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良好神经功能预测因素与决策树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刘东明 冯顺易 +1 位作者 王淑娟 李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良好神经功能预测因素并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117例OHCA并行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骤停后3个月时...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良好神经功能预测因素并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117例OHCA并行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骤停后3个月时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良好神经功能组(1~2级)和不良神经功能组(3~5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OHCA患者3个月良好神经功能的预测因素,并基于预测因素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决策树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决策树预测模型预测结局与观察结局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决策树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29.1%(34/117)的OHCA患者具有良好神经功能。与不良神经功能组相比,良好神经功能组患者多接受旁观者CPR(χ^(2)=4.81,P=0.028)、可除颤心律比例高(χ^(2)=8.74,P=0.003)、CPR持续时间短(Z=3.36,P=0.001)、肾上腺素用量低(Z=4.69,P<0.001)及血乳酸水平低(Z=3.83,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旁观者CPR(OR=0.34,95%CI 0.13~0.92,P=0.033)、可除颤心律(OR=0.20,95%CI 0.07~0.63,P=0.006)、CPR持续时间(OR=1.08,95%CI 1.02~1.14,P=0.010)、肾上腺素用量(OR=1.64,95%CI 1.28~2.09,P<0.001)及血乳酸(OR=1.20,95%CI 1.09~1.33,P<0.001)为OHCA患者良好神经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可除颤心律(OR=0.25,95%CI 0.06~0.95,P=0.041)、CPR持续时间(OR=1.07,95%CI 1.00~1.14,P=0.047)、肾上腺素用量(OR=1.95,95%CI 1.29~2.94,P=0.001)及血乳酸(OR=1.13,95%CI 1.01~1.26,P=0.042)为OHCA患者良好神经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决策树预测模型预测OHCA患者良好神经功能的AUC为0.829(95%CI 0.745~0.912),其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6.7%。校准曲线图表明决策树预测模型的预测结局与观察结局相一致。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决策树预测模型的临床可用性良好。结论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用量及血乳酸为OHCA患者良好神经功能的预测因素,决策树模型可预测OHCA患者良好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持续时间 神经功能 决策树 血乳酸 肾上腺素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神经后遗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淑丽 冯顺易 李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后遗症(DN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救治的60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毒...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后遗症(DN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救治的60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毒后60d内患者是否发生DNS分为DNS组(33例)和非DNS组(57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环境暴露结束后昏迷时间、环境暴露结束至住院时间、碳氧血红蛋白(COHb)、肌酸激酶(CK)及外周血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并计算SIRI(NEU×MON/LYM)、NEU/LYM比值(NLR)、PLT/LYM比值(PLR).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脑卒中史、环境暴露结束后昏迷时间、CK、NEU、MON、NLR、LYM、PLR、SIRI与DNS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发生DNS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对患者发生DNS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DNS组比较,DNS组患者脑卒中史比例更高[42.4%(14/33)比24.0%(138/574),P<0.05],环境暴露结束后昏迷时间延长[h:10.0(7.0,12.0)比2.0(0.5,4.0),P<0.01],CK、NEU、MON、NLR、SIRI均明显升高[CK(U/L):393.0(138.5,1415.0)比97.0(68.0,198.3),NEU(×10^(9)/L):12.2(7.9,14.3)比8.7(6.2,11.3),MON(×10^(9)/L):0.7(0.5,0.8)比0.4(0.3,0.6),NLR:11.3(9.2,16.4)比7.9(4.4,12.7),SIRI:7.5(4.7,9.5)比2.9(1.5,5.4),均P<0.05],LYM降低[×10^(9)/L:0.9(0.7,1.2)比1.1(0.8,1.7),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NS与脑卒中史、环境暴露后昏迷时间、CK、NEU、MON、NLR、SIRI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0、0.370、0.220、0.120、0.190、0.130、0.230,P值分别为0.018、<0.001、<0.001、0.004、<0.001、0.002、<0.001),与LYM呈明显负相关(r=-0.081,P=0.04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脑卒中史、环境暴露结束后昏迷时间、CK、NEU、MON、LYM、NLR及SIRI均是影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DNS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328(1.137~4.765)、1.973(1.658~2.348)、1.000(1.000~1.001)、1.135(1.047~1.230)、6.685(2.790~16.013)、0.479(0.240~0.956)、1.050(1.005~1.098)、1.177(1.104~1.254),P值分别为0.021、<0.001、<0.001、0.002、<0.001、0.037、0.03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脑卒中史、环境暴露结束后昏迷时间、CK及SIRI均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DN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6.505(1.823~23.205)、2.086(1.681~2.589)、1.001(1.000~1.001)、1.161(1.055~1.278),P值分别为0.004、<0.001、0.031、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SIRI、MON、NLR、NEU及LYM对患者发生DNS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CI分别为0.786(0.718~0.854)、0.737(0.647~0.828)、0.662(0.581~0.743)、0.649(0.544~0.754)、0.603(0.521~0.687),P值分别为<0.001、<0.001、0.002、0.004、0.047];以SIRI的预测价值最大,当最佳截断值为4.50时,其敏感度为78.79%,特异度为67.94%.结论SIRI可作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DNS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疾病 炎症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下载PDF
视神经鞘直径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顺易 张萌 +4 位作者 吕广卫 王淑丽 杜雨森 张素丽 张媛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月内是否发生DEACMP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月内是否发生DEACMP将患者分为DEACMP组和非DEACMP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一氧化碳暴露时间、发现至住院时间、既往史、常规实验室指标和ONSD水平,比较是否发生DEACMP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ONSD对发生DEACMP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DEACMP的发生率为10.3%(12/117)。与非DEACMP组比较,DEACMP组一氧化碳暴露时间延长〔h:9.5(8.1,10.6)比3.7(2.3,6.2),P<0.05〕,脑卒中史比例升高〔58.3%(7/12)比23.8%(25/105),P<0.05〕,血乳酸(Lac)水平明显升高〔mmoL/L:5.4(3.0,7.1)比2.6(1.9,3.9),P<0.05〕,ONSD增宽〔mm:4.8(4.6,4.9)比4.5(4.3,4.6),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氧化碳暴露时间、脑卒中史、丙氨酸转氨酶(ALT)、Lac和ONSD均是影响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662(1.277~2.164)、4.480(1.306~15.364)、1.039(1.003~1.076)、1.196(1.018~1.406)、1.555(1.173~2.062),P值分别为<0.001、0.017、0.034、0.030、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氧化碳暴露时间、脑卒中史及ONSD均是影响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1.523(1.135~2.043)、6.815(1.200~38.706)、1.707(1.135~2.566),P值分别为0.005、0.030和0.010〕。ROC曲线分析显示,ONSD预测DEACM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12,95%CI为0.713~0.911,P<0.001;当最佳截断值为4.7 mm时;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1.9%。结论ONSD有助于预测DEACM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闫寒 饶欣 +6 位作者 高增升 李勇 冯顺易 支海君 马云杰 王博 苏雪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3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心肺复苏后48 h常规凝血和TEG指标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3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心肺复苏后48 h常规凝血和TEG指标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反应时间(R)短于对照组,凝血形成速率(Angle)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形成时间(K)长于对照组,凝血最终强度(M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与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呈正相关(r=0.283、0.452,P<0.05、0.01),K与Fib、PLT呈负相关(r=-0.254、-0.354,P=0.041、0.046),Angle与Fib、PLT呈正相关(r=0.267、5.362,P=0.027、0.002),MA与Fib、PLT呈正相关(r=0.536、0.755,P<0.001)。结论对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术后48 h采用TEG检测可为患者对抗PLT药物的早期用药提高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心肺复苏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桑珍珍 王淑娟 +3 位作者 王伟 冯顺易 王淑丽 李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351-4354,共4页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感染性休克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研究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感染性休克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研究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维生素B1注射液。在治疗前、治疗后24、72、96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对比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OI)、28 d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72、96 h血清TNF-α、HMGB-1、ESM-1、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24、72、96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OI明显改善(P<0.05),同时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治疗时间缩短(P<0.05),但28 d病死率未见降低。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注射液可减轻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维生素C 维生素B1 感染性休克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脏器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饶欣 闫寒 +6 位作者 高增升 李勇 冯顺易 支海君 马云杰 王博 苏雪地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4期34-39,共6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83例,根据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83例,根据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观察组在常规救治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即刻及治疗后24、48 h时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氧合指数、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Cr)、尿素(BUN)水平,以及1个月生存率。结果两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RP和TNF-α水平均较复苏成功即刻升高,且复苏成功后48 h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P<0.05或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0.05)。两组复苏成功后24、48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复苏成功即刻降低,氧合指数较复苏成功即刻升高,且复苏成功后48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降低及氧合指数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4、48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K-MB、cTnT、AST、ALT、Cr、BUN水平均降低,且复苏成功后48 h CK-MB、cTnT、AST、ALT、Cr、BUN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后24、48 h CK-MB、cTnT、AST、ALT、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0.05)。观察组1个月生存率为76.74%高于对照组1个月生存率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相关脏器损伤程度,保护脑、肺、心肌、肝肾功能,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参附注射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肌钙蛋白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早期大剂量冲击联合小剂量长时间递减维持治疗对重度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玉林 冯顺易 李勇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9期1671-1673,1678,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早期大剂量冲击联合小剂量长时间递减维持治疗重度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实验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76例,实验组给予甲泼尼龙15mg.kg-1.d-1冲击治疗3天,后逐渐减量,每3天减为原来剂...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早期大剂量冲击联合小剂量长时间递减维持治疗重度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实验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76例,实验组给予甲泼尼龙15mg.kg-1.d-1冲击治疗3天,后逐渐减量,每3天减为原来剂量的1/2,直到40mg/d,之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每7天减少5mg,直至5mg/d;对照组给予现行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案,8mg.kg-1.d-1,连续冲击3~5天,比较2周存活率,对存活超过2周的患者于2、4、6和12周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实验组2周生存率为52.6%,对照组2周生存率为28.9%(log rank检验,χ2=5.902,P<0.05)。在2、4、6、12周,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验组为(76.40±5.54)%、(82.50±3.75)%、(83.30±4.22)%、(83.30±3.38)%,对照组为(64.80±3.90)%、(76.80±3.35)%、(77.20±3.75)%、(77.60±3.50)%;用力肺活量(FVC)在实验组为(69.60±5.74)%、(76.10±7.30)%、(75.00±6.04)%、(76.50±5.38)%,对照组为(62.40±1.52)%、(69.60±5.30)%、(68.60±5.32)%、(70.80±4.27)%;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在实验组为(64.20±6.76)%、(68.40±5.27)%、(68.90±4.70)%、(71.10±5.53)%,对照组为(56.00±4.30)%、(62.00±3.39)%、(62.60±2.41)%、(65.40±3.05)%。两组FEV1、FVC及DLco均呈逐渐增高趋势,FEV1、FVC及DLco在组间、不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在组间与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的早期大剂量冲击联合小剂量长时间递减维持方案救治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能够提高生存率,且对远期的肺功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呼吸功能试验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减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谵妄发生率及延长谵妄出现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晋平 冯顺易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及出现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收治的307例患者。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未应用DEX者为非DEX组(147例),201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及出现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收治的307例患者。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未应用DEX者为非DEX组(147例),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应用DEX者为DEX组(160例)。统计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及谵妄出现时间。结果DEX组谵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DEX组(4.38%比10.89%,P〈0.05),DEX组谵妄出现时间较非DEX组晚(d:4.43±1.72比3.0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能降低谵妄发生率并延长谵妄出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谵妄
下载PDF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百草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玉林 冯顺易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375-376,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观察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影响以及透析废液和滤过废液中百草枯浓度。结果血液透析和血液滤...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观察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影响以及透析废液和滤过废液中百草枯浓度。结果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均能降低血浆百草枯浓度(P<0.05),但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二者之间对血浆百草枯浓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废液或滤过废液百草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均能较低百草枯的血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下载PDF
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晋平 冯顺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呼吸机脱机时间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氧合指数分别为(345.67±32.61)mmHg和(318.48±37.62)mmHg(t=2.503,P=0.017);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81±4.65)分和(19.33±3.77)分(t=1.129,P=0.266);C反应蛋白的浓度分别为(45.05±16.67)mg/L和(57.14±18.98)ng/L(t=-2.194,P=0.034);白细胞介素8的浓度分别为(26.33±5.34)ng/L和(30.00±4.92)ng/L(t=-2.314,P=0.026);脱机时间分别为(162.50±37.95)h和(197.81±44.07)h(t=-2.234,P=0.027);生存率分别为67%和76%(x^2=0.467,P=0.495)。结论大黄能够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氧合指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大黄属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高锰酸钾中毒化学性灼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玉林 冯顺易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2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不同途径给药治疗高锰酸钾中毒化学性灼伤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以来的39例高锰酸钾中毒病例,随机分为静脉联合口服组、静脉组和口服组,观察三组口腔黏膜变为正常的时间。结果静脉联合口服组能够明...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不同途径给药治疗高锰酸钾中毒化学性灼伤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以来的39例高锰酸钾中毒病例,随机分为静脉联合口服组、静脉组和口服组,观察三组口腔黏膜变为正常的时间。结果静脉联合口服组能够明显缩短高锰酸钾中毒口腔黏膜变为正常的时间(P<0.05),静脉组和口服组口腔黏膜变为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医院(P>0.05)。结论静脉联合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能够明显缩高锰酸钾中毒口腔黏膜变为正常的时间,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维生素C 化学性灼伤
下载PDF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玉林 张伟 冯顺易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西咪替丁、维生素C、维生素B_6、ATP、纳洛酮、甘露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西咪替丁、维生素C、维生素B_6、ATP、纳洛酮、甘露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两组平均清醒时间、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为(3.54±1.25)h,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2.72±1.0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能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意识障碍患者的清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注射液 酒精中毒
下载PDF
茶多酚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桑珍珍 高杰 +1 位作者 冯顺易 李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4-818,I0001,共6页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 方法 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大鼠),假CLP组(假手术组,40只大鼠),脓毒症组(CLP组,40只大鼠),茶多酚组(40只大鼠)。采...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 方法 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大鼠),假CLP组(假手术组,40只大鼠),脓毒症组(CLP组,40只大鼠),茶多酚组(40只大鼠)。采用CLP复制脓毒症模型。茶多酚组在造模后即予茶多酚40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CLP组和茶多酚组按腹壁缝合后2、12、24、48 h时点分成4个亚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在各时点随机处死8只大鼠,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分析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与脓毒症组比较[Cr 12 h:(57.6±3.45)μmol/L,24 h:(79.4±5.79)μmol/L,48 h:(78.4±5.52)μmol/L;BUN 12 h:(11.82±3.83)mmol/L,24h:(23.09±3.75)mmol/L,48 h:(20.85±3.54)mmol/L],茶多酚组大鼠的肾功能[Cr 12 h:(52.8±3.92)μmol/L,24 h:(65.9±4.13)μmol/L,48 h:(60.8±5.97)μmol/L;BUN 12 h:(8.47±2.58)mmol/L,24 h:(15.20±3.69)mmol/L,48 h:(13.40±3.41)mmol/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TNF-α 2 h:(25.70±3.67)pg/mL,12 h:(65.16±4.57)pg/mL,24 h:(78.95±7.83)pg/mL,48 h:(74.71±6.92)pg/mL;IL-10 2 h:(28.70±3.67)μg/L,12 h:(74.16±4.57)μg/L,24 h:(96.95±7.83)μg/L,48 h:(85.71±5.72)μg/L;iNOS 2 h:(46.58±4.72)U/L,12 h:(64.31±6.28)U/L,24 h:(59.05±7.54)U/L,48 h:(47.83±6.08)U/L;HMGB-1 12 h:(27.83±6.38)ng/mL,24 h:(64.31±8.28)ng/mL,48 h:(49.05±8.54)ng/mL],茶多酚组大鼠的炎症反应水平[TNF-α 2 h:(20.56±3.29)pg/mL,12 h:(43.62±5.83)pg/mL,24 h:(56.32±7.56)pg/mL,48 h:(50.96±7.28)pg/mL;IL-10 2 h:(25.39±3.29)μg/L,12 h:(58.72±6.83)μg/L,24 h:(71.94±7.52)μg/L,48 h:(62.36±7.24)μg/L;iNOS 2 h:(35.49±3.96)U/L,12 h:(54.87±7.25)U/L,24 h:(48.23±6.24)U/L,48 h:(37.16±7.51)U/L;HMGB-1 12 h:(24.57±7.25)ng/mL,24 h:(38.23±6.24)ng/mL,48 h:(37.16±7.51)ng/m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18 709.382±1550.263),茶多酚组大鼠的肾组织NF-κB表达水平(9274.416±1356.39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严重,茶多酚组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 茶多酚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改善肾功能,对脓毒症大鼠AK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盲肠结扎穿孔术(CLP)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AKI)
下载PDF
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影响
14
作者 郭晋平 冯顺易 +4 位作者 王博 颞屾 马云杰 闫寒 李勇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保持救护车上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的效果,同时评价其对复苏实施者背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实验模拟40个院前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救护车转运的场景,招募的8名胸外按压实施者在救护车转运过程中在模拟人上进行胸... 目的探讨保持救护车上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对胸外按压质量的效果,同时评价其对复苏实施者背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实验模拟40个院前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救护车转运的场景,招募的8名胸外按压实施者在救护车转运过程中在模拟人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过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评价胸外心脏按压质量,同时应用numerical rating scale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价复苏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结果与未应用平衡固定架组相比,应用平衡架固定架组有较高的有效按压深度比例[(72±4)%比(50±3)%,t=6.84,P<0.01],较低的按压中断时间比例[(10±3)%比(24±5)%,t=-11.46,P<0.01)]和背部疼痛评分[1.5(1.0)分比3.0(1.0)分,Z=-3.55,P<0.01]。结论这种救护车上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的固定架有益于提高胸外心脏按压质量,同时降低复苏实施者背部疼痛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脏按摩 心肺复苏术 约束 身体的 姿势平衡
下载PDF
碱剩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王文杰 宋亚琦 +4 位作者 白文静 张萌 翟衍昭 李勇 冯顺易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271-1271,共1页
目的:探讨碱剩余(BE)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收治的114例急性PQ中毒的患者,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估计... 目的:探讨碱剩余(BE)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收治的114例急性PQ中毒的患者,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估计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确定死亡风险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估BE对急性PQ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的BE值为-8.35mmol/L,生存者BE值为-2.60mmol/L(P<0.001)。COX模型显示BE为急性PQ中毒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HR:0.902;95%CI:0.837-0.972;P=0.007)。ROC曲线分析显示BE的AUC是0.928 (95% CI:0.865-0.968,P<0.001),BE的截断值是-4.60mmol/L,敏感性为89.6%,特异性为89.4%。结论:BE是预测急性PQ中毒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代谢性酸中毒 预后 死亡
下载PDF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与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风梅 冯顺易 +1 位作者 王文杰 李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8例OHCA并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8例OHCA并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对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OHCA患者出院存活37.96%(41/108)。出院存活和院内死亡两组OHCA患者旁观者CPR(χ^(2)=8.70,P=0.003)、可除颤心律(χ^(2)=9.64,P=0.002)、无复流时间(χ^(2)=38.10,P<0.001)、CPR持续时间(χ^(2)=5.02,P=0.025)、肾上腺素用量(χ^(2)=7.13,P=0.008)及血乳酸(Z=3.01,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旁观者CPR(OR=0.20,95%CI 0.05~0.75,P=0.017)、可除颤心律(OR=7.46,95%CI 1.75~31.77,P=0.007)、无复流时间(OR=0.79,95%CI 0.68~0.92,P=0.002)及肾上腺素用量(OR=0.61,95%CI 0.41~0.93,P=0.022)为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8(95%CI 0.82~0.95)。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5.49,P=0.705)。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可用性良好。结论旁观者CPR、可除颤心律、无复流时间及肾上腺素用量为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可预测OHCA患者出院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心脏骤停(CA) 心肺复苏(CPR) 列线图
下载PDF
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顺易 李勇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441例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患者2个月内是否出现DEACMP将患者分为DEACMP组(22例)及非DEACMP组(419例)... 目的:探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441例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患者2个月内是否出现DEACMP将患者分为DEACMP组(22例)及非DEACMP组(419例)。采用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筛选DEACMP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DEACMP的列线图模型,并通过曲线下面积和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暴露结束后昏迷时间、脑卒中病史及肌酸激酶是DEACMP的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预测DEACMP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95%CI:0.948~0.970),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95.0%。校准曲线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在预测DEACMP风险与实际DEACMP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暴露结束后昏迷时间长、既往脑卒中病史及发病后肌酸激酶升高是DEACMP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性能,这有助于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早期预测DEACMP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迟发性脑病 列线图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在救护车上采用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固定架对心搏骤停患者CPR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晋平 冯顺易 +2 位作者 王博 聂屾 李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0-942,共3页
目的 探讨在救护车上采用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固定架对心搏骤停(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67例CA时间〈10 min的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 目的 探讨在救护车上采用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固定架对心搏骤停(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67例CA时间〈10 min的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施救者应用平衡架组(n=86)和未应用平衡架组(n=81).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24 h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与施救者未应用平衡架组比较,施救者应用平衡架组OHCA患者的ROSC率(29.1%比9.9%,χ2=9.691,P=0.002)、24 h存活率(20.9%比6.2%,χ2=7.649,P=0.006)及出院存活率(12.8%比3.7%,χ2=4.485,P=0.035)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在救护车上采用保持施救者身体平衡固定架的方法能够保证患者的CPR质量,从而提高OHCA转运患者的复苏效果.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IPR-14005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转运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视神经鞘直径预测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雨森 王文杰 +1 位作者 冯顺易 李勇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826-83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心搏骤停(C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自... 目的:系统评价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心搏骤停(C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3月10日发表的评估ONSD与CA患者预后的中英文文献。应用Stata 14.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同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得出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敏感度分析图评估结果稳定性、Deek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及Fagan图评估ONSD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共441例CA患者。研究间存异质性(I^2=43.6%,P=0.100),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的结果显示ONSD增宽与CA患者预后不佳相关(OR=9.12,95%CI:4.16~20.01;P<0.01)。ONSD预测CA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0.60(95%CI:0.43~0.75),特异度为0.88(95%CI:0.76~0.95)。SROC曲线表明ONSD预测CA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81~0.88)。敏感度分析显示预测结果稳定。Deek检验显示研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P=0.19)。Fagan图显示当验前概率为25%、50%、75%时,阴性验后概率分别为13%、31%及58%,阳性验后概率分别为63%、84%及94%。结论:ONSD有助于预测CA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心搏骤停 神经功能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