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反思性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毕海 刘余庆 +2 位作者 黄毅 马潞林 刘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反思性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10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外科手术学课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2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名。对...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反思性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10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参加外科手术学课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2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PBL的反思性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操作考核、满意度调查、自我评价等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导尿术、手术打结、离体肠吻合术成绩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自我评价得分最高的是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基于PBL的反思性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技能教学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学习 反思性教学 外科手术学 技能教学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7-513,共7页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405例接受一期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脓毒血症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发生尿脓毒血症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405例患者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2例(7.9%)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尿脓毒血症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4.511,P=0.001)、较高结石负荷(OR=2.588,P=0.043)、较长手术时间(OR=2.353,P=0.036)、较高灌注速度(OR=5.862,P<0.001)以及感染性结石成分(OR=2.677,P=0.036)。列线图模型在建模样本中的一致性系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为0.834,在验证样本中的C-index为0.802,表现出良好的符合度。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较长手术时间、较高术中灌注速度以及感染性结石成分是一期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上述临床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尿路结石症 脓毒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73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预后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因素与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73例M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6例(15.0%)术后发生SIRS。与非SIRS组相比,SIRS组的结石负荷[(409.3±49.3)mm^2 vs.(370.7±77.7)mm^2,P=0.015]和术中灌注速度[(206.4±33.7)ml/min vs.(182.6±34.9)ml/min,P=0.002]均较高。合并糖尿病者M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30.0%(9/30),无糖尿病者为11.9%(1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2.998,95%CI 1.023~8.779,P=0.045),结石负荷≥400 mm^2(OR=3.038,95%CI 1.111~8.303,P=0.030),灌注速度≥200 ml/min(OR=4.969,95%CI 1.869~13.209,P=0.001)。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以及较高的术中灌注速度,是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SIRS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石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3 位作者 肖春雷 侯小飞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6月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膀胱肿瘤16例,术中汽化切割肿瘤直达深肌层,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6月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膀胱肿瘤16例,术中汽化切割肿瘤直达深肌层,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术后患者定期随访,观察肿瘤复发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6例均成功完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平均手术时间34.1 min(15~60 min)。术后随访时间14~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肿瘤复发率50.0%(8/16),其中87.5%(7/8)术后2年内复发。多因素分析表明,原肾马兜铃酸肾病(HR=7.040,95%CI:1.411~35.121,P=0.017)与肿瘤直径≥3 cm(HR=8.230,95%CI:1.055~59.834,P=0.046)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肾移植术后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切除效率高,安全性较好。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大多数病例术后2年内复发,原肾马兜铃酸肾病、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移行细胞癌 膀胱 复发 肾移植
下载PDF
2μm连续波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肖春雷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比较2μm连续波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0月NMIBC的... 目的比较2μm连续波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0月NMIBC的临床资料,体内有金属异物或需应用生理盐水作为膀胱灌洗液者选择2μm激光(n=65),其余选择TURBT(n=122)。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肉眼血尿及住院时间。根据肿瘤数目、大小、是否原发、病理分期及分级分为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2组整体及各亚组的无复发生存率,并对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2μm激光组手术时间短于TURBT组[(36.5±10.0)min vs.(40.9±9.5)min,t=-3.015,P=0.003]。TURBT组术中26例(21.3%)出现闭孔神经反射,高于2μm激光组(0%)(P=0.000)。2μm激光组术后肉眼血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TURBT组[(2.3±1.1)d vs.(3.0±1.4)d,t=-3.759,P=0.000;(4.0±1.5)d vs.(4.5±1.4)d,t=-2.275,P=0.024]。2组均随访12~32个月,中位数均为18个月,2μm激光组膀胱肿瘤复发率21.5%(14/65),TURBT组为29.5%(36/122),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χ2=1.413,P=0.235)。但在肿瘤直径≥3.0 cm的患者中,2μm激光组术后复发率为15.8%(3/19),低于TURBT组(42.5%,17/4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μm激光手术可以改善其无复发生存率(Log-rankχ2=4.482,P=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是直径≥3.0 cm肿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TURBT vs.2μm激光相对危险度=3.810,P=0.039)。结论经尿道2μm连续波激光治疗NMIBC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与TURBT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闭孔神经反射,促进术后患者恢复。对于直径≥3.0 cm肿瘤,2μm激光手术治疗NMIBC的复发率低于TUR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 连续波激光 经尿道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与后腹腔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3 位作者 肖春雷 侯小飞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RLU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9月~2...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RLU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9月~2008年6月,对73例伴有肾积水的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46例采用MPCNL治疗(MPCNL组),27例采用RLUL治疗(RLUL组),比较2组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RLUL组手术时间为(92.6±23.3)min,显著长于MPCNL组的(66.7±20.3)min(t=-4.967,P=0.000)。术后3d的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93.5%(43/46),RLUL组为100.0%(27/27),差异无显著性(χ2=0.554,P=0.457)。术后3d血红蛋白下降MPCNL组为(0.59±0.30)g/L,显著高于RLUL组的(0.38±0.21)g/L(t=3.223,P=0.002)。术后MPCNL组有4例(8.7%)出现38.5℃以上发热,与RLUL组1例(3.7%)差异无显著性(χ2=0.112,P=0.737)。术后RLUL组有1例(3.7%)尿漏,与MPCNL组(0/46)差异无显著性(χ2=0.074,P=0.786)。结论MPCNL与RLUL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上都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L术中出血较少,但手术时间长,在有条件且技术成熟的医院可适当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经皮肾取石术 腹腔镜 腹膜后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复发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赵磊 侯小飞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目的:评价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移植受者原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6年4月至2013年3月临床诊断为肾移植后局限性UTUC并且排除既往或同期合并膀胱... 目的:评价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移植受者原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6年4月至2013年3月临床诊断为肾移植后局限性UTUC并且排除既往或同期合并膀胱肿瘤的病例共38例,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临床病理特征、危险因素和术后膀胱无复发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膀胱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12~1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其间膀胱复发率42.1%(16/38),其中75.0%复发于术后2年内,手术与复发间隔时间6~4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5.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肾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肿瘤为多中心和累及输尿管下段可增加膀胱复发风险。术后2年膀胱复发率,原肾AAN组为62.5%(5/8),肿瘤多中心发病组为46.2%(12/2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多中心发病(HR=2.603,95%CI=1.529~8.906,P=0.019)和原肾马兜铃酸肾病(HR=2.179,95%CI=1.085~8.093,P=0.038)是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受者UTUC经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膀胱复发率高,大多数病例于术后2年内复发,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多中心发病和原肾AAN是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 移行细胞 膀胱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肾移植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附24例报道)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肖春雷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68-170,180,共4页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应用MPCNL治疗24例肾盏憩室结石。术中B超引导下穿刺肾盏憩室,采用Wolf F8/...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应用MPCNL治疗24例肾盏憩室结石。术中B超引导下穿刺肾盏憩室,采用Wolf 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探针或钬激光击碎结石后取出,钬激光烧灼开放肾盏流出道,术后常规留置肾造瘘管及内支架管引流。术后7天拔除肾造瘘管,3个月后膀胱镜下拔除内支架管。结果 24例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手术时间55~110 min,(65.5±28.1)min。1例术中发现肾盏憩室感染积脓,术后发热38.5℃以上,积极抗感染,4 d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余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0.09~1.85 g/L(中位数0.15 g/L)。术后住院4~8 d,(5.7±2.5)d。24例随访18~36个月,(22.6±7.1)月,均未发现肾盏憩室内结石再发。结论 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碎石效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 输尿管镜取石术 肾盏憩室 泌尿系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囊性病变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4 位作者 陈明 陆敏 肖春雷 黄毅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囊性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肾囊性病变患者27例,其中Bosniak分级ⅡF级7例,Ⅲ级11例,...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囊性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肾囊性病变患者27例,其中Bosniak分级ⅡF级7例,Ⅲ级11例,Ⅳ级9例。平均直径(3.58±0.75)cm,其中4例病变直径大于4.0cm。结果:所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均通过腹膜后入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00~160 min,平均(123.1±16.8)min,术中肾热缺血时间25~40 min,平均(29.7±3.5)min。术中出血量50~110 mL,平均(75.5±21.8)mL。术后住院时间4~6 d,平均(5.11±0.85)d。术后病理结果:单纯性囊肿10例(37.0%),成人型囊性肾瘤2例(7.4%),混合性上皮间质瘤1例(3.7%),肾细胞癌囊性变13例(48.1%),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3.7%)。术前Bosniak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BosniakⅡF级恶性病变比例为14.3%,Ⅲ级为45.5%,Ⅳ级为88.9%。术后随访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未见临床复发。结论:Bosniak分级系统虽然可以对肾囊性病变提供临床量化诊断依据,但是鉴别肿瘤良恶性仍存在困难。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肾囊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囊肿 腹腔镜检查 保留器官治疗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300与智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余庆 张玲莉 +2 位作者 赵小红 刘子龙 梅增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8-109,113,共3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的P300成分与智商的关系。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听觉P300检查并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全量表测定智商,另外用4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的P300成分与智商的关系。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听觉P300检查并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全量表测定智商,另外用4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也进行P300的检查。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病例组P300的潜伏期与操作智商和总智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35、-0.344,均P<0.05)。结论ERP是测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ERP P300 智商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余庆 张玲莉 赵小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4-377,共4页
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发展迅速,为近年来研究人的认知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P300是事件相关电位中被研究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个成分,与注意、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关系密切。对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改变的评价是这类研究的... 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特殊的诱发电位发展迅速,为近年来研究人的认知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P300是事件相关电位中被研究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个成分,与注意、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关系密切。对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改变的评价是这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相关研究的展开,这项技术在法医临床、精神病等领域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ERPS P300 脑损伤
下载PDF
钬激光内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余庆 马潞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11期872-874,共3页
随着输尿管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广泛应用,钬激光内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已被国内外泌尿外科医师广为接受。目前,内镜技术的不断改进,钬激光碎石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从而对于传统的上尿路结石治疗思路产生影响。有些报道... 随着输尿管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广泛应用,钬激光内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已被国内外泌尿外科医师广为接受。目前,内镜技术的不断改进,钬激光碎石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从而对于传统的上尿路结石治疗思路产生影响。有些报道认为,钬激光内镜碎石术可能取代ESWL,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术 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
下载PDF
热淋清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余庆 庄申榕 马潞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ESWL后应用热淋清颗粒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的研究方法,对80例单发输尿管结石患者分组进行为期3周的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接受ESWL,术后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大量饮水,必要时应... 目的:探讨ESWL后应用热淋清颗粒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的研究方法,对80例单发输尿管结石患者分组进行为期3周的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接受ESWL,术后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大量饮水,必要时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症状;治疗组除采用保守治疗外,还服用热淋清颗粒4g,每天3次。结果:ESWL后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行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中结石清除率为87.5%(35/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P<0.01)。对于较小输尿管结石(<10mm),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0.9%,20/22)与对照组(88.2%,15/1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较大输尿管结石(≥10mm),治疗组结石清除率(83.3%,15/18)显著高于对照组(43.5%,10/23)(P<0.01)。应用热淋清颗粒后,肾绞痛的平均发作次数(0.93±0.76)较对照组(1.53±1.13)显著下降(P<0.01)。术后治疗组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热淋清颗粒可以显著提高ESWL后的结石清除率,尤其对较大输尿管结石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热淋清颗粒
下载PDF
富氧空气预热下铜精炼阳极炉液化气流量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余庆 鄂加强 +3 位作者 刘春洋 赵萍 黄雁 李罡 《有色矿冶》 2003年第6期24-27,共4页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预热燃烧风富氧下铜精炼阳极炉液化石油气(LPG)流量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的预热燃烧风温度和富氧浓度对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LPG流量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燃烧风预热温度增加和富氧浓度的提高,铜精...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预热燃烧风富氧下铜精炼阳极炉液化石油气(LPG)流量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的预热燃烧风温度和富氧浓度对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LPG流量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燃烧风预热温度增加和富氧浓度的提高,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LPG流量减少趋势十分明显,节能效果显著。此外,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炉 精炼 LPG 富氧 燃烧风 节能
下载PDF
硬质合金烧结-热等静压炉石墨筒内温度场的数值仿真与结构优化
15
作者 刘余庆 时章明 +1 位作者 陈祎 刘志强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计算机仿真计算和现场测试方法研究硬质合金烧结-热等静压炉石墨筒内和烧结制品表面温度场不均匀问题。温度场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发热体布置方式和功率配比不合理以及石墨舟和烧结制品的摆放和结构不合理。在不降低单炉产量的前提下... 采用计算机仿真计算和现场测试方法研究硬质合金烧结-热等静压炉石墨筒内和烧结制品表面温度场不均匀问题。温度场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发热体布置方式和功率配比不合理以及石墨舟和烧结制品的摆放和结构不合理。在不降低单炉产量的前提下,仿真优化确定了石墨筒内结构的最优布置方式。通过优化仿真后,石墨筒内部温度均匀性得到改善,烧结制品表面温度偏差在气体加热阶段减少到±7℃以内,提高了烧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烧结-热等静压炉 温度场 仿真 优化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憩室颈部切开及碎石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石 被引量:37
16
作者 刘可 肖春雷 +4 位作者 刘余庆 郝一昌 张树栋 田雨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8-621,共4页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下定位肾盏憩室微小出口的可行性,报道应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行微小出口憩室颈部切开及憩室内结石碎石术。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下定位肾盏憩室微小出口的可行性,报道应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行微小出口憩室颈部切开及憩室内结石碎石术。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石的病例,共收集10例,其中女性3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36.9岁(20~62岁),6例憩室位于右肾,4例憩室位于左肾。CT测平均结石负荷(1.33±0.43)cm。5例患者术前于外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均无结石排出。术前完善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及CTU(CT-urography)检查。患侧预留置输尿管支架双J(double-J)管扩张输尿管管腔2周后,于全身麻醉下行电子纤维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肾盏憩室颈部切开+碎石取石术,术中探查各组肾盏,并于镜下逆行注入美蓝协助定位憩室颈部微小出口。术后留置患侧双J管并口服排石药物1~3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泌尿系X线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结果:患者术中见7例憩室颈部位于上盏,3例位于中盏。平均手术时间(123.7±59.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9.3±32.1)m L。10例术中均于软镜下切开憩室颈部,定位成功率100%。术后复查KUB,1个月及3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50.0%及80.0%。2例患者术后体温超过38.0℃并伴有畏寒,发生尿源性感染,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病例,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憩室颈部切开及碎石取石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术前应完善CTU及IVU检查以利于憩室定位,术中逆行推注美蓝可准确定位肾盏憩室颈部微小出口,术后排石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肾结石 碎石术 激光 肾盏
下载PDF
钬激光与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效果以及对勃起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洪锴 刘余庆 +3 位作者 卢剑 肖春雷 黄毅 马潞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比较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 LEP)和120W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Thu VE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症状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93例分别采用Ho LEP和Thu VE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比... 目的:比较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 LEP)和120W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Thu VE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症状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93例分别采用Ho LEP和Thu VE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及手术参数,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 L)指数、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并比较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的勃起功能专项评分(IIEF-EF)。结果:Thu VEP组激光平均剜除时间为(57.6±12.8)min,Ho LEP组为(70.4±2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0 W铥激光组的前列腺剜除效率为(0.71±0.18)g/min,钬激光组为(0.62±0.19)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期间,两组间IPSS、Qo L指数、Qmax及PV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o LEP和Thu VEP术后平均IIEF-EF较术前略有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术前勃起功能相对正常的患者,Ho LEP术后平均IIEF-EF评分为(21.0±2.7)分,术前为(22.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Ho LEP和Thu VEP均可有效缓解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其短期效果相当,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钬激光相比,120 W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效率较高。Ho LEP和Thu VEP术后勃起功能改善不显著,但对术前勃起功能相对正常的患者,Ho LEP术后短期内勃起功能可能有轻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激光外科 良性前列腺增生 勃起功能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茁 田晓军 +7 位作者 马潞林 黄毅 侯小飞 卢剑 张树栋 王国良 赵磊 刘余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1-944,共4页
肾盂旁囊肿是指位置邻近肾盂、肾窦的特殊类型囊肿。Kiryluk等([1])将起源于肾窦的囊肿定义为肾盂周围囊肿,而将起源于肾窦外、侵入肾窦的囊肿定义为肾盂旁囊肿,目前临床上通常将以上两种类型统称为肾盂旁囊肿。肾盂旁囊肿的发病率约... 肾盂旁囊肿是指位置邻近肾盂、肾窦的特殊类型囊肿。Kiryluk等([1])将起源于肾窦的囊肿定义为肾盂周围囊肿,而将起源于肾窦外、侵入肾窦的囊肿定义为肾盂旁囊肿,目前临床上通常将以上两种类型统称为肾盂旁囊肿。肾盂旁囊肿的发病率约占肾囊性病的1%~3%,因囊肿位置靠近肾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手术 肾盂旁囊肿 腹膜后
下载PDF
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单中心140例报告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可 肖春雷 +4 位作者 刘余庆 张树栋 郝一昌 田雨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5-1068,1087,共5页
目的评价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140例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采用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前均行KUB、IVP或CTU检查,38例肾结石术前预置双J管10... 目的评价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140例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采用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前均行KUB、IVP或CTU检查,38例肾结石术前预置双J管10~14 d,术中应用纤维或电子纤维输尿管软镜和200μm钬激光光纤,先输尿管硬镜探查留置导丝及导引鞘,再置入输尿管软镜碎石,合并输尿管近端结石者先用硬镜使结石回退进入肾盂再用软镜处理。术后留置双J管,口服药物排石1~2个月,2个月内复查KUB。结果手术时间36~243 min,平均114.7 min;估计出血量2~100 ml,平均11.4 ml。除4例髓质海绵肾外,肾结石清除率91.7%(77/84);肾及输尿管近端结石清石率94.8%(129/136)。结石负荷>2 cm者,平均手术时间128.5 min(63~213 min),结石清除率71.4%(10/14)。术前预置双J管与未置双J管的患者一期进镜成功率分别为100%(38/38)和82.0%(41/50)。术后住院1~5 d,平均3.6 d。未出现严重损伤性并发症。8例术后出现严重尿源性感染,菌血症发生率5.7%(8/140),其中肾结石患者的发生率为9.1%(8/88),结石负荷>2 cm者发生率28.6%(4/14)。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患者,采用标准化技术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安全有效,但对于结石负荷>2 cm者,有效性、安全性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近端结石 肾结石 钬激光 碎石
下载PDF
低功率钬激光“七步两叶法”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可 张帆 +7 位作者 肖春雷 夏海缀 郝一昌 毕海 赵磊 刘余庆 卢剑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低功率钬激光“七步两叶法”行前列腺剜除术的可行性,介绍“七步两叶法”的具体步骤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间90例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资料,按手术使用钬激光设备... 目的:探讨采用低功率钬激光“七步两叶法”行前列腺剜除术的可行性,介绍“七步两叶法”的具体步骤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间90例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资料,按手术使用钬激光设备不同分为两组,高功率组32例,手术使用高功率钬激光,功率设置为90 W;低功率组58例,手术使用低功率钬激光,功率设置为40 W。手术方法前者采用“三叶法”,即先在5、7点纵行切开腺体至包膜,然后完整剥离中叶,再在12点纵行切开至包膜,先后剥离左右叶,最后离断尖部连接腺体的黏膜,使左右叶腺体完全游离;后者则采用“七步两叶法”,其具体步骤包括:(1)在精阜两侧5、7点找到正确的包膜平面;(2)于精阜近端横行切开使两侧包膜平面相连;(3)向膀胱颈方向扇形剥离腺体与背侧包膜;(4)于尖部5、7点逆行向膀胱颈部分割中叶与左、右叶;(5)完全剥离中叶;(6)于前列腺尖部环行切断尿路黏膜;(7)分别从尖部两侧向腹侧及膀胱颈方向剥离左、右叶并最终于12点汇合使两侧叶完整剥离。结果:高功率组与低功率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6.25±5.37)岁和(68.00±5.18)岁;体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4.13±4.06)kg/m 2和(24.57±3.50)kg/m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平均值分别为(3.23±2.47)μg/L和(6.00±6.09)μg/L;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平均值分别为(49.03±20.63)mL和(67.55±36.97)m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及随访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剜除效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术后血钠、血钾变化程度、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功率组1例术中中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低功率组1例术中输血。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两组均无明显尿失禁,射精功能障碍高功率组3例,低功率组1例。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高功率组2例术后活动性出血(ClavienⅡ及ClavienⅢb);低功率组2例术后发热超过38℃(ClavienⅠ),1例拔尿管后排尿困难(ClavienⅠ)。结论:采用低功率钬激光及“七步两叶法”可安全开展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并取得与高功率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相似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激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