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冼祖新 陈焕洲 刘理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4期12-14,18,共4页
目的:探讨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比较两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躯干控制能力。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起立行走实验(TUG)、10m步行测试(10MWT)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TUG、10MW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肢功能量表(FMA-UL)、下肢功能量表(FMA-LL)及改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数量表(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UL、FMA-LL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脑卒中患者实施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躯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卒中 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 平衡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疗效研究
2
作者 冼祖新 陈焕洲 +1 位作者 刘理 陈志标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7期1-3,10,共4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采用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康复训练)与治疗组(30例,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强化膝关...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采用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康复训练)与治疗组(30例,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2组患者均训练2周。训练结束时,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及步行功能[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结果2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BS评分、TUGT时间及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BS评分、FMA评分升高,TUGT时间缩短,且治疗组患者BBS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膝关节训练 强化 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方式的选择——开链还是闭链? 被引量:18
3
作者 冼祖新 杨延砚 周谋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74-1177,共4页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方案随着手术方式的进步一直在不断完善,但在功能训练的细节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怎样在“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及运动能力”与“移植韧带良好的愈合”两者之间...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方案随着手术方式的进步一直在不断完善,但在功能训练的细节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怎样在“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及运动能力”与“移植韧带良好的愈合”两者之间找出最佳平衡点一直是相关研究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 关节镜 训练方式 股四头肌 闭链 开链 肌力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精细动作与肢体肌力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冼祖新 吴晓华 +2 位作者 刘理 邓丽娟 蔡远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6期2909-2911,共3页
目的观察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精细动作与肢体肌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研究组43例给予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 目的观察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精细动作与肢体肌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研究组43例给予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手精细动作恢复情况,记录2组治疗后肢体肌力康复效果,统计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运动协调能力以及改良Lindmark评分量表总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均<0.05),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肢体肌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结论头穴捻转补法配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能明显促进患者手精细动作与肢体肌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捻转补法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 手精细动作 肢体肌力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晓煌 白伟杰 +3 位作者 凌水桥 罗卫欢 陈志标 冼祖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取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以便找到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有效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为脑卒中且有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患...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取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以便找到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有效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为脑卒中且有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vitalstim治疗,而治疗组除了实施对照组治疗方案外,还加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及治疗后3周时采取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测评口腔吞咽功能,同时治疗前后均进行VFSS评定,相关结果最终采取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而对照组仅为60.0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通过时间、环咽肌开放情况、吞咽障碍程度和误吸率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3周后POI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取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改善吞咽通过时间、环咽肌开放情况、吞咽障碍程度及误吸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症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 疗效
下载PDF
系统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挛缩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志标 冼祖新 梁方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6期142-144,共3页
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常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导致膝关节挛缩,引起行走、下蹲困难等功能障碍。2014年2月20日本科收治“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活动受限1个月余”患者1例,经2个月系... 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常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导致膝关节挛缩,引起行走、下蹲困难等功能障碍。2014年2月20日本科收治“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活动受限1个月余”患者1例,经2个月系统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且2年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康复 膝关节骨折 关节挛缩
下载PDF
手三阳接经配穴埋线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宇峰 赵明华 +2 位作者 吴加利 冼祖新 李明高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8期979-980,共2页
目的:观察手三阳接经配穴埋线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住院期2周和门诊治疗期10周:住院期间两组均进行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每周1次穴位埋线疗法。门诊治疗期治疗组每周1次穴位埋线疗法,... 目的:观察手三阳接经配穴埋线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住院期2周和门诊治疗期10周:住院期间两组均进行基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每周1次穴位埋线疗法。门诊治疗期治疗组每周1次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每周5次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10%、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分值、F-M分值、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比较两组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三阳接经配穴埋线治疗中风后肩痛能减轻疼痛、促进肢体活动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痛 埋线 手三阳接经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肌内效贴治疗环枢关节紊乱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志标 冼祖新 梁方旭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肌内效贴治疗环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环枢关节紊乱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全部患者均接受按摩以及干扰电基础治疗,除此以外对照...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肌内效贴治疗环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环枢关节紊乱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全部患者均接受按摩以及干扰电基础治疗,除此以外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和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环椎轴线与齿突轴线距离、齿状突与两侧块间距差值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肌内效贴治疗环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枢关节紊乱 手法复位 肌内效贴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陈志标 陈焕洲 +4 位作者 冼祖新 汪峰 唐建邦 王晓明 吴缝潮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2周,且观察组3个月内于步行时佩戴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分别于治疗前、3个月后行三维步态分析... 目的:探讨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2周,且观察组3个月内于步行时佩戴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分别于治疗前、3个月后行三维步态分析、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MBA)、"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观察组膝过伸治疗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3个月后,观察组步态参数(患侧膝过伸角度、步速、步幅、步频、健侧步长、健侧双支撑相)、步态不对称指数、下肢MBI、TUGT、MB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步宽、患侧步长、患侧支撑相、患侧双支撑相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患侧膝过伸角度和步态,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过伸 缓冲式膝关节支具 步行功能
下载PDF
运动式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冻结肩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宽广 陈志标 +3 位作者 许美珍 冼祖新 吴晓华 白伟杰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式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冻结肩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随机将110例冻结肩患者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联合运动式推拿疗法与关节松动术治... 目的:探讨运动式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冻结肩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随机将110例冻结肩患者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联合运动式推拿疗法与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生活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各维度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以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指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旋、外旋、外展、前屈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动式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肩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式推拿疗法 关节松动术 冻结肩 疼痛 肩关节活动 炎症指标
下载PDF
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卒中后肩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润清 吴晓华 +2 位作者 冼祖新 于海龙 向勇 《河北中医》 2019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目的观察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予齐刺肩四穴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 目的观察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予齐刺肩四穴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肩部疼痛、失眠、肢体不协调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关节稳定性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齐刺肩四穴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卒中后肩痛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肩痛症状,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卒中 并发症 针刺疗法 中药疗法 外治法
下载PDF
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治疗僵硬期冻结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方旭 许美珍 冼祖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治疗僵硬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组(治疗组)40例和关节松动术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澳大利亚Maitland手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冲击波治疗...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治疗僵硬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组(治疗组)40例和关节松动术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澳大利亚Maitland手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冲击波治疗,均治疗2疗程。以《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的肩周炎疗效标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来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表明治疗前后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提高总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能更有效地治疗僵硬期冻结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僵硬期 关节松动术 冲击波 Constant-Murley
下载PDF
缓冲式支具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13
作者 陈志标 冼祖新 汪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观察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佩戴缓冲式支具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效果以及远期转归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60例,经随机方法进行划分为每组各3 0例,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治疗组(缓冲式支具治疗方法)。对... 观察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佩戴缓冲式支具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效果以及远期转归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60例,经随机方法进行划分为每组各3 0例,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治疗组(缓冲式支具治疗方法)。对患者完成治疗的第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患者肢体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有效治疗,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数值高;和对照组的"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比较,治疗组改善;且治疗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随访各时间点,经过Fugl-Meyer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治疗组各项数值改善,和治疗前比较更好。在治疗期间,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有2例 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中断试验。结论 缓冲式支具治疗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的中远期疗效可,具有加速恢复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式支具 脑卒中 膝过伸 随访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志标 陈焕洲 +3 位作者 冼祖新 蔡远忠 梁方旭 王本国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1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床上训练、针灸及物理因子治疗、躯干控制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床上训练、针灸及物理因子治疗、躯干控制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ADL训练),治疗组则配合肌内效贴治疗,隔天1次,单次贴扎维持>24h,共2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FMA)、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价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可有效提高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偏瘫 肌内效贴 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