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凡睿 周林 +2 位作者 吴俊 曾韬 周晓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1,105,共6页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其主要储层流体类型有气层(低阻气层)、气水同层、干层和水层。而在开发生产中如何准确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类型却存在一定难度,制约着研究区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为此...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其主要储层流体类型有气层(低阻气层)、气水同层、干层和水层。而在开发生产中如何准确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类型却存在一定难度,制约着研究区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为此,分析了难以准确识别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类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应用2种常规流体识别方法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流体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尝试应用Fisher判别分析法识别储层流体,结果发现:根据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的判别函数能很好地区分研究区储层流体类型,其判别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符合率达到了92.3%,表明Fisher判别分析法在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中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流体识别 FISHER 判别分析法 须家河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元坝西部地区须二下亚段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凡睿 刘力辉 +2 位作者 石文斌 张国常 曾韬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9,共7页
川北元坝西部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但由于埋深大,压实强烈,岩石致密,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针对上述难点,采用了"相控储层预测"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预... 川北元坝西部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但由于埋深大,压实强烈,岩石致密,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针对上述难点,采用了"相控储层预测"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预测岩性的敏感地震属性,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获得叠前S属性表征的目的层地震地貌图,预测河道砂岩分布;然后借助地震物相研究方法,通过坐标旋转由叠前近、远角度射线弹性阻抗反演结果得到地震物相体,预测须二下亚段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分布。建议井位的钻探结果表明,储层预测精度高,预测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西部 须二下亚段 致密砂岩 地震物相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被引量:22
3
作者 凡睿 高林 +2 位作者 何莉 李群 张汉荣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 ,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 ,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 ,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 ;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 ,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 ,为优选钻探目标 。
关键词 飞仙关组鲕滩 储层 地震预测 地震属性 约束反演
下载PDF
川东北YB气田灰岩储层裂缝识别与有效性评价
4
作者 凡睿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6期729-732,共4页
利用岩心、常规测井、电阻率成像测井等资料开展裂缝识别与有效性评价研究。YB气田大安寨段裂缝以低角度的微裂缝、小裂缝为主;常规三孔隙度测井、双侧向测井结合电阻率成像测井能有效识别裂缝;阵列声波测井可有效评价裂缝的有效性。针... 利用岩心、常规测井、电阻率成像测井等资料开展裂缝识别与有效性评价研究。YB气田大安寨段裂缝以低角度的微裂缝、小裂缝为主;常规三孔隙度测井、双侧向测井结合电阻率成像测井能有效识别裂缝;阵列声波测井可有效评价裂缝的有效性。针对电阻率成像测井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较少,提出利用电成像测井标定常规测井建立裂缝发育指标分类(Ⅰ类、Ⅱ类、Ⅲ类)标准与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现场储层评价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成像测井 阵列声波测井 裂缝识别 裂缝有效性 大安寨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断缝体”气藏立体雕刻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凡睿 曾韬 +2 位作者 雷克辉 黄光明 邱津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6-344,共9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须家河组发育致密砂岩气藏,“断缝体”概念的提出有效提升了该类型气藏的勘探开发效果,但对“断缝体”的主控因素以及三维空间形态尚缺乏清晰认识,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利用马路背-通江地区高精度OVT地震资料... 四川盆地东北部须家河组发育致密砂岩气藏,“断缝体”概念的提出有效提升了该类型气藏的勘探开发效果,但对“断缝体”的主控因素以及三维空间形态尚缺乏清晰认识,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利用马路背-通江地区高精度OVT地震资料,联合地质-地球物理多学科协同的配套预测技术方法,遵循“断缝体”气藏地质特征及高产稳产主控因素,开展了断褶变形强度带量化评价、缝孔储层预测、通源断裂体系评价等相关研究。并以此3个要素为基础,联合构建了断缝结构、缝孔储层以及通源断层三元一体化立体模型,探索形成了一套“断缝体”立体雕刻技术方法。该技术精细雕刻了“断缝体”各单元空间形态与内部结构,并清晰直观表达了各成藏要素的多维配置关系,为须家河组“断缝体”气藏进一步精细化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其它类似地区“断缝体”油气藏的刻画识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缝体”三元一体化模型 雕刻技术 断褶强度带 通源断裂体系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东北部
下载PDF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74
6
作者 马永生 郭旭升 凡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4,共5页
普光气田是中国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个储量大于1千亿m3的大气田。分析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的基础上,确定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储集层发育有利相带,... 普光气田是中国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个储量大于1千亿m3的大气田。分析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的基础上,确定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储集层发育有利相带,采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储集层预测,建立了一套适合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的预测技术方法系列,预测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的分布,据此部署了7口井,其中完钻的普光4井获得高产气流,证实了储集层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飞仙关组 鲕滩储集层 地震响应 地震属性 约束反演
下载PDF
生物礁滩岩性气藏含气面积的圈定方法——以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尹正武 凡睿 +2 位作者 陈祖庆 段金宝 邓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9-505,共7页
开展生物礁滩气藏的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对于该类型气藏的储量计算和高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滩体埋深超过6 000 m,具有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简单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难以达到定量研究储层空间展布的... 开展生物礁滩气藏的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对于该类型气藏的储量计算和高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滩体埋深超过6 000 m,具有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简单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难以达到定量研究储层空间展布的要求。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相控储层定量预测,通过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精细刻画了生物礁滩的空间展布特征和边界。评价井成功率达到100%,有效储层厚度20~70 m。目前已探明长兴组气藏含气面积155.33 km2,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 592.53×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滩 相控反演 储层预测 岩性气藏 含气面积圈定 元坝气田
下载PDF
川北地区须四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林 陈波 +2 位作者 凡睿 郝景宇 汪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3-550,560,共9页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测录井资料分析,结合野外剖面调查和岩心观测等手段,对四川盆地北部须家河组四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西部主要发育钙屑砂岩储层,北部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储层,东部主要...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测录井资料分析,结合野外剖面调查和岩心观测等手段,对四川盆地北部须家河组四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西部主要发育钙屑砂岩储层,北部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储层,东部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岩石类型的分区性与盆地北部周缘三物源体系分布息息相关;储层物性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和微裂缝为主,以小孔、细吼为主要特征;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复杂,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蚀变作用和破裂作用。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在特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孔隙损失的最主要因素,使储层孔隙度损失77.52%左右;胶结作用破坏储层物性,使孔隙度损失30%左右;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增加孔隙度3.28%;后期构造作用对储层有建设性影响,进而形成现今以次生溶孔-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致密砂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演化 致密砂岩 须四段 川北地区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断缝体”气藏有利勘探目标和预测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威 凡睿 +3 位作者 黎承银 屈大鹏 张腊梅 苏克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2-1001,共10页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是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整体具有“埋藏深度大、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商业动用难度大”的特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发育“断缝体”气藏,通南巴构造带的通江-马路背地区是“断缝体”气藏勘探最...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是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整体具有“埋藏深度大、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商业动用难度大”的特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发育“断缝体”气藏,通南巴构造带的通江-马路背地区是“断缝体”气藏勘探最有利区带,优势岩相和裂缝发育区是有效储层发育的有利勘探目标。利用动态构造识别技术、非线性岩性与物性反演预测技术以及综合裂缝预测技术等关键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烃源断层识别、相对优质储层预测以及裂缝预测等问题,实现储层“甜点”综合预测。这些技术在川东北“断缝体”气藏勘探中应用效果显著,储层厚度预测误差从16%降低到8%,裂缝预测吻合率从60%提高到85%;依据“断缝体”评价思路部署实施的4口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钻井成功率100%,提交天然气控制储量367.91×10^(8)m^(3),落实了千亿方资源规模阵地,基本实现了川东北地区通江-马路背区块的高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断层 断缝体 储层预测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须家河组四段物源体系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晓峰 陈波 +3 位作者 凡睿 周林 金成林 杨淑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北部须家河组四段的物源体系特征,进一步预测储集砂体的展布,运用野外露头调查和岩心岩屑样品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了须四段古水流方向、砾石成分、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受控于3大物源体系... 为明确四川盆地北部须家河组四段的物源体系特征,进一步预测储集砂体的展布,运用野外露头调查和岩心岩屑样品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了须四段古水流方向、砾石成分、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受控于3大物源体系,不同的物源体系影响范围、矿物组成各不相同。北西向物源来自龙门山北段,为盆内提供大量碳酸盐岩岩屑和碳酸盐岩质砾石,主要影响元坝西部;北北东向米仓山物源体系以含丰富的低级变质岩、火山岩砾石及岩屑为特征,延伸范围有限;北东向大巴山物源体系是研究区的供源主体,物源充足,延伸范围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重矿物 聚类分析 须家河组四段 四川盆地北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须家河组“断缝体”气藏特征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威 凡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1-548,共8页
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及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北部马路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体及气藏特征。研究区须家河组发育一种新的储集体类型,由断层、褶皱伴生破裂缝叠合基质孔形成的不沿层状分布的规模网状缝孔储渗体(简称“... 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及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北部马路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体及气藏特征。研究区须家河组发育一种新的储集体类型,由断层、褶皱伴生破裂缝叠合基质孔形成的不沿层状分布的规模网状缝孔储渗体(简称“断缝体”),天然气在断缝体内富集即为“断缝体”气藏,主要表现“双源供烃、立体输导、复式聚集、断缝富集”特点。结合典型高产稳产井解剖,确定“断缝体”气藏高产富集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①海相、陆相优质烃源岩双源供烃,烃源充足;②切源断裂输导体系提供有效的运移通道;③网状缝孔储渗体提供大规模的油气赋存场所,是“断缝体”气藏富集与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缝体 气藏 主控因素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AVO技术在普光气田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旭升 凡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普光气田为长兴组一飞仙关组礁滩相白云岩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特大型气田,储层综合预测技术为气田勘探关键之一。基于叠前时间偏移资料进行AVO属性处理,较好地解决了AVO异常的归位问题,使AVO响应更清晰,提高了AVO资料的分析质... 普光气田为长兴组一飞仙关组礁滩相白云岩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特大型气田,储层综合预测技术为气田勘探关键之一。基于叠前时间偏移资料进行AVO属性处理,较好地解决了AVO异常的归位问题,使AVO响应更清晰,提高了AVO资料的分析质量。在测井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演模拟,建立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气层AVO异常的识别模式,开展AVO属性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在四川盆地川东北区油气勘探寻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交会图 叠前时间偏移 鲕滩储层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江汉盆地南部中古生界低信噪比地区静校正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莉 查树贵 +1 位作者 刘春燕 凡睿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74-378,共5页
针对江汉盆地南部平原海相中古生界地震资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区中古生界地层地震资料信嗓比低、成像困难的原因,认为静校正问题是制约该区地震资料处理效果的主要问题。比较了多种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处理效果,发现交互迭代折... 针对江汉盆地南部平原海相中古生界地震资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区中古生界地层地震资料信嗓比低、成像困难的原因,认为静校正问题是制约该区地震资料处理效果的主要问题。比较了多种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处理效果,发现交互迭代折射静校正的效果最好。在做好初至波的拾取、剩余静校正层位和时窗的选定、速度分析与最大能量自动剩余静校正迭代等处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交互迭代折射静校正方法处理江汉盆地南部平原海相低信噪比资料,剖面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反射层次丰富,波组特征清晰,构造形态、断层等地质现象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生界 折射波 反射波 静校正 低信噪比地区 交互迭代
下载PDF
因子分析法在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林 陈波 +2 位作者 凡睿 周晓峰 杨淑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8,共6页
定量化评价是储层成岩相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此通过铸体薄片、普通薄片镜下观察和对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芯照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详细研究了川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并尝试根据因子分析法建立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 定量化评价是储层成岩相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此通过铸体薄片、普通薄片镜下观察和对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芯照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详细研究了川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并尝试根据因子分析法建立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不同类型成岩相的定量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川北地区须家河组成岩相可划分为建设性成岩相和破坏性成岩相两大类,其中建设性成岩相包括泥质包裹溶蚀相和易溶组分溶蚀相;破坏性成岩相包括强压实相(致密砂岩强压实相、泥岩强压实相)和钙质胶结相;2基于七条常规测井曲线数据,依托SPSS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提取压实因子F_1、孔隙因子F_2和泥质因子F_3,三因子与研究区不同类型的成岩相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3统计研究区不同成岩相类型的三因子值范围,建立本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三因子定量评价标准,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的划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成岩相 低渗透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均均 陈波 +2 位作者 凡睿 周林 程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6-53,共8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特征一直认为以湖相沉积为主,缺少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综合应用钻井、岩心、露头、分析测试数据及地震资料对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元坝地区沉积与前人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其...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特征一直认为以湖相沉积为主,缺少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综合应用钻井、岩心、露头、分析测试数据及地震资料对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元坝地区沉积与前人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其一元坝地区地层特征与周边地区特征相似,岩性上可以划分5个岩性段,其中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以细粒沉积为主,可作为全区地层对比划分的标志层;其二须二、须四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平原-前缘沉积体系,辫状河道沉积极为发育,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主要层位;其三河流三角洲沉积的物源来至北偏东向的米仓山造山带,而不是前人认为的龙门山造山带,这种近源补给模式是研究区发育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建造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辫状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流度属性的礁滩储层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旭升 凡睿 文晓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7,共7页
流体的流度与储层的渗透率及流体的黏滞系数有关,基于流度属性可对储层进行预测。流度属性与反射波的振幅随频率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基于地震资料提取流度属性,并进一步分析储层的渗透率和流体的黏滞性。根据对流度属性的理论研... 流体的流度与储层的渗透率及流体的黏滞系数有关,基于流度属性可对储层进行预测。流度属性与反射波的振幅随频率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基于地震资料提取流度属性,并进一步分析储层的渗透率和流体的黏滞性。根据对流度属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利用地震资料提取流度属性的流程,讨论了影响流度属性的关键因素——地层厚度及优势频率,并给出了准确反演地层厚度及获得优势频率的方法。正演模拟和在元坝地区的实例应用证实了该方法对储层预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储层 流度属性 黏滞系数 渗透率 低频
下载PDF
川东北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断缝系统Ⅱ:断层破碎带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宗湖 凡睿 +4 位作者 李薇 陈伟伦 刘辉 邹华耀 郝芳 《石油科学通报》 2020年第4期449-457,共9页
断层破碎带结构是逐渐而非某次剧烈变化形成的,这也直接导致了破碎带结构几何空间特征的复杂性。通常断层破碎带主要由断层核和破碎带这两个部分组成,但大规模或者构造变形强烈的断层中,断层破碎带可能会由单一断层核演化为具有多个核... 断层破碎带结构是逐渐而非某次剧烈变化形成的,这也直接导致了破碎带结构几何空间特征的复杂性。通常断层破碎带主要由断层核和破碎带这两个部分组成,但大规模或者构造变形强烈的断层中,断层破碎带可能会由单一断层核演化为具有多个核部的复杂结构。如何获得这样的结构特征,对研究断层破碎带控制下的油气运移规律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维地震方差属性,本文提出对川东北马路背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的断层破碎带构造形态进行刻画,并对断层破碎带的宽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如下:(1)地震方差属性结果展示了地下存在单核断层破碎带和多核复合断层破碎带。本文利用累计方差值的斜率变化点,结合川东北致密砂岩具体情况,选取方差值0.2作为边界值,确定该断层破碎带宽度在700~1200m之间。(2)数值模拟显示,断层破碎带的形变程度呈指数衰减,即随着离核距离的增加,变形强度减少,这些特征和地表认识一致。(3)通过破碎带宽度量化分析,认为研究区目的层断裂带的宽度表现出极强的不均质性。致密砂岩不仅各断层破碎带之间宽度差异大,断层破碎带宽度在深度上也有明显变化,其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层控效应"。虽然确认断层破碎带宽度仍然依赖于经验取值,但该研究为致密砂岩断层破碎带内部结构解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为进一步建立川东北致密砂岩断缝成藏系统提供基础,其断层破碎带构造特征对分析断缝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致密砂岩 断缝系统 断层破碎带 地震属性
原文传递
川东北区块宣汉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汉荣 凡睿 +1 位作者 董幼瑞 何莉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 ,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 ,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 ,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 ;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 ,对飞仙关组 (T1f3 -1)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为优选钻探目标。
关键词 川东北区块 飞仙关组 鲕滩储层 地震预测 层位标定 地震响应 地震属性 约束反演 油气勘探
下载PDF
AVO技术在CDN地区TTB构造含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翠平 谢迟初 凡睿 《江汉石油科技》 2006年第2期18-19,4,共3页
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已知井的含气AVO异常特征的分析,得出了该区下沙溪庙组二砂层含气层具有第Ⅰ类AVO异常响应特征;须家河组须四段舍气层具有第Ⅳ类AVO并常响应特征。通过AVO反演预测了TTB构造的含气范围,并进一步证实了该区二砂层含... 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已知井的含气AVO异常特征的分析,得出了该区下沙溪庙组二砂层含气层具有第Ⅰ类AVO异常响应特征;须家河组须四段舍气层具有第Ⅳ类AVO并常响应特征。通过AVO反演预测了TTB构造的含气范围,并进一步证实了该区二砂层含气层和须四段含气层顶部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规律,该规律对于采用AVO技术进行含油气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 炮检距 正演 反演 模拟 合成地震记录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走滑断裂识别与特征分析及形成演化:以涪陵地区为例
20
作者 曾韬 凡睿 +2 位作者 夏文谦 邹玉涛 石司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6-385,共20页
近年来的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油气盆地内的基底走滑断裂带为一种新的高产油气富集带,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对基底走滑断裂的识别、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及“控储、控藏”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四川盆地... 近年来的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油气盆地内的基底走滑断裂带为一种新的高产油气富集带,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对基底走滑断裂的识别、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及“控储、控藏”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的断裂构造精细解析、相干体属性和水平时间切片分析、野外露头断裂特征观测等多种资料,基于走滑构造理论,在研究区新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和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的分布,并建立了川东地区走滑断裂在剖面上直立断层和花状构造、平面上线性延伸和地质界线错开、空间上的“丝带效应”和“海豚效应”及主干断裂产状和力学性质“明显分段性”的识别标准。并提出了基于走滑断裂垂直位移量变化和两侧构造活动强度差异性对比分析厘定走滑方向的新方法;依据地震水平时间切片地层界线错开、走滑断裂两侧厚度差异估算走滑距离的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NW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现今整体呈现左行走滑特征,但不同时期走滑性质多变,自形成期以来至少经历了5次左行滑动与3次右行滑动,总体表现出“深部左行,浅部右行,北部活动强度大,南部活动强度小”的特点,左行走滑距累积可达到1400~3400 m。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现今呈现右行走滑特征,累积走滑距约1930 m。本文提出了NW向与NE向基底走滑断裂带形成演化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和不同时期应力场环境演化及区域滑脱层的应力释放作用,NW向走滑作用受下三叠统膏盐滑脱层的影响,NE向走滑活动则受中下志留统页岩滑脱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走滑断裂 几何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 形成演化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