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掺稀土离子对红光荧光粉KGdF_(4):Eu^(3+),Ln^(3+)(Ln=Sm,Yb)负热猝灭效应的影响
1
作者 邬智高 凌绍堃 +2 位作者 廖森 黄映恒 明俊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KGdF_(4):Eu^(3+),Ln^(3+)(Ln=Sm,Yb)的红光荧光粉,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能谱和荧光光谱对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KGF:0.20Eu^(3+)中双掺进Yb^(3+)后获得了负热猝灭效应,进而使KGF:0.20E...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KGdF_(4):Eu^(3+),Ln^(3+)(Ln=Sm,Yb)的红光荧光粉,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能谱和荧光光谱对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KGF:0.20Eu^(3+)中双掺进Yb^(3+)后获得了负热猝灭效应,进而使KGF:0.20Eu^(3+),0.002Yb^(3+)具有很高的荧光热稳定性。该样品在130、170和210℃时的荧光积分强度分别为30℃下初始值的117.7%,115.5%和105.8%。对负热猝灭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部分热能被转换为光能,从而让样品的荧光具有负热猝灭效应,其所对应的是热能转换成光能的能量转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共掺氟化物 红光荧光粉 水热合成 负热猝灭
下载PDF
CaCO_(3):Eu^(3+)@K_(2)CO_(3)红光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的负热猝灭效应
2
作者 邬智高 李燕 +3 位作者 凌绍堃 王亚雄 黄映恒 廖森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1年第9期1-6,共6页
目前,已发现有部分Eu^(3+)掺杂的荧光粉因负热猝灭效应的出现而具有较高的发光热稳定性。为了获得具有较高发光热稳定性的Eu^(3+)掺杂CaCO_(3)红光荧光粉,本文将共沉淀法与简单包覆法结合,合成了一系列的CaCO_(3):Eu^(3+)@K_(2)CO_(3)... 目前,已发现有部分Eu^(3+)掺杂的荧光粉因负热猝灭效应的出现而具有较高的发光热稳定性。为了获得具有较高发光热稳定性的Eu^(3+)掺杂CaCO_(3)红光荧光粉,本文将共沉淀法与简单包覆法结合,合成了一系列的CaCO_(3):Eu^(3+)@K_(2)CO_(3)红光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未包覆样品和包覆样品会产生不同的发光热效应,前者呈现正常的热猝灭效应,后者则表现出负的热猝灭效应。在负热猝灭效应的支撑下,最佳包覆样品具有很高的荧光热稳定性,该样品在190℃和265℃时的积分发光强度,分别为30℃初始值的149.98%和100%。良好的热稳定性表明,该样品在紫外激发三基色白光LEDs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实验结果并在文献报道的支撑下,笔者对负热猝灭效应进行了机理探讨,指出负热猝灭效应的机理是一种热能被转换为光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荧光粉 简单包覆法合成 负热猝灭效应 能量转换 稀土发光材料
下载PDF
KGdF_(4):Tb^(3+)绿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负热猝灭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明俊宇 李燕 +3 位作者 凌绍堃 王亚雄 黄映恒 廖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2,共4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发光负热猝灭的KGdF_(4):Tb^(3+)绿色荧光粉,并通过XRD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SEM观察形貌,EDS分析元素组成,荧光光谱(PLE&PL)分析常温发光性能和温度依赖性发光。基于光谱分析结果,样品的最强吸收峰在3...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发光负热猝灭的KGdF_(4):Tb^(3+)绿色荧光粉,并通过XRD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SEM观察形貌,EDS分析元素组成,荧光光谱(PLE&PL)分析常温发光性能和温度依赖性发光。基于光谱分析结果,样品的最强吸收峰在377 nm处,最强发射峰位于541 nm,KGdF_(4):0.3Tb^(3+)发光具有负热猝灭现象;在测试温度范围内(35~295℃),样品的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195℃和215℃时的积分发光强度分别为35℃时的194.3%和214.9%。KGdF_(4):0.3Tb^(3+)优异的高温性能表明其在WLEDs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热猝灭 水热合成法 稀土掺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