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F7L2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吴玲 曾秋霞 +2 位作者 冯银仲 邓绮娜 黎箐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3期27-31,36,共6页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着重研究GDM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以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37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着重研究GDM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以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37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GDM孕妇90例,产检健康孕妇288例。CDKAL1 rs7754840、IGF2BP2 rs1470579、MTNR1B rs10830962和TCF7L2 rs7903146采用已建立的Agena MassARRAY系统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患有GDM的女性明显年龄较大(OR=1.067,95%CI=1.012~1.126,P=0.017),有明显较高的体质指数(OR=1.108,95%CI=1.042~1.180,P=0.001),初产妇(OR=2.059,95%CI=1.151~3.778,P=0.018),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OR=2.689,95%CI=1.107~6.369,P=0.025),TCF7L2rs7903146(OR=7.071,95%CI=1.925~27.571,P=0.003)多态性与GDM风险相关。然而,其他变异CDKAL1 rs7754840、IGF2BP2 rs1470579或MTNR1B rs10830962都与发生GDM的可能性无关。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伴有妊娠史、较高的体质指数和高龄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妊娠期妇女患GDM患病风险更高,并证实TCF7L2 rs7903146 CT基因型是GDM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影响因素 TCF7L2基因多态性 TCF7L2 rs7903146 CT基因型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玲 李嘉碧 +1 位作者 冯银仲 李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00例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罹患缺铁性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组(186例)和无缺铁性贫血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00例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罹患缺铁性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组(186例)和无缺铁性贫血组(914例),分析妊娠期贫血情况;对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妊娠期妇女与胎儿的预后情况。结果1100例妊娠期妇女中,共有186例在妊娠不同时间患缺铁性贫血,总发病率为16.91%;妊娠中、晚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和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妊娠早期,而轻度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妊娠早期;且妊娠晚期轻度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妊娠中期,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妊娠中期;妊娠早、中期轻度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显著高于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组年龄≥35岁、胎次≥2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月收入<2000元、居住地为农村的孕妇占比显著高于无缺铁性贫血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月收入<2000元、居住地为农村、孕前BMI<18.5 kg/m^(2)、胎次≥2次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3.543、3.180、4.272、5.073、2.784,均P<0.05);缺铁性贫血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早产、胎儿窘迫、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占比显著高于无缺铁性贫血组(均P<0.05)。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缺铁性贫血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其中年龄≥35岁、月收入<2000元、居住地为农村、孕前BMI<18.5 kg/m^(2)、胎次≥2次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地开展防治与宣教工作,建议孕妇均衡营养膳食,适当增加体质量,预防性补充铁剂,同时注意妊娠期定期检查,从而减少缺铁性贫血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缺铁性贫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25(OH)D水平预测子痫前期患者发生早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银仲 伍晓琳 李凌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9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预测子痫前期(PE)患者发生早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82例PE产妇,依据产妇妊娠时间将其分为足月妊娠组59例(妊娠时间≥37周、<42周)和早产组23例... 目的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预测子痫前期(PE)患者发生早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82例PE产妇,依据产妇妊娠时间将其分为足月妊娠组59例(妊娠时间≥37周、<42周)和早产组23例(妊娠时间≥28周、<37周);同时选取同期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在3组产妇生产时,抽取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各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中血清25(OH)D水平。比较3组产妇血清25(OH)D水平,比较足月妊娠组与早产组新生儿脐带血血清25(OH)D水平,分析足月妊娠组与早产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产妇血清25(OH)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足月妊娠组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妊娠组与早产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妊娠组与早产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产妇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706,P<0.05)。结论PE患者血清25(OH)D水平呈低表达,血清25(OH)D水平与PE患者发生早产间无显著关系,但PE患者及新生儿的维生素D均不足,能够通过监测PE患者维生素D水平进行相应的补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早产 血清25(OH)D水平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