山三种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
1
作者 唐恬恬 胡宗达 +5 位作者 刘兴良 蔡蕾 王轶浩 肖玖金 冯秋红 罗明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422-7434,共13页
开展川西亚高山相似土壤母质背景下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探究,可加深次生林更新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认知。选取川西米亚罗林区20世纪60年代采伐后经自然更新恢复形成的3种天然次生林(槭-桦阔叶林,ABB;桦-... 开展川西亚高山相似土壤母质背景下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探究,可加深次生林更新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认知。选取川西米亚罗林区20世纪60年代采伐后经自然更新恢复形成的3种天然次生林(槭-桦阔叶林,ABB;桦-槭-冷杉针阔混交林,BAA;岷江冷杉林,AFF),分析林下表层(0—2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3种林型土壤细菌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极显著高于真菌,但仅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差异显著,表现为BAA>ABB>AFF;(2)细菌群落优势门主要为变形杆菌门、酸杆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占比超过82%;真菌群落则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占比超过85%,AFF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最高而子囊菌门最低。(3)RDA分析显示,土壤pH和乔木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土壤养分元素对细菌群落影响不显著,真菌群落主要受TN、TP含量显著影响。总体上,林型间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土壤酸碱度及其氮磷含量是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 天然次生林 微生物群落 相对丰度 多样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冷杉径向生长对升温响应分异的坡向和海拔差异
2
作者 薛盼盼 缪宁 +4 位作者 岳喜明 陶琼 张远东 冯秋红 毛康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77,共13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东缘典型优势树种岷江冷杉的分异现象与坡向和海拔的空间关联,揭示该地区岷江冷杉发生分异的原因和响应机制。【方法】采用树木年轮方法,在青藏高原东缘米亚罗林区岷江冷杉4个主要分布坡向(东北、北...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东缘典型优势树种岷江冷杉的分异现象与坡向和海拔的空间关联,揭示该地区岷江冷杉发生分异的原因和响应机制。【方法】采用树木年轮方法,在青藏高原东缘米亚罗林区岷江冷杉4个主要分布坡向(东北、北、西北、西)的3个海拔梯度(3650、3800和3950 m)采集875根岷江冷杉的树芯,去除生长趋势后建立12个基于地形点位的岷江冷杉标准年表。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增温的分异现象,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滑动相关分方法分析1955—2019年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动态变化。【结果】1)4个坡向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均未发生分异,西坡未出现分异,北坡、西北坡中低海拔和东北坡低海拔均与增温趋势表现出分异。2)在5个发生分异的样点中,中低海拔北坡和低海拔西北坡岷江冷杉的径向生长与生长季(6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海拔北坡和西北坡分别与前一年9月降水和10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低海拔北坡与4月和9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3)1955—2019年,中海拔北坡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和6月降水的负相关关系趋于显著(P<0.05);低海拔北坡与4月和9月温度的负相关关系趋于显著(P<0.05),与6月降水的负相关关系趋于显著(P<0.05);中海拔西北坡与前一年10月温度保持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低海拔西北坡与6月降水的负相关关系趋于显著(P<0.05),与6月温度的显著负相关关系趋于不相关;低海拔东北坡与前一年9、10和12月,当年1、5和9月温度的负相关关系均趋于显著(P<0.05)。【结论】相比偏阳的东北坡和西坡,岷江冷杉出现分异现象的海拔分别在北坡和西北坡更低。岷江冷杉的分异现象与前一年生长季末和当年非生长季的干旱胁迫密切联系。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低海拔岷江冷杉的生长响应具有不确定性,但林线岷江冷杉的径向生长将受益于增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冷杉 气候变化 分异现象 坡向 海拔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岷江柏古树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
3
作者 徐峥静茹 龚良春 +6 位作者 蔡蕾 李登峰 李旭华 刘兴良 蒲旭 李慧超 冯秋红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10-116,共7页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是中国珍稀濒危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川甘特有种。岷江柏古树蕴藏多种基因,是宝贵的遗传种质材料。以阿坝州理县4株岷江柏古树(350—1200年生)种子为试材,以金川岷江柏(20年生)种子为对照,通过研...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是中国珍稀濒危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川甘特有种。岷江柏古树蕴藏多种基因,是宝贵的遗传种质材料。以阿坝州理县4株岷江柏古树(350—1200年生)种子为试材,以金川岷江柏(20年生)种子为对照,通过研究岷江柏古树种子形态特征及其萌发特性,揭示其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岷江柏古树平均种子长3.83 mm,宽3.20 mm,厚1.29 mm,单粒球果中平均种子数42.42粒。与对照相比,种子百粒重、生活力、发芽率均显著下降,仅为0.25 g、28.27%、14.59%;始发芽时间、发芽周期(13.75 d、35 d)显著增加,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功能衰退。1200年生古树始发芽时间显著低于其他古树,不同古树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无显著差异。古树种子较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14.59%、5.42%、0.29,平均始发芽时间13.4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岷江柏 形态特征 种子萌发 温度
下载PDF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0
4
作者 冯秋红 史作民 +1 位作者 董莉莉 刘世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9-627,共9页
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选择11个栎属(Quercus)树种的核心分布区,对各分布区内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环境关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虽然... 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选择11个栎属(Quercus)树种的核心分布区,对各分布区内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环境关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虽然比叶重(LMA)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在反映栎属树种生活策略上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但是相比之下,LMA的作用略胜一筹;基于面积的叶片养分含量间的关系较基于质量的更为显著;除叶片单位面积磷含量(Parea)和单位面积钾含量(Karea)间关系外,无论是基于面积还是质量的叶片氮(N)、磷(P)含量间的正相关,均较两者与钾(K)含量间的正相关显著,这可能与K元素并不直接参与任何稳定结构物质的合成有关。温度和日照时数是影响功能性状间关系的主要气象因子,与基于质量的养分含量相比,基于面积的养分含量更易于受温度和日照时数的影响;降水仅仅影响叶片Parea与其他性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生活策略 气象因子 栎属 南北样带温带区
下载PDF
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81
5
作者 冯秋红 史作民 董莉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5-131,共7页
综述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降水、温度、光照、土壤肥力及大气成分)的响应、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在全球叶片经济型谱、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干扰响应与恢复、模型模拟、植物功能型/群及系统发育... 综述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降水、温度、光照、土壤肥力及大气成分)的响应、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在全球叶片经济型谱、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干扰响应与恢复、模型模拟、植物功能型/群及系统发育与进化等研究中的应用。提出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方向及所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响应 性状对 全球叶片经济型谱 植物功能群
下载PDF
不同经营模式对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林地水文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冯秋红 刘兴良 +4 位作者 卢昌泰 吴晓龙 潘红丽 马文宝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432-5439,共8页
天然次生林是川西亚高山林区经历大规模砍伐后形成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是我国西南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同经营模式(抚育经营、清林+补植经营以及封育经营)的川西亚高山次生桦木林和桦木、岷江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 天然次生林是川西亚高山林区经历大规模砍伐后形成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是我国西南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同经营模式(抚育经营、清林+补植经营以及封育经营)的川西亚高山次生桦木林和桦木、岷江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取样法获取和分析了林地苔藓、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指标。结果表明,与封山育林经营相比,抚育经营下的两种林型的苔藓最大持水率均显著升高(F=8.147,P=0.010;F=15.525,P=0.006)、桦木林的蓄积量显著降低(F=4.979,P=0.022),而苔藓最大持水量变化不显著;混交林则均无显著变化。在清林+补植经营下,混交林苔藓水文效应变化不显著(F=2.280,P=0.183),而桦木林虽然苔藓最大持水率无显著变化(F=4.072,P=0.098),但蓄积量的显著降低(F=3.536,P=0.044)导致了其最大持水量的降低(F=3.782,P=0.042)。两种经营方式基本上促进了天然林的枯落物最大持水率、降低了林下枯落物蓄积量;其中抚育经营效果更显著,但两种经营方式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不显著。两种经营方式下,桦木林和混交林的林下土壤容重均降低(F=10.715,P<0.01;F=5.148,P<0.05),同时桦木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F=4.499,P<0.05),其中抚育经营的影响程度都更显著。从4年来的短期效应来看,两种经营方式均对天然林的林地持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抚育经营较清林+补植经营更显著,但这仅是短期的结果,两种经营方式对于退化天然林水文以及其他生态功能恢复的长期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模式 天然次生林 水文效应 川西亚高山
下载PDF
巴郎山异型柳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关系对海拔的响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秋红 程瑞梅 +4 位作者 史作民 刘世荣 王卫霞 刘兴良 何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12-2718,共7页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按海拔梯度选择了4个异型柳分布地点(2350 m、2700 m、3150 m和3530 m),对各研究地点异型柳进行了叶片光合、CO2扩散导度(气孔导度(gs)和叶肉细胞导度(gm))、δ13C、氮素以及比叶面积(SLA)等参数的测量,以期揭示该植...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按海拔梯度选择了4个异型柳分布地点(2350 m、2700 m、3150 m和3530 m),对各研究地点异型柳进行了叶片光合、CO2扩散导度(气孔导度(gs)和叶肉细胞导度(gm))、δ13C、氮素以及比叶面积(SLA)等参数的测量,以期揭示该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功能性状间关系的海拔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温度和压强的降低,异型柳的叶片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均随之增加,这可能是该落叶灌木对于生长季节缩短的一种响应;同时,植物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SLA却均随海拔降低,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将越来越多的氮素用于细胞壁等非光合组织的构建,这是高海拔植物对于外界恶劣环境的一种适应;最后,扩散导度和羧化能力是植物叶片δ13C的主要影响因子,而羧化能力较扩散导度对于异型柳叶片δ13C的作用更大些,进而导致该值呈现随海拔升高的趋势。氮素在光合与非光合系统间的分配是巴郎山异型柳适应不同海拔生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功能性状 海拔响应 性状间关系 异型柳 巴郎山
下载PDF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功能性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0
8
作者 冯秋红 史作民 +1 位作者 董莉莉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781-5789,共9页
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选择11个栎属树种的核心分布区,对各区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以及种子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南北样带温带... 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选择11个栎属树种的核心分布区,对各区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以及种子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南北样带温带区,当外界环境变化时,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也会随之变化。由南向北随着温度的下降,年均日照时数增加,栎属树种的生长季缩短,而基于叶片面积和重量的光合能力(Aarea、Amass)增加,这使得它们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光合生产来维持其自身的生理活动。同时,种子去皮干重、种皮干重均随着温度的降低、年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增加。当降水条件变化时,栎属树种还会通过调节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来适应其生境。其次,功能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此外,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种间尺度至种内尺度),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间关系也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 功能性状 气象因子 栎属 南北样带温带区
下载PDF
巴郎山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对海拔高度的响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冯秋红 程瑞梅 +4 位作者 史作民 刘世荣 刘兴良 何飞 曹慧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629-3637,共9页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按海拔梯度选择了3个刺叶高山栎分布地点(2600、3050、3500m),对各研究地点刺叶高山栎进行了叶片δ13C、光合、CO2扩散导度、养分以及形态等参数的测量,以期揭示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随着海拔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按海拔梯度选择了3个刺叶高山栎分布地点(2600、3050、3500m),对各研究地点刺叶高山栎进行了叶片δ13C、光合、CO2扩散导度、养分以及形态等参数的测量,以期揭示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随着海拔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首先,随着海拔的升高,目标树种叶片δ13C随之增加,且海拔每升高1000m,δ13C增加2.0‰;其次,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强降低,因而导致的叶片扩散导度(包括气孔导度(gs)和叶肉细胞导度(gm))的降低是叶片δ13C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的比叶重(LMA)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响应趋势;最后,叶片N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更多被分配给非光合系统的趋势导致了羧化效率及光合速率的降低,进而抑制了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此外,与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和单位重量氮含量(Nm ass)相比,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植物叶片的氮含量与其吸收和固定大气CO2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δ13C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δ13C 海拔响应 刺叶高山栎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扁挤压筒结构设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秋红 刘全坤 胡龙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850-1853,1857,共5页
在组合式扁挤压筒的结构尺寸设计中,为确保挤压筒最佳工作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过盈装配后内腔产生的变形,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的概念。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变过盈量下三层组合式扁挤压筒结构尺寸与各层等效应... 在组合式扁挤压筒的结构尺寸设计中,为确保挤压筒最佳工作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过盈装配后内腔产生的变形,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的概念。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变过盈量下三层组合式扁挤压筒结构尺寸与各层等效应力分布、内腔位移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优化时,采用了向量评价法、最佳个体保存策略和小生境技术,得到了均匀分布的Pareto最优解,根据定义的满意度函数,选出了最终的满意解。结果表明,在该满意解下,扁挤压筒既实现了等强度设计,又保证了内腔的尺寸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挤压筒 变过盈量 多目标优化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南北样带落叶乔木功能性状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冯秋红 史作民 +1 位作者 董莉莉 刘世荣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基于南北样带温带区11个地点55种落叶乔木功能性状的采集数据,分析了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及树皮胸径比等功能性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比叶重与叶片干物质含量间,r=0.367,P&l... 基于南北样带温带区11个地点55种落叶乔木功能性状的采集数据,分析了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及树皮胸径比等功能性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比叶重与叶片干物质含量间,r=0.367,P<0.001;比叶重与树皮胸径比间,r=0.363,P<0.001;叶片干物质含量与树皮胸径比间,r=0.208,P<0.001)。温度和降水对植物功能性状起主导作用,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树皮胸径比呈下降趋势(r=-0.194,P=0.043),而随着1月、7月平均温度的升高,叶片干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r=-0.480,P<0.001;r=-0.483,P<0.001);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叶片干物质含量(r=-0.391,P<0.001)、比叶重(r=-0.192,P=0.036)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植物通过调节自身的功能性状来适应所处的环境,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通过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来适应各自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落叶乔木 气象因子 南北样带
下载PDF
管理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秋红 钱华 +1 位作者 童小梁 刘海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0,共4页
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环境、实验教学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与实践,简述所取得的成果和产品的辐射作用,以期为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作参考。
关键词 管理类人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建设
下载PDF
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秋红 黄劲松 +4 位作者 徐峥静茹 谢大军 刘兴良 潘红丽 刘世荣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不同密度调控(4 950株·hm^(-2)、1 800株·hm^(-2)、1 160株·hm^(-2))下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模型模拟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乔木各器官生物量,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以不同密度调控(4 950株·hm^(-2)、1 800株·hm^(-2)、1 160株·hm^(-2))下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模型模拟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乔木各器官生物量,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调控不但提高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还提高了其以乔木生物量为主的林分生物量。1 160株·hm^(-2)的密度水平较另外2种密度更能提高云杉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同时,密度调控提高了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此外,密度调控还显著地提高了林下灌草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调控 云杉人工林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 川西亚高山
下载PDF
修枝对川西亚高山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秋红 王勇 +4 位作者 谢大军 李登峰 徐峥静茹 刘兴良 孙治宇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以不同修枝强度(自地面向上1 m修枝,2 m修枝和不修枝)对20 a、30 a和40 a林龄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修枝强度影响下各林龄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修枝对川... 以不同修枝强度(自地面向上1 m修枝,2 m修枝和不修枝)对20 a、30 a和40 a林龄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修枝强度影响下各林龄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修枝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林下灌草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在短期(1 a)内对林下灌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生物量相比,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的反应更为敏感,即修枝促进了20 a生、30 a生人工云杉林林下灌木的Shannon-Weiner指数,30 a生云杉人工林的Simpson指数也显著增加。相比之下,1 m修枝对林下灌木多样性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枝 云杉人工林 林龄 生物多样性 川西亚高山
下载PDF
基于事例推理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秋红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6,共3页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knowledge system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this paper clarifies that historical experien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tudy of the organization.It also describes the conc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knowledge system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this paper clarifies that historical experien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tudy of the organization.It also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se Based Reasoning Technology,and the process framework of empirical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管理思想 事例推理技术 知识管理
下载PDF
疏伐桦木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秋红 蒲远凤 +5 位作者 李登峰 陈素芬 刘兴良 陈艳 康永鸿 陈进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不同强度疏伐桦木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疏伐桦木1 a后,对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数量、更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桦木显著促进了林分乔木胸径断... 以不同强度疏伐桦木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疏伐桦木1 a后,对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数量、更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桦木显著促进了林分乔木胸径断面积和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基径生长,50%疏伐桦木处理模式(S2)不但显著促进了以幼苗和幼树为主的岷江冷杉苗木成活率,还显著促进了幼苗的高度生长,经过疏伐处理后,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径级结构变化不大,但小径级苗木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伐 去除桦木 岷江冷杉 天然次生林 林下更新
下载PDF
基于Intranet的企业事件知识库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秋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3-45,共3页
企业历史事件中包含着深层次的意会性、启发性知识。企业事件知识库的构建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文中给出了企业事件知识库的构建过程 ,并详细讨论了基于Intranet的企业事件知识库的建立方法 ,即如何实现企业事件知识的获取、表达... 企业历史事件中包含着深层次的意会性、启发性知识。企业事件知识库的构建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文中给出了企业事件知识库的构建过程 ,并详细讨论了基于Intranet的企业事件知识库的建立方法 ,即如何实现企业事件知识的获取、表达、索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NET 企业事件知识库 知识获取 知识表达 标引方法 知识组织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公共问题群体研讨决策过程的信息表示研究
18
作者 冯秋红 程少川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利用 Internet进行公共问题群体研讨决策可以使公共问题的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本文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对基于 Internet的公共问题群体研讨的流程进行了设计 。
关键词 Internet 因特网 公共问题决策 群体决策 民主化 系统科学 信息表示 程序设计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T细胞型淋巴肉瘤1例
19
作者 冯秋红 孟德春 +1 位作者 王素君 于惠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淋巴肉瘤 T细胞型 原发性 省肿瘤医院 子宫 女性生殖道肿瘤 免疫治疗 阴道不规则出血 淋巴转移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缪宁 史作民 +2 位作者 冯秋红 刘兴良 何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共6页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是正关联;幼苗仅在7m的尺度内和幼树正关联,在所有尺度下和大树、中树和小树都不关联,相对独立于大龄级个体而存在。结合种群空间属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可进行相应的人为干扰,以促进群落向择伐前的箭竹岷江冷杉林进展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冷杉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 Ripley’s K函数 大小级 亚高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