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凌宏艳 姚起鑫 +4 位作者 亓竹青 杨丝丝 何剑琴 张恺芳 胡弼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饲养Wistar大鼠12周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不同浓度的槟榔碱(0,0.5,1,5 mg/kg)组。4周后通过检测...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饲养Wistar大鼠12周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不同浓度的槟榔碱(0,0.5,1,5 mg/kg)组。4周后通过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RT-PCR检测肝脏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孕甾烷X受体(PXR)、糖代谢相关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内p-AKT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蛋白表达。结果:1,5 mg/kg槟榔碱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和糖代谢相关基因及炎症相关因子mRNA水平,提高CAR、PXR mRNA水平及p-AKT、GLUT4蛋白水平。结论:槟榔碱可能通过提高CAR和PXR的表达,导致肝脏糖代谢关键酶PEPCK、G6Pase基因表达或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降低,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2型糖尿病 肝脏胰岛素抵抗 大鼠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凌宏艳 奉水东 +3 位作者 周寿红 王炳香 刘显庆 胡弼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为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nsulin resistant-hypertensive rats,IRHR)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用高果糖饲养Sprague-Dawley大鼠8周,制备IRHR模型,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随后... 为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nsulin resistant-hypertensive rats,IRHR)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用高果糖饲养Sprague-Dawley大鼠8周,制备IRHR模型,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随后采用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实验组动物离体胸主动脉环对新福林(L-phenylephrine,PE)、氯化钾(KCl)的收缩反应和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以及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预孵育血管30 min后,主动脉环对ACh的舒张反应;同时对各实验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罗格列酮能降低IRHR 的收缩压、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2)高果糖组动物主动脉对PE、KCl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对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ROSI可逆转上述作用。(3)用L-NAME预处理后,高果糖组动物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进一步减弱, ROSI可部分对抗上述作用。(4)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对SNP的舒张反应无显著性差异。(5)ROSI对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不明显。(6)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动物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用ROSI处理后,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ROSI能改善IRHR主动脉的舒张功能,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NOS途径促进内皮NO释放,或是通过降低血压、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导致血管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胸主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实验性X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3
作者 凌宏艳 胡弼 +3 位作者 吴端生 王宗保 文金生 周寿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典型的X综合症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施行两肾一夹术后普通饲料喂养 4周 ,诱发肾性高血压 ,继以高果糖饲料喂养 4周 ,诱导建立X综合症模型。结果 术后 4周 ,大鼠仅出现收缩压升高 ,血糖、血脂未见明显改变。高果糖... 目的 建立一种典型的X综合症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施行两肾一夹术后普通饲料喂养 4周 ,诱发肾性高血压 ,继以高果糖饲料喂养 4周 ,诱导建立X综合症模型。结果 术后 4周 ,大鼠仅出现收缩压升高 ,血糖、血脂未见明显改变。高果糖饲料喂养 4周后 ,大鼠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结论 肾性高血压形成后高果糖饮食 1个月 ,可诱导SD大鼠出现典型的X综合症 ,为研究胰岛素抵抗及其伴随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动物模型 肾性高血压 果糖 造模方法 胰岛素
下载PDF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143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凌宏艳 胡小波 +4 位作者 奉水东 杨丝丝 何剑琴 张恺芳 廖端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143(miR-143)的表达,为阐明MSCs脂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将第5代MSCs采用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剂进行成脂诱导。...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143(miR-143)的表达,为阐明MSCs脂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将第5代MSCs采用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剂进行成脂诱导。运用miRNA芯片技术比较MSCs组和脂肪细胞组中miR-143的表达,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和培养MSCs;MSCs经脂肪诱导剂诱导后,胞内大量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阳性。MiRNA芯片及实时定量PCR结果均表明miR-143在MSCs脂向分化过程中显著上调(3.73±0.42 vs 1.00±0.14,P<0.01)。结论 miR-143可能参与调控MSCs的脂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43 间充质干细胞 脂向分化 MIRNA芯片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3T3-L1脂肪细胞与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miRNAs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凌宏艳 胡弼 +4 位作者 庹勤慧 刘刚 奉水东 朱炳阳 廖端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856-3860,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3T3-L1脂肪细胞和胰岛素抵抗(IR)脂肪细胞微小RNA(miRNAs)的差异性表达,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高糖(25 mmol/L葡萄糖)/高胰岛素液(1μmol/L)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h,通过葡萄糖摄取实验判断IR脂肪细胞模型的建立;接着通过... 目的探讨正常3T3-L1脂肪细胞和胰岛素抵抗(IR)脂肪细胞微小RNA(miRNAs)的差异性表达,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高糖(25 mmol/L葡萄糖)/高胰岛素液(1μmol/L)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h,通过葡萄糖摄取实验判断IR脂肪细胞模型的建立;接着通过miRNA芯片技术,检测脂肪细胞和IR脂肪细胞中miRNAs的表达,并对其分析;随后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显著变化的2个miRNAs(miR-320和miR-21)寻找并筛检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结果共获得79个IR相关miRNAs(29个低表达,50个高表达,其中miR-320显著上调,miR-21显著下调),且筛选出与IR或糖尿病相关的靶基因共13个。结论获得了3T3-L1脂肪细胞和IR脂肪细胞miRNAs的差异性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这些miRNAs在IR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表达谱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槟榔碱对3T3-L1脂肪细胞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凌宏艳 贺娟 +4 位作者 杨丝丝 张恺芳 何剑琴 朱责梅 奉水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3T3-L1脂肪细胞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随后用不同浓度的槟榔碱(0、25、50、100μmol/L)处理成熟脂肪细胞72 h。72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3T3-L1脂肪细胞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随后用不同浓度的槟榔碱(0、25、50、100μmol/L)处理成熟脂肪细胞72 h。72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油红O染色观察胞浆内脂滴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表达。结果:诱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脂滴;MTT显示:0~100μmol/L槟榔碱对脂肪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油红O染色后脂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槟榔碱能减少成熟脂肪细胞中脂质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μmol/L组(对照组)相比,槟榔碱可显著降低脂肪细胞内FAS的蛋白表达,增加ATGL和HSL的蛋白表达;其中以50μmol/L组最为显著。结论:槟榔碱使脂肪细胞脂解增强,可能与降低脂质合成关键酶FAS的表达,增加脂质分解代谢关键酶ATGL和HSL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3T3-L1脂肪细胞 脂代谢
下载PDF
表观遗传调控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凌宏艳 胡弼 +2 位作者 奉水东 廖端芳 文格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共8页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表观遗传调控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miRNA)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伴随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的发生、发...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表观遗传调控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miRNA)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伴随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而且也受到表观遗传修饰的调控.因此,对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将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调控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对果糖饲养大鼠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凌宏艳 奉水东 +3 位作者 周寿红 王炳香 刘显庆 胡弼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饲养的SD大鼠机体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罗格列酮对它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养SD大鼠4周,随机分为2组:高果糖组: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4周;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喂高果糖和...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饲养的SD大鼠机体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罗格列酮对它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养SD大鼠4周,随机分为2组:高果糖组: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4周;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喂高果糖和罗格列酮[5 mg/(kg·d),溶于饮水中]4周;8周后大鼠麻醉心脏取空腹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浆内皮素-1(en dothelin 1,ET 1)、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岐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①高果糖组 ET- 1、MDA高于对照组;NO、SOD、NO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用罗格列酮处理后能显著降低 ET- 1 和MDA,提高NO、SOD和NOS活性水平。②血浆ET的含量与血清SOD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MDA呈显著正相关;血清 NO 含量与血清 SOD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 MDA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罗格列酮可提高高果糖饲养的大鼠主动脉NOS活性和机体的抗自由基能力,同时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高果糖 MDA 大鼠 ET-1 NOS活性 内皮细胞功能 结论 负相关 能力
下载PDF
槟榔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凌宏艳 杨丝丝 +2 位作者 李兴 胡弼 文格波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9,27,共4页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油红O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0、30、50、100μmol/L)的槟榔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油红O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0、30、50、100μmol/L)的槟榔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CAA 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结果 10~100μmol/L槟榔碱作用3T3-L1前脂肪细胞12 h和24 h能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到分化的第9天,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槟榔碱组胞浆中的脂滴明显减少,同时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槟榔碱能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分化,其机制可能与PPARγ和C/EBPα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3T3-L1前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PPARΓ
下载PDF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mi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宏艳 文格波 +6 位作者 胡弼 奉水东 张恺芳 杨丝丝 何剑琴 尹蔚兰 廖端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1-395,I0013,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微小RNA(mi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miRNA调控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微小RNA(mi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miRNA调控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34的表达。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剂诱导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利用油红O染色,判断MSCs成脂分化情况。运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MSCs和脂肪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传5代后可获得均一性较高的MSCs;免疫组化显示90%以上的骨髓间质干细胞CD29、CD44阳性,CD34阴性。MSCs经脂肪诱导剂诱导后,胞内大量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阳性;②基因微阵列分析表明,小鼠MSCs分化成脂肪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共75个,其中20个表达上调、55个表达下调。结论:MSCs分化成脂肪细胞存在miRNA表达的变化,某些miRNA很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MSCs成脂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表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脂肪细胞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宏艳 胡必利 +4 位作者 奉水东 周寿红 何剑琴 杨丝丝 胡弼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诱导SD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以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4周后分别用与不用罗格列酮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8周末测定各组收缩压、空...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诱导SD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以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4周后分别用与不用罗格列酮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8周末测定各组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的含量及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模型组收缩压、血胰岛素和血浆内皮素均高于对照组;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出现脂质代谢紊乱。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模型组收缩压、血胰岛素和血浆内皮素;提高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但罗格列酮不影响对照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通过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促进主动脉一氧化氮释放,同时抑制内皮素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胰岛素抵抗 放射免疫法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管内皮功能 罗格列酮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果糖饲养的肾性高血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宏艳 文金生 +3 位作者 周寿红 龙光 李良 胡弼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20-522,共3页
为探讨X综合症大鼠糖、脂代谢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采用高果糖饲养两肾一夹SD大鼠建立典型的X综合症模型 ,观察罗格列酮对其糖、脂代谢的影响。实验分用药组 [罗格列酮 5mg (kg·d)干预 ]、未用药组 (X综合症模型 )和假... 为探讨X综合症大鼠糖、脂代谢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采用高果糖饲养两肾一夹SD大鼠建立典型的X综合症模型 ,观察罗格列酮对其糖、脂代谢的影响。实验分用药组 [罗格列酮 5mg (kg·d)干预 ]、未用药组 (X综合症模型 )和假手术组 ,分别测定各组术后 8周和 11周的收缩压及血脂、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 ,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发现 ,8周时用药组和未用药组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 ,胰岛素敏感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降低。 11周时用药组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与 8周时比较显著降低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但没有显著性意义 ;而另两组 11周时与 8周时比较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 ,罗格列酮能降低X综合症大鼠的血压 ,减轻胰岛素抵抗 ,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高血压 大鼠 葡萄糖氧化酶法 血糖 血脂 胰岛索
下载PDF
微小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凌宏艳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9-412,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新近证明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蛋白编码的长度约为22nt左右的小分子单链RNA。它普遍存在于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中,并且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调节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新近证明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蛋白编码的长度约为22nt左右的小分子单链RNA。它普遍存在于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中,并且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调节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的分化、信号传导、个体的发育和疾病等。因此miRNA的研究可能对基因功能研究、人类疾病的防治和生物进化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miRNA的发现、生物合成、作用机制及功能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微小RNA 非编码RNA 基因调节 生物合成 功能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宏艳 胡弼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40-742,共3页
细胞外基质主要包括胶原 ,氨基多糖 ,弹性蛋白和糖蛋白等成分。细胞外基质通过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上的整合素受体结合 ,形成粘着斑 ,激活粘着斑激酶 ,触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 ,从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产生影响。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细胞外基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作用 综述 整合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信号传导
下载PDF
提高医学留学生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凌宏艳 奉水东 +2 位作者 张凯芳 杨丝丝 何剑琴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354-356,共3页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留学生《生理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作者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精心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授课以及严格规范管理等,可使留学生...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留学生《生理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作者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精心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授课以及严格规范管理等,可使留学生的《生理学》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教学 留学生 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
下载PDF
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iRNAs表达谱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凌宏艳 庹勤慧 +6 位作者 胡弼 欧和生 刘刚 奉水东 朱炳阳 何剑琴 廖端芳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21-23,54,共4页
目的探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微小RNA(miRNAs)表达谱的变化。方法3T3-Ll前脂肪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T-PCR方法,判断3T3-Ll前脂肪细胞是否分化成脂肪细胞。运用miRNAs芯片技术检测3T3-Ll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中... 目的探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微小RNA(miRNAs)表达谱的变化。方法3T3-Ll前脂肪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T-PCR方法,判断3T3-Ll前脂肪细胞是否分化成脂肪细胞。运用miRNAs芯片技术检测3T3-Ll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中差异表达miRNAs。结果3T3-L1前脂肪细胞呈现成纤维状,诱导分化的第9天,细胞变成球形,内含许多脂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2(PPARr2)和脂肪性脂肪酸结合蛋白(aP2)的表达显著增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上调的miRNAs有26个,下调的miRNAs有2个。结论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存在miRNAs表达谱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表达谱 3T3-L1前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分化
下载PDF
关注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教育教学环境 被引量:2
17
作者 凌宏艳 胡弼 +3 位作者 奉水东 李波平 高治平 唐国华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2期242-244,共3页
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与压力来源,初步探讨了和谐教育教学环境的内涵,及其与高校教师身心状态的关系,提出了关注高校教师、减轻其工作压力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作压力 和谐 教育教学环境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宏艳 奉水东 +3 位作者 王炳香 周寿红 刘显庆 胡弼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IR)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高果糖(high fructose,HF)饲养8周制备IR模型,采用血管环灌流实验观察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IR)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高果糖(high fructose,HF)饲养8周制备IR模型,采用血管环灌流实验观察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base,NOS)的活性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结果 (1)高果糖组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对新福林(L-Phenylephrine,PE)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2)两组大鼠离体主动脉对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差异无显著性。(3)高果糖组主动脉NOS活性明显降低,尤以组织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下降明显,同时血清NO显著降低。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其可能机制一方面与cNOS的活性降低、NO释放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主动脉 内皮 一氧化氮
下载PDF
microRNA在血管疾病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19
作者 凌宏艳 欧和生 +2 位作者 刘刚 朱炳阳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7-607,共1页
关键词 MICRORNA 血管疾病 血管新生
下载PDF
槟榔碱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 被引量:36
20
作者 姚起鑫 亓竹青 +4 位作者 王光 张伟 周寿红 凌宏艳 胡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77-1481,共5页
目的研究槟榔碱(arecoline)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降糖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7组:普通饲料对照组(control),高果糖高脂饲料模型组(HF),高果糖高脂饲料+不同剂量槟榔碱... 目的研究槟榔碱(arecoline)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降糖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7组:普通饲料对照组(control),高果糖高脂饲料模型组(HF),高果糖高脂饲料+不同剂量槟榔碱组(1、5、10、20、50mg·kg-1)。观察槟榔碱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槟榔碱对糖异生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翼螺旋转录因子O1(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高果糖高脂模型组相比,槟榔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甘油三脂水平,但是10、20、50mg·kg-1剂量组具有明显肝脏毒性;5mg·kg-1的槟榔碱明显降低糖异生酶PEPCK和G6Pase,转录因子FoxO1及其辅助因子PGC-1α的mRNA的表达。结论低剂量槟榔碱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降糖机制为抑制肝脏过度糖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糖异生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动物模型 高果糖高脂饲料 FOXO1 PGC-1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