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利用方式对灯心草群落固碳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徐海峰 刘伦衔 乙引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6-101,共6页
本文以贵州龙里草原为试验地,通过对龙里灯心草群落的植被、地表凋落物和土壤主要组分进行实地观测,探究围封、刈割、放牧3种利用方式对草地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利用方式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围封最大,刈割次之,放牧最小;不同利用... 本文以贵州龙里草原为试验地,通过对龙里灯心草群落的植被、地表凋落物和土壤主要组分进行实地观测,探究围封、刈割、放牧3种利用方式对草地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利用方式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围封最大,刈割次之,放牧最小;不同利用方式对凋落物影响不明显。3种利用方式对植被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不同。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显著,对土壤全磷及容重的影响不大。3种利用方式主要通过改变土壤主要组分来影响植被生长,进而改变植被生物量,从而改变灯心草群落的固碳能力以及对环境的贡献。围封、放牧、刈割通过改变土壤有机碳及容重来改变土壤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心草群落 利用方式 固碳能力
下载PDF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带特色植物的立体构建——以贵州威毕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伦衔 黄国军 +3 位作者 杨兴宇 张万连 张习敏 乙引 《森林工程》 201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针对贵州威毕高速公路坡度大、弯道多、转弯急等特点,通过筛选、组合和搭配当地速生树种,先后构建以火棘、西南红山茶、马桑、贵州连蕊茶为主的4种中央分隔景观带,可有效遮挡夜间远光灯照射,起到防眩光效果;以五节芒、威宁小檗和匍匐荀... 针对贵州威毕高速公路坡度大、弯道多、转弯急等特点,通过筛选、组合和搭配当地速生树种,先后构建以火棘、西南红山茶、马桑、贵州连蕊茶为主的4种中央分隔景观带,可有效遮挡夜间远光灯照射,起到防眩光效果;以五节芒、威宁小檗和匍匐荀子为主的3种路堑边坡景观带,对稳定土壤,水土冲刷同样有着强有力的保护作用;以贵州金丝桃、朱砂杜鹃、羊踯躅、火棘、五叶地锦和威宁小檗搭配组成的碎落台景观带,能起到丰富景观,增加绿量的作用;以火棘、青冈和光皮桦装饰的公路两侧景观带,增强抗污染能力。以上景观带的构建具有成本低廉、舒适安全、层次丰富、减轻疲劳、生态环保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立体种植 边坡治理 生态恢复
下载PDF
石灰土壤中植物铁营养生理生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伦衔 张习敏 +1 位作者 苏志孟 乙引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1期6-12,共7页
为了阐明石灰土中植物缺铁失绿的生理生化机理,本研究总结了重碳酸盐改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中铁的可利用性,从而限制了植物对土壤中铁的吸收;另一方面,植物在重碳酸盐胁迫下,诱导植物根系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响应低铁生境,包括植... 为了阐明石灰土中植物缺铁失绿的生理生化机理,本研究总结了重碳酸盐改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中铁的可利用性,从而限制了植物对土壤中铁的吸收;另一方面,植物在重碳酸盐胁迫下,诱导植物根系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响应低铁生境,包括植物根系分泌相关的物质或质子到根际土壤酸化土壤,诱导根系铁还原酶基因和铁转运体基因表达从而增强铁还原酶活性及铁吸收。针对石灰土壤中存在大量重碳酸盐的特殊性,未来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重点研究重碳酸盐对铁在植物组织之间的长距离运输的影响,挖掘重碳酸盐影响铁转运的分子机制;(2)植物细胞内的铁蛋白基因表达是否受到重碳酸盐的影响,仍然需要开展相关的研究;(3)进一步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与重碳酸盐在植物胁迫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土 失绿症 根系 重碳酸盐 铁还原酶 铁转运
下载PDF
喜钙和嫌钙植物对外源Ca^(2+)的生长生理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习敏 宋庆发 +1 位作者 刘伦衔 乙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45-1650,共6页
以喜钙植物伞花木和嫌钙植物大白杜鹃为实验材料,以Hoagland营养液并设置其Ca2+浓度分别为0、5、10、25、50mmol/L培养试验,比较不同浓度外源Ca2+对其生长、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和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探索喜钙植物生长的适应特征,为喀... 以喜钙植物伞花木和嫌钙植物大白杜鹃为实验材料,以Hoagland营养液并设置其Ca2+浓度分别为0、5、10、25、50mmol/L培养试验,比较不同浓度外源Ca2+对其生长、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和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探索喜钙植物生长的适应特征,为喀斯特地区喜钙植物嗜钙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1)随着外源Ca2+浓度的增加,伞花木植株高度、茎粗以及叶干重、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嫌钙植物大白杜鹃的生长却受到抑制,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当Ca2+浓度为50mmol/L时,伞花木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9mg/g和17.10mg/g,大白杜鹃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9mg/g和14.30mg/g。(2)在实验设置的钙范围内,Ca2+可促进伞花木对P、N吸收并稳定体内Ca、K动态;而低浓度的Ca2+(<10mmol/L)促进大白杜鹃对Ca累积,抑制N、P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钙植物 嫌钙植物 外源CA2+ 生长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显微结构的数量特征
5
作者 张习敏 宋庆发 +1 位作者 刘伦衔 乙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37,共3页
测定了喜钙、兼性和嫌钙7种乔木植物的19个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可有效区别喜钙植物、兼性植物和嫌钙植物。喜钙植物不具有蜡质层和角质层,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中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细胞总... 测定了喜钙、兼性和嫌钙7种乔木植物的19个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可有效区别喜钙植物、兼性植物和嫌钙植物。喜钙植物不具有蜡质层和角质层,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中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细胞总层数、栅栏细胞层数、海绵细胞层数、栅栏细胞高度、最大导管直径等方面均小于嫌钙植物,而兼性植物介于喜钙植物和嫌钙植物之间,变化幅度较大。此外,短期外源Ca2+处理并不能显著改变喜钙植物叶片解剖特征,进一步证实喜钙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是其长期适应钙生环境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钙植物 嫌钙植物 叶片 解剖结构 喀斯特
下载PDF
贵州主要汞矿废弃地带的植物及其对汞的富集能力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雅妮 张习敏 +2 位作者 徐小蓉 刘伦衔 乙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8-250,254,共4页
为寻找喀斯特地貌具有汞富集作用的优势植物,对贵州万山、务川、开阳主要汞矿区废弃地带的植物进行调查表明,采矿区与矿渣区共有17种植物,其中蜈蚣草、荩草等8种植物数量较多,均为20株以上;苍耳、蜈蚣草等6种植物地上部鲜重较多,均为100... 为寻找喀斯特地貌具有汞富集作用的优势植物,对贵州万山、务川、开阳主要汞矿区废弃地带的植物进行调查表明,采矿区与矿渣区共有17种植物,其中蜈蚣草、荩草等8种植物数量较多,均为20株以上;苍耳、蜈蚣草等6种植物地上部鲜重较多,均为100g以上;蜈蚣草、狗尾草等7种植物地上部汞含量较多,均高于1mg/kg。狗尾草、蜈蚣草的汞富集系数较高。综合比较各项指标,蜈蚣草对于汞污染土壤的适应和富集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矿区 汞富集 蜈蚣草 植物 贵州
下载PDF
不同管理方式对贵州典型暖性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庆贺 徐海峰 +3 位作者 张习敏 张宇斌 刘伦衔 乙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0-333,共4页
以贵州省龙里典型性暖性草原为对象,研究典型草地、不围栏、割草管理、灌丛管理4种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对典型暖性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具有明显影响;不围栏管理导致土壤... 以贵州省龙里典型性暖性草原为对象,研究典型草地、不围栏、割草管理、灌丛管理4种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对典型暖性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具有明显影响;不围栏管理导致土壤碳密度显著下降,同时在灌丛管理下地质地貌条件的差异同样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对典型草地进行围栏可以提高土壤碳密度,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固定,同时也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暖性草地 土壤有机碳 管理方式
下载PDF
草酸钙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及其防御功能 被引量:9
8
作者 乙引 苏志孟 +2 位作者 张习敏 刘伦衔 陈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笔者对植物体内草酸的生物合成、草酸钙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草酸钙晶体在植物防御中的研究进展,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草酸钙晶体形状和丰富程度的差异植株用以防御动物侵害应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抗坏血酸 晶体形态 晶体丰度 防御作用
下载PDF
铁添加对喀斯特土壤中天蓝苜蓿生长及柠檬酸分泌的影响
9
作者 刘伦衔 张习敏 +4 位作者 苏志猛 周祥飞 文鹏 黄建敏 乙引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3-649,共7页
喀斯特土壤中铁亏缺常常发生,本研究通过添加FeCl_2和FeCl_3盐后,比较天蓝苜蓿柠檬酸代谢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Fe Cl_2和FeCl_3后,增加了叶片数量,而单位叶面积干重和叶绿素无显著差异;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 喀斯特土壤中铁亏缺常常发生,本研究通过添加FeCl_2和FeCl_3盐后,比较天蓝苜蓿柠檬酸代谢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Fe Cl_2和FeCl_3后,增加了叶片数量,而单位叶面积干重和叶绿素无显著差异;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 LSP)、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max)显著高于对照。对照处理叶片和根系分泌物中的柠檬酸含量显著高于FeCl_2和FeCl_3。特别地,FeCl_2处理的根际土中柠檬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XRD分析发现对照、FeCl_2和FeCl_3中铁离子的结晶度分别为24%、69%和81%。本研究结论初步表明:天蓝苜蓿在缺铁环境下根系分泌柠檬酸促进对Fe的吸收;同时,Fe2+铁盐对植物生理生长的影响优于Fe3+铁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蓝苜蓿 外源Fe 钙质土 光合特征 柠檬酸代谢
原文传递
喀斯特植物叶片草酸钙与抗坏血酸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苏志孟 张习敏 +4 位作者 刘伦衔 段盛光 马琳 陈婷 乙引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13-2022,共10页
草酸钙晶体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生物矿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生境中适生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为材料,通过光学显微成像观察草酸钙晶体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同时,分析抗坏血酸和草酸钙含量之间... 草酸钙晶体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生物矿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生境中适生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为材料,通过光学显微成像观察草酸钙晶体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同时,分析抗坏血酸和草酸钙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究抗坏血酸与草酸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草酸钙主要有簇晶和棱晶两种形态,簇晶主要分布在叶肉组织中,而棱晶主要分布在叶脉组织中。在草本和灌木物种中,草酸钙含量与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然而,在乔木物种中,草酸钙含量与抗坏血酸含量正相关,与脱氢抗坏血酸含量相关性不明显。研究发现,贵州喀斯特适生植物叶片主要以叶肉簇晶和叶脉棱晶的方式富集草酸钙晶体,植物抗坏血酸和草酸钙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草酸钙晶体的合成和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 晶体形态 抗坏血酸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