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1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组织与他组织概念从中医信息学角度认识人体稳态
1
作者 刘丽红 杨乐乐 +2 位作者 高博 姚克宇 崔蒙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中医信息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本,是经过大量观察和实践归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其对于个体稳态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医信息学角度出发,引入“自组织”和“他组织”概念探讨人体稳态的形成与维持,自组织... 中医信息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本,是经过大量观察和实践归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其对于个体稳态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医信息学角度出发,引入“自组织”和“他组织”概念探讨人体稳态的形成与维持,自组织代表系统内部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形成和维持人体系统稳态起重要作用;他组织作为人为引入的辅助组织,通过激活人体系统的自组织活动促进稳态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他组织 稳态 中医信息学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展望思考
2
作者 杨乐乐 王哲 +2 位作者 姚克宇 刘丽红 朱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其智能化发展仍需要多种工具支持。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作为其重要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大语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其智能化发展仍需要多种工具支持。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作为其重要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大语言模型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对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思考,以期为中医药领域的智能化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为了探讨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生物医学领域大语言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概述了医学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医学大语言模型的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生物医学领域已开展的大语言模型相关研究,思考并展望了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深入思考了构建及应用中医大语言模型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医药 应用展望
原文传递
疫病病机语义模型初探
3
作者 郝梦 朱彦 +2 位作者 刘丽红 张一鸣 付璐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古今疫病病机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医疫病相关文献,利用Excel2016录入信...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古今疫病病机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医疫病相关文献,利用Excel2016录入信息,利用SPSS Statistics 26统计病因、病位频次,利用ChiPlot网站对病因、病位进行关联分析。根据疫病病因病机分布情况,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疫病病机语义模型。结果 共纳入文献540篇,涉及疫病相关病因28个、病位23处。其中,寒疫病因8个、病位6处;温疫病因12个、病位16处;其他疫病病因18个、病位22处。结论 寒疫病因与寒、冷等寒性病邪及虚邪关系密切,其病位多发生在肠、脾。温疫病因多与温、热、火等热性病邪及湿邪相关,其病位涉及肠、胃、肌肤腠理、肌肉血脉、膜原等。其他疫病病因多为特殊毒/气邪致病,常见于胃、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病机 语义模型 寒疫 温疫
下载PDF
国医大师治疗不寐用药规律
4
作者 张舒琪 张琪 +1 位作者 程婷 刘丽红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医大师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收录的国医大师治疗不寐文献,...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医大师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收录的国医大师治疗不寐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Excel2017分析药物频次、功效及性味归经,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5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有效处方335首,涉及中药308味,高频药物为酸枣仁、茯苓、甘草、当归、柴胡、炙甘草、白芍等;药物类型以润肠通便药、宁心安神药、燥湿化痰药为主;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心经、肝经为主。关联规则得出17组核心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2类。结论 国医大师治疗不寐以养心安神、疏肝健脾为关键治法,用药以安神类为主,还多用润肠通便类、燥湿化痰类药,常用酸枣仁汤、逍遥散、天王补心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不寐 失眠 难眠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燕赵医学古籍文献数据库项目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5
作者 于淼 齐晓凡 +2 位作者 刘丽红 满伟 周计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5期1-3,共3页
为传承弘扬燕赵中医药精华,课题组在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发、构建“燕赵医学古籍文献数据库”,目前已完成系统的构建、相关古籍的校勘及标注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中医文献学科教授带领研究生完成文献搜集、古籍校勘、... 为传承弘扬燕赵中医药精华,课题组在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发、构建“燕赵医学古籍文献数据库”,目前已完成系统的构建、相关古籍的校勘及标注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中医文献学科教授带领研究生完成文献搜集、古籍校勘、文本整理、语料标注等工作。通过参与燕赵医学古籍文献数据库构建流程,研究生对燕赵医学的繁荣与贡献有了整体了解,提升了自身古籍文献的整理能力,进一步熟悉燕赵医学古籍文献的特征与医家学术思想,提高了古籍数字化处理及利用的能力。项目的建设对培养研究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医学 古籍文献数据库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深化地名调查成果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刘丽红 韩俊 刘琦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21期97-99,共3页
地名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对空间认知的方式之一。因此,采用地名对人们所关注的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描述更易为大众理解。在研究地名数据库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已有地名普查数据库成果,提出了... 地名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对空间认知的方式之一。因此,采用地名对人们所关注的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描述更易为大众理解。在研究地名数据库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已有地名普查数据库成果,提出了完善地名数据库的内容和方案,说明了地名数据库服务方案并进行了应用举例,最终探讨了深化地名数据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方案与地名数据服务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普查 文化传承 数据库 空间信息 实景三维
下载PDF
一株高效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雷 邱路凡 +2 位作者 刘丽红 赵雪钰 韩春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以黑土水稻田中解钾菌为研究目标,共分离筛选出5株解钾菌,通过其形态特征以及测定菌株解钾能力筛选出1株高效解钾菌株S1。利用16S rDNA鉴定S1的种属,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的5株解钾... 以黑土水稻田中解钾菌为研究目标,共分离筛选出5株解钾菌,通过其形态特征以及测定菌株解钾能力筛选出1株高效解钾菌株S1。利用16S rDNA鉴定S1的种属,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的5株解钾菌均能有效分解钾长石,菌株S1解钾能力最强,解钾率为57.03%,发酵液中解钾量为3.852 mg/L,为最优解钾菌。初步鉴定解钾菌S1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ambifaria)。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培养组分为碳源1.0%甘露醇、氮源1.0%蛋白胨、无机盐0.5%K_(2)HPO_(4),培养条件为温度30℃、时间48 h、培养基装液量(培养瓶250 mL)80 mL、初始pH 6.5、接种量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解钾菌 菌种鉴定 培养条件 正交试验
下载PDF
miR-122-5p和miR-183-5p在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神经损伤的相关性
8
作者 刘丽红 张燕 张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28-431,466,共5页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和微小RNA-122-5p(miR-122-5p)、微小RNA-183-5p(miR-183-5p)血清水平对患者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二者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和微小RNA-122-5p(miR-122-5p)、微小RNA-183-5p(miR-183-5p)血清水平对患者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二者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85例)和中重度损伤组(61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水平;分析患者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与神经损伤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对患者神经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中重度损伤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清miR-122-5p水平均高于轻度损伤组,血清miR-183-5p水平则低于轻度损伤组。miR-122-5p与miR-183-5p水平之间、miR-183-5p水平与NIHSS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miR-122-5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肿体积、NIHSS评分、血清miR-122-5p水平为脑出血患者中重度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miR-183-5p血清水平为其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miR-122-5p和miR-183-5p血清水平可作为脑出血患者中重度神经损伤程度的诊断指标,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Youden指数更高。结论 脑出血患者的血清miR-122-5p、miR-183-5p水平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损伤 微小RNA-122-5p 微小RNA-183-5p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转染miR-223模拟物的巨噬细胞结核分枝杆菌清除能力、凋亡、炎症反应变化及miR-223与NLRP3靶向关系
9
作者 李达 刘波 +1 位作者 刘丽红 李秋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3-37,共5页
目的 观察肺结核患者血清微小RNA-223(miR-223)水平变化,以及转染miR-223模拟物的巨噬细胞结核分枝杆菌(MTB)H37Rv清除能力、凋亡、炎症反应变化,并分析miR-223与NLRP3靶向关系。方法 选取37例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标本(肺结核组)和同... 目的 观察肺结核患者血清微小RNA-223(miR-223)水平变化,以及转染miR-223模拟物的巨噬细胞结核分枝杆菌(MTB)H37Rv清除能力、凋亡、炎症反应变化,并分析miR-223与NLRP3靶向关系。方法 选取37例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标本(肺结核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健康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血清标本中miR-223。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经佛波脂刺激24 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健康组、MTB组、MTB+mimics-NC组、MTB+miR-223 mimics组,健康组细胞常规培养,MTB组、MTB+mimics-NC组、MTB+miR-223 mimics组均用MTB标准株H37Rv感染巨噬细胞,感染后MTB+mimics-NC组和MTB+miR-223 mimics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mimics-NC、miR-223 mimics转染至细胞中,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223及NLRP3、TNF-α、IFN-γ mRNA,流式细胞术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检测各组H37Rv细菌负荷量。取对数生长期THP-1细胞,随机分为miR-223 mimics+NLRP3-WT组、mimics-NC+NLRP3-WT组、miR-223mimics+NLRP3-MUT组、mimics-NC+NLRP3-MUT组,用Lipofectamine 2000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分别将miR-223mimics和NLRP3-WT、mimics-NC和NLRP3-WT、miR-223 mimics和NLRP3-MUT、mimics-NC和NLRP3-MUT共转染至各组细胞,转染后24 h检测各组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23与NLRP3是否存在靶向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肺结核组血清miR-223表达降低(P<0.05)。与健康组比较,MTB组miR-223表达、细胞凋亡率降低,NLRP3、TNF-α、IFN-γ mRNA表达及H37Rv细菌负荷量升高(P均<0.05);与MTB+mimics-NC组比较,MTB+miR-223 mimics组miR-223表达、细胞凋亡率升高,NLRP3、TNF-α、IFN-γ mRNA表达及H37Rv细菌负荷量降低(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NLRP3是miR-223的靶向基因。结论 肺结核患者血清miR-223表达降低,转染miR-223模拟物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增强MTB感染的巨噬细胞的除菌能力,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NLRP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3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肺结核病 活动性肺结核病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下载PDF
硼酸锌/三氧化二锑/可膨胀石墨协同体系阻燃氯丁橡胶及作用机理
10
作者 刘丽红 张艳 +2 位作者 马畅畅 方征平 王滕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3,共9页
为了提高氯丁橡胶(CR)的阻燃及抑烟性能,以硼酸锌(ZnB)、三氧化二锑(Sb_(2)O_(3))和膨胀石墨(EG)为复合阻燃体系,制备了阻燃CR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仪、垂直燃烧测定仪、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测试仪等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氯丁橡胶(CR)的阻燃及抑烟性能,以硼酸锌(ZnB)、三氧化二锑(Sb_(2)O_(3))和膨胀石墨(EG)为复合阻燃体系,制备了阻燃CR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仪、垂直燃烧测定仪、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测试仪等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引入17 phr ZnB、3 phr Sb_(2)O_(3)与7 phr EG到阻燃CR体系,CR/ZnB/Sb_(2)O_(3)-7EG氧指数可达到39.7%,并通过UL94 V0级,热释放峰值及总热释放量降低了约84.0%和44.3%,CO和CO_(2)产量也分别降低了52.0%和80.3%,明显抑制毒性气体的释放。此外,对残炭和气相产物的分析表明,该复合体系以气-固相机理为主,在CR复合材料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阻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橡胶 膨胀石墨 硼酸锌 三氧化二锑 阻燃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策略
11
作者 刘丽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13-016,共4页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幼儿教师应当开展现代化的教育活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之中,达成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使幼儿教育更具特色,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具体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幼儿教师应当开展现代化的教育活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之中,达成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使幼儿教育更具特色,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具体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策略,提出了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幼儿园教学方式、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等创新策略,旨在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幼儿园教育 信息化创新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烧伤科护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林利 向路艳 +3 位作者 李蓉 孙丽娟 孟美芬 刘丽红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烧伤科护生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烧伤科实习的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烧伤科护生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烧伤科实习的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采用问卷调查法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学结束后,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平均得分为(89.77±3.57)分、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得分为(94.60±2.33)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3±3.30)分、(92.67±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护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和认可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科护理教学查房中,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效果良好,更有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烧伤护理 护理教学 实习护生 教学查房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琪 常久 +4 位作者 季巍巍 郑宏 向宇雁 刘丽红 朱晓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86-190,共5页
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防治复杂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网络药理学可从复杂生物网络角度阐释病证和药物作用机制,挖掘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本文从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 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防治复杂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网络药理学可从复杂生物网络角度阐释病证和药物作用机制,挖掘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本文从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方面梳理近年中医药领域的网络药理学应用情况,以期为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证候 药效物质基础 机制研究 中药配伍 综述
下载PDF
中国传统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诗恒 童元元 +5 位作者 高曼 李彦文 张雨琪 甄思圆 刘扬 刘丽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8-1434,共7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法评价中国传统功法(CTE)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和中国生...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法评价中国传统功法(CTE)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发表的CTE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8月。结局指标包括骨关节炎指数(WOMAC)、VAS。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2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5.4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制作文献风险偏倚图;用Stata16.0进行Meta分析,当结局指标纳入文献数量≥10,绘制“比较-校正”漏斗图并进行egger检验,确定发表偏倚和小样本效应。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5种CTE:太极、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站桩功。结果显示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高。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缓解僵硬和疼痛方面,五禽戏效果最好;在改善功能活动方面,易筋经效果最好。在缓解僵硬方面:与太极拳相比,五禽戏的效果更好(MD=-64.69,95%CI为-107.07~-22.31,P<0.05),五禽戏的效果最好。纳入文献均未报道CTE的安全性。结论:基于现有证据,CTE治疗KOA的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训练,其中五禽戏和易筋经的效果优于其他C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功法 膝骨关节炎 网状Meta分析 太极 易筋经 八段锦 五禽戏 站桩功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宇 张舒琪 +2 位作者 佟琳 熊婕 刘丽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顶层标准结合底层数据的方法构建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方法整理课题前期研究抽取的文献数据,利用中医术语分析工具,基于前期构建的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语义网络模型框架,将提取的数据按不同类型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 目的探讨基于顶层标准结合底层数据的方法构建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方法整理课题前期研究抽取的文献数据,利用中医术语分析工具,基于前期构建的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语义网络模型框架,将提取的数据按不同类型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中相应的语义类型概念进行匹配映射,匹配结果进一步人工规范。结果纳入11个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将抽取的数据利用术语分析工具,与TCMLS中的对应类型概念进行匹配映射,结合人工规范,形成中医药优势病种术语集。结论本套术语集既符合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特征,又符合信息技术特征,可为实现中医药优势病种文献数据概念的结构化表达和计算机深度利用提供基础,顶层标准与底层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可为中医药领域术语集的构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优势病种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 术语集
下载PDF
中医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舒琪 朱彦 +2 位作者 姚克宇 孙函 刘丽红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目的分析目前中医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医PRO量表研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中医... 目的分析目前中医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医PRO量表研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中医PRO量表研究文献,收集量表相关信息,抽取量表相关的12个数据元素进行统计,分析中医PRO量表的开发情况及测评情况等。结果共纳入88篇文献,涉及50个量表。研究集中在2008-2022年,涉及疾病种类以消化系统最多;中医PRO量表设置以3~4个维度最多,其中有9个量表设置了中医特色维度;条目池的构建多采用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及访谈法相结合;条目筛选方面,运用客观方法的较多,其次为主观德尔菲法及主客观方法结合;量表测评方面,27个量表进行了信度测评,24个量表进行了效度测评,9个量表进行了反应度测评,16个量表进行了可行性测评。结论中医PRO量表的研究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其研制的规范度及完整度仍存在不足,信效度等指标测评需引起重视,维度和条目设置方面需注重结合中医自身治疗特色,后续学者需更加完善中医PRO量表研制过程,丰富中医临床诊疗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报告结局 量表 问卷 研究现状 文献分析
下载PDF
细菌介导重金属转化过程及金属组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寅寅 刘丽红 +1 位作者 何滨 胡立刚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重金属污染依然是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重金属胁迫下,微生物可通过复杂的过程,对重金属进行转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中转化涉及的分子机制广受关注。目前,在上述机制相关研究中,对转化过程中重金属的衡量多局限于总量的测定,而... 重金属污染依然是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重金属胁迫下,微生物可通过复杂的过程,对重金属进行转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中转化涉及的分子机制广受关注。目前,在上述机制相关研究中,对转化过程中重金属的衡量多局限于总量的测定,而对其赋存形态的研究不足,导致难以取得有效进展。对细菌介导重金属的转化过程及金属在其中的赋存形态进行综述,探讨了金属组学研究方法在其中的应用,重点针对重金属的颗粒态与蛋白质结合态进行分析、表征和鉴定,为微生物介导重金属的转化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金属组学 转化 细菌介导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信息系统架构的智慧医院系统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文粲 刘丽红 赵翔宇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11期77-81,共5页
为充分展现信息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与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医院结合智慧医院建设的具体目标与要求,按照“以一体为主线,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保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以智能医院建设、数字化管理决策、数字诊疗技术创新、国家核心数字生态... 为充分展现信息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与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医院结合智慧医院建设的具体目标与要求,按照“以一体为主线,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保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以智能医院建设、数字化管理决策、数字诊疗技术创新、国家核心数字生态建设为核心的数字化发展蓝图。依托中台架构构建了高效的数字化应用体系,基本完成了智慧医院建设,实现了多院区患者服务的全面智慧化、资源管理的精细统筹及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有效提升了患者体验,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的高效协同,为医院多院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满足了国家医学中心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系统架构 智慧医院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产甲烷菌中汞甲基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19
作者 陶少洋 杨婧铱 +6 位作者 高峻 董洪哲 刘丽红 何滨 毛宇翔 胡立刚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65,共13页
微生物作用是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最主要的方式.其中,硫酸盐还原菌和铁还原菌被认为是主要的汞甲基化微生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产甲烷菌在汞甲基化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产甲烷菌参与沉积物、水体和土壤等多种环境中的汞甲基化过程,并... 微生物作用是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最主要的方式.其中,硫酸盐还原菌和铁还原菌被认为是主要的汞甲基化微生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产甲烷菌在汞甲基化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产甲烷菌参与沉积物、水体和土壤等多种环境中的汞甲基化过程,并在部分环境中主导甲基汞的生成;在实验室纯培养体系中,多个产甲烷菌能将10%以上的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产甲烷菌对于甲基汞的生成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缺乏对产甲烷菌汞甲基化作用的系统总结.本文分别从原位环境、纯培养和共培养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产甲烷菌在汞甲基化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产甲烷菌可能的汞甲基化途径进行探讨,提出汞甲基化过程与一碳代谢极大可能存在功能上的关联性,并展望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 甲基化 甲基汞 代谢途径
原文传递
中药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宝生 周秀丽 +3 位作者 朱彦 刘丽红 于泽胜 王振华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半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即为进展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临床疗效已获得临床认可,但仍存在耐药性及毒副作用不可耐受的局限...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半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即为进展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临床疗效已获得临床认可,但仍存在耐药性及毒副作用不可耐受的局限性,而中药辨证论治及减毒增效的优点,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通过检索2010年1月—2023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不同中药联合各类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NSCLC的相关研究,试从不同角度探讨治疗NSCLC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