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肝炎的病理过程及其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刀文彬 文建春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9-71,共3页
作者研究了自30例急重肝和60例亚重肝病人获得的不同时期的122例肝标本。结果发现急重肝的预后与肝细胞残存率有关,并可于5~12天内迅速基本修复;亚重肝的预后与炎症期有关和存活患者的肝脏可于3~4周内基本修复。急重肝的肝脏无慢性化... 作者研究了自30例急重肝和60例亚重肝病人获得的不同时期的122例肝标本。结果发现急重肝的预后与肝细胞残存率有关,并可于5~12天内迅速基本修复;亚重肝的预后与炎症期有关和存活患者的肝脏可于3~4周内基本修复。急重肝的肝脏无慢性化迹象,而亚重肝者则倾向于慢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理学 肝再生
原文传递
壮骨关节丸致肝损害30例报告 被引量:25
2
作者 邓培媛 蔡皓东 +2 位作者 程经华 刘顺爱 刀文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壮骨关节丸致肝损害30例报告邓培媛,蔡皓东,程经华,刘顺爱,刀文彬(北京地坛医院,100011)我院自1991年11月~1995年8月共收治因服用壮骨关节丸致肝损害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收入本组... 壮骨关节丸致肝损害30例报告邓培媛,蔡皓东,程经华,刘顺爱,刀文彬(北京地坛医院,100011)我院自1991年11月~1995年8月共收治因服用壮骨关节丸致肝损害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收入本组的病历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发病前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关节丸 肝损伤 治疗 药物副作用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理改变及其与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郎振为 马佩卿 +8 位作者 赵红心 兰孟东 刀文彬 张亮 沈冰 石晓虹 马志春 王培之 张福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2-625,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分布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活检及13例尸体解剖的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分布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活检及13例尸体解剖的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oxP3进行检测。结果35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1~4期分别有5、4、14和12例。所有淋巴结组织中均检测出FoxP3的阳性表达;在1、2期病变淋巴结内,FoxP3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分布于滤泡间区和副皮质区;3、4期随着淋巴细胞的数量衰竭,阳性细胞数量的减少更加明显。结论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存在有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着淋巴结病变的进展其数量减少或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调节性T淋巴细胞 淋巴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乙型慢活肝患者肝组织内乙肝病毒抗原表达与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乔汉臣 孙屹峰 +4 位作者 李灵敏 高文军 毛乾国 张广文 刀文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52-153,134,共3页
目的:通过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研究慢活肝患者肝组织内HBsAg及HBcAg的麦达与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40例乙型慢活肝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检测,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活检标本采用HE及Masson染色法检查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肝组织内HB... 目的:通过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研究慢活肝患者肝组织内HBsAg及HBcAg的麦达与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40例乙型慢活肝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检测,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活检标本采用HE及Masson染色法检查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肝组织内HBsAg及HBcAg表达的检测采用双桥PAP法。结果:肝组织病理损害较重的中型及重型慢活肝患者,肝组织内HBsAg表达多呈胞浆包涵体型及膜型(74 3%,26/35);5例轻型慢活肝中4例为均质型,无1例属胞浆包涵体型者。中型慢活肝患者肝细胞内HBcAg表达半数呈弥漫型和膜型(51.5%,16/31);4例重型慢活肝患者肝细胞内HBcAg表达均属弥漫型和膜型,轻型慢活肝无1例呈此两种表达者。结论:肝细胞内HBsAg表达呈胞浆包涵体型和膜型,HBcAg呈弥漫型和膜型者,由于易受免疫攻击,肝脏病理损害较为重。单纯核型HBcAg者肝损害轻,且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病理学 肝组织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蕴铷 刘峰 +4 位作者 徐道振 刀文彬 赵景民 陈红松 魏来 《肝脏》 200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抗肝纤维化作用 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HCV) TIMP-1表达 抗HCV药物 TGF-β1 Α干扰素 MMP-1 胶原纤维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
6
作者 沈冰 郎振为 +2 位作者 石晓虹 马沛卿 刀文彬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1期85-85,F0004,共2页
男,28岁,已婚,农民,河南信阳人。自诉2003年10月初起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左右,伴盗汗,无咳嗽、畏寒、寒战、腹痛、腹泻。既往有单采血浆供血史,检验抗-HIV(+),并经河南省CDC确证试验(+)。用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 男,28岁,已婚,农民,河南信阳人。自诉2003年10月初起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左右,伴盗汗,无咳嗽、畏寒、寒战、腹痛、腹泻。既往有单采血浆供血史,检验抗-HIV(+),并经河南省CDC确证试验(+)。用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韦拉平联合抗病毒治疗。自2004年4月起,病人因间断发热半年余,体温升高至39℃,并在颈部出现数个半球型丘疹,表面蜡样光泽,不伴痛痒,双侧颈部均可扪及3-4个淋巴结,活动、无触痛,口腔黏膜上腭部位出现一白色点状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 感染
下载PDF
结合病理学改变探讨重型肝炎的分类及时限划分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泰龄 刘青 +4 位作者 郑丽虹 刀文彬 石晓红 刘霞 何静雯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 :从病理角度探讨我国现行的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时限划分是否能与国际接轨 ,以及急性重型肝炎是否存在病理亚型。方法 :对比国内外有关资料 ,对北京地坛医院 4 8例急性和 7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肝穿刺病理切片作重点观察。结果 ... 目的 :从病理角度探讨我国现行的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时限划分是否能与国际接轨 ,以及急性重型肝炎是否存在病理亚型。方法 :对比国内外有关资料 ,对北京地坛医院 4 8例急性和 7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肝穿刺病理切片作重点观察。结果 :从时间上看 ,我国的急性重症肝炎 (<10d)与亚急性重症肝炎的急性期 (10d~ 30d)分别相当于国外急性肝衰竭中的超急性及暴发性亚型 ;如将我国亚急性重症肝炎中的急性期归入急性重症肝炎 ,则不论时限划分还是病理变化均与国际一致。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变为肝细胞的急性广泛坏死(大块、亚大块或桥接坏死 ) ,坏死 >2 / 3者 ,多不能存活 ;如坏死≤ 1/ 2 ,存活肝细胞虽有变性 ,经及时治疗 ,再生迅速 ,多数可望修复 ,年轻者预后尤佳。结论 :我国重型肝炎的病变规律与国际上一致 ,不难接轨 ;急性重型肝炎不存在水肿亚型 ,其坏死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限划分 重型肝炎 分类 病理学改变
下载PDF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调控牛科物种脂合成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刀文彬 欧阳依娜 +1 位作者 哈福 苗永旺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3期84-92,共9页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al binding protein,SREBPs)是细胞核内调控脂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在细胞核内通过结合下游靶基因调控区的顺式作用元件来参与转录过程,进而调控脂代谢,包括调控体脂的沉积和乳脂的合...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al binding protein,SREBPs)是细胞核内调控脂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在细胞核内通过结合下游靶基因调控区的顺式作用元件来参与转录过程,进而调控脂代谢,包括调控体脂的沉积和乳脂的合成。本文综述了SREBPs的结构与功能、SREBPs参与的生物学路径、SREBP1参与牛科物种体脂沉积和乳脂合成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牛SREBPs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牛科物种 脂合成 调控
下载PDF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理炎症分期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文建春 刀文彬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9-200,共2页
本文对60例亚重肝的肝标本进行了研究。根据其炎症、坏死和肝板破坏的程度,将肝标本进行了病理炎症分期。结果发现炎症急性期标本可向炎症进行期或炎症修复期转化;炎症修复期患者预后较好,而炎症进行期患者全部死亡。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病理
原文传递
致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宫恩聪 高子芬 +7 位作者 郑杰 张波 钟延丰 邹万忠 方伟岗 刀文彬 顾江 石晓红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0-395,T001,共7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各系统的病理变化 ,探讨SARS发病机制。方法 对北京市 6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系统尸体解剖 ,并进行肉眼、常规HE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原位杂交检查。结果 电镜和原位杂交显示SA...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各系统的病理变化 ,探讨SARS发病机制。方法 对北京市 6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系统尸体解剖 ,并进行肉眼、常规HE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原位杂交检查。结果 电镜和原位杂交显示SARS CoV侵犯多种器官的多种组织 ,SARS CoV样的病毒颗粒可见于包括血管内皮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和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原位杂交显示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肠上皮细胞、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都有SARS CoV的基因存在。致死的SARS对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损害最严重。弥漫性肺泡损伤是肺内的主要病变 ,表现为渗出性、增生性和纤维化三种病变的混杂。渗出性病变是早期改变 ,肺泡腔内大量蛋白性液体渗出 ,部分肺泡内多量纤维蛋白渗出 ,并可见多量红细胞 ;肺泡壁蛋白性透明膜形成。增生性病变为中期改变 ,主要表现为脱屑性肺泡炎。纤维化病变为晚期改变 ,在透明膜和纤维蛋白渗出的基础上 ,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胶原纤维沉积 ,肺泡内逐渐发生纤维化 ;肺间质明显增宽 ,其内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增生。脾和淋巴结的淋巴组织萎缩 ,T细胞和B细胞大量减少 ,以T细胞减少更明显。淋巴滤泡和生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发病机制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免疫组织化学 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一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石晓虹 郎振为 +3 位作者 沈冰 马沛卿 刀文彬 刘彦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85-786,共2页
关键词 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艾滋病 北京地区 CD4^+T淋巴细胞 间断发热 入院体检 抗-HIV 外阴溃疡 单采血浆 10年前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尸解肺标本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裴斐 郑杰 +16 位作者 高子芬 钟延丰 方伟岗 宫恩聪 邹万忠 王盛兰 高冬霞 谢志刚 陆敏 石雪迎 刘从容 杨京平 王玉萍 韩志惠 石晓红 刀文彬 顾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6-660,共5页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尸解肺标本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制。方法观察了2003年4—7月期间死于SARS的6例患者的肺标本,并采用光镜、电镜、Masson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EnVision法)进行研究。结果肺标本的病理形态...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尸解肺标本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制。方法观察了2003年4—7月期间死于SARS的6例患者的肺标本,并采用光镜、电镜、Masson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EnVision法)进行研究。结果肺标本的病理形态改变:(1)6例的双肺均可见到弥漫性实变病灶,肺重量明显增加;(2)6例均可见到弥漫性肺泡损伤,包括透明膜形成、肺泡腔内水肿/出血、纤维素沉积和肺泡上皮细胞脱屑,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肺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明显破坏;(3)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有一定异型性,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呈双染性和颗粒状,胞质内可见小脂肪空泡聚集(5/6);(4)6例中有5例可见巨细胞在肺泡内浸润,巨细胞大多AE1/AE3阳性(5/6),少数CD68阳性(2/6);(5)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肺泡腔内和肺泡间隔内有多量巨噬细胞浸润(6/6);(6)6例中有5例可见巨噬细胞噬红细胞象;(7)6例中有5例可见肺纤维化,包括肺泡间隔和肺间质增宽(5/6)、肺泡腔内渗出物机化(6/6)和胸膜增厚(4/6)。Masson三色染色证实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多数为Ⅲ型胶原。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例有明显的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灶;(8)5例可见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9)6例患者均可见血栓;(10)2例同时合并其他感染,1例合并细菌感染,另1例合并真菌感染。此外,电镜发现在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内有冠状病毒样颗粒。结论SARS冠状病毒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明显浸润和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显著增生在SARS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尸体解剖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二例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沛卿 郎振为 +5 位作者 沈冰 石晓虹 刀文彬 刘彦春 李若瑜 伦文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活检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过碘酸-希夫染色、Gomori六胺银特殊染色,观察马尔尼菲青霉菌在组织中的形态特点...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活检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过碘酸-希夫染色、Gomori六胺银特殊染色,观察马尔尼菲青霉菌在组织中的形态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在组织内可见酵母状真菌,过碘酸-希夫染色、Gomori六胺银真菌染色阳性,可见呈腊肠样结构并具有横隔。结论组织病理学检查,马尔尼非青霉菌具有较典型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青霉属 真菌菌病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肝脂肪变性的临床病理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郎振为 石瑞芳 +3 位作者 刀文彬 兰孟东 张晨宇 石晓虹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35-836,共2页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HBsAg携带者达1.2亿人之多。与此同时,我国的脂肪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已经位居我国常见肝病的第二位,并且两种病变可以合并存在。目前国内对于...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HBsAg携带者达1.2亿人之多。与此同时,我国的脂肪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已经位居我国常见肝病的第二位,并且两种病变可以合并存在。目前国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的临床病理研究资料甚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脂肪变性 临床病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HBSAG携带者 慢性传染病 研究资料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艾滋病患者的肝脏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郎振为 刀文彬 +5 位作者 张福杰 石晓虹 马志春 马佩卿 沈冰 吕红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0-932,共3页
目的 观察艾滋病(AIDS)患者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 对11例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和3例 AIDS 患者肝活体组织检查(肝活检)以及12例尸体解剖肝脏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 免疫组织化学对肝活检组织及尸体解剖肝组织中的HIV-1... 目的 观察艾滋病(AIDS)患者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 对11例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和3例 AIDS 患者肝活体组织检查(肝活检)以及12例尸体解剖肝脏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 免疫组织化学对肝活检组织及尸体解剖肝组织中的HIV-1外膜蛋白 gp120和衣壳蛋门 p24抗原进行检测。结 果 14例肝活检组织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11例肝脏库普弗细胞和部分淋巴细胞中有 HIV-1外 膜蛋白 gp120或(和)衣壳蛋白 p24抗原表达,肝细胞呈阴性。尸体解剖肝组织中检出巨细胞病毒感染5例, 分枝杆菌及弓形虫感染各3例,HIV 1衣壳蛋白 p24抗原阳性5例。结论 AIDS 患者肝组织中存在 HIV 1 感染,活检肝组织病例中机会性感染的几率较低。在尸体解剖肝组织中,机会性感染较为多见,并常为全身 机会性感染的局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兰孟东 马佩卿 +8 位作者 赵红心 郎振为 沈冰 王培之 张亮 刀文彬 石晓虹 马志春 张福杰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5例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PCNA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5例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PCNA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oxp3进行检测。结果35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1~4期分别有5、4、14和12例。所有淋巴结组织中均检测出Foxp3及PCNA的表达;在各期淋巴结病变中,Foxp3及PCNA的表达模式相似,在1、2期淋巴结病变中,阳性细胞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滤泡间区和付皮质区;3、4期随着淋巴细胞的数量衰竭,其阳性细胞数量减少更显著。Foxp3与PCNA的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着淋巴结病变的进展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其数量逐渐降低或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
原文传递
肝组织固有荧光分布特征研究
17
作者 魏红山 张黔英 +4 位作者 石晓虹 沈冰 黄玉波 刀文彬 徐道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研究旨在观察:在不同波长激发光激发下,肝组织固有荧光分布特征;在不同波长紫外光激发下,纤维化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明确肝组织固有荧光分布特征、血清光谱特征与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肝组织 血清 肝纤维化程度 患者 观察 荧光 紫外吸收光谱 光分布 紫外光激发
原文传递
国人艾滋病尸检九例
18
作者 刘蕾 刀文彬 +1 位作者 郑丽虹 宫恩聪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8-419,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 临床 病理改变 尸检 观察 尸体解剖 标本 系统观 国内
原文传递
干扰灵、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2例组织学观察
19
作者 易俊卿 吴婉芬 +3 位作者 徐道振 刀文彬 许永俊 罗幸儿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干扰灵、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2例组织学观察易俊卿,吴婉芬,徐道振,刀文彬,许永俊,罗幸儿在干扰灵及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的观察过程中,我们对其中前后进行了两次肝组织活检的22例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运用... 干扰灵、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2例组织学观察易俊卿,吴婉芬,徐道振,刀文彬,许永俊,罗幸儿在干扰灵及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的观察过程中,我们对其中前后进行了两次肝组织活检的22例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运用了肝组织学活性指数记分法(H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干扰灵 病毒唑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探讨——附294例肝穿刺组织检查
20
作者 席与萍 刀文彬 +1 位作者 吴秉铨 石景昱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5年第1期15-17,插页3,共4页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形态改变是病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工作的体会,对294例病毒性肝炎提出系统的分型,并讨论各类型的病理诊断依据.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理组织学 分型 肝穿刺 组织检查 VIRAL HEPATITIS 诊断依据 病理形态 理学家 系统 课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