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图像的深度神经网络肺功能预测
1
作者 杜秋雨 陈楠 +3 位作者 郭际香 章毅 刘伦旭 徐修远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以慢阻肺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且呈现上升的趋势,给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作为一种方便、无创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肺功能的评估.在基于CT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评...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以慢阻肺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且呈现上升的趋势,给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作为一种方便、无创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肺功能的评估.在基于CT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评估肺功能的方法中,人工设计的特征存在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且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从高噪稀疏的小样本数据集中提取特征的效果较差.为了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CT图像的肺功能预测网络(LFP-ResNet).首先,本文提出了多层次上下文特征融合(MCFF)方法,有效增强了对表征肺部纹理和形态的特征提取;其次,利用三维残差网络充分保证了CT图像的空间异质性;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肺功能正常人群和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上对比了本工作提出的方法以及其他先进的肺功能预测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CFF策略在含噪声的稀疏矩阵中提取特征时比其他特征提取方法更有效,且所构建的LFP-ResNet在肺功能预测任务中表现出更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深度学习 多任务学习 肺功能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青年自发性气胸、血气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8
2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5 位作者 陈桂枝 杨俊杰 伍伫 王允 刘欣 石应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 对青年自发性气胸、血气胸发病进行临床分析和手术指征探讨。 方法 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2 7例 ,自发性血气胸 2 0例 ,总结其病史及手术发现。 结果  2 7例自发性气胸中 2 4例发病原因为肺大泡破裂 ,2例为先天性肺囊肿 ,1例为... 目的 对青年自发性气胸、血气胸发病进行临床分析和手术指征探讨。 方法 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2 7例 ,自发性血气胸 2 0例 ,总结其病史及手术发现。 结果  2 7例自发性气胸中 2 4例发病原因为肺大泡破裂 ,2例为先天性肺囊肿 ,1例为疤痕漏气。部分患者肺大泡部位有陈旧性炎性疤痕或结核等基础病变。 2 0例血气胸中 16例为胸顶条索状粘连带断裂 ,2例为肺大泡破裂致肺表面异常血管断裂 ,2例未见直接出血部位。 5例自发性血气胸首先表现为单纯气胸 ,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出血征象或继发性血胸。 结论 青年自发性气胸发病的病理基础多为肺大泡破裂 ,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自发性血气胸发病的病理基础多为胸顶纤维索带断裂 ,应行及时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自发性血气胸 气胸 血气胸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7 位作者 车国卫 伍伫 寇瑛利 李定彪 黄旭中 赵雍凡 石应康 杨俊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完全性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2年 2月至 2 0 0 3年 8月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肺癌 43例。其中ⅠA期 5例 ,ⅠB期 14例 ,ⅡA期 1例 ,ⅡB期4例 ,ⅢA期 7例 ,T4 ⅢB期 6例 ,Ⅳ期 ...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完全性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2年 2月至 2 0 0 3年 8月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肺癌 43例。其中ⅠA期 5例 ,ⅠB期 14例 ,ⅡA期 1例 ,ⅡB期4例 ,ⅢA期 7例 ,T4 ⅢB期 6例 ,Ⅳ期 6例。ⅢA期术前临床评估为N0 ,术后病理查见N2 转移。ⅢB期病例中 3例为恶性胸水 ,3例为术中发现胸腔种植转移。Ⅳ期病例中 2例为晚期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 ,心脏压塞 ;1例为孤立脑转移瘤切除术后 ;3例为对侧或同侧肺孤立性转移。主要手术方式 :肺叶切除 3 6例 ,肺楔形切除5例 ,心包开窗 2例。其中 2例同期行对侧孤立性肺转移瘤楔形切除 ;恶性胸水行胸膜种植结节切除、烧灼 ,胸膜粘连术。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3 6例。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 ,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 ,肺部感染 5例 ,切口液化 2例。 3例恶性胸水均得到控制。 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分别于术后 4个月、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仍存活。除 2例心包开窗引流患者 ,外科术后住院时间为 5~ 15天 ,平均 7.4天。结论 VATS适合早期肺癌的完全性切除手术治疗 ,对偶然性N2 肺癌手术中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对肺癌需同期双侧开胸手术者VATS具有显著优势。VATS对恶性胸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 VATS完全性切除 姑息性切除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128例 被引量:69
4
作者 刘伦旭 车国卫 +5 位作者 王允 寇瑛琍 伍伫 蒲强 余南彬 蒲江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价值,以利手术方式微创化。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128例。病种包括结核球或结核性空洞、支气管扩张症、炎性假瘤、巨大肺大泡(>10cm)、错构瘤...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价值,以利手术方式微创化。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128例。病种包括结核球或结核性空洞、支气管扩张症、炎性假瘤、巨大肺大泡(>10cm)、错构瘤、淋巴管肌瘤等17种病变。术前较明确诊断53例,其它经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诊。手术行病变局部切除66例,单肺叶切除56例,双肺叶切除2例,双侧胸腔同期肺叶切除4例(均为支气管扩张症)。局限性切除采用纯腔镜操作,切口为3个孔;肺叶切除采用辅助7~10cm左右小切口。结果局部切除患者手术时间为30~18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10~300ml,平均60ml,无术中输血;术中中转小切口2例;1例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得以控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d。单侧肺叶切除患者手术时间为80~260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50~500ml,平均190ml;术中未输全血;3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常规开胸;2例术后肺部感染,加强抗感染后治愈;1例术后出血再开胸止血;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发生左侧隔疝,再次手术修补;术后住院时间4~13d,平均7.4d。双侧胸腔肺叶切除患者手术时间为270~415min,平均330min;术后住院时间8~16d,平均10.7d。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创伤小,切口美观,患者恢复快,手术安全,对适合患者应作为可选手术方式,有广泛的开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良性疾病 外科
下载PDF
吉非替尼(Iressa)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伦旭 李为民 +2 位作者 李潞 李娟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总结吉非替尼 (Iressa)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 9例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进入本研究 ,其中 3例肿瘤局限于胸腔内 ,2 6例已有远处转移。Iressa剂量为 2 5 0mg/次 ,口服 ,每天 1次。全组服药的... 目的 总结吉非替尼 (Iressa)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 9例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进入本研究 ,其中 3例肿瘤局限于胸腔内 ,2 6例已有远处转移。Iressa剂量为 2 5 0mg/次 ,口服 ,每天 1次。全组服药的中位时间为 5个月。 结果 主要的毒副作用是皮疹 ,共有 12例发生皮疹 ,占全组的 41.4%。其它的副作用有腹泻 2例 ,心动过缓 1例 ,转氨酶升高 1例。治疗后获完全缓解 1例 ,部分缓解 7例 ,稳定 12例 ,进展 9例。全组有效率为 2 7.5 9%,疾病控制率为 68.97%。中位生存时间为 5 .5个月 ( 1~ 19个月 ) ,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 6.5个月 ,1年生存率为 44 .83 %。结论 Iressa对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能明显改善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IRESSA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隆凸切除及重建术治疗隆凸肿瘤及支气管肺癌35例经验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4 位作者 杨俊杰 赵雍凡 王允 伍伫 石应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 探讨隆凸切除及重建术治疗隆凸、主支气管肿瘤及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隆凸、主支气管肿瘤 8例 ,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2 7例 ,其中侵犯左心房 5例。行单纯隆凸切除重建 5例 ,右上肺叶切除及隆凸切除重建 18... 目的 探讨隆凸切除及重建术治疗隆凸、主支气管肿瘤及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隆凸、主支气管肿瘤 8例 ,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2 7例 ,其中侵犯左心房 5例。行单纯隆凸切除重建 5例 ,右上肺叶切除及隆凸切除重建 18例 ,右全肺隆凸切除 4例 ,左全肺隆凸切除 4例 ,右上肺叶切除及隆凸切除重建 4例。加行部分左心房切除 5例。手术采用了 11种不同类型的隆凸切除重建方式。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 7例 ,呼吸功能不全 1例 ,全肺不张 1例。隆凸、主支气管肿瘤患者术后无瘤生存 17月~ 7年。中央型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 1年生存率 96 .3 % ,3年生存率 70 .1% ,5年生存率37.0 % ,有 5例生存 10年以上。结论 通过仔细术前评估 ,熟练的手术操作 ,良好的术后管理 ,配合术后综合治疗 ,可大大降低隆凸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并获得满意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凸肿瘤 支气管肺肿瘤 隆凸切除 隆凸重建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伦旭 许宁会 +5 位作者 赵雍凡 周清华 刘颖 伍伫 杨俊杰 石应康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72-373,共2页
目的 :通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评价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微创意义。方法 :总结 2 0 0 1 5~ 2 0 0 2 5我院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所行肺叶切除术 30例。患者年龄 6~ 6 6岁。良性病变 14例 ,肺癌 16例。行单肺叶切除2 8例 ,双肺叶切除 2... 目的 :通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评价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微创意义。方法 :总结 2 0 0 1 5~ 2 0 0 2 5我院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所行肺叶切除术 30例。患者年龄 6~ 6 6岁。良性病变 14例 ,肺癌 16例。行单肺叶切除2 8例 ,双肺叶切除 2例 ,肺癌病例均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中辅助一 7~ 9cm切口作为操作切口。结合内镜器械和常规器械解剖肺门结构及肺裂 ,推结器结扎肺血管 ,切割缝合器处理支气管。术毕用 0 / 4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结果 :术中无中转大切口开胸 ,除 1例术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轻 ,多数口服止痛药即可。术后恢复快 ,最早第三天即户外活动。 6例术后 5天出院 ,2 3例术后 7天出院 ,1例术后 9天出院 ,平均术后住院 6天 ,较本院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 9天出院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微创伤手术 ,术后患者恢复快 ,疼痛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住院时间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3 位作者 陈光富 杨俊杰 赵雍凡 蒋光亮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肺隔离症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人肺癌组织中nm23-H_1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3 位作者 孙芝琳 覃扬 石应康 孙泽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癌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 在人肺癌中的突变情况 ,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 ,对手术切除的 45例肺癌组织和 7例正常肺组织的nm2 3 H1 基因的 5个外显子进行... 目的 探讨癌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 在人肺癌中的突变情况 ,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 ,对手术切除的 45例肺癌组织和 7例正常肺组织的nm2 3 H1 基因的 5个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在所检测的肺组织中 ,未发现nm2 3 H1 基因纯合缺失。SSCP分析发现一例肺癌组织nm2 3 H1 基因外显子 1单链DNA迁移率发生改变。此例患者为晚期肺鳞癌 ,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和恶性胸水。结论 本实验所检测的nm2 3 H1 基因外显子部分的基因突变在肺癌中发生率低 ,nm2 3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M23-H1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转移抑制基因nm23 mRNA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伦旭 覃杨 +9 位作者 石应康 周清华 孙芝琳 孙泽芳 王允 杨俊杰 蒋光亮 伍伫 赵雍凡 杨振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95-95,共1页
转移抑制基因nm23mRNA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刘伦旭覃杨石应康周清华孙芝琳孙泽芳王允杨俊杰蒋光亮伍伫赵雍凡杨振华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发现... 转移抑制基因nm23mRNA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刘伦旭覃杨石应康周清华孙芝琳孙泽芳王允杨俊杰蒋光亮伍伫赵雍凡杨振华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发现一类参与调控肿瘤转移的基因。由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NM23基因 MRNA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食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伦旭 赵雍凡 黄旭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应用于食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 10年左右 ,其优点为减少术后早期和长期胸痛 ,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符合美学要求。 VATS食管癌分期主要是评估食管癌外侵和转移情况 ,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应用于食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 10年左右 ,其优点为减少术后早期和长期胸痛 ,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符合美学要求。 VATS食管癌分期主要是评估食管癌外侵和转移情况 ,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VATS治疗食管癌主要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切除 ,但由于手术部位多 ,操作较繁杂 ,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对食管良性疾病 ,如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食管疾病 食管癌 食管平滑肌瘤 贲门失弛缓症
下载PDF
地震胸部损伤救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伦旭 石应康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87-288,F0003,共3页
参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各级医院收治地震伤员情况,总结地震胸外伤救治的经验。强调了大规模群体伤分类救治、分级救治的特点和必要性,分析各级医院收治伤员差异(伤员到达各级医院时间、伤员获救后出现死亡的时间及... 参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各级医院收治地震伤员情况,总结地震胸外伤救治的经验。强调了大规模群体伤分类救治、分级救治的特点和必要性,分析各级医院收治伤员差异(伤员到达各级医院时间、伤员获救后出现死亡的时间及死亡原因、胸外伤救治内容),胸部损伤的现场急救内容,地震胸外伤处理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伤 胸部损伤 治疗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切除:多样化的手术切口和流程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伦旭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9期11-13,共3页
胸腔镜肺癌切除是一种复杂腔镜手术,由于手术自身的复杂性及医生对手术的认识不同,出现了多种手术模式,其主要表现在手术入路(手术切口)、肺叶切除手术流程以及淋巴结切除方法。本文简要介绍对此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癌 单向式 切口 流程
下载PDF
癌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伦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5年第1期48-49,共2页
癌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研究进展刘伦旭综述石应康周清华审校肿瘤转移是肿瘤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肿瘤病人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细胞移动、侵犯组织、逃避免疫监视、并在远处种植,增殖并最... 癌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研究进展刘伦旭综述石应康周清华审校肿瘤转移是肿瘤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肿瘤病人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细胞移动、侵犯组织、逃避免疫监视、并在远处种植,增殖并最终形成转移瘤。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抑制基因 乳腺癌 肝癌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治疗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伦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淋巴结转移 手术疗法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肺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伦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08-411,共4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肺癌 巴塞罗那 治疗相关 西班牙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被引量:259
17
作者 支修益 吴一龙 +17 位作者 马胜林 王天佑 王长利 王洁 石远凯 卢铀 刘伦旭 刘德若 陈东红 杨跃 杜祥 步宏 周清华 姜格宁 韩宝惠 程刚 程颖 焦顺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7-688,共12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诊疗规范 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 卫生统计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01
18
作者 周清华 刘伦旭 +10 位作者 李潞 车国卫 杨俊杰 赵雍凡 陈军 王允 秦建军 侯梅 宫友陵 卢武胜 李志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 ,同时评价其有效性以及在病期下调率、提高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 从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对62 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 ,同时评价其有效性以及在病期下调率、提高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 从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对62 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其中 314例被随机分入术前新辅助化疗组 (试验组 ) ,行术前化疗 2个周期 ,其中 2 1例行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 ,68例接受MVP方案 ,36例CAP方案 ,67例EP方案 ,2 0例VIP方案 ,30例Gem +DDP方案 ,32例NVB +DDP方案 ,30例Taxol+NVB方案 ,10例Taxol +DDP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施行手术治疗。 310例被随机分入对照组的患者 ,则先行手术治疗。对两组P N1 2 的患者术后均给予 5 0~ 5 5Gy的胸部放疗。结果 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 73.5 7% ( 2 31/314 ) ,病期下调率为 43.63%( 137/314 ) ,病理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 15 .92 % ( 5 0 /314 )。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 97.69% ,对照组为 91.94%。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新辅助化疗组术后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9.35 %、67.46%、34 .39%和 2 9.34 % ,对照组分别为 87.5 3%、5 1.5 4%、2 4.19%和 2 1.64 %。试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术前新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化疗 随机临床试验 生存率 病期下调 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治疗侵犯肺动脉干的Ⅲ期肺癌 被引量:55
19
作者 周清华 刘伦旭 +9 位作者 杨俊杰 王允 伍伫 秦建军 车国卫 付军科 朱大兴 聂强 高治人 杨振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03-407,共5页
目的 总结 3 0 4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或合并其它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侵犯肺动脉干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983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对 3 0 4例肺癌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或合并其它... 目的 总结 3 0 4例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或合并其它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侵犯肺动脉干的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983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对 3 0 4例肺癌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或合并其它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左上叶切除术 199例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上叶切除术 2 1例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中上叶切除术 14例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左上叶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 8例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上叶切除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 2 9例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中上叶切除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 2 1例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中上叶切除、气管隆凸切除重建 ,合并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 11例 ;右肺动脉干部分切除、肺动脉圆锥大部切除 ,人造血管右肺动脉干、肺动脉圆锥重建合并左全肺切除术 1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 3例 ,死亡率为 1%。发生手术并发症 64例次 ,发生率为 2 1.0 5 %。术后 1、3、5和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1.75 %、60 .14 %、3 7.2 1%和 2 4.3 9%。结论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或 /和合并其它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均能明显改善局部晚期肺癌的预后 ,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 Ⅲ期肺癌 肺肿瘤 局部晚期肺癌 双袖状肺叶切除术 心脏大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被引量:117
20
作者 周清华 刘伦旭 +7 位作者 刘斌 王允 陈军 陈晓峰 杨俊杰 秦建军 车国卫 杨振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总结 3 4 9例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83年 2月~ 2 0 0 0年 1 2月 ,对 3 4 9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肺切除合并肺动脉切除重建术 2 0 5例 ;合并部分左心... 目的 总结 3 4 9例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83年 2月~ 2 0 0 0年 1 2月 ,对 3 4 9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肺切除合并肺动脉切除重建术 2 0 5例 ;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术 75例 ;合并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术 6 5例 ,其中 3例同时合并隆凸切除重建术 ;合并胸主动脉切除重建术 4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 2例 ,死亡率为 0 .6 %。发生手术并发症5 3例次 ,发生率为 1 5 .2 %。术后 1、3、5和 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79.3 6 %、5 9.93 %、3 3 .1 4%和 2 3 .5 6 %。结论 肺切除合并受肺癌侵犯的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心脏大血管重建术 局部晚期肺癌 肺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