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线图预测肝癌肺转移患者的总体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冯锦城 李民 熊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 研究肝癌肺转移患者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 纳入2010年至2016年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数据库(SEER)记录的2242例患者,这些患者在初诊时已确诊为肝癌肺转移。采用多变... 目的 研究肝癌肺转移患者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 纳入2010年至2016年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数据库(SEER)记录的2242例患者,这些患者在初诊时已确诊为肝癌肺转移。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1年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列线图。数据分析与列线图模型的建立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及一致性指数(C指数)。结果 肝癌肺转移患者1年的总生存率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5%(95%CI:8.7%~12.7%)和11.8%(95%CI:9.8%~14.2%)。在多变量生存分析中,保险状态、小肿瘤(大小≤10 cm)、肿瘤分期1~2、甲胎蛋白(AFP)阴性、化疗使用和接受手术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性别、保险状态、肿瘤分期、AFP状态、化疗的使用和接受手术被纳入癌症特异性生存期预测的列线图中。经重抽样方法,列线图预测总生存期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的校正C指数分别为0.72(95%CI:0.70~0.74)和0.71(95%CI:0.69~0.73)。模型的校准曲线显示,通过该列线图得出的生存率预测值和实际预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根据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的列线图可相对准确地预测肝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肺转移 列线图 癌症特异性生存率
下载PDF
小肝综合征在大范围肝切除手术中的意义
2
作者 冯锦城 熊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4-1666,共3页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但大范围肝切除可能会造成残余肝体积不足, 导致小肝综合征的发生, 从而增加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如何防治小肝综合征成为防止大范围肝切除后肝衰竭的重点问题。本文将从小肝综合征的机制、防...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但大范围肝切除可能会造成残余肝体积不足, 导致小肝综合征的发生, 从而增加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如何防治小肝综合征成为防止大范围肝切除后肝衰竭的重点问题。本文将从小肝综合征的机制、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旨在为防治大范围肝切除后肝衰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范围肝切除 小肝综合征 门静脉高灌注
原文传递
循环肿瘤细胞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0
3
作者 冯锦城 杨博 +6 位作者 代辰 张波 谭如梦 王媒西 魏来 陈栋 陈知水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甲胎蛋白(AFP)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69例。所有患者术前抽血检测AFP,采用Cell Sear...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甲胎蛋白(AFP)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69例。所有患者术前抽血检测AFP,采用Cell Search System设备检测外周血CT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癌组患者(n=42)血液CTC和AFP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n=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单个肿瘤标志物而言,CT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9.0%、92.6%和78.3%,均高于AFP。AFP和CT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和0.814。CTC和AFP联合检测其敏感度为83.3%,准确度为82.6%,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此外,在AFP〈400μg/L的肝癌患者中,CTC阳性率为61.3%。结论CTC对肝癌的诊断效能优于AFP,联合检测CTC和AFP可提高肝癌的诊断敏感性。CTC对AFP〈400μg/L的肝癌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TC检测可提高AFP阴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数量与肝移植后肿瘤早期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冯锦城 杨博 +6 位作者 代辰 张波 谭如梦 王媒西 魏来 陈栋 陈知水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与肝移植后肿瘤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的42例受者为对象,肝移植前影像学检查均未见肿瘤肝外转移灶,移植后均经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病的...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与肝移植后肿瘤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的42例受者为对象,肝移植前影像学检查均未见肿瘤肝外转移灶,移植后均经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病的诊断。采用CellSearchSys-tern设备检测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CTC,肝移植后对所有受者随访1年,随访期间记录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用x2检验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受者肿瘤的复发时间、临床病理资料与CTC的关系。结果42例受者中肝移植前外周血CTC阴性者13例(31.0%,13/42),呈阳性者29例(69.0%,29/42)。单因素分析显示,CTC的数量与肿瘤分化程度(X2=10.403,P=0.006)和TNM分期(X2=7.119,P=0.005)有关。随访期间,42例受者中有20例复发(其中18例CTC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X2=5.599,P=0.010)、CTC数量(X2=6.083,P=0.007)与肝癌早期复发有关。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CTC数量可以作为肝癌患者肝移植后预测肿瘤复发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CTC≥1个者的复发时间明显早于CTC阴性者(P〈0.05)。结论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中检出CTC者,其肝移植后早期易肿瘤复发;CTC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时间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循环肿瘤细胞 复发
原文传递
微小病毒B19感染致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分析5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栋 魏来 +5 位作者 蒋继贫 冯锦城 李军 卢峡 明长生 陈知水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520-522,共3页
目的回顾并总结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所致的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顽固性贫血的5例肾移植患者为对象,均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排除出血、溶血等情况,骨... 目的回顾并总结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所致的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顽固性贫血的5例肾移植患者为对象,均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排除出血、溶血等情况,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出现典型PRCA表现,血清微小病毒B19IgM检测为阳性。治疗上予以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并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20g/d,共5~7d,应用蔗糖铁注射液100mg/d,维生素B12500μg/d,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d。结果全部病例治疗1个月后,贫血得以纠正,未见复发。结论肾移植后出现顽固性贫血的患者应考虑HPVB19感染所致的PRCA,针对性治疗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细小病毒B19 红细胞再生障碍
原文传递
老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栋 魏来 +6 位作者 蒋继贫 刘斌 张波 冯锦城 李军 曾凡军 陈知水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46例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年龄,将46例接受年... 目的探讨老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46例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年龄,将46例接受年龄≥60岁供者供肝的肝移植受者设为供者年龄≥60岁组,100例接受年龄〈60岁供者供肝的肝移植受者设为供者年龄〈60岁组。观察指标包括:(1)术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PNF)和移植肝功能恢复不良(IPF)的发生情况。(2)术后1月内肝功能恢复情况。(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再手术、急性排斥反应、肝动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胆道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细菌性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率。采用门诊定期复查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实验室检查指标、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n)表示,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1)术后PNF和IPF的发生情况: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中2例发生PNF,供者年龄〈60岁组中1例发生PNF,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54,P〉0.05);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中8例发生IPF,供者年龄〈60岁组6例发生IPF,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6,P〈0.05)。(2)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周内,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ALT水平为(251±45)U/L,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ALT水平为(56±38)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80,P〈0.05)。术后14d内,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血清TBil水平为(48±12)μmol/L,供者年龄〈60岁组血清TBil水平为(1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90,P〈0.05)。(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发生术后出血再手术、急性排斥反应、肝动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胆道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细菌性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例数为0、3、0、1、4、3、7、1例,供者年龄〈60岁组发生例数为2、6、1、2、7、6、16、3例,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33,0.000,0.463,0.001,0.130,0.000,0.015,0.081,P〉0.05)。供者年龄≥60岁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9例,供者年龄〈60岁组为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4,P〈0.05)。(4)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率: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术后1月生存率为91.30%(42/46),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术后1月生存率为99.00%(99/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2,P〈0.05)。但供者年龄≥60岁组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9.13%(41/46),供者年龄〈60岁组为95.00%(95/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5)。结论严格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供肝应用于肝移植,可以取得良好的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老年供肝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肝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