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hA4-ephrinA3系统在海马脑区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乃红 王锐 +2 位作者 王晔 李建国 张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9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观察海马EphA4-ephrinA3的分布特点及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了解EphA4-ephrinA3对在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中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TUNEL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6h、24h、48... 目的观察海马EphA4-ephrinA3的分布特点及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了解EphA4-ephrinA3对在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中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TUNEL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6h、24h、48h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同时检测Caspase 3的活性,并以western blot检测EphA4及ephrin A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可以引起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Caspase 3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明显升高,再灌注6h、24h、48h(OD值分别为2.30±0.19,2.20±0.28,1.90±0.015)与sham组(OD值为1.100±0.01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组织EphrinA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再灌注6h、24h(IOD值为2.05±0.12vs 0.78±0.02,P<0.05),与对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48h逐渐回复至对照组水平。EphA4也有缺血诱导的增高,再灌后6h和24h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2.21±0.12vs 0.72±0.03,P<0.05)。结论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海马CA1区ephrinA3与EphA4的表达明显增高,其时间过程与Caspase增高的时间过程一致,提示ephrinA3与EphA4的表达增高可能在CA1区神经元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EphA4受体 ephrinA3 海马 凋亡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方式的培养途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乃红 常爱铎 曹丹丹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17期99-100,共2页
人的意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行为,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强烈的体育健康意识与正确的体育行为方式在促进其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想真正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 人的意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行为,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强烈的体育健康意识与正确的体育行为方式在促进其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想真正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行为方式,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先具体性地剖析了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方式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一方面增强其体育健康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其正确的体育行为方式,进而实现高校大学生身心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体育健康意识 行为方式 培养途径
下载PDF
层流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刘乃红 臧昕昭 +1 位作者 张娟利 李妍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 观察分析层流室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通过给14例入住层流室的患者发放心理问卷调查表,及时发现每个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护理措施.纠正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促... 目的 观察分析层流室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通过给14例入住层流室的患者发放心理问卷调查表,及时发现每个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护理措施.纠正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结果 层流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心理护理对层流室患者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危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室 心理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瑞丽 刘捷 +3 位作者 杨惠云 刘乃红 魏丽利 张娟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高自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经治疗性自细胞单采术,47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由219.78±115.76×10^...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高自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经治疗性自细胞单采术,47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由219.78±115.76×10^9/L降至118.62+53.35×10^9/,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下降不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化疗不良反应减轻。结论:白细胞单采术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患者耐受好,不良反应轻。静脉通路的建立有利于单采过程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单采术 化疗
下载PDF
预防血液病患者肛周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惠云 张瑞丽 +2 位作者 魏丽利 刘乃红 张娟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肛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对白细胞低于2.0×109/L的血液病患者的卫生、饮食等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血液病患者白细胞降低时,因个人不良的卫生、生活习惯易诱发肛周感染。结论对于白细胞低于2.0×10...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肛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对白细胞低于2.0×109/L的血液病患者的卫生、饮食等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血液病患者白细胞降低时,因个人不良的卫生、生活习惯易诱发肛周感染。结论对于白细胞低于2.0×109/L的血液病患者,护士应对忠者的卫生、生活习惯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对患者的卫生、生活、活动、休息等行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血液病患者肛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肛周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生活习惯
下载PDF
孕期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久霞 郭慧丽 +4 位作者 赵红莉 王玉芹 姚聪 邢锁霞 刘乃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4期850-853,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孕期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和孕妇一般情况,为预防和减少孕期抑郁焦虑提供依据。方法向孕妇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328例孕妇中有抑郁者163例,发生率为49.70%,焦虑... 目的通过调查孕期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和孕妇一般情况,为预防和减少孕期抑郁焦虑提供依据。方法向孕妇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328例孕妇中有抑郁者163例,发生率为49.70%,焦虑者16例,发生率为4.87%;②孕期抑郁的发生在年龄、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孕期是否上夜班以及同住情况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9.45、11.07、6.33、5.55、11.00,均P<0.05),而焦虑的发生在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本次怀孕意愿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3.58、12.76、9.58,均P<0.05)。结论孕期抑郁发生率高,应将妊娠期抑郁焦虑的筛查纳入常规产前检查内容中,早期预防或减少孕期抑郁焦虑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抑郁 焦虑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不同气质类型孕妇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久霞 姚聪 +3 位作者 郭慧丽 王玉芹 邢锁霞 刘乃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006-1007,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气质类型孕妇焦虑、抑郁状况,为针对性的进行孕期心理疏导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测评工具,调查328例孕妇焦虑、抑郁状况,并对气质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气质类... 目的:了解不同气质类型孕妇焦虑、抑郁状况,为针对性的进行孕期心理疏导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测评工具,调查328例孕妇焦虑、抑郁状况,并对气质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气质类型对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328例孕妇中,焦虑16例,发生率4.9%;抑郁165例,发生率50.3%,其中胆汁质35例(48.61%),多血质6例(33.33%),抑郁质7例(58.33),粘液质2例(33.33%),中间型115例(52.27%)。结论:抑郁质和中间型孕妇抑郁情况发生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抑郁型和中间型妇女在妊娠期的情绪变化,预防和减少孕期抑郁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气质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晔 刘乃红 +3 位作者 王锐 杨小荣 李建国 张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7期848-85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短暂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6 h、24 h、48 h)的海马CA1区脑组织,用ELISA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同时运用免...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短暂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四血管夹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6 h、24 h、48 h)的海马CA1区脑组织,用ELISA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同时运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PKC、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6 h2、4 h、48 h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呈现逐渐凋亡增多的迟发性死亡。磷酸化蛋白激酶C在缺血6 h即有明显增高,并且于24 h4、8 h达到表达高峰(P<0.05);NMDA受体亚基NR2A和R2B的磷酸化水平缺血再灌注后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讨论PKC、NR2B、CaMⅡ级联反应的发生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发生迟发性死亡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NMDA受体 神经元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电 化学信号及其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小荣 赵欣 +2 位作者 秦丽蓉 刘乃红 张策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4期296-298,共3页
大约50年前.就已经发现谷氨酸可以诱发癫痫,并可以直接兴奋哺乳动物神经元。近20年来,药理学研究已经鉴定并克隆出不同类型的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通过激活这些通道,谷氨酸介导快速的突触后电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者又发现谷... 大约50年前.就已经发现谷氨酸可以诱发癫痫,并可以直接兴奋哺乳动物神经元。近20年来,药理学研究已经鉴定并克隆出不同类型的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通过激活这些通道,谷氨酸介导快速的突触后电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者又发现谷氨酸还可以通过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发挥作用,这表明存在着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或非离子通道型谷氨酸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受体介导 生物学作用 化学信号 离子通道 突触后电位 三磷酸肌醇 诱发癫痫
下载PDF
瓶外加压提高静脉输液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惠云 魏丽利 +2 位作者 张瑞丽 刘乃红 张娟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2期22-22,共1页
目的 寻求一种投资小、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加压静脉输液方法 ,以提高治疗效果 ,为患者节约经费。方法 采用瓶外加压 ,将血压计袖带缠绕于塑料瓶装液体瓶外充气加压 ,观察不同压力情况下的输液速度。结果 血压计袖带瓶外加压能... 目的 寻求一种投资小、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加压静脉输液方法 ,以提高治疗效果 ,为患者节约经费。方法 采用瓶外加压 ,将血压计袖带缠绕于塑料瓶装液体瓶外充气加压 ,观察不同压力情况下的输液速度。结果 血压计袖带瓶外加压能起到快速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结论 血压计袖带瓶外加压静脉输液效果显著 ,无不良反应 ,投资小 ,操作简单易行 ,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瓶外加压 输液速度 护理技术 血压计袖带
下载PDF
EphrinB_2在大鼠短暂性前脑缺血再灌注后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晔 刘乃红 +3 位作者 王锐 杨小荣 李建国 张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大鼠前脑短暂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出现选择性迟发性死亡。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在脑缺血再灌注发生后,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是导致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原因。然而,NMDA受体过度激活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研究大鼠前... 目的大鼠前脑短暂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出现选择性迟发性死亡。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在脑缺血再灌注发生后,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是导致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原因。然而,NMDA受体过度激活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研究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方法改进的四血管夹闭法制作大鼠前脑缺血(15min)再灌注模型,取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6h、24h、48h)的海马CA1区脑组织,用ELISA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同时运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p-ERK、ephrinB2、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4h,48h,p-ERK、ephrinB2、p-NMDA受体表达明显增加,而在ERK1/2抑制剂U0126组表达受到了抑制。结论本文提供了ephrinB2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Eph-ephrin系统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迟发性死亡 EPHRINB2 缺血 NMDA受体 海马神经元
下载PDF
茶多酚拮抗冈田酸诱导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萍 杨小荣 +5 位作者 张鹏俊 赵欣 刘乃红 翁启芳 王永 张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7期830-831,共2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TP)拮抗冈田酸(OA)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冈田酸作用于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茶多酚,采用细胞毒性检测技术,CCK-8检测、Calcein-AM染色,观察茶多酚对冈田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 目的探讨茶多酚(TP)拮抗冈田酸(OA)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冈田酸作用于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茶多酚,采用细胞毒性检测技术,CCK-8检测、Calcein-AM染色,观察茶多酚对冈田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TP能够拮抗OA冈田酸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与对照组比较,TP可以使OA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的活力升高(P<0.05),活细胞的数目增多。结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可有效拮抗OA引起的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皮层神经元 冈田酸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冈田酸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毒性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赵晋枫 王丹 +2 位作者 李灵敏 刘乃红 张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观察冈田酸(OA)引起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磷酸酶抑制剂OA5nmol/L、10nmol/L和20nmol/L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反映神经细胞受损伤程度;MTT比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活力。结果用不同浓度的OA与皮层神... 目的观察冈田酸(OA)引起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磷酸酶抑制剂OA5nmol/L、10nmol/L和20nmol/L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反映神经细胞受损伤程度;MTT比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活力。结果用不同浓度的OA与皮层神经元共培养24h后,随着OA浓度的增加,其毒性作用也逐渐显现,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OA可引起培养皮层神经元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损伤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田酸 神经毒性 皮层神经元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对大鼠海马脑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建国 刘乃红 陈建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研究短暂前脑缺血对大鼠海马CA1和CA3脑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在成年大鼠海马脑区锥体神经元上记录到可以被氯通道阻断剂DIDS阻断,具有外向整流特性的氯通道。结果 1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6... 目的研究短暂前脑缺血对大鼠海马CA1和CA3脑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通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在成年大鼠海马脑区锥体神经元上记录到可以被氯通道阻断剂DIDS阻断,具有外向整流特性的氯通道。结果 1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6h和24h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氯通道电流持续性增强,而CA3区锥体神经元活动无明显改变。结论氯通道功能增强可能参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在脑缺血后的迟发性死亡过程,并且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整流氯通道 膜片钳 脑缺血 神经元死亡 海马
下载PDF
开展整体护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张瑞丽 杨惠云 +3 位作者 魏丽莉 刘乃红 臧昕昭 张娟利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发挥了护士的潜能,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护理观念束缚着人们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人力数量及结构的不合理·护理队伍的整体... 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发挥了护士的潜能,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护理观念束缚着人们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人力数量及结构的不合理·护理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及管理经验的不足。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首先是领导及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合理编配护士,按职上岗,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以及自身素质.并且要加大管理的力度.这样才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正确认识护理专业 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16
作者 张瑞丽 魏丽利 +2 位作者 张娟利 刘乃红 李军侠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58-459,共2页
从国内外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发展看.护理学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从护理的临床实践看,护理学没有发挥出其专业特性。国内外护理的临床实践发展极不平衡,西方国家对护理重视程度高,护理人员的独立性强;... 从国内外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发展看.护理学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从护理的临床实践看,护理学没有发挥出其专业特性。国内外护理的临床实践发展极不平衡,西方国家对护理重视程度高,护理人员的独立性强;而中国的护理管理、工作模式及人员素质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没有发挥护理专业的功能,所以必须尽快改变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将护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护理实践.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发展 实践
下载PDF
激活外周第三组mGluRs抑制Formalin诱导的大鼠脊髓p38MAPK的活化
17
作者 严小纯 彭志锋 +5 位作者 杨小荣 赵欣 刘乃红 金星 程桥 张策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观察脚掌皮下注射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激动剂L-SOP对福尔马林(Formalin)炎性痛大鼠脊髓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族(p38MAPK)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为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和三个... 目的:观察脚掌皮下注射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激动剂L-SOP对福尔马林(Formalin)炎性痛大鼠脊髓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族(p38MAPK)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为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和三个不同剂量的L-SOP实验组,每组6只测定痛行为反应,另外6只测定p38MAPK的含量及活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个实验组大鼠第二时相的痛行为反应明显被抑制,12.5mmol/L组与25 mmol/L组还观察到大鼠第一时相的痛行为反应亦受到抑制;此外,12.5 mmol/L组与25 mmol/L组脊髓p38MAPK的活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结论:外周L-SOP能抑制痛行为反应及降低脊髓p38MAPK的活化水平,提示外周组织中有功能性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并参与外周痛感受器对伤害性信息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lin痛模型 痛行为反应 P38MAPK 外周第三组mGluRs
下载PDF
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拮抗β淀粉样蛋白25-35引起皮层神经元细胞活力降低
18
作者 张鹏俊 杨小荣 +4 位作者 刘乃红 赵欣 谭爱娟 姜慧霞 张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6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对Aβ25-35所致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毒性检测技术,如细胞活力检测cck-8、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和Calcein-AM染色,观察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对Aβ25-35所致的培养皮层神... 目的探讨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对Aβ25-35所致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毒性检测技术,如细胞活力检测cck-8、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和Calcein-AM染色,观察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对Aβ25-35所致的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TEA及其同源类似物TPeA能够拮抗Aβ引起神经元死亡,包括Aβ引起细胞活力降低,LDH的释放增多,以及活细胞数目的减少。结论钾通道在Aβ引起神经元毒性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参与了Aβ引起的神经元死亡,钾通道可能成为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 TEA TPeA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诊断失误二例观察与护理
19
作者 商鹤玲 刘乃红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396-397,共2页
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病例中,曾有2例不具典型临床表现且有机磷中毒史不明确,在医院无胆碱脂酶检测手段的条件下我们采用阿托品试验最终诊断为有机磷中毒,并采取了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试验 护理
下载PDF
荷包牡丹碱联合早期跑步运动对大鼠脑损伤恢复的协同效应
20
作者 刘乃红 王佃卿 彭志锋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目的:评估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联合早期跑步运动对大鼠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协同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荷包牡丹碱+I/R组、运动+I/R组和荷包牡丹碱+运动+I/R组(联合处理组),每... 目的:评估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联合早期跑步运动对大鼠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协同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荷包牡丹碱+I/R组、运动+I/R组和荷包牡丹碱+运动+I/R组(联合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除Sham组外,其余大鼠均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诱导I/R。I/R 2 d后,荷包牡丹碱+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荷包牡丹碱,连续注射5 d;运动+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在跑步机上连续跑5 d,每次30 min。I/R 7 d后,采用旋转杆试验和错步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运动功能;采用TTC方法评估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GAP-43、突触素和Nogo-A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运动功能受损,脑梗死体积增加(所有P<0.05);与I/R组相比,荷包牡丹碱+I/R组、运动+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脑梗死体积减少(所有P<0.05),而且联合处理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和脑梗死体积减少优于其他两组(P均<0.05)。与I/R组相比,荷包牡丹碱+I/R组、运动+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脊髓BDNF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荷包牡丹碱+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脊髓突触素和GAP-43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此外,联合处理组大鼠脊髓Nogo-A蛋白表达高于其他所有组(P均<0.05)。结论:荷包牡丹碱联合早期跑步运动可更有效促进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脊髓中轴突生长和抑制性修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包牡丹碱 运动 缺血/再灌注 突触可塑性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