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刘仁涛 盖兆梅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建设生产类项目和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大体相同,只有微弱的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预测时段划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3个重要方面,由于其微弱性往往被许多学者忽视。文章从这三方面对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预... 建设生产类项目和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大体相同,只有微弱的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预测时段划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3个重要方面,由于其微弱性往往被许多学者忽视。文章从这三方面对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展开研究,分析二者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生产类项目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面积 土壤侵蚀模数
下载PDF
“三环节分析”及其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应用
2
作者 盖兆梅 刘仁涛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4期143-144,147,共3页
管道项目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科学地分析管道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是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和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管道项目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特点,提出了“三环节分析”理论,有针对性... 管道项目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科学地分析管道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是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和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管道项目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特点,提出了“三环节分析”理论,有针对性地补充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能得到全面的控制和治理,为此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工程 “三环节分析”理论 水土保持方案 措施布设
下载PDF
“6452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刘仁涛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10期0186-0189,共4页
所谓产教融合是基于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不适配问题而来,需要解决实际人才能力与行业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形成了“64521”产教融合模式,该模式包括六种机制、四大主体、五维理念、一个中心、两类平台。... 所谓产教融合是基于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不适配问题而来,需要解决实际人才能力与行业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形成了“64521”产教融合模式,该模式包括六种机制、四大主体、五维理念、一个中心、两类平台。实现“64521”产教融合模式的有效途径需要实现多方融合与四位一体,归纳现有体系的短板,将课程内容予以深化,融合各渠道资源,将实训场地加以妥善管理,融合企业文化,将生产和教学协同开展,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专项能力,逐渐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后续融合新型概念后,需要提升体系的衔接处理,规范建设体系,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社会需求,有的放矢地强化己身,也助力学校建立更适配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64521”模式 四方融合 四项一体
下载PDF
基于比色化学传感器定量检测土壤中可交换态Cu2+的研究
4
作者 刘方园 王诗乐 +2 位作者 于景洋 刘颖 刘仁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0-246,共7页
基于比色化学传感器的特性,通过溶液颜色视觉变化的定性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的定量用于可视化检测土壤中可交换态Cu^(2+)的含量。将2~50 mmol/L的Cu(NO_(3))_(2)溶液掺入到蒙脱土和高岭土中,并且从铜矿区... 基于比色化学传感器的特性,通过溶液颜色视觉变化的定性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的定量用于可视化检测土壤中可交换态Cu^(2+)的含量。将2~50 mmol/L的Cu(NO_(3))_(2)溶液掺入到蒙脱土和高岭土中,并且从铜矿区内采集了受污染的土壤样品。基于氯化钙阳离子交换法提取可交换的Cu^(2+),使用化学传感器通过UV-Vis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Cu^(2+)浓度,并与传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受污染的土壤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30 mmol/L,溶液颜色变化肉眼可辨,能够达到可视化。首次提出了对于比色化学传感器应用于土壤体系中基于CaCl_(2)提取的可交换态Cu^(2+)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对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可视化定量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可交换态Cu2+ 比色化学传感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的CBR-MADM两步筛选法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仁涛 郭亮 +2 位作者 姜继平 刘洁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3-952,共10页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需要在历史案例库和处置技术库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模型筛选出最适宜的应急处置技术.其中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是构建技术筛选模型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无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案例推理技术(CBR)和模糊...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需要在历史案例库和处置技术库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模型筛选出最适宜的应急处置技术.其中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是构建技术筛选模型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无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案例推理技术(CBR)和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模型(MADM)的优势,建立了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的CBR-MADM两步筛选法模型:第1步,先利用基于熵权G1法的CBR推理从案例库中匹配案例,再从相似度最高的几个案例中提取应急处置技术作为备选技术;第2步,利用MADM对备选技术进行筛选和决策.CBR-MADM两步筛选法既充分利用了历史处置经验,又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置技术的筛选速度和效率.将该方法应用于2012年底山西长治浊漳河苯胺泄漏污染事件中,成功筛选出"投加混凝剂-活性炭坝拦截"技术,同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环境污染 应急处置技术 筛选 熵权G1法 案例推理技术 多属性群决策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3 位作者 盖兆梅 冯艳 李国良 李伟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建立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往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常采用层次分析技术、模糊数学理论等,其共同的弊端是人为确定各评...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建立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往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常采用层次分析技术、模糊数学理论等,其共同的弊端是人为确定各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以及人工为因子赋权,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为了克服这个弊端,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首次将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该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模型 加速遗传算法 地下水脆弱性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熵权系数法模型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1 位作者 张艳梅 盖兆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3,共3页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在传统的DRAS...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建立新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7项指标: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的净补给、含水层的介质类型、土壤介质类型、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土地利用率和人口密度。根据相关性分析,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传统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或模糊数学方法,不能排除主观确定权重的人为干扰,评价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误差。为了合理地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首次将熵权系数法模型应用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之中。该方法的权重通过计算过程得出,排除了人为的主观性干扰,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三江平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的评价结果完全相同,说明熵权系数法可以应用于地下水性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熵权系数法模型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2 位作者 李伟业 冯艳 李国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本文梳理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有关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从事地下水...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本文梳理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有关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从事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人员提供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脆弱性 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组织中miR-181a和miR-3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仁涛 袁慕知 +2 位作者 方宝枝 周一飞 余晓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组织中微小RNA-181a(miR-181a)和微小RNA-373(miR-3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MM患者64例(MM组),并选取同时期进行骨髓穿刺并最后明确骨髓功能无异常的健康者64例(正常...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组织中微小RNA-181a(miR-181a)和微小RNA-373(miR-3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MM患者64例(MM组),并选取同时期进行骨髓穿刺并最后明确骨髓功能无异常的健康者64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两组骨髓组织中miR-181a、miR-37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181a和miR-37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M组骨髓组织中miR-181a的表达水平为112. 68±16. 53,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 94±10. 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miR-373的表达水平为0. 36±0. 06,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 12±0. 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MM患者骨髓组织中miR-181a和miR-373的表达呈负相关(r=-0. 928,P<0. 001)。miR-181a和miR-373表达水平与MM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01),与性别及一般分型无关(P>0. 05)。结论 miR-181a、miR-373在MM骨髓组织中分别为高表达和低表达,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MM潜在的分子筛查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MM) 微小RNA-181a(miR-181a) 微小RNA-373(miR-373)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DRASTIC模型及其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2 位作者 李国良 冯艳 李伟业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针对DRASTIC模型中需要人为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缺点,将熵权系数法与DRASTIC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DRASTIC模型。在新的耦合模型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由客观数据计算得到,消除了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误差。将该模型应用于地下水脆弱性... 针对DRASTIC模型中需要人为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缺点,将熵权系数法与DRASTIC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DRASTIC模型。在新的耦合模型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由客观数据计算得到,消除了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误差。将该模型应用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之中,对大连市5个水文地质区段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新模型是科学合理的,其结果更加客观。表6,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DRASTIC 熵权系数法 评价
下载PDF
基于熵权G1法的水匮乏指数计算新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3 位作者 李晗阳 边喜龙 于景洋 齐世华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4年第2期14-17,共4页
水匮乏指数较客观地反映了水的紧缺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往在计算水匮乏指数过程中确定权重时,常采用的是等权法。而实际情况是各指标的权重应该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熵权G1法的水匮乏... 水匮乏指数较客观地反映了水的紧缺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往在计算水匮乏指数过程中确定权重时,常采用的是等权法。而实际情况是各指标的权重应该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熵权G1法的水匮乏指数计算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新方法考虑了各个分指标重要性程度的区别,弥补了等权法的缺点和不足,使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最后,以黑龙江省2009~2011年的水匮乏指数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匮乏指数 熵权 G1法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小剂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仁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维甲酸+亚砷酸应用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08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维甲酸+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分析小剂量维甲酸+亚砷酸应用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08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维甲酸+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砷酸。比较2组各症状改善情况、细胞数目变化以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24.51±3.12)d]、凝血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5.25±2.01)d]、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8.24±2.20)d]都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总白细胞数[(11.27±1.15)×109/L]、早幼粒细胞比例[(0.24±0.01)%]较对照组更低,疗效优于对照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维甲酸+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维甲酸 亚砷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仁涛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9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评价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西他滨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联... 目的:评价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西他滨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联合化疗(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或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高于参照组为60.00%,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为60.00%(P<0.05),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或者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临疗效果基本相当,但地西他滨用药期间安全性较高,有效改善了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以吡柔吡星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6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刘仁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0-680,共1页
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为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00年至2005年我院以环磷酰胺、吡柔吡星、长春新碱和强的松组成CTOP方案治疗NHL患者60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何杰金淋巴瘤 化疗
下载PDF
水稻需水量预测的小波BP网络模型 被引量:19
15
作者 冯艳 付强 +3 位作者 李国良 李伟业 刘仁涛 冯登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69,共4页
结合BP网络和小波分析的优势,建立一种水稻需水量预测的小波BP网络模型,旨在准确预测水稻需水量,为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重要依据。该文以小波函数代替传统BP网络中的S型激活函数,对三江平原富锦灌区16年的水稻需... 结合BP网络和小波分析的优势,建立一种水稻需水量预测的小波BP网络模型,旨在准确预测水稻需水量,为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重要依据。该文以小波函数代替传统BP网络中的S型激活函数,对三江平原富锦灌区16年的水稻需水量实测序列进行分析,网络结构为6-10-1,训练355次时,精度达到0.01。结果均优于BP算法、RAGA SABP模型,表明该模型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 小波分析 水稻需水量
下载PDF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刘仁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73-573,共1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疗效。方法采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ITP23例。结果23例中显效73.9%(17/23)、良效8.7%(2/23)、进步8.7%(2/23)、无效8.7%(2/23),总有效率91.3%。结论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ITP更为有效、安全。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志洁 蔡伟波 +2 位作者 刘仁涛 方苏君 朱杏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93-594,共2页
目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KLT)对淋巴瘤(Burkitt)细胞株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生长曲线、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研究KLT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KLT浓度为10μl/ml作用6小时可引起Raji细胞凋亡率为28.... 目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KLT)对淋巴瘤(Burkitt)细胞株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生长曲线、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研究KLT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KLT浓度为10μl/ml作用6小时可引起Raji细胞凋亡率为28.5%,死亡率为15.1%;KLT浓度为4μl/ml作用24小时可引起Raji细胞凋亡率为8.24%,死亡率为51.9%。结论:KLT对淋巴瘤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RAJI细胞 细胞凋亡 中药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基于GIS与熵权的DRASCLP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少坤 付强 +1 位作者 张少东 刘仁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4-137,141,共5页
对于目前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DRASTIC模型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该模型存在的问题。根据三江平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熵权的DRASCLP评价方法,该方法选取地下水埋深等7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应用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 对于目前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DRASTIC模型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该模型存在的问题。根据三江平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熵权的DRASCLP评价方法,该方法选取地下水埋深等7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应用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结合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对该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呈现逐渐减弱趋势,该评价结果为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DRASCLP 熵权 GIS
下载PDF
基于PCNN的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艳 付强 +3 位作者 冯登超 李伟业 李国良 刘仁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83,共4页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以其耦合机制、脉冲输出两大基本特性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该文在两大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PCNN进行了改进:连接输入部分等于上一次点火时的脉冲,直接体现了前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动态阈值等于水资源评价...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以其耦合机制、脉冲输出两大基本特性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该文在两大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PCNN进行了改进:连接输入部分等于上一次点火时的脉冲,直接体现了前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动态阈值等于水资源评价标准的等级范围,使调节阈值更容易对样本进行分类;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参数,减少了模型的复杂度。将改进后的PCNN用于三江平原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评价中,得到了满意结果。证明PCNN应用于水资源评价中是可行的,既拓宽了PCNN的应用领域,又为解决水资源的评价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水资源评价 动态阈值
下载PDF
嫩江水体溶解氧变化规律的混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国良 付强 +2 位作者 冯艳 李伟业 刘仁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5-68,共4页
针对目前溶解氧研究主要是从生物、化学等方面开展,而对溶解氧自身变化规律的研究很少的特点,以嫩江干流浏园水文站测得的溶解氧质量浓度序列为例,首先进行相空间重构,应用自相关函数法确定出延迟时间、伪邻近点法确定出嵌入维数;然后... 针对目前溶解氧研究主要是从生物、化学等方面开展,而对溶解氧自身变化规律的研究很少的特点,以嫩江干流浏园水文站测得的溶解氧质量浓度序列为例,首先进行相空间重构,应用自相关函数法确定出延迟时间、伪邻近点法确定出嵌入维数;然后应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表明该序列不是噪声序列而可能是混沌序列,通过计算Kolmogorov熵得出溶解氧质量浓度序列具有混沌特性的结论;最后应用基于关联度的局域加权线性回归预测法对该序列进行了混沌预测研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预测结果,这为应用混沌理论进行溶解氧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混沌研究 相空间重构 局域加权线性回归预测 溶解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