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1
作者 张晓娜 韩智培 +7 位作者 魏亚楠 赵培 郭员志 王琦 郑晓娜 凌雁 荆华 李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357-3361,共5页
目的: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检索中英文文献,结合护理临床实践经验,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为参考,通过小组讨论,拟定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 目的: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检索中英文文献,结合护理临床实践经验,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为参考,通过小组讨论,拟定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71.43%和5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5;肯德尔协调系数均P<0.05。最终形成包括3项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5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的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乳腺专科特色,可用于临床上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围术期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糖代谢紊乱情况调查 被引量:17
2
作者 凌雁 阴忆青 高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调查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成年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分布和糖代谢的检测现状。方法以空腹血糖(FB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检索参数,通过HIS系统提取2006年非内分泌... 目的调查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成年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分布和糖代谢的检测现状。方法以空腹血糖(FB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检索参数,通过HIS系统提取2006年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所有成年住院患者(≥18岁)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出院诊断,FBG,2hPBG,HbA1c等。根据出院诊断将研究对象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FBG,2hPBG和HbA1c的检测率分别为83.5%,3.3%和5.0%;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联合检测FBG和2hPBG,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45.7%,其中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检出率分别为16.5%和29.2%;其中>60岁组的糖代谢异常者占55.3%,明显高于≤60岁组的37.7%(χ2=27.7,P<0.05)。结论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常规对这些患者同时进行FBG和2hPBG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住院患者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凌雁 李晓牧 高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以84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人体参数和相关生化指标。男性和女性分别以血尿酸>420μmol/L和>36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采用中华医学会糖...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以84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人体参数和相关生化指标。男性和女性分别以血尿酸>420μmol/L和>36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比例分别为77.14%和46.35%(P<0.001)。按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分组,第1至第4四分位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比例分别为32.55%、45.58%、52.38%和70.67%(P<0.001)。按代谢综合征组分1、2、3、4个分为4组,4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39.88±6.46)、(277.89±5.00)、(301.38±5.42)和(330.74±7.99)μmol/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校正性别和年龄后,高尿酸血症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是尿酸正常者的3.85倍(OR=3.85,95%CI为2.39~6.22,P<0.001)。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尿酸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肥胖与非肥胖者腹部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蛋白质组差异的四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凌雁 高鑫 陆志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采用二维电泳和质谱分析体系研究肥胖与非肥胖者腹部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的蛋白质组的差异 ,探讨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采用固相 pH梯度二维电泳分离肥胖与非肥胖者腹部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的总蛋白质 ,采用凝胶银染显色 ,通过... 目的 采用二维电泳和质谱分析体系研究肥胖与非肥胖者腹部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的蛋白质组的差异 ,探讨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采用固相 pH梯度二维电泳分离肥胖与非肥胖者腹部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的总蛋白质 ,采用凝胶银染显色 ,通过扫描仪获取凝胶图像 ,PDquest软件分析图像找出差异蛋白质点 ,对部分差异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MALDI TOF 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量指纹图谱 ,并查询Mascot蛋白质数据库。结果  8个差异蛋白质点被初步鉴定为能参与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过程以及生长分化的蛋白质 ,分别为 :奎亭羧基末端水解酶 L1、AnnexinⅡ、组织相容性抗原ⅠA链、单酰甘油脂肪酶、血清反应元件的锌指结构域结合蛋白、AlloalbuminVenezia、PRO 2 0 4 4和未知蛋白。结论 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腹部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之间可能存在功能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内脏脂肪组织 腹部皮下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GDNF重组腺病毒增加MN9D细胞多巴胺合成与释放 被引量:3
5
作者 凌雁 徐国恒 +2 位作者 万有 王晓民 韩济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有表达GDNF的重组腺病毒直接感染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来源的MN9D细胞并经神经毒素MPP+处理.感染36h分别收获细胞及其培养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多巴胺含量.结果显示,经GDNF重组腺病毒感染的MN9D细胞... 有表达GDNF的重组腺病毒直接感染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来源的MN9D细胞并经神经毒素MPP+处理.感染36h分别收获细胞及其培养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多巴胺含量.结果显示,经GDNF重组腺病毒感染的MN9D细胞内及其培养基中的多巴胺水平分别增加50.7%和53.5%.给予神经毒素MPP+损伤后,细胞内多巴胺含量降低53.5%,但同时给予GDNF腺病毒则可抑制这种降低,并使多巴胺水平增加141.3%.以上结果提示GDNF腺病毒可提高细胞内的多巴胺水平并促进其释放,同时还具有对抗神经毒素MPP+损伤作用,表明GDNF重组腺病毒用于帕金森氏病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NF 重组腺病毒 多巴胺 帕金森氏病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的解剖病变及手术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凌雁 沈向东 +2 位作者 郭少先 耿斌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70-373,378,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的解剖结构、手术方法和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瓣上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及随诊情况。结果:共40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体质量16.1kg,其中37例(92%)为中-重度狭窄...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的解剖结构、手术方法和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瓣上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及随诊情况。结果:共40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体质量16.1kg,其中37例(92%)为中-重度狭窄。Shone复合征(20例)、室间隔缺损(20例)和动脉导管未闭(15例)是最常见的合并心脏畸形。二尖瓣器结构正常和异常的分别为13例(32%,A组)和27例(68%,B组),两组的二尖瓣多普勒超声血流压差和狭窄程度无差别。除B组中1例行机械瓣置换术外,余均行瓣上环切除。B组有17例(63%)需同时处置异常的二尖瓣器。两组共有14例(35%)需同期矫治并发的左心系统狭窄。术后A组二尖瓣血流峰压差(MVPmax)由[(25.8±7.8)mmHg(1mmHg=0.133kPa)降低为(5.8±3.0)mmHg,P=0.0002],B组由[(23.6±5.2)mmHg降为(9.5±4.7)mmHg,P=0.000001],但A组明显低于B组(P=0.005)。两组平均分别随诊2.0和1.6年,无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A组的MVPmax低于B组[(9.2±4.2)(14.7±6.9)mmHg,P=0.01)],但均高于术后早期(分别为P=0.009和P=0.0002)。结论:大多数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合并二尖瓣器结构异常,并伴Shone复合征及其他心内畸形,常需同期手术处置。手术近、中期效果良好,但需密切随诊二尖瓣功能,尤其是合并二尖瓣器结构异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瓣上环 儿童 手术转归
下载PDF
肿瘤实验性化疗中核仁形成区(NORs)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凌雁 祝庆蕃 +1 位作者 付淑丽 窦桂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8-449,共2页
本实验用免疫抑制鼠肾包膜下移植入食管癌109细胞株实体瘤方法,观察瘤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化疗中的变化。石腊切片银染,平阳霉素组平均每个细胞核银染颗粒为1.46±0.03,顺铂组1.39±0.03,对照组1.79±0.08(P&l... 本实验用免疫抑制鼠肾包膜下移植入食管癌109细胞株实体瘤方法,观察瘤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化疗中的变化。石腊切片银染,平阳霉素组平均每个细胞核银染颗粒为1.46±0.03,顺铂组1.39±0.03,对照组1.79±0.08(P<0.05)。提示肿瘤化疗后Ag-NOR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核仁形成区 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组织谐波显像在CK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凌雁 刘延玲 +1 位作者 程克正 刘汉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1-323,共13页
目的 :观察组织谐波显像 (THI)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冠心病二维图像质量好者 15例 (A组 )和欠佳者 16例 (B组 ) ,分别在基波 (FI)和谐波 (HI)显像下采集二维和CK图像 ,比较心内膜显示、CK... 目的 :观察组织谐波显像 (THI)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冠心病二维图像质量好者 15例 (A组 )和欠佳者 16例 (B组 ) ,分别在基波 (FI)和谐波 (HI)显像下采集二维和CK图像 ,比较心内膜显示、CK图像采集率和质量以及评价室壁运动的准确性 (CK图像参数 )。结果 :A组后、侧、前壁和心尖部心内膜显示HI优于FI,但CK图像参数无差异。B组HI下心内膜显示和CK图像参数均显著好于FI。结论 :THI能显著改善声窗欠佳者二维图像心内膜显示 ,提高CK评价室壁运动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组织谐波显像 冠心病
下载PDF
经皮介入栓堵双向Glenn术后扩张的奇静脉 被引量:2
9
作者 凌雁 沈向东 +3 位作者 范祥明 张戈军 金梅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栓堵双向Glenn术后扩张奇静脉的结果。方法:8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双向Glenn术后发现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扩张,平均年龄(7.7±3.3)岁,平均体质量(24±6)kg,距双向Glenn手术1.0~4.7年,平均2.7年。入院时...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栓堵双向Glenn术后扩张奇静脉的结果。方法:8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双向Glenn术后发现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扩张,平均年龄(7.7±3.3)岁,平均体质量(24±6)kg,距双向Glenn手术1.0~4.7年,平均2.7年。入院时氧饱和度(SO2)平均(0.80±0.08)。心血管造影显示扩张的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平均内径(8±2)mm,与上腔静脉内径比值平均0.66±0.14。肺动脉的Mcgoon比值平均2.3±0.3,Nakata指数平均(248±75)mm2/m2,平均肺动脉压(PAP)和上腔静脉压(SCVP)均为(13.4±3.3)mmHg(1 mmHg=0.133 kPa)。1例合并左肺动脉(LPA)起始部中度狭窄。于基础麻醉下经皮导管栓堵奇和/或半奇静脉,1例同时行LPA狭窄部位球囊扩张。结果:栓堵术后SO2升高至平均〔(0.86±0.04),P<0.0001〕,PAP〔(12.9±3.4)mmHg,P=0.53〕和SVCP〔(12.7±3.2)mmHg,P=0.09〕无变化。4例于栓堵术后1 w至1年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4例随诊1~2年SO2无变化。结论:双向Glenn术后合并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扩张、SO2降低,但无SCVP或PAP升高者,可经皮介入栓堵奇静脉和/或半奇静脉,以增加肺血流量,提高体循环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双向GLENN手术 奇静脉 静脉侧枝 经皮介入栓堵
下载PDF
X线透视下直接经皮股静脉途径封堵未闭动脉导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雁 郭保静 +3 位作者 王志远 徐冠一 吕震宇 陈凌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在熟练掌握常规操作的基础上,探讨以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为依据,术中不做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直接在X线透视下行经皮股静脉途径封堵未闭动脉导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共完成57例不造影、X线透视下直接经... 目的:在熟练掌握常规操作的基础上,探讨以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为依据,术中不做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直接在X线透视下行经皮股静脉途径封堵未闭动脉导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共完成57例不造影、X线透视下直接经股静脉途径封堵动脉导管,患者均为体重≥7 kg、左向右分流、肺动脉端内径≥2 mm的非窗型动脉导管未闭(PDA)。57例患者中,儿童47例为儿童组,成人10例为成人组。术前常规心脏听诊,做心电图、X光胸片和经胸超声心动图协助诊断。除常规测量外,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高位胸骨旁大动脉和锁骨上窝大动脉这三个重点切面,以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评价PDA的形态,测量肺动脉端最细处内径,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国产蘑菇型封堵伞,漏斗型PDA,封堵伞的肺动脉端内径为肺动脉端最细处内径(mm)×2+2 mm;管型PDA或体重较大者在此基础上增加2 mm。在X线透视下直接经皮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伞。术后以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封堵效果。结果:儿童组患者年龄0.9~13.7(3.0±2.4)岁,体重7.8~43.0(14.3±4.8)kg;动脉导管内径2.0~10.0(3.4±1.5)mm,封堵伞直径6~14(9.6±2.8)mm。成人组患者年龄22~66(37±15)岁,体重52~96(66±14)kg,动脉导管内径3.0~10.0(5.6±2.3)mm,封堵伞直径8~22(12.8±4.3)mm。儿童组在X线透视下重新放置原封堵伞和更换大一号封堵伞各1例;2例改股动脉途径封堵完成。余53例一次放置成功。术后早期及1个月随访无死亡、封堵伞移位、心律失常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初步显示以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为依据,术中在X线透视下直接放置封堵伞的简化操作模式可行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介入封堵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雁 郭少先 +2 位作者 沈向东 闫军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法乐四联症(TOF)矫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RVOT)瘤形成的原因、对心功能的影响及诊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01至2010-06间14例TOF术后RVOT瘤及伴随病变的初次手术方法、心功能状态和治疗结果。结果:因TOF矫治术后残余心... 目的:探讨法乐四联症(TOF)矫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RVOT)瘤形成的原因、对心功能的影响及诊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01至2010-06间14例TOF术后RVOT瘤及伴随病变的初次手术方法、心功能状态和治疗结果。结果:因TOF矫治术后残余心内畸形诊治患者中,合并RVOT瘤者14例,年龄(5.6±3.7)岁,距初次手术(3.4±3.6)年。12例合并肺动脉狭窄,其中9例初次修补手术时未跨环补片,3例虽跨环补片但残余重度狭窄。4例合并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初次手术均用自体心包跨环补片,其中3例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功能NYHA(2.7±0.7)级。12例再次外科手术,术中切除RVOT瘤并重建RVOT。合并肺动脉狭窄者,予跨环补片加宽。2例重度肺动脉瓣反流分别予带单瓣的同种主动脉跨环补片、植入牛颈静脉管道。围术期死亡1例。术后随访(1.9±2.1)年,NYHA心功能均Ⅰ~Ⅱ级,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TOF术后RVOT瘤的形成与初次手术方式有关。RVOT瘤促使TOF术后早期出现心功能不全。及时手术重建RVOT和矫治伴随病变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法乐四联症 右心室流出道瘤 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一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CYLD1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凌雁 李俊燕 张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980-982,共3页
目的:收集山东一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该家系圆柱瘤病肿瘤抑制基因(cylindromatosis tumor-suppressor gene,CYLD1)第16、18号外显子是否存在突变。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PCR特异性扩增、直... 目的:收集山东一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该家系圆柱瘤病肿瘤抑制基因(cylindromatosis tumor-suppressor gene,CYLD1)第16、18号外显子是否存在突变。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PCR特异性扩增、直接测序方法对CYLD1基因的第16、18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本家系成员的CYLD1基因第16、18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未发现本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CYLD1基因第16、18号外显子存在突变,提示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具有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D1基因 家族性毛发上皮瘤 突变 遗传异质性
下载PDF
不同免疫力小鼠肾包膜下移殖人食管癌细胞株Ecal09的生长观察
13
作者 凌雁 祝庆蕃 +2 位作者 付淑丽 康巧珍 刘国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98-100,共3页
结果显示将Ecal69移植于鼠肾包膜下,裸小鼠对移植瘤无排异反应,肿瘤持续生长;正常免疫力鼠移植瘤在6d时达生长高峰,并有炎症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免疫抑制鼠移植瘤于第8~10天达生长高峰,瘤体生长较大,提示免疫抑制鼠的免疫反应出现... 结果显示将Ecal69移植于鼠肾包膜下,裸小鼠对移植瘤无排异反应,肿瘤持续生长;正常免疫力鼠移植瘤在6d时达生长高峰,并有炎症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免疫抑制鼠移植瘤于第8~10天达生长高峰,瘤体生长较大,提示免疫抑制鼠的免疫反应出现时间可较正常免疫力鼠推迟2~4d,故免疫抑制鼠可代替裸鼠用于短期肿瘤移植实验,优于正常免疫力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瘤 正常 免疫力 免疫抑制 长高 裸小鼠 癌细胞株 生长观察 结缔组织增生 持续
下载PDF
丙二酰CoA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雁 高鑫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11-313,共3页
丙二酰CoA对于肌细胞燃料供应及能量消耗改变的快速反应被称为丙二酰CoA的燃料感知和信号传导作用。丙二酰CoA和长链脂酰CoA(LCFA CoA)在β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可能是一对代谢偶联信号因子。高浓度的LCFA CoA引起 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增... 丙二酰CoA对于肌细胞燃料供应及能量消耗改变的快速反应被称为丙二酰CoA的燃料感知和信号传导作用。丙二酰CoA和长链脂酰CoA(LCFA CoA)在β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可能是一对代谢偶联信号因子。高浓度的LCFA CoA引起 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增加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 ,肌肉的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组织脂肪沉积增加等。丙二酰CoA燃料感知和信号传导作用调节不良导致肌肉及其它组织异常高浓度的丙二酰CoA(或高浓度的LCFA CoA)是肥胖的成因之一。最新研究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酰 COA 胰岛素抵抗 肥胖 糖尿病
下载PDF
组织谐波显像和CK技术结合在冠心病应用的研究
15
作者 凌雁 刘延玲 程克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07-909,共3页
目的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olor Kinesis CK) 的应用受二维图像质量影响。组织谐波显像(tissue harmonicimage THI)能改善声窗不佳者二维图像质量。本文拟观察THI对CK 评价室壁运动的影... 目的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olor Kinesis CK) 的应用受二维图像质量影响。组织谐波显像(tissue harmonicimage THI)能改善声窗不佳者二维图像质量。本文拟观察THI对CK 评价室壁运动的影响。方法 非选择性冠心病患者21 名,分别在基波(FI) 和谐波(HI)下采集二维和收缩末CK 图像,比较两种显像方式下心内膜显示、二维和CK 图像质量以及CK 评价室壁运动的准确性。结果 HI下心内膜显示改善,二维和CK 图像质量提高,CK图像采集成功率由FI的84-8 % 增加到95-8 % ,评价室壁运动的准确性由68-4 % 增加到88-7% 。结论 THI和CK技术的结合提高了CK 技术的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室壁运动 组织谐波显像 室壁运动 冠心病
下载PDF
昆明种小鼠脱毛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章金涛 王纯耀 +5 位作者 康巧珍 凌雁 金树兴 杜春燕 张宏新 祝庆蕃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7-18,共2页
脱毛性状遗传分析证实,无毛小鼠和正常昆明小鼠交配所生的F1子代呈正常有毛状态,在F2代中,有毛小鼠与表现无毛小鼠的分离比率为3∶1,回交(BC)子代中(亲代无毛小鼠×F1)昆明有毛小鼠与表现无毛小鼠的比例是1∶1... 脱毛性状遗传分析证实,无毛小鼠和正常昆明小鼠交配所生的F1子代呈正常有毛状态,在F2代中,有毛小鼠与表现无毛小鼠的分离比率为3∶1,回交(BC)子代中(亲代无毛小鼠×F1)昆明有毛小鼠与表现无毛小鼠的比例是1∶1。结果表明昆明种小鼠脱毛性状属单一隐性遗传,由常染色体上一个隐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毛小鼠 昆明种 医用实验动物 脱毛性状 遗传
下载PDF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972例 被引量:26
17
作者 苏俊武 凌雁 +8 位作者 李晓锋 范祥明 李志强 李磊 吴永涛 朱耀斌 贺彦 程沛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经验,探讨右外侧切口在先心病的应用与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剖胸小切口完成1 97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其中男性1 143例,女性829例。年龄平均3...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经验,探讨右外侧切口在先心病的应用与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剖胸小切口完成1 97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其中男性1 143例,女性829例。年龄平均38.7个月(3~489个月),体质量平均11.6 kg(4.8~69 kg)。主要病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等。结果 :术后并发症81例(4.1%):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26例(死亡3例)、严重肺部感染22例(死亡2例)、二次开胸止血8例(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亡1例)、一过性脑功能障碍5例、术后残余分流6例(经原切口再次手术1例)、右膈神经麻痹5例(1例膈肌折叠)、术后房室传导阻滞4例(1例置永久起搏器)、乳糜胸2例。随访3~108个月,3例法洛四联症存在残余梗阻26~50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中,1例二尖瓣成型术后大量反流行二尖瓣置换。结论:先心病可以在右外侧剖胸小切口下完成,该入路安全可靠、创伤小、暴露好并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外侧小切口 体外循环
下载PDF
GDNF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国恒 凌雁 +2 位作者 万有 王晓民 韩济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2-47,共6页
利用体内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能介导GDNF基因转移和表达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gdnf,其中GDNFc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的E1区并由CMV启动子控制在人293细胞内通过同源重组包装生成重组腺病毒后,用形... 利用体内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能介导GDNF基因转移和表达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gdnf,其中GDNFc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的E1区并由CMV启动子控制在人293细胞内通过同源重组包装生成重组腺病毒后,用形态学方法、病毒DNA酶切分析、PCR和RT-PCR等方法进行鉴定正确.经测定病毒滴度达到1010pfu/ml.用免疫沉淀方法从重组腺病毒感染的293细胞及其培养基上清中均检测到大量GDNF蛋白.用重组腺病毒直接感染或者用其条件培养基处理,分别使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增加88.2%和96.4%,明显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NF 重组腺病毒 基因治疗 帕金森氏病
下载PDF
人TH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国恒 凌雁 +2 位作者 万有 王晓民 韩济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317,共5页
将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表达盒克隆于质粒型腺病毒载体p△Elsp1A,得到重组质粒pAd-TH。随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Ad-TH和拯救型腺病毒质粒pBHG11一起共转染293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生成重组腺病毒AdCMVth,THcDNA重组进入腺病毒E1... 将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表达盒克隆于质粒型腺病毒载体p△Elsp1A,得到重组质粒pAd-TH。随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Ad-TH和拯救型腺病毒质粒pBHG11一起共转染293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生成重组腺病毒AdCMVth,THcDNA重组进入腺病毒E1区并受CMV启动子控制。采用形态学、病毒核酸酶切和PCR/RT-PCR等方法进行鉴定正确。重组腺病毒滴度达到1010pfu/ml。初步结果表明,该重组腺病毒感染MN9D细胞后可使细胞内多巴胺水平增加1倍,显示出明显的TH生物学活性。提示TH重组腺病毒AdCMVth可作为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帕金森氏病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羟化酶 重组腺病毒 基因治疗 帕金森氏病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对1,2-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微核与凋谢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进英 祝庆蕃 +2 位作者 程书钧 凌雁 付淑莉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绿茶多酚和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对1,2-二甲基肼(1,2-DMH)诱发近交系C_(57)BL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微核与凋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提取物的不同剂量对1,2-DMH诱发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微核和凋谢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因... 绿茶多酚和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对1,2-二甲基肼(1,2-DMH)诱发近交系C_(57)BL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微核与凋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提取物的不同剂量对1,2-DMH诱发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微核和凋谢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因而测定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微核和凋谢,可作为抗结肠致癌物的快速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 凋谢 绿茶 提取物 致癌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