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对肛周脓肿及肛瘘诊断及定位的临床影响分析
1
作者 丁雪 席晓萍 刘会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6-0059,共4页
研究超声在肛周脓肿及肛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2年0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89疑似肛周脓肿及肛瘘疾病的病人,以手术诊断作为金标准,肛周脓肿19例,肛瘘70例,分析高频超声诊断效能。结果 高频超声诊断敏感度、准确性和手术诊断对比... 研究超声在肛周脓肿及肛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2年0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89疑似肛周脓肿及肛瘘疾病的病人,以手术诊断作为金标准,肛周脓肿19例,肛瘘70例,分析高频超声诊断效能。结果 高频超声诊断敏感度、准确性和手术诊断对比,P>0.05。其中,敏感度为:0.947、特异度为:0.971、准确性为:0.966、误诊率为:0.028、漏诊率为:0.052。结论 肛周脓肿及肛瘘疾病诊断中运用在肛周脓肿及肛瘘诊断及定位中,诊断效能高,推荐进一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肛周脓肿 肛瘘疾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会昭 何文 +3 位作者 王立淑 赵继宗 王硕 赵元立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对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两种定位方法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37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术后分别行导航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定位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及对病灶... 目的对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两种定位方法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37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术后分别行导航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定位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及对病灶切除范围判断的准确性。结果开颅去骨瓣后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均为100%;术中进行定位时,术中导航定位准确率为70.3%,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为100%;术后判断病变切除范围时,术中导航准确率64.9%;术中超声准确率100%。结论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术中超声定位较术中导航系统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术中导航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常规超声在颅脑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会昭 王松涛 +2 位作者 贾维广 袁俊 钟建卫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083-1085,共3页
近年来,术中超声在颅脑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极大地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术中超声多需要配备专用设备或专用术中探头,价格昂贵,且探头种类较少,不同品牌探头之间无法兼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近年来,术中超声在颅脑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极大地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术中超声多需要配备专用设备或专用术中探头,价格昂贵,且探头种类较少,不同品牌探头之间无法兼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术中超声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术中超声 颅内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微波消融家犬肺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项东英 何文 +4 位作者 刘会昭 宁彬 王立淑 颜丹 张红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犬肺组织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微波功率20 W、40 W、60 W及辐射时间600 s的不同参数组合作用于15只家犬肺组织,测量微波消融灶的大小,术后1 h内取肺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微波消融术中1只家犬因心...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犬肺组织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微波功率20 W、40 W、60 W及辐射时间600 s的不同参数组合作用于15只家犬肺组织,测量微波消融灶的大小,术后1 h内取肺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微波消融术中1只家犬因心脏损伤死亡,余均对微波消融耐受良好。不同功率消融范围不同,40 W消融范围最大,20 W次之,60 W消融灶最小。消融灶的形态椭圆形,近球形。消融灶病理呈特征性表现,从内到外为中心碳化区、中间凝固区及周边反应区。结论微波消融肺组织创伤小,安全可行;40 W能形成(3.12±0.08)cm2的消融面积,适合于活体犬肺组织的微波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肺组织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超声检查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宁彬 何文 +5 位作者 项东英 张红霞 邬冬芳 刘会昭 王立淑 颜丹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1期73-78,共6页
超声检查无创,简单易行,实时成像,直观,重复性好,已成为颈动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并能够术前评价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及疗效。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超声造影、血管内超声、术中超声、三维及四维血管超声已在临床发挥着重要作... 超声检查无创,简单易行,实时成像,直观,重复性好,已成为颈动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并能够术前评价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及疗效。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超声造影、血管内超声、术中超声、三维及四维血管超声已在临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已从形态学成像向功能成像发展,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并指导治疗。目前,超声血管成形术以及超声造影剂微泡的空化效应已将超声从诊断推向治疗。本文对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上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超声 进展
下载PDF
颅内血管性疾病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立淑 何文 +3 位作者 刘会昭 赵继宗 王硕 郭志祥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12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性疾病的回声和血流变化特点,指导精确手术。方法204例颅内血管性疾病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确定病变的数目、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前寻找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术后评价手术...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性疾病的回声和血流变化特点,指导精确手术。方法204例颅内血管性疾病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确定病变的数目、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前寻找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术后评价手术切除情况。结果(1)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畸形血管团,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位置和走行,其诊断畸形血管团残留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100%。(2)66例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引导下均快速找到病灶,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3)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超声清晰显示9例,并可评价动脉瘤内有无血栓形成。(4)35个血管母瘤术中超声发现32个,囊结节型及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术中超声探查结果与MRI结果一致。结论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颅内血管性疾病,确定病变边界,评价病灶内血流动力学特征,指导精确手术,及时发现病灶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性疾病 术中超声 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动脉瘤 血管母细胞瘤
下载PDF
彩色超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永锋 仙登沁 +2 位作者 李煜环 刘会昭 石磊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2至2018-12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和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超声检查的方法,诊断脑膨出的...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2至2018-12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和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超声检查的方法,诊断脑膨出的病因及进一步指导手术治疗方案。观察记录术中超声诊断脑膨出的病因类别、部位特点(包括例数)及指导手术后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结果本组中8例根据术前CT所示的颅骨骨折特点,推测术中脑膨出的病因可能为对侧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术中超声检查证实对侧颅骨骨折部位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本组24例术前难以判断脑膨出的病因,经术中超声检查发现:手术对侧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9例,手术同侧出现脑内血肿7例,手术区域临近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2例,手术同侧挫裂伤情况加重、广泛性脑肿胀4例。32例均在超声引导下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挫伤的脑组织,有效缓解脑膨出。术后6个月,按GOS分级为:恢复良好8例(25.00%),中度残疾9例(28.12%),重度残疾7例(21.88%),植物生存状态4例(12.50%),死亡4例(12.50%)。结论术中超声能准确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脑膨出的病因及进一步指导手术治疗脑膨出,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膨出 颅内血肿 术中超声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永锋 张俊芬 +4 位作者 袁俊 翟卫东 钟建卫 王涛 刘会昭 《武警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GCS 3~ 8分患者 12 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 2例 )和对照组 (5 9例 ) ,治疗组除采用脑外科常规方法治疗外 ,特别采用了早期不限制补液、大剂量静点白蛋白及微量泵持续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GCS 3~ 8分患者 12 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 2例 )和对照组 (5 9例 ) ,治疗组除采用脑外科常规方法治疗外 ,特别采用了早期不限制补液、大剂量静点白蛋白及微量泵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的方法 ,运用统计学 χ2 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并发肾功能衰竭 3例 (4 8%) ,对照组并发 14例 (2 3 7%) ,两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 (χ2 =8 93,P <0 0 1)。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不限制补液、早期静点大剂量白蛋白及微量泵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能有效地预防肾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肾功能衰竭 手术后 预防
下载PDF
颅脑与颈髓复合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永锋 翟卫东 +4 位作者 钟建卫 张伟 王涛 袁俊 刘会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颈髓损伤 复合伤 CT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帕金森氏综合症5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永锋 翟卫东 +5 位作者 钟建卫 王涛 袁俊 刘会昭 刘海霞 代广辉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22-222,共1页
关键词 脑积水 帕金森氏综合症 术后并发症 分流术
下载PDF
超声检测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形态结构与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玮 张军 +1 位作者 孔国喜 刘会昭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形态结构与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06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和临床观察,并将其检测结果与对照组20例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 目的:研究老年人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形态结构与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06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和临床观察,并将其检测结果与对照组20例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老人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厚(P<0.05),部分伴有内-中膜形态结构的改变.结论: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和/或内-中膜粗糙及回声增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与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内中膜厚度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意外
下载PDF
2019年武警某部新兵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雅娟 任永强 刘会昭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51-552,共2页
新兵体格复检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长远发展[1]。2019年,国防部下发了《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对新兵体检中每一条标准和检查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更加便于参检医务人员理解... 新兵体格复检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长远发展[1]。2019年,国防部下发了《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对新兵体检中每一条标准和检查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更加便于参检医务人员理解和把握。为了解《条文释义》下发后新兵体检结果的变化,笔者总结了2019年北京地区某部9920名新兵的体格复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体格复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微波消融家猫脑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向东 何文 +3 位作者 邬冬芳 刘会昭 项东英 宁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脑组织的可行性及量效关系,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脑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微波功率及消融时间的组合随机作用于15只家猫脑组织,术后1h内超声探查消融灶,术后48h取脑组织观察病理改变、测量消融...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脑组织的可行性及量效关系,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脑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微波功率及消融时间的组合随机作用于15只家猫脑组织,术后1h内超声探查消融灶,术后48h取脑组织观察病理改变、测量消融直径及脑水肿带宽。结果:除1只猫术后46h死亡外其余均在16h内苏醒;术后48h病理呈特征性改变:由中心向外周依次是残腔、凝固性坏死、水肿区、水肿外带;消融直径(R)及脑水肿带宽(E)与输出功率(P)、消融时间(T)线性相关,得到回归方程R=0.287P+3.853×10^-2 T及E=-0.901+5.140×10^-2 P+1.513×10^-2 T;术后1h内超声探查消融灶中心见小片状强回声,周边呈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消融灶内无血流信号。结论微波消融脑组织创伤小、安全可行,根据输出功率和消融时间可以调控微波消融范围,并预测脑水肿程度,20~30W是合适的微波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脑组织 病理学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14
作者 黄建新 徐闻 +2 位作者 丁雪 闫玮 刘会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38-0041,共4页
评价急性阑尾炎在诊断中使用超声的效果。方法 1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参与,诊断中使用超声方式,金标准是手术、病理。结果 全部确诊,超声检出率89.74%(140/156),对比病理结果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从阑尾的位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 评价急性阑尾炎在诊断中使用超声的效果。方法 1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参与,诊断中使用超声方式,金标准是手术、病理。结果 全部确诊,超声检出率89.74%(140/156),对比病理结果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从阑尾的位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检出率90.38%(141/156),与病理进行对比,即P<0.05。结论 诊断急性阑尾炎期间采用超声检查的效果较为理想,检出率较高,与手术以及病理结果对比发现,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 诊断效果 检出率
下载PDF
擒敌训练致颅脑损伤的原因及防治进展
15
作者 孙永锋(综述) 刘会昭(综述) +1 位作者 耿进战(综述) 段锦斌(审校)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前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已成为军事医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1-4]。为提高训练质量,提升部队战斗力,笔者对擒敌训练致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原因、特点及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致伤原因1.1作用于头部的力量过大头... 目前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已成为军事医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1-4]。为提高训练质量,提升部队战斗力,笔者对擒敌训练致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原因、特点及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致伤原因1.1作用于头部的力量过大头部所受外力超过头皮和脑脊液的缓冲作用是致伤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擒敌技术 训练 颅脑损伤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VC)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会昭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1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对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0例拟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展开疾病诊断;其中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对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0例拟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展开疾病诊断;其中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共60例,比较术前术后检查结果。结果 110例患者中,左侧表现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93例,于右侧表现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7例,双侧表现出静脉曲张患者10例。对患者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发现患者呈现出精索静脉迂曲、扩张的现象,无回声区表现为蜂窝状;对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患者精索静脉无回声区呈现出红蓝相间血流的现象。其中属于精索静脉曲张临床亚型患者24例,属于精索静脉曲张Ⅰ型患者27例,属于精索静脉曲张Ⅱ型患者32例,属于精索静脉曲张Ⅲ型患者27例。对于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与手术结果比较,术前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对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进行疾病诊断,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清晰显示病灶位置的具体情况,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早期确诊以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精索静脉曲张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会昭 何文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84-86,共3页
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是在手术中将探头直接放在脏器表面进行探测,其分辨率高,病变显示更加清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大大提高。IOUS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外科手术,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在外科手术中... 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是在手术中将探头直接放在脏器表面进行探测,其分辨率高,病变显示更加清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大大提高。IOUS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外科手术,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彩色多普勒(CDFI)、能量多普勒(PDI)等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术中超声 彩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 分辨率高 外科手术 IOUS 手术中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定位颅内深部微小海绵状血管瘤3例
18
作者 刘会昭 孙永锋 +1 位作者 彤丹 李煜环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74-75,共2页
对于脑表面无明显征象的颅内深部微小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如何快速、准确定位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现将本院应用术中超声定位颅内深部微小海绵状血管瘤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1临床资料2010年至2017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 对于脑表面无明显征象的颅内深部微小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如何快速、准确定位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现将本院应用术中超声定位颅内深部微小海绵状血管瘤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1临床资料2010年至2017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深部微小海绵状血管瘤3例,均在术前进行了CT/MRI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颅内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判定脑胶质瘤边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9
作者 田永吉 林松 +5 位作者 刘会昭 王立淑 何文 张懋植 罗麟 秦义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脑胶质瘤手术中判定肿瘤边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幕上胶质瘤患者105例,择期手术患者88例,其中男42例,女46例,年龄15~67岁(平均41岁),手术中肿瘤切除前、后均进行B超探查,判定肿瘤边界并对可疑回声进...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脑胶质瘤手术中判定肿瘤边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幕上胶质瘤患者105例,择期手术患者88例,其中男42例,女46例,年龄15~67岁(平均41岁),手术中肿瘤切除前、后均进行B超探查,判定肿瘤边界并对可疑回声进行活组织检查,经病理学最后诊断,术后3d内进行MRI复查,判定肿瘤切除程度。结果88例患者均在B超检查下进行手术,肿瘤近全切除83例,大部切除5例。病理学诊断为胶质瘤Ⅱ级30例,Ⅲ级31例,Ⅳ级27例。术中B超发现可疑回声120处,经病理学证实为肿瘤101处。B超探查发现视野死角残存肿瘤17处,发现脑内挫裂伤(血肿)1例,无手术死亡,灵敏度80.1%,特异性69.8%。结论术中超声辅助确定胶质瘤边界,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优势,对低级别胶质瘤更具价值,并未显著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可以作为术中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超声 脑胶质瘤 治疗
原文传递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何文 姜笑千 +3 位作者 王硕 张懋植 赵继宗 刘会昭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6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不同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回声和血流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应用于脑肿瘤的可行性及术中超声引导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5例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对需要术中病理检查确诊者,行超声引...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不同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回声和血流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应用于脑肿瘤的可行性及术中超声引导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5例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对需要术中病理检查确诊者,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随机选取同期115例未应用术中超声的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以比较手术切除率。选取10例肿块边界显示不清的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观察手术前后肿瘤强化改变。结果(1)颅内肿瘤多呈强回声,不同病变有其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3种常见脑肿瘤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术中超声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全切除率(P<0.05);(3)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供血动脉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术前(P<0.01);(4)术中超声引导穿刺有助于术中明确诊断,对于脑积水和肿瘤囊性变患者可穿刺抽吸减压;(5)术中超声造影有助于确认肿瘤边界,指导手术切除范围。结论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可定位、定向,提高诊断准确性,确定病变边界,指导手术,减少损伤,并提高占位性病变全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 介入性超声检查 造影剂 术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