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鲁替尼纳米晶的制备工艺研究
1
作者 周洁 刘云 +3 位作者 冯菊红 汪诗雨 葛燕丽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63,共6页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C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PVP-K30-SDS为稳定剂,在物料比(IBR、PVP-K30、SDS的质量比)为10∶4∶1、IBR用量为120 mg、氧化锆珠规格为0.3 mm、氧化锆珠用量为40 g、研磨转速为150 r·min^(-1)、研磨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IBR-NC的粒径为(224.7±5.7)nm、PDI为0.151±0.017,累积溶出率在10 min能达到99.49%,溶出效果良好,且放置90 d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溶出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鲁替尼 湿法介质研磨法 纳米晶 累积溶出率
下载PDF
依鲁替尼无定形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涛 冯菊红 +3 位作者 张朵朵 陈雅婷 盛余豪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载体,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法制备了依鲁替尼固体分散体,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扫描电镜法(SEM)对依...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载体,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法制备了依鲁替尼固体分散体,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扫描电镜法(SEM)对依鲁替尼固体分散体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依鲁替尼与载体HP-β-CD的质量比1∶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依鲁替尼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最佳,5 min时体外累积溶出度达到78.87%,远高于原料药依鲁替尼(9.12%);原料药依鲁替尼以无定形态均匀分布于载体HP-β-CD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鲁替尼 固体分散体 体外累积溶出度 溶剂法
下载PDF
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胶囊剂的研究
3
作者 陈雅婷 冯菊红 +4 位作者 汪诗雨 周洁 刘云 沈宇寒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28-34,共7页
为了改善舒尼替尼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FTIR、XRD、SEM和DSC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并对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胶囊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 为了改善舒尼替尼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FTIR、XRD、SEM和DSC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并对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胶囊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舒尼替尼与载体γ-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最佳,体外累积溶出度可达到82.88%;舒尼替尼以无定型态分散于载体γ-环糊精中,加快了药物的溶出速度;以舒尼替尼固体分散体为原料制备的胶囊剂的体外累积溶出度较市售胶囊剂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固体分散体 溶剂蒸发法 胶囊剂 体外累积溶出度
下载PDF
拉帕替尼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4
作者 张朵朵 冯菊红 +4 位作者 周洁 刘云 汪诗雨 沈宇寒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29-34,共6页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了拉帕替尼纳米晶(LPT-NC),以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制备工艺;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P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对LPT-N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15%羟丙纤维素为稳定剂、5%甘...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了拉帕替尼纳米晶(LPT-NC),以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制备工艺;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P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对LPT-N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15%羟丙纤维素为稳定剂、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在LPT质量浓度为10%、氧化锆珠粒径为0.3 mm、氧化锆珠用量为9 g、研磨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LPT-NC相较于LPT原料药并没有发生晶型的改变;平均粒径为(220.35±3.75)nm、平均PDI为0.196±0.015;20 min内达到溶出平衡,累积溶出度为90.12%,是原料药的9倍左右,且放置90 d后仍具有良好的体外溶出特性。为提高抗癌药LPT的水溶性和溶出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帕替尼 纳米晶 制备工艺 表征 累积溶出度
下载PDF
Salen-Zn络合物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研究
5
作者 盛余豪 张朵朵 +3 位作者 陈雅婷 葛燕丽 冯菊红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49-52,56,共5页
以二苯基乙二胺为原料,分别与水杨醛、3,5-二叔丁基水杨醛、3,5-二甲氧基水杨醛反应合成了3种Salen配体,并与醋酸锌组成Salen-Zn络合物催化体系,考察其对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叔丁基Salen-Zn络合物催化体系的... 以二苯基乙二胺为原料,分别与水杨醛、3,5-二叔丁基水杨醛、3,5-二甲氧基水杨醛反应合成了3种Salen配体,并与醋酸锌组成Salen-Zn络合物催化体系,考察其对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叔丁基Salen-Zn络合物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最优;以苯乙酮为模板底物,确定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如下:(EtO)3SiH为还原剂、THF为溶剂、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4 h,产物苯乙醇的收率为94%、ee值为98%。底物的拓展研究表明,Salen-Zn络合物催化体系对含不同官能团的芳香酮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高反应活性和高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芳香醇的途径,为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以及活性中间体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催化剂 不对称硅氢化反应 手性芳香醇 芳香酮
下载PDF
《药物合成反应》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8
6
作者 冯菊红 巨修练 +1 位作者 葛燕丽 肖艳华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0期235-236,共2页
《药物合成反应》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本文结合专业建设要求和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情况,从教材的取舍、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探讨了教学体会,以求在传授适当内容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培养学... 《药物合成反应》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本文结合专业建设要求和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情况,从教材的取舍、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探讨了教学体会,以求在传授适当内容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合成反应 教学体会 制药工程
下载PDF
郑州地区输血反应的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冯菊红 杨克利 +1 位作者 李五升 刘玉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550-1551,共2页
关键词 郑州地区 输血反应 免疫
下载PDF
去白细胞滤器在悬浮红细胞过滤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冯菊红 杨海燕 张玉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2916-2917,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去除术/仪器和设备 红细胞变形性
下载PDF
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冯菊红 丁涛 +1 位作者 荣霞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5-38,共4页
为了减少草坪褐斑病菌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急需要开发选择性好的新型杀菌剂.三聚氯氰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与脂肪胺、芳香胺亲核取代反应后,生成胺基取代-1,3,5-三嗪类衍生物.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和生物活性亚结构拼... 为了减少草坪褐斑病菌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急需要开发选择性好的新型杀菌剂.三聚氯氰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与脂肪胺、芳香胺亲核取代反应后,生成胺基取代-1,3,5-三嗪类衍生物.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和生物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将氨基取代-1,3,5-三嗪类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引入到杀菌剂恶霉灵的异恶唑环中,设计并合成了4个结构新颖的含有异恶唑环的1,3,5-三嗪类衍生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认.通过平皿法进行初步生物活性测试,4个目标化合物均对草坪褐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b,4c在质量浓度为200μg.mL-1时能够有效抑制草坪褐斑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三嗪衍生物 异恶唑 杀菌活性
下载PDF
献血后用血费用返还对血站发展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菊红 陶玉生 苗星 《经济师》 2009年第7期292-293,共2页
文章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献血用血费用返还的有关政策的实施情况,针对当前用血报销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血站 献血 费用返还
下载PDF
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的风险与预防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菊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Z期132-133,共2页
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是指接触血液或体液后引起的疾病,它主要是指输入、注射含有经血传播病毒的血液,或者输入、注射没有采取病毒去除、灭活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庚型肝炎、梅毒、疟疾等... 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是指接触血液或体液后引起的疾病,它主要是指输入、注射含有经血传播病毒的血液,或者输入、注射没有采取病毒去除、灭活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庚型肝炎、梅毒、疟疾等。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也逐年增多、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见。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预防输血感染相关性疾病已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谈预防输血相关疾病的一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输血相关性 预防
下载PDF
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保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菊红 陶玉生 《经济师》 2010年第7期287-288,共2页
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与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共同组成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是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因此,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质量体系建设不可... 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与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共同组成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是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因此,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质量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纠正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返还费用对血站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菊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第5S期185-186,共2页
文章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献血后用血费用返还的有关政策地实施情况,针对当前用血报销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返还费用 血站影响
下载PDF
及时有效开展纠正和预防措施使QMS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菊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S期124-125,共2页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自2000年按照ISO9000管理模式运行以来,已经历了近7年的时间。通过运行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健全及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QMS)是提高血站管理水平的最好方式。同时,血站不断探索其新的...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自2000年按照ISO9000管理模式运行以来,已经历了近7年的时间。通过运行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健全及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QMS)是提高血站管理水平的最好方式。同时,血站不断探索其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手段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近7年采供血质量管理工作实践中,可以用“四个凡事”来概括我们的做法,即:“凡事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正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QMS) 持续改进
下载PDF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我见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菊红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0,共1页
一、我国医疗制度的历史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了公费医疗制度、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多年的实际运行中,由于不能平等地分配医疗资源,这套医疗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有条件的人就钻医疗制度的空子... 一、我国医疗制度的历史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了公费医疗制度、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多年的实际运行中,由于不能平等地分配医疗资源,这套医疗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有条件的人就钻医疗制度的空子,冒名为自己的家人开药。导致医疗经费出现了非常大的缺口,甚至难以为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公费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中国 劳保医疗制度 50年代 医疗资源 医疗经费
下载PDF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菊红 《经济师》 2008年第9期70-71,共2页
文章以2000—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河南省2000—2006年居民收入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提出了对缩小城镇收入差距的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分配制度
下载PDF
硅基负载全氟丁基磺酰亚胺催化纤维素的水解
17
作者 冯菊红 熊蕾 +1 位作者 任小菲 马忠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纤维素绿色化转化途径,以获取可再生能源或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采用新的耐水性固体酸,二氧化硅负载全氟丁基磺酰亚胺催化离子液体体系中纤维素水解,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纤维素绿色化转化途径,以获取可再生能源或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采用新的耐水性固体酸,二氧化硅负载全氟丁基磺酰亚胺催化离子液体体系中纤维素水解,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下,1.5~2 h内,主要产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HMF)和还原糖(TRS)分别获得29%和67%的产率,纤维素完全转化为水溶性产物.13C CP/MAS检测表明,这类固体酸酸性强于一般的固载磺酸,这有利于有效促进纤维素水解,以及进一步降解为5-羟甲基呋喃甲醛.固体酸循环使用三次,还原糖产率没有明显降低,表明该类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可循环使用性能,是一种高效、对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对纤维素的绿色转化,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水解 5-羟甲基呋喃甲醛 全氟丁基磺酰亚胺 固体酸
下载PDF
6-甲氧基-2-苯并噁唑酮合成工艺
18
作者 冯菊红 荣霞 +1 位作者 孟熙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8-19,26,共3页
改进了以3-甲氧基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硝化、还原和环合反应得到6-甲氧基-2-苯并噁唑酮的合成方法.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反应时间短且后处理容易;利用氮气保护,以尿素作为甲酰化试剂可以顺利得到产物,即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产物的纯度.
关键词 6-甲氧基2-苯并噁唑酮 尿素 合成工艺
下载PDF
新型N-苯甲酰基硝基胍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19
作者 冯菊红 龚昕 +1 位作者 荣霞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44-47,共4页
为了得到具有较强杀菌活性的新型硝基胍化合物,以硝酸胍为起始原料,通过硝基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不同取代基的硝基胍化合物,再通过酰化反应,将硝基胍化合物与苯甲酰氯反应,得到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苯甲酰基硝基胍衍生物.目标化合... 为了得到具有较强杀菌活性的新型硝基胍化合物,以硝酸胍为起始原料,通过硝基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不同取代基的硝基胍化合物,再通过酰化反应,将硝基胍化合物与苯甲酰氯反应,得到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苯甲酰基硝基胍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平皿生长速率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μg/m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2b和2c对草坪褐斑菌的抑制活性分别为90.7%和87%,高于阳性对照恶霉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基 硝基胍衍生物 杀菌活性
下载PDF
献血者梅毒检测2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20
作者 冯菊红 王凯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24期2190-2191,共2页
关键词 梅毒 TRUST ELISA 献血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