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中四氢噻吩气体标准物质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李志昂 王凯 +4 位作者 蔡卫疆 刘仁红 郑力文 周鑫 张苏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为天然气加臭剂的测量活动提供可追溯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采用称量法研制了摩尔分数为1.00~20.00μmol/mol的甲烷中四氢噻吩气体标准物质,考查了该气体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依据该标准物质建立了硫化学发光检... 目的为天然气加臭剂的测量活动提供可追溯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采用称量法研制了摩尔分数为1.00~20.00μmol/mol的甲烷中四氢噻吩气体标准物质,考查了该气体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依据该标准物质建立了硫化学发光检测器气相色谱仪(GC-SCD)测定甲烷中四氢噻吩的方法。结果制得的气体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k=2,国家标准物质证书编号为GBW(E)062460,采用GC-SCD测定甲烷中四氢噻吩的方法,在摩尔分数为0~5.00μmol/mo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1.000,检出限低至0.03μmol/mol,并应用于天然气样品的测试,7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3.4%。结论基于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量值溯源的GC-SCD测定甲烷中四氢噻吩的方法准确可靠,为天然气中加臭剂四氢噻吩的测量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四氢噻吩 标准物质 加臭剂 检测
下载PDF
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护理方案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仁红 张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用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2月至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共计250例ICU患者,以方便抽样法分成干预组(n=120)与对照组(n=1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护...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用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2月至2023年01月本院收治的共计250例ICU患者,以方便抽样法分成干预组(n=120)与对照组(n=1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长、谵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身体约束率、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约束时长更短(P<0.05);干预组(97.50%)患者总满意度较对照组(86.92%)更高(P<0.05)。结论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护理方案应用于ICU患者干预中,可减少约束、谵妄情况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护理方案 重症监护室 谵妄发生率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FID)准确分析臭氧前体物气体标准物质
3
作者 郑力文 王凯 +4 位作者 袁方 刘仁红 杨扬仲夫 刘君丽 董了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81-1789,共9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FID)联用,质谱端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来分析臭氧前体物监测用1.0μmol/mol氮气中57组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标准物质的方法。将目标组分根据含碳数量分为两组进行分析(C_(2)~C_(5)为轻组分,C_(6)~C_(12)为重...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FID)联用,质谱端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来分析臭氧前体物监测用1.0μmol/mol氮气中57组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标准物质的方法。将目标组分根据含碳数量分为两组进行分析(C_(2)~C_(5)为轻组分,C_(6)~C_(12)为重组分)。FID端分析C_(2)~C_(5)组分,利用反吹技术将C_(6)及以上组分反吹至检测器,以合峰的形式优先流出,避免了重组分在分离色谱柱的长时间停留,质谱端则利用溶剂延迟分析C_(6)及以上组分,通过一次进样实现了全部57组分的定量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同时,研究了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检出限,其精密度在0.31%~0.98%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38~28.19)nmol/mol。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分析准确可靠,可以满足相关气体标准物质研制及组成验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反吹技术 选择离子 臭氧前体物
下载PDF
不同材质气袋贮存微量气体硫化物的量值稳定性
4
作者 张苏敏 王凯 +4 位作者 李志昂 刘仁红 王成然 郑力文 周鑫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分别选取聚氟乙烯、多层复合物、聚乙烯醇和聚偏氟乙烯4种材质的气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4种微量硫化物在4种材质气袋中浓度,并分析硫化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考察不同材质的气袋贮存硫化物的稳定性。14种硫化物的摩尔分数随着贮存... 分别选取聚氟乙烯、多层复合物、聚乙烯醇和聚偏氟乙烯4种材质的气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4种微量硫化物在4种材质气袋中浓度,并分析硫化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考察不同材质的气袋贮存硫化物的稳定性。14种硫化物的摩尔分数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当充入初始摩尔分数均为10.0μmol/mol的14种硫化物气体标准物质且贮存时间为24 h时,14种硫化物在聚氟乙烯气袋中损失率最高为13%,在聚偏氟乙烯气袋中损失率最高为20%,在多层复合物气袋和聚乙烯醇气袋中损失率最高分别达到40%和68%。相比于其它3种气袋,聚氟乙烯材质的气袋对硫化物的吸附性较小,适宜气体硫化物样品的采集和短时间内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采样袋 硫化物 损失率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21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仁红 肖毅 +3 位作者 张荣贵 邱其周 刘红霞 曾文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4-465,共2页
目的:观察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5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例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121例使用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而对照组137例未使用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呕吐、退热... 目的:观察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5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例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121例使用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而对照组137例未使用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呕吐、退热和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治疗3d后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呕吐、退热改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3d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肠泰合剂 思密达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仁红 肖毅 +2 位作者 陈虹余 邱其周 张荣贵 《西部医学》 2014年第12期1635-1636,1640,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加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小儿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常规给予抗感染及补液等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加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小儿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常规给予抗感染及补液等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疗法加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灌肠 小儿 细菌性肠炎
下载PDF
Nogo-A蛋白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仁红 周晓光 黄嘉言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63-1465,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HIBD组和假手术组新生大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探讨Nogo-A与新生大鼠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将12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HIBD组,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颈总...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HIBD组和假手术组新生大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探讨Nogo-A与新生大鼠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将12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HIBD组,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颈总动脉不缺氧,HIBD组结扎颈总动脉且缺氧;建模后再细分亚组并在相应时间点取材,免疫组化法检测Nogo-A蛋白的含量。结果Nogo-A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仅存在于神经元胞浆及突起内,海马前下托与胼胝体Nogo-A阳性神经元高度密集,大脑皮层也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顶叶皮层的第3层,细胞着色较深。建模后7 d Nogo-A蛋白表达量仍较少,14 d稍增加(P>0.05),21 d较14 d增加(P>0.05),而28 d较21 d变化幅度较大(P<0.05)。在假手术组脑组织切片中也可见到Nogo-A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着色较淡。结论新生大鼠HIBD组Nogo-A蛋白表达强于假手术组,这说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Nogo-A这一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产生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大鼠 新生 Nogo—A
下载PDF
新生大鼠HIBD模型的构建与建模成功的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仁红 周晓光 肖承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采用结扎颈总动脉结合缺氧法,建立可靠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多种合理方法鉴定建模是否成功,为HIB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方法7天新生大鼠左颈总动脉结扎后,在37℃环境下置于氧浓度为8%的缺氧箱中缺氧2小时... 目的采用结扎颈总动脉结合缺氧法,建立可靠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多种合理方法鉴定建模是否成功,为HIB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方法7天新生大鼠左颈总动脉结扎后,在37℃环境下置于氧浓度为8%的缺氧箱中缺氧2小时后,母鼠继续哺乳。影像学观察,不同时间点行为学检测、大脑解剖观察、取标本病理检测。结果用此方法建模后,模型鼠的MRI及大体标本解剖、尼氏染色、HE染色均有明显改变,水迷宫结果提示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相对较差。结论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鉴定建模是否成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可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 大鼠 动物模型 模型鉴定
下载PDF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仁红 陈虹余 +4 位作者 王英宏 邱其周 肖毅 杨永玲 张荣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8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通过资料分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以期降低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2009年07月-2011年07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新生儿603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 目的通过资料分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以期降低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2009年07月-2011年07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新生儿603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3例新生儿中发生58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62%,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皮肤粘膜及脐部、胃肠道,分别为53.45%、31.03%、15.52%。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36%。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等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采取加强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区 医院感染 发病率 危险因素 病原菌分析 前期干预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治疗和护理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仁红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3期1112-1113,共2页
介绍了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种类、适应证、特点、并发症、护理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放大函数图表及其在单路放大链计算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仁红 谭维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本文将描述激光脉冲在有增益及损耗介质中传输的放大函数F(R,σ0),  图 表化,并应用于放大链计算,结果直观而简明.
关键词 放大函数图表 高功率激光放大链 激光脉冲
下载PDF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免疫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邓永洪 张荣贵 +3 位作者 刘红霞 刘仁红 李小玲 肖毅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干预作用。方法:50例RMPP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纳入本研究,将RMP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予常规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B组患儿常规阿奇霉素治疗,检测对照组儿...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干预作用。方法:50例RMPP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纳入本研究,将RMP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予常规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B组患儿常规阿奇霉素治疗,检测对照组儿童及RMP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比较A、B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RMPP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D3+、CD4+、CD4+/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RMPP患儿血清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患儿平均病情反复次数、持续时间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匹多莫德可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增强患儿免疫力,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匹多莫德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贵辉 肖毅 +2 位作者 刘仁红 王英宏 邱其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2期3577-3578,共2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门诊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病毒、止咳等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布地奈德0.25~0.5 mg雾化吸入,2次/d...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门诊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病毒、止咳等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布地奈德0.25~0.5 mg雾化吸入,2次/d;对照A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3~0.5 mg/kg,1次/d;对照B组给予地塞米松2.5~5 mg+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2次/d。3组均治疗3 d,3组的治愈率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疗效好,起效快,安全,且避免了全身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雾化吸入
下载PDF
2007年成都新装修住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正 余海洋 +3 位作者 张毅 孙登峰 代妍 刘仁红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3期81-83,共3页
为了掌握影响新装修住宅空气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更加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带来的疾病和危害,对2007年度成都市200余户新装修住宅的室内空气进行了检测,并按照不同季节、房间类型、通风时间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结果表... 为了掌握影响新装修住宅空气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更加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带来的疾病和危害,对2007年度成都市200余户新装修住宅的室内空气进行了检测,并按照不同季节、房间类型、通风时间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装修复杂程度及材料优劣、通风时间等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上述因素的影响将为预防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新装修住宅 检测结果 分析
下载PDF
红外测油仪用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苏敏 张毅 +2 位作者 刘仁红 代妍 何丘 《中国测试》 CAS 2011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保证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研制了浓度为1000μg/mL的红外测油仪用溶液标准物质。以称量-容量法制备,计算结果定值,对原料进行了纯度分析、制备方法控制,考察了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定了所配制标准物质浓度定值的不确定度。通过与G... 为保证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研制了浓度为1000μg/mL的红外测油仪用溶液标准物质。以称量-容量法制备,计算结果定值,对原料进行了纯度分析、制备方法控制,考察了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定了所配制标准物质浓度定值的不确定度。通过与GBW(E)130171比对,验证了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准确可靠,相对扩展不确定度<2%(k=2),有效期限为12个月。该标准物质已被批准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物质 称量-容量法 制备 标准值 不确定度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红霞 李小玲 +1 位作者 刘仁红 肖毅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3例,根据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3例,根据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2h、24h的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比较两组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2h及24h,观察组患儿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儿感染、颅内出血、呼吸暂停、肺气漏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西咪替丁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2、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邓永洪 殷俊美 +4 位作者 刘红霞 刘仁红 张荣贵 杨永玲 肖毅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61-962,共2页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2均明显上升,TNF-α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2高于对照组、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可快速缓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症状,并可调节患儿机体炎症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西咪替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婴幼儿重症肺炎PCT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红霞 王英宏 +3 位作者 邓永洪 李小玲 刘仁红 肖毅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PCT测定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症肺炎75例,其中细菌性肺炎40例,病毒性肺炎25例,支原体肺炎10例,分别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给予PCT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PCT值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 目的:探讨PCT测定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症肺炎75例,其中细菌性肺炎40例,病毒性肺炎25例,支原体肺炎10例,分别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给予PCT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PCT值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患儿(P<0.05);病毒性肺炎患儿CRP显著低于细菌性与支原体性肺炎患儿(P<0.05);病毒性肺炎患儿WBC显著低于细菌性肺炎(P<0.01)。重症细菌性肺炎上述三项指标恢复期显著低于入院时(P<0.01)。结论:临床检测血清PCT值,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血清PCT浓度与婴幼儿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可随病情的控制而逐渐降低,PCT可作为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重症肺炎 PCT
下载PDF
建立一种改良的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坚 周晓光 +3 位作者 刘仁红 熊伟 温红艳 封志纯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96-299,I000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孕期30 d的孕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5 min组、缺氧10 min组和缺氧15 min组。给予孕兔吸入7%二氧化碳的氮气使其窒息后剖宫产出新生兔,观察新生兔出生时的一般情...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孕期30 d的孕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5 min组、缺氧10 min组和缺氧15 min组。给予孕兔吸入7%二氧化碳的氮气使其窒息后剖宫产出新生兔,观察新生兔出生时的一般情况,4 d后作头颅磁共振影像(MRI)检查,5 d后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和光镜观察新生兔脑组织结构改变,并作病理评分。结果缺氧10 min组新生兔活体观察、头颅MRI、病理改变符合窒息后HIBD动物的变化特点,MRI检查新生兔脑组织可见大片状、弥漫性分布的不均匀信号,呈稍短T2信号,白质、灰质界限模糊;正常对照组、缺氧5 min组和缺氧10 min组病理评分分别为(4±0,5.44±1.13,13.3±2.39),缺氧5 min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10 min组主要见变性、坏死和小胶质细胞增生改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缺氧15 min组新生兔生后6 h内全部死亡,不作MRI检查及病理评分。结论向孕兔输7%二氧化碳的氮气10 min使其窒息后剖宫迅速取出新生兔是简单、快速、可靠制备HIBD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微量氮中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研制及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昂 阮俊 +3 位作者 王潇 王凯 刘仁红 周鑫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7,共7页
针对微量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难以制备且定值不准确的难题,采用称量法制备10^(-6)级氮中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并建立测定微量磷化氢气体的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别对两种分析方法的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线... 针对微量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难以制备且定值不准确的难题,采用称量法制备10^(-6)级氮中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并建立测定微量磷化氢气体的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别对两种分析方法的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线性及测定下限进行比对研究,采用统计学原理F-检验法和t-检验法检验两种方法表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系统误差)。选择性能较优的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考察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制备过程的一致性等实验,结果显示研制的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量值准确、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气体标准物质 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检验 t-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