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比较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
1
作者 李万超 凌冰 刘颖 《福建金融》 2023年第3期52-58,共7页
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个人信息保护实践,当前面临的个人信息保护形势更为严峻,在立法与监管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全面分析美欧中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 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个人信息保护实践,当前面临的个人信息保护形势更为严峻,在立法与监管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全面分析美欧中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监管实践,结合我国存在的问题,借鉴美欧经验,从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构建金融协调性监管框架、拓宽个人信息保护渠道、加强个人信息有效监管、增强信息数据保护意识、完善个人数据治理体系方面提出加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个人信息保护 国际比较
下载PDF
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对植物、真菌和昆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9
2
作者 凌冰 张茂新 +2 位作者 孔垂华 庞雄飞 梁广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44-746,共3页
飞机草挥发油对 5种植物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受抑制的大小排序为黑麦草 >白菜 >萝卜 >四季豆 >水稻 .中等浓度 (80 0mg·L-1)飞机草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长春花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次之 ,对香蕉... 飞机草挥发油对 5种植物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受抑制的大小排序为黑麦草 >白菜 >萝卜 >四季豆 >水稻 .中等浓度 (80 0mg·L-1)飞机草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长春花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次之 ,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其抑菌率分别为 6 1.4 0 %、2 9.2 7%和 14 .4 4 % .10~ 2 0 μl·株 -1的飞机草挥发油对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有显著的驱避产卵作用 .经GC/MS ,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萜类化合物 ,如反式 石竹烯 (16 .5 8% )、δ 杜松烯 (15 .85 % )、α 可巴烯 (11.5 8% )、氧化石竹烯 (9.6 3% )、大根香叶烯 (4 .96 % )和α 艹律 草烯 (4 .32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挥发油 化学组成 植物 真菌 昆虫 生长
下载PDF
苦瓜叶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及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凌冰 王国才 +2 位作者 轧霁 张茂新 梁广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116-3122,共7页
【目的】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活性成分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测定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拒食活性最强。... 【目的】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活性成分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测定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拒食活性最强。活性组分经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鉴定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苦瓜素Ⅱ的活性最高,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76.69μg·ml-1和116.24μg·ml-1。苦瓜素Ⅰ的活性次之,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44.08μg·ml-1和168.42μg·ml-1。同时,苦瓜素I和苦瓜素Ⅱ对小菜蛾幼虫体重增长和存活也有抑制作用。【结论】苦瓜素Ⅱ和苦瓜素Ⅰ对小菜蛾幼虫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和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这些化合物的阐明对理解植物与昆虫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小菜蛾的控制潜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小菜蛾 拒食活性 苦瓜素Ⅰ 苦瓜素Ⅱ
下载PDF
水稻麦黄酮对褐飞虱的抗性潜力 被引量:14
4
作者 凌冰 董红霞 +2 位作者 张茂新 徐迪 王敬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00-1307,共8页
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水依次对抗性水稻品种IR36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并测试了4种萃取物对褐飞虱的活性。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后3d的活性最强,褐飞虱1~2龄若虫和3~4龄若虫的死亡率分别是26.0%和48.0%。乙酸... 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水依次对抗性水稻品种IR36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并测试了4种萃取物对褐飞虱的活性。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后3d的活性最强,褐飞虱1~2龄若虫和3~4龄若虫的死亡率分别是26.0%和48.0%。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麦黄酮。将麦黄酮定量加入人工饲料中饲养褐飞虱3龄若虫15d。结果表明,褐飞虱3、4龄若虫的排蜜露量随着麦黄酮在饲料中浓度(50~500μg/ml)的增加而减少,褐飞虱3、4龄若虫的死亡率却随着麦黄酮在饲料中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饲料中麦黄酮的浓度为500μg/ml时,褐飞虱3、4龄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58.21%和31.75%。麦黄酮50~500μg/ml浓度处理,褐飞虱3龄和4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和相对生长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麦黄酮有拒食作用。用500μg/ml的麦黄酮溶液涂抹到对褐飞虱敏感的水稻品种TN1植株上对褐飞虱雌成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和忌避产卵作用。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源的麦黄酮在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中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麦黄酮 褐飞虱 植物抗性
下载PDF
飞机草挥发油对真菌和昆虫的生物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5
作者 凌冰 张茂新 庞雄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 :飞机草挥发油在中等浓度 (80 0mg·l-1)时 ,对水稻稻瘟病菌 (Pryiculariagrisea)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长春花疫病菌 (Phytophthoranicotianae)的抑制作用次之 ,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的抑制作用最弱 ,其抑... 研究结果表明 :飞机草挥发油在中等浓度 (80 0mg·l-1)时 ,对水稻稻瘟病菌 (Pryiculariagrisea)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长春花疫病菌 (Phytophthoranicotianae)的抑制作用次之 ,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的抑制作用最弱 ,其抑菌率分别为 6 1.4 0 %、2 9.2 7%和 14 .4 4 %。用 10~ 2 0 μl·株 -1的飞机草挥发油 ,对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和黄曲条跳甲 (Phyllotretastriolata)有显著的驱避产卵作用。用GC/MS详细分析了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共鉴定了 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萜类化合物 ,如反式 石竹烯 (16 5 8% )、δ 杜松烯 (15 .85 % )、α 可巴烯 (11.5 8% )、氧化石竹烯 (9.6 3% )、大根香叶烯 (4.96 % )和α 律草烯 (4.3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挥发油 真菌 昆虫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水稻稻瘟病菌 香蕉枯萎病菌 长春花疫病菌 抑菌率
下载PDF
葫芦素的生态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6
作者 凌冰 张茂新 王玉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0-793,共14页
葫芦素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是葫芦科30多属100多种植物的特征化合物。葫芦素在植物体内作为异源化学信息素起到保护葫芦科植物免受众多植食性动物和病原菌的侵害。另一方面,在葫芦科植物上取食的一些昆虫则利... 葫芦素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是葫芦科30多属100多种植物的特征化合物。葫芦素在植物体内作为异源化学信息素起到保护葫芦科植物免受众多植食性动物和病原菌的侵害。另一方面,在葫芦科植物上取食的一些昆虫则利用葫芦素作为其寄主识别的信号物质。由于葫芦素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葫芦科植物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已被广泛研究。总结葫芦素的分布、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对高等动物、昆虫和病原体的防御作用的研究概况。并对这类植物次生物质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及前景作了介绍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 植物防御 生态功能 应用前景
下载PDF
金鸡菊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凌冰 哈木拉提 +6 位作者 刘晓燕 胡梦颖 张兰兰 马雪萍 徐磊 杨强 孙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kg-1)组,每组10只。口服28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主动脉组织中AngⅡ的含量;测量左肾重与右肾重比值(LK/RK)。结果 CTE(40、80、160 mg·kg-1)组均可明显降低RHR的血压、血浆AngⅡ、ALD、ET-1、主动脉组织AngⅡ含量(P均<0.01),明显升高血清NO水平和LK/RK比值(P均<0.01),其中CTE(160 mg·kg-1)组能够明显升高AngⅠ的含量(P<0.05)。结论金鸡菊提取物具有明显降压效果,能够减少AngⅡ、ALD、ET-1生成并增加NO的含量,推测其降压机制可能通过影响RAAS系统发挥类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ngⅠ拮抗剂的作用,而且参与内皮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菊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肾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 内皮素 一氧化氮 LK RK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7
8
作者 凌冰 王小燕 +3 位作者 蓝春勇 张冰 陈雪雪 黄小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CEUS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9个结节)行常规超声、CEUS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CEUS特征。分析比较良、恶性甲状腺病变超声特征的差异。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观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CEUS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9个结节)行常规超声、CEUS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CEUS特征。分析比较良、恶性甲状腺病变超声特征的差异。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赋值后、比较各分值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99个甲状腺结节中,30个为恶性结节,69个为良性结节。良、恶性病灶二维声像图特征中,回声、纵横比、形态、边界、钙化、回声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US特征中,相对始入时间、环状增强、后期低增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维超声与CEUS参数的总评分≥4分时,可获得较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67%(26/30)、78.26%(54/69)。结论二维超声联合CEUS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下载PDF
葫芦素B对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和取食的抑制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7
9
作者 凌冰 向亚林 +1 位作者 董易之 侯有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美洲斑潜蝇是严重危害瓜、豆类蔬菜的世界性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潜伏在叶表皮下的叶肉组织中为害,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测定了葫芦素B对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和取食的抑制作用。在非选择性试验中,当葫芦素B使用浓度为500-2000mg/... 美洲斑潜蝇是严重危害瓜、豆类蔬菜的世界性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潜伏在叶表皮下的叶肉组织中为害,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测定了葫芦素B对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和取食的抑制作用。在非选择性试验中,当葫芦素B使用浓度为500-2000mg/L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抑制率达31.2-69.9%,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取食抑制率达61.7-64.9%;在选择性试验中,葫芦素B使用浓度达1000-2000mg/L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抑制率和取食抑制率分别为54.8-71.1%和57.2-65.2%;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葫芦素B可有效地抑制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和取食,减轻其幼虫的为害,为安全、有效地控制美洲斑潜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美洲斑潜蝇 产卵抑制作用 取食抑制作用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凌冰 陈东民 +2 位作者 周平 蔡明诚 王玉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098-2099,共2页
颌面部血管瘤一般是以手术为主,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病变大,范围广,切除不彻底及术后复发之虞。加之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采用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制备成乳剂... 颌面部血管瘤一般是以手术为主,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病变大,范围广,切除不彻底及术后复发之虞。加之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采用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制备成乳剂选择性动脉栓塞6例颌面部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血管瘤 介入栓塞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鉴别前列腺外周区低回声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凌冰 王小燕 +3 位作者 蓝春勇 康利克 廖明珠 农美芬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鉴别前列腺外周区低回声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在TRUS检查发现前列腺外周区低回声并在超声引导下行"6+X"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分析低回声病变的形态特点,良恶性病变在不同形态...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鉴别前列腺外周区低回声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在TRUS检查发现前列腺外周区低回声并在超声引导下行"6+X"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分析低回声病变的形态特点,良恶性病变在不同形态特征的分布特点,计算不同形态低回声病变的穿刺活检阳性率。结果 1 74例患者中,良性30例,恶性44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9.5%(44/74)。2恶性病变以肿块状(38.64%)、带状多见(45.45%),良性病变以小结节状多见(5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靶向穿刺活检阳性率肿块状为89.5%(17/19)、带状为69.0%(20/29),显著高于小结节状的[26.9%(7/26),(P<0.05)]。4将"肿块+带状"两种形态结合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特异度70.8%、阳性预测值84.1%。结论 TRUS表现为外周区肿块及带状的低回声病变可作为靶向性穿刺活检的"热点";将"肿块+带状"两种形态结合作为诊断前列腺癌声像图特征可提高TRUS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检查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外周区 低回声病变
下载PDF
13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凌冰 陈东民 +1 位作者 乔风雷 王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所致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例骨盆骨折所致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均发现髂内动脉或其分支出血,并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1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栓...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所致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例骨盆骨折所致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均发现髂内动脉或其分支出血,并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1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栓塞成功,手术均在1~2h完成,复查DSA,动脉出血停止,血压稳步上升并保持稳定。结论:急诊经导管选择性栓塞髂内动脉是治疗骨盆骨折所致大出血的首选方法,具有安全、迅速、准确、疗效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出血 动脉栓塞
下载PDF
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农业院校博士生对期刊文献的需求 被引量:12
13
作者 凌冰 吴贤奇 +1 位作者 张茂新 权彦丽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年第2期77-81,共5页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 1990~ 1999年 10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引用的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10 2篇论文引用的期刊文献 10 736篇 ,人均 10 5 .3篇。共引期刊 170 4种 ,人均 16 .7种 ,其中 ,中文刊占2 4 .2 4 %。英文刊...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 1990~ 1999年 10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引用的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10 2篇论文引用的期刊文献 10 736篇 ,人均 10 5 .3篇。共引期刊 170 4种 ,人均 16 .7种 ,其中 ,中文刊占2 4 .2 4 %。英文刊占 74 .0 6 % ,日文刊占 1.12 % ,俄文刊占 0 .5 9%。 5 4种中文刊 (占中文刊总数的 13.0 8% )和 15 7种英文期刊 (占英文刊总数的 12 .4 4 % )提供了 70 %的文献信息需求量。 90年代初期至中期期刊是论文写作的主要情报源。中文文献的衰老速度明显快于英文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分析 文献计量学 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 期刊文献需求 期刊文献资源建设
下载PDF
MSCT与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凌冰 王永康 刘加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及胶囊内镜(C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MSCT及CE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MSCT检查者79例,行CE检查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经双气囊小肠镜或血管造影或手术...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及胶囊内镜(C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MSCT及CE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MSCT检查者79例,行CE检查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经双气囊小肠镜或血管造影或手术探查等手段证实。结果MSCT检查共检出病灶38例(48.10%),33例(86.84%)确诊为阳性;CE检查共检出36例病灶,其中29例(80.56%)确诊为阳性;两种方法诊断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679)。结论MSCT及C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均有一定诊断价值,CE直观显示病变的大体改变,MSCT进一步明确病变浸润深度、范围,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凌冰 蓝春勇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875-877,共3页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至关重要。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术前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检查,然而仍有部分甲状腺结节即使经过穿刺细胞学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基于美国甲状腺协会风险分级的甲状腺超声检查对...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至关重要。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术前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检查,然而仍有部分甲状腺结节即使经过穿刺细胞学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基于美国甲状腺协会风险分级的甲状腺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超声造影或其结合弹性成像、分子病理检查等方法均进一步提高了对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本文主要针对超声检查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超声检查 美国甲状腺协会风险分级 超声造影 综述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及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凌冰 陈东民 +1 位作者 董正夫 蔡明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3期3698-369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及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及胆管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PTCD穿刺成功率100%(32/32),32例均保留外引流管,支架放置成功率75%(2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及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及胆管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PTCD穿刺成功率100%(32/32),32例均保留外引流管,支架放置成功率75%(24/32);术后第1天开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皮肤瘙痒迅速消失,黄疸逐日消退,食欲增加;24例胆管支架植入患者大便逐渐恢复正常。术后1~2周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PTCD及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创伤小,临床症状缓解快,有利于抗肿瘤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胆管穿刺 引流 支架
下载PDF
吐鲁番棉蚜的迁飞及为害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凌冰 刘芳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8-20,共3页
调查表明,吐鲁番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f)以成、若蚜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3月下旬,以卵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4月上旬。田间棉蚜迁飞扩散次数与播期和栽培措施相关,覆膜棉比未覆膜棉早播7天左右,棉蚜亦发生早,且迁飞次数多... 调查表明,吐鲁番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f)以成、若蚜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3月下旬,以卵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4月上旬。田间棉蚜迁飞扩散次数与播期和栽培措施相关,覆膜棉比未覆膜棉早播7天左右,棉蚜亦发生早,且迁飞次数多一次。寄主植物衰老、营养恶化、棉蚜群体拥挤,是产生有翅蚜迁飞的重要因素。棉株受棉蚜为害的轻重与植株上的蚜量密切相关,蚜量高者植株矮、叶片少、果枝少、蕾铃少,现蕾、开花、结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蚜虫 迁飞 为害 调查
下载PDF
客货车交通事故频发的经济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凌冰 刘翔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3-77,共5页
针对交通事故这一国家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从经济学视角对客车、货车两个市场进行根源性剖析。客车市场主要从信息不对称和乘客与司机的行为选择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货车市场方面主要从产业规制和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 针对交通事故这一国家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从经济学视角对客车、货车两个市场进行根源性剖析。客车市场主要从信息不对称和乘客与司机的行为选择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货车市场方面主要从产业规制和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交通管理部门预防及治理交通事故提供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货车 交通事故 信息不对称 规模经济 过度竞争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凌冰 陈东民 惠本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急性大出血及反复出血的近期疗效分析。方法38例宫颈癌合并出血的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抗肿瘤药物,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止血效果。结果盆腔动脉造影能够清楚的显示肿瘤血管及范围,明...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急性大出血及反复出血的近期疗效分析。方法38例宫颈癌合并出血的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抗肿瘤药物,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止血效果。结果盆腔动脉造影能够清楚的显示肿瘤血管及范围,明确出血部位,经化疗栓塞后得以止血。28例24h内完全止血,8例72h内止血,2例于栓塞1周后仍有出血,栓塞止血有效率为9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急性大出血及反复出血时,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是迅速而又有效的止血方法[1]之一,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出血 动脉栓塞 止血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腹部实体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冰 韩绪生 +3 位作者 尤传文 乔风雷 王玉荣 吴应勤 《影像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腹部实体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腹部实体肿瘤患者,其中胸部肿瘤组22例,腹部肿瘤组1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腹部实体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腹部实体肿瘤患者,其中胸部肿瘤组22例,腹部肿瘤组1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病灶直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部肿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腹部肿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胸部肿瘤组与腹部肿瘤组治疗前后的病灶的平均直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后均小于治疗前。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腹部实体肿瘤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125I粒子植入 胸腹部实体肿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