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轨接触下阻尼板车轮降噪特性试验分析
1
作者 刘世亮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期163-165,195,共4页
【目的】提高评价阻尼板车轮的降噪特性准确率。【方法】在轮轨接触下,利用特制工装并依据半消声室声学测试标准,对标准车轮WA和阻尼板车轮WB展开声辐射测试。【结果】1)相比轴向,径向激励下的降噪效果更好,达到了10.6dB(A),而轴向激励... 【目的】提高评价阻尼板车轮的降噪特性准确率。【方法】在轮轨接触下,利用特制工装并依据半消声室声学测试标准,对标准车轮WA和阻尼板车轮WB展开声辐射测试。【结果】1)相比轴向,径向激励下的降噪效果更好,达到了10.6dB(A),而轴向激励下只有7.8 dB(A)。2)阻尼板对车轮在频率800 Hz以下几乎没有降噪效果,但在800 Hz以上时降噪效果有明显提升。3)阻尼板能够很好地抑制车轮径向缩张和轴向弯曲运动,降低振动,减小车轮声辐射。【结论】阻尼板对车轮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和降噪频段,具有理论参考意义,可为阻尼板车轮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 阻尼板 轮轨接触 激励 频率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豫北潮土区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琛 石柯 +6 位作者 朱长伟 姜桂英 罗澜 孟威威 刘芳 申凤敏 刘世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3,共10页
为揭示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小麦光合作用、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置常规小麦播量+常规施氮量(CBCF)、小麦播量增加30%+常规施氮量(ZBCF)、小麦播量增加30%+氮量减施20%(ZBJF)、常规小麦播量+氮量减施20%(CBJF)... 为揭示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小麦光合作用、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置常规小麦播量+常规施氮量(CBCF)、小麦播量增加30%+常规施氮量(ZBCF)、小麦播量增加30%+氮量减施20%(ZBJF)、常规小麦播量+氮量减施20%(CBJF)共4个处理,其中小麦常规播量为232.5 kg·hm^(-2);常规施氮量为219 kg·hm^(-2)。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光合参数指标、成熟期小麦产量及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结果表明,①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随生育时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CBJF处理提高了拔节期净光合速率;ZBJF处理在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为20.53µmol·m^(-2)·s^(-1),同时增加了小麦拔节期叶绿素含量。②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随生育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拔节期常规施氮肥处理显著高于氮肥减施处理;灌浆期ZBJF处理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70.87µmol·mol-1和0.33µmol·m^(-2)·s^(-1)。③蒸腾速率随生育时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灌浆期ZBJF处理的蒸腾速率最高,为3.51µmol·m^(-2)·s^(-1)。④ZBJF处理的穗粒数较CBJF处理增加12%,且减氮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⑤相较于CBCF处理,氮肥减施处理降低了10—20 cm土层中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施处理虽然减少了10—30 cm土壤有效态氮含量,但小麦生长和产量相较于常规施氮处理并未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其中ZBJF处理提高了小麦灌浆期主要光合作用参数,并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河南省典型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
作者 罗澜 席源 +5 位作者 华仲臣 姚林林 姜桂英 申凤敏 刘芳 刘世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7,共9页
基于河南省典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其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变化影响特征,为河南省土壤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褐土和潮土中,果园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分别比荒地高70.12%和29.04... 基于河南省典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其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变化影响特征,为河南省土壤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褐土和潮土中,果园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分别比荒地高70.12%和29.04%。在砂姜黑土中,农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为23.61 g/kg。2)在褐土中,果园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低活性有机质(LLOM)和高活性有机质(HLOM)质量分数,但荒地土壤的总活性有机质占总有机质的比例高达67.79%;在砂姜黑土和潮土中,农田利用方式显著提高土壤各活性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其总活性有机质的比例分别为48.66%和41.08%。3)不同土壤类型下,农田土壤的碳库指数(CPI)数值均>1。在褐土中,菜地利用方式有利于LLOM和中活性有机质(MLOM)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提高,分别为95、137。在砂姜黑土和潮土中,农田利用方式有助于土壤各活性有机质的CPMI的增高,值的范围分别为183~202和154~171。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互作均对土壤各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综上,在褐土中,果园利用方式提高土壤LLOM和HLOM含量效果最佳;在砂姜黑土和潮土中,农田利用方式有助于提高土壤各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互作对土壤总有机质、各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双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老化微塑料吸附重金属镉及其毒性效应
4
作者 王沛恒 王树楠 +4 位作者 王贝贝 赵世博 刘世亮 赵颖 滕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3-1812,共10页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且能够作为载体影响其他污染物环境行为.本文主要探究了不同老化程度的微塑料PE和PP对重金属镉(Cd)的吸附特性及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微塑料颗粒随老化程度的增加其对Cd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通过模型拟合发...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且能够作为载体影响其他污染物环境行为.本文主要探究了不同老化程度的微塑料PE和PP对重金属镉(Cd)的吸附特性及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微塑料颗粒随老化程度的增加其对Cd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通过模型拟合发现,初始微塑料和老化微塑料对重金属Cd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模型,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微塑料吸附Cd的量与环境pH值及微塑料浓度密切相关.随pH值升高,由于微塑料表面的去质子化作用Cd的吸附量逐渐增加.然而,随着微塑料浓度升高,微塑料颗粒表面吸附位点的竞争作用则导致Cd吸附量的降低.微塑料吸附Cd后其复合污染的生物毒性有所增加,二者的复合生物毒性与微塑料老化程度、Cd吸附量正相关,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本研究为充分认识微塑料及老化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行为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准确评估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环境行为 生物毒性
原文传递
木醋液对不同品种小麦富集转运Cd以及根际土壤Cd形态转化的影响
5
作者 叶佳润 吴苗苗 +4 位作者 周新元 孙彬浩 刘世亮 赵颖 刘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8,共7页
为探讨木醋液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木醋液施用对Cd污染农田中当地3个普遍种植品种小麦的生长及对重金属镉(Cd)的富集、转运及根际土壤Cd含量和形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醋液显著提高各... 为探讨木醋液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木醋液施用对Cd污染农田中当地3个普遍种植品种小麦的生长及对重金属镉(Cd)的富集、转运及根际土壤Cd含量和形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醋液显著提高各品种小麦籽粒和秸秆的生物量(p<0.05),各品种小麦秸秆Cd分布系数提高8.91%~20.44%,而籽粒和根的分布系数分别降低13.93%~35.93%,4.76%~18.76%;各品种小麦秸秆和根的Cd富集系数显著提高(p<0.05),表现为C品种>A品种>B品种;各品种小麦Cd在根—秸秆转运系数(TF根—秸秆)显著提高(p<0.05),而Cd在秸秆—籽粒转运系数(TF秸秆—籽粒)除C品种外均显著降低(p<0.05)。各品种小麦根际土Cd含量比种植前分别降低0.26,0.23,0.21 mg/kg,施加木醋液处理根际土Cd含量比种植前降低13.11%~16.97%。小麦种植前后土壤Cd的赋存形态差异显著(p<0.05),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显著提高(p<0.05),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显著降低(p<0.05)。因此,施加木醋液显著提高小麦各部位生物量(p<0.05),对籽粒Cd含量影响不显著,增加根部向秸秆的转运系数,有助于小麦秸秆对Cd的积累,但不增加小麦籽粒的超标风险,可通过秸秆离田这一措施将Cd从农田土壤逐步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木醋液 CD 小麦
下载PDF
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强化植物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63
6
作者 刘世亮 骆永明 +6 位作者 丁克强 李华 吴龙华 邢维芹 宋静 曹志洪 陶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研究了种植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L )在接种和不接种菌根真菌 (GlomuscaledoniumL )情况下对土壤中苯并 [a]芘 (B[a]P)的降解动态。历经 90天的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较高浓度 (10 0mgkg-1)B[a]P能降低菌根真菌对植物根的侵染率。种植... 研究了种植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L )在接种和不接种菌根真菌 (GlomuscaledoniumL )情况下对土壤中苯并 [a]芘 (B[a]P)的降解动态。历经 90天的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较高浓度 (10 0mgkg-1)B[a]P能降低菌根真菌对植物根的侵染率。种植紫花苜蓿和接种菌根真菌能促进土壤中可提取态B[a]P的降解 ,在接种情况下 ,有植物时对三种浓度 (1mgkg-1,10mgkg-1,10 0mgkg-1)B[a]P的降解率分别达 86 2 %、86 6 %、5 7 0 % ;而没有植物时B[a]P的降解率为 5 3 5 %、5 3 0 %、33 0 %。不接菌根真菌时的降解率比接菌根真菌的低得多 ,不接种菌根真菌时 ,有植物的B[a]P降解率分别达 75 9%、77 7%、5 3 4 % ;而不种植物的降解率分别为 5 4 9%、5 2 6 %、34 1% ,低、中浓度 (1mgkg-1,10mgkg-1)两处理的降解率明显地高于高浓度处理(p <0 0 5 )。B[a]P添加对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高浓度B[a]P处理土壤的酶活性明显地低于其它三个处理 ,接种菌根真菌能够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 ,从而促进了土壤中B[a]P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土壤污染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修复 强化作用 降解率 多酚氧化酶 紫花苜蓿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7
作者 刘世亮 骆永明 +2 位作者 曹志洪 丁克强 蒋先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7-265,共9页
本文综述了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降解途径、机理及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并从植物修复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与微生物联合作用促进污染土壤中PAHs降解的途径、机理及其应用。提出了利用微生物共代谢降解及其与植物联合修复PAHs污染土... 本文综述了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降解途径、机理及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并从植物修复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与微生物联合作用促进污染土壤中PAHs降解的途径、机理及其应用。提出了利用微生物共代谢降解及其与植物联合修复PAHs污染土壤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未来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修复 多环芳烃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
下载PDF
黑麦草对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根际修复及其酶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52
8
作者 刘世亮 骆永明 +2 位作者 丁克强 李华 吴龙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6-532,共7页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对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的可提取态浓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黑麦草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苯并[a]芘浓度的减少,提高了苯并[a]...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对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的可提取态浓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黑麦草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苯并[a]芘浓度的减少,提高了苯并[a]芘在土壤中的降解率,在1、10、50mg·kg-1苯并[a]芘处理浓度下,黑麦草生长土壤中苯并[a]芘的降解率分别达90.3%、87.5%、78.6%;而没有黑麦草生长土壤中苯并[a]芘的降解率则为79.3%、66.4%、55.6%。黑麦草根系增强了土壤中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以及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碳的含量,从而提高植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植物的地上部也可积累少量苯并[a]芘,但植物对苯并[a]芘的吸收不是黑麦草对其修复的主要机制。土壤自身具有修复苯并[a]芘的潜能,种植黑麦草具有强化土壤修复苯并[a]芘污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黑麦草 多环芳烃 苯并[A]芘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烤烟品质和产值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世亮 杜君 +4 位作者 化党领 介晓磊 王维超 王雪芬 韩富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1-858,共8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苹果酸、油酸和腐殖酸对烤烟品质指标及产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酸能明显提高烟叶中P素、K素、总糖、还原糖含量、钾氯比和糖碱比值,以及糠醛、苯甲醛、茄酮、巨豆三烯酮和新植二烯等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改...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苹果酸、油酸和腐殖酸对烤烟品质指标及产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酸能明显提高烟叶中P素、K素、总糖、还原糖含量、钾氯比和糖碱比值,以及糠醛、苯甲醛、茄酮、巨豆三烯酮和新植二烯等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改善烟草的香吃味。同时不同程度地降低烟叶中N素、淀粉、蛋白质、烟碱和氯离子的含量,从而协调和平衡烟叶中的化学成分,改善烟叶的品质。其中,苹果酸的效果最佳,腐殖酸和油酸次之。苹果酸可明显提高烤烟的均价和上中等烟的比例,腐殖酸可明显提高烤烟的产量、产值及上中等烟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机酸 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世亮 杨振民 +2 位作者 化党领 介晓磊 李有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248-252,共5页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养分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能够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烟草体内的丙二醛含量,提高N、P...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养分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能够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烟草体内的丙二醛含量,提高N、P、K在烟叶中的积累量。但是不同种类的有机酸作用的程度不一样,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的效果相对较好,苯甲酸和腐殖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生化特性 生长发育 有机酸 烤烟 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 淀粉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养分含量 根系活力 烟草 转化酶 积累量 苹果酸 柠檬酸 腐殖酸 苯甲酸 水培 烟叶
下载PDF
施磷肥对Cd污染土壤中油麦菜生长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世亮 刘忠珍 +3 位作者 介晓磊 化党领 李有田 裴红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网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镉(Cd)污染的石灰性潮土中施入磷肥(P)对油麦菜生长及其对Cd,Cu,Zn,Mn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Cd污染程度不同的土壤中施磷肥显著地促进了油麦菜生长,增加程度随Cd污染的加重呈先增大... 采用网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镉(Cd)污染的石灰性潮土中施入磷肥(P)对油麦菜生长及其对Cd,Cu,Zn,Mn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Cd污染程度不同的土壤中施磷肥显著地促进了油麦菜生长,增加程度随Cd污染的加重呈先增大再减小趋势;磷肥的施入显著降低了植株体内Cd的含量,对Cu,Zn,Mn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促进了油麦菜对Cd元素的总吸收量,高含量Cd污染土壤增施磷肥时,植株对Cd的总吸收量最大;施磷也促进了油麦菜对Cu,Zn,Mn的总吸收量,且其增加幅度随Cd污染程度的加深呈先增加再减小趋势;同时发现植株体内Cd的含量与进入土壤环境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磷 磷肥 油麦菜 植株 吸收量 生长 石灰性潮土 含量 体内 影响
下载PDF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2
作者 刘世亮 骆永明 +1 位作者 丁克强 曹志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7-192,210,共7页
植物修复是土壤有机污染物修复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包括植物吸收、根际土壤酶促进降解和微生物对其的一系列降解。本文简述了植物修复的含义,系统综述了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并阐述了利用植物对农药、氯代化合物、多环芳烃和其它... 植物修复是土壤有机污染物修复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包括植物吸收、根际土壤酶促进降解和微生物对其的一系列降解。本文简述了植物修复的含义,系统综述了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并阐述了利用植物对农药、氯代化合物、多环芳烃和其它有机污染物进行修复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有机污染物 植物修复 根际微生物
下载PDF
烤烟钾素营养及提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世亮 刘中阳 +3 位作者 化党领 介晓磊 李有田 裴红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2,共5页
钾素对烟草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以及卷烟制品的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烤烟钾素生理、影响含钾量的主要因素、提高含钾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应注意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烤烟 钾素营养 含钾量 土壤
下载PDF
外源糖调节不同碳氮比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世亮 刘增俊 +5 位作者 杨秋云 介晓磊 化党领 刘芳 杨振民 杨晓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164,共4页
通过外源葡萄糖调节营养液的碳氮比,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不同碳氮比处理均能提高叶片叶绿素的含量;碳氮比为0.5时,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最强;蔗糖转化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碳氮比为... 通过外源葡萄糖调节营养液的碳氮比,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不同碳氮比处理均能提高叶片叶绿素的含量;碳氮比为0.5时,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最强;蔗糖转化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碳氮比为0.75处理除外),以碳氮比为0.5的处理最高;随碳氮比的升高各处理氮、钾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磷含量则一直升高;各处理烟叶总糖含量都较对照高,其中以碳氮比为0.4,0.5,0.75处理效果较明显;还原糖含量表现为:碳氮比0.5>碳氮比0.4,0.75>碳氮比0.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糖 碳氮比 烤烟 生理生化特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保水剂对玉米生长和土壤养分转化供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刘世亮 寇太记 +2 位作者 介晓磊 李有田 谭金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砂薄土壤中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的生长性状及生物量和施入保水剂后对土壤养分转化与供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株高,增加总叶面积,增加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变土壤的固、液、气相比,...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砂薄土壤中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的生长性状及生物量和施入保水剂后对土壤养分转化与供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株高,增加总叶面积,增加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变土壤的固、液、气相比,使之更趋于合理同时保水剂的施用使得土壤有效水贮量增加,在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砂薄土壤 养分转化
下载PDF
喷施亚硒酸钠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世亮 马闯 +4 位作者 介晓磊 刘芳 崔海燕 化党领 胡华锋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3-78,共6页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3个不同施硒水平(50、100、200 mg/kg)对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4茬每茬次干草产量都随着施硒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但对不同茬次的干草产量影响不同,适量喷施硒肥可以显...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3个不同施硒水平(50、100、200 mg/kg)对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4茬每茬次干草产量都随着施硒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但对不同茬次的干草产量影响不同,适量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P<0.05),年产量以施肥量50 mg/kg的亚硒酸钠最高。喷施硒肥对每茬次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同,4个处理紫花苜蓿粗蛋白、粗灰分及植株磷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粗纤维及粗脂肪含量则随着喷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粗纤维以100 mg/kg处理最高,粗脂肪以200 mg/kg处理最高,但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年积累量都随着施硒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以50mg/kg处理最高,要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紫花苜蓿 亚硒酸钠 草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抗旱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世亮 刘芳 +4 位作者 化党领 杨素勤 介晓磊 韩富根 刘增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及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施用在烟草生长前期抑制了烟草的生长,但随生长期的延长,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低剂量保水剂(15 kg/hm2)的施用提高了烟叶中还原糖、钾的含量,并能显著地降低淀粉、...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及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施用在烟草生长前期抑制了烟草的生长,但随生长期的延长,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低剂量保水剂(15 kg/hm2)的施用提高了烟叶中还原糖、钾的含量,并能显著地降低淀粉、烟碱和氯离子的含量,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保水剂的施用量为15kg/hm2和30 kg/hm2时能明显提高烟叶的经济性状,增加烤烟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烤烟 烟叶品质
下载PDF
畜禽粪便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小麦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世亮 刘晨旭 +5 位作者 刘红恩 王文亮 刘芳 赵建中 孙广梅 郑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51,共7页
针对规模化养殖企业产生大量畜禽粪便处理困难和如何进行农田利用的问题,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畜禽粪便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砂质潮土小麦土壤的pH、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 针对规模化养殖企业产生大量畜禽粪便处理困难和如何进行农田利用的问题,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畜禽粪便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砂质潮土小麦土壤的pH、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化学氮肥施用量对pH影响不明显。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小麦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化学氮肥施用量增加,仅增加而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而对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明显。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但在相同有机肥施用量下,化学氮肥的施用去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对中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无明显的影响。小麦的穗粒数和穗数随着有机质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穗数,在无有机肥施用时,氮肥施用对小麦穗粒数影响不明显,而在低量有机肥(1 600kg/667m2)和中量有机肥(2 400kg/667m2)处理下,小麦穂粒数总体上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小麦产量随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量增加明显增加。所以,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可适当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从而可减少化学氮肥对土壤面源污染的负荷,同时也可使畜禽粪便有机肥得到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有机肥 氮肥 小麦 土壤理化性状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及形态转化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世亮 介晓磊 +2 位作者 李有田 谭金芳 安志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0-373,共4页
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有效性及形态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肥的有效性为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氟磷灰石.在贫磷土壤中小麦对磷的利用率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富磷土壤.在小麦生长... 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有效性及形态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肥的有效性为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氟磷灰石.在贫磷土壤中小麦对磷的利用率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富磷土壤.在小麦生长季里,水溶性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绝大部分转化为缓效态Ca8 P,同时也有一定量的Ca2 P和Al P生成,但很少生成Fe P和Ca10 P.难溶性磷灰石在土壤中相当稳定,不仅肥效差,而且也很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形态转化 磷肥 磷素利用率
下载PDF
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中筋型小麦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世亮 马政华 +3 位作者 化党领 介晓磊 黄绍敏 吕德彬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4期188-193,共6页
在长期定位施肥的潮土上采用池栽试验,研究了N、P、K化学肥料和有机肥的不同配比对中筋型小麦豫麦49-986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N、P、K及有机肥配比可以提高小麦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改善荧光反应,提高小麦籽... 在长期定位施肥的潮土上采用池栽试验,研究了N、P、K化学肥料和有机肥的不同配比对中筋型小麦豫麦49-986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N、P、K及有机肥配比可以提高小麦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改善荧光反应,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优化蛋白质组分配比,其中施肥配比为MN1P1K1的处理更能提高的小麦产量、增加粗蛋白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并优化的蛋白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小麦生长 品质 对中 潮土 硝酸还原酶活性 粗蛋白含量 蛋白质产量 蛋白质组分 生理特性 豫麦49 化学肥料 小麦叶片 荧光反应 小麦籽粒 组分配比 小麦产量 施肥配比 有机肥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