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健教授运用新安医学理论对五脏痹的再认识与探讨
1
作者 万磊 黄传兵 +3 位作者 曹云祥 谌曦 汪元 刘健(指导)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3期41-43,共3页
五脏痹是按五脏部位分类的痹病。指五脏气血痹阻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痹、心痹、脾痹、肺痹和肾痹。刘健教授在继承前世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见解。刘健教授认为,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呈现外邪侵袭、脾失健运、肝肾... 五脏痹是按五脏部位分类的痹病。指五脏气血痹阻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痹、心痹、脾痹、肺痹和肾痹。刘健教授在继承前世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见解。刘健教授认为,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呈现外邪侵袭、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情志异常的特点。同时,五体痹可以向五脏痹传变,而五脏痹之间也会发生传变。刘健教授根据五脏痹的临床证候特点,阐述五脏痹与脾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痹 新安医学 病因病机 诊治特点 刘健
下载PDF
刘健健脾祛湿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贺明玉 刘健 +4 位作者 方妍妍 孙艳秋 王帆帆 李旭 韩琦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36-39,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和颈动脉斑块皆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所致,两者常有合并。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进行治疗,主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和颈动脉斑块皆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所致,两者常有合并。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进行治疗,主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通过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病案举隅以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总结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颈动脉斑块 名医经验 刘健
下载PDF
刘健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抉微
3
作者 周琴 刘健 +2 位作者 张先恒 陈晓露 丁香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3期24-26,共3页
刘健教授认为脾虚是干燥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治疗应采用健脾滋阴、清热解毒等法,健脾滋阴常用陈皮、玄参、山药、茯苓、生地黄、太子参等,清热解毒常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黄芩等,同时善用炒谷芽、炒麦芽、焦山楂等消食和... 刘健教授认为脾虚是干燥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治疗应采用健脾滋阴、清热解毒等法,健脾滋阴常用陈皮、玄参、山药、茯苓、生地黄、太子参等,清热解毒常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黄芩等,同时善用炒谷芽、炒麦芽、焦山楂等消食和胃之品。该文从病因病机、用药特点等方面总结、分析刘健教授的临床经验,并列举验案以进一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燥证 从脾论治 新安医学 刘健
下载PDF
刘健运用益气健脾、祛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4
作者 韩琦 刘健 +3 位作者 方妍妍 李旭 贺明玉 王帆帆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3期19-22,共4页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及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指导下,刘健教授将类风湿关节炎辨为本虚标实之病,以脾胃亏虚为本,以湿、热、痰、瘀互结为标,采用益气健脾、祛湿通络法治疗,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介绍刘健教授运用益气健脾、祛湿通络法治疗类...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及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指导下,刘健教授将类风湿关节炎辨为本虚标实之病,以脾胃亏虚为本,以湿、热、痰、瘀互结为标,采用益气健脾、祛湿通络法治疗,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介绍刘健教授运用益气健脾、祛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痹证 益气健脾 祛湿通络 刘健
下载PDF
刘健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5
作者 张颖 刘健 +2 位作者 忻凌 方妍妍 孙艳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刘健教授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用药规律。方法:对刘健教授诊治的SLE患者进行药物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1)寒性、温性和平性,苦味、甘味和辛味,归肝、肺、胃经药物使用最频繁;(2)...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刘健教授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用药规律。方法:对刘健教授诊治的SLE患者进行药物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1)寒性、温性和平性,苦味、甘味和辛味,归肝、肺、胃经药物使用最频繁;(2)健脾化湿药、清热解毒药、补益肝肾药、活血化瘀药是4类常用药物;(3)聚类分析发现药物可分为知母、黄柏、青蒿等;甘草、丹参、薏苡仁等;茯苓、山药;当归、白芍;菟丝子、女贞子、熟地黄等5类;(4)健脾化湿药、清热解毒药、补益肝肾药是相互关联的;(5)知母、陈皮关联于hs-CRP下降关联度较高,地骨皮、陈皮等关联于ESR下降关联度较高,地骨皮、知母等关联于IgG下降关联度较高;茯苓配伍山药、甘草等与hs-CRP、IgG及ESR下降关联度较高。结论:刘健教授治疗SLE以健脾化湿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补益肝肾药、活血化瘀药,寒温并用,甘苦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经验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刘健应用健脾益肾清热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
6
作者 王帆帆 刘健 +4 位作者 方妍妍 文建庭 贺明玉 韩琦 李旭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刘健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脾肾亏虚、湿热痹阻是本病活动期的病理机制,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湿热痹阻是致病之标,虚实夹杂、痰瘀互结贯穿疾病始终。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重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以健脾化湿... 刘健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脾肾亏虚、湿热痹阻是本病活动期的病理机制,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湿热痹阻是致病之标,虚实夹杂、痰瘀互结贯穿疾病始终。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重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以健脾化湿、祛痰化瘀、通经活络之法贯穿始终。验案体现了刘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从脾论治”的临床经验,其应用健脾益肾清热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病因病机 健脾益肾 清热通络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 被引量:17
7
作者 董文哲 方妍妍 +1 位作者 文建庭 刘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第8期47-49,共3页
刘健教授从事风湿病临床研究及教学多年,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辨证明确,用药精准,疗效显著。刘健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瘀等外邪为标,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痰瘀痹阻,其中脾... 刘健教授从事风湿病临床研究及教学多年,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辨证明确,用药精准,疗效显著。刘健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瘀等外邪为标,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痰瘀痹阻,其中脾肾亏虚贯穿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补肾健脾 清热利湿通络 治疗经验 刘健
下载PDF
刘健教授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瑞莲 刘健 +4 位作者 汪元 万磊 黄旦 忻凌 方妍妍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6期1-5,28,共6页
目的:探讨刘健教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刘健教授诊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病历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与SPSS Clementine 11.1软件对用药频次及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 目的:探讨刘健教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刘健教授诊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病历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与SPSS Clementine 11.1软件对用药频次及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①寒性、温性和平性,苦味、甘味和辛味,以及归脾、肺、肝经药使用最频繁。②使用频次前20味中药为健脾化湿药、养阴生津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③聚类分析得出,常用中药可聚为5类:桃仁、红花、丹参、甘草、茯苓、山药聚为一类;薏苡仁、陈皮、炒麦芽聚为一类;白芍、麦冬聚为一类;黄精、五味子、生地黄、佛手聚为一类;北沙参、太子参、石斛、芦根、酸枣仁聚为一类。④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健脾化湿药、养阴生津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是相互关联的。⑤药物与实验室指标之间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茯苓与补体C3、补体C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下降关联度较高,五味子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下降关联度较高。茯苓配伍山药与补体C3、补体C4、IgA、IgG、IgM下降关联度较高,茯苓配伍丹参与ESR、hs-CRP下降关联度较高。结论:刘健教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以健脾化湿药为主,配伍养阴生津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寒温并用,祛邪不忘扶正,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经验 刘健
下载PDF
刘健教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巧 刘健 +2 位作者 宋倩 黄旦 郭锦晨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第12期40-42,共3页
成人斯蒂尔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调节免疫,同时可减轻糖皮质激素及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刘健教授运用中医辨证思维治疗成人斯蒂尔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诊疗提出了新方法。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刘健
下载PDF
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经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颖 刘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第11期42-44,50,共4页
刘健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正虚邪实,以脾胃虚弱为本,风寒湿热为标,痰瘀互结为病理基础。治疗上,刘健教授根据患者体质、疾病进程等,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健脾化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且强调综合治疗,并运用于临... 刘健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正虚邪实,以脾胃虚弱为本,风寒湿热为标,痰瘀互结为病理基础。治疗上,刘健教授根据患者体质、疾病进程等,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健脾化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且强调综合治疗,并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健脾化湿 临床经验 刘健
下载PDF
刘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口腔溃疡的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亚黎 刘健 +2 位作者 方利 叶文芳 阮丽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5期452-453,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常为对称性,呈慢性过程,发作与缓解交替,对人体损害大,致残率高。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口腔溃疡 从脾论治 刘健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刘健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见解与思路管窥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倩 刘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6期789-791,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e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多系统损害症状为临床表现,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免疫学特点。本病通过多种途径造成多系统损害,几乎周身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可累及,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e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多系统损害症状为临床表现,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免疫学特点。本病通过多种途径造成多系统损害,几乎周身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可累及,临床表现复杂,诊治困难,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健
下载PDF
刘健从脾论治嗜酸性筋膜炎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妍妍 刘健 +1 位作者 董文哲 文建庭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5-16,50,共3页
据肢体肌肉肿胀疼痛等症,嗜酸性筋膜炎可归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脾胃亏虚;标实者,热毒、痰浊、瘀血互结。刘健对本病提出"从脾论治",治以健脾化湿、活血通络为主,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嗜酸性筋膜炎 痹证 健脾化湿 活血通络 刘健
下载PDF
刘健国画作品
14
作者 刘健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黄蝉
下载PDF
刘健教授辨治骨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锦晨 刘健 +4 位作者 万磊 汪元 周巧 黄旦 宋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727-729,共3页
刘健教授在治疗骨关节炎时,重视病因病机的分析,擅于辨证求因,重正虚与外感相合致病,倡导血瘀痰阻发病之因,认为骨关节炎正虚为本,外感为标,正虚以脾肾为主,脾虚湿盛又为发病之关键因素。临证辨证用药特色显著:益气健脾,调痰湿之本;渗... 刘健教授在治疗骨关节炎时,重视病因病机的分析,擅于辨证求因,重正虚与外感相合致病,倡导血瘀痰阻发病之因,认为骨关节炎正虚为本,外感为标,正虚以脾肾为主,脾虚湿盛又为发病之关键因素。临证辨证用药特色显著:益气健脾,调痰湿之本;渗湿健脾,除痰湿之标;补肾强骨,固本培正气;理气活血,顺气化瘀滞;清热解毒,妙治热毒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病因病机 方药 刘健
下载PDF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刘健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经验
16
作者 陈一鸣 从承志 +3 位作者 李洋 韩琦 胡月迪 刘健(指导)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8期34-37,共4页
难治性痛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刘健教授基于“久病入络”理论认为,难治性痛风的病机是脾虚湿盛,湿痰瘀蓄积络中;治疗上要遵循健脾、通络两大治则,根据病程阶段、病邪偏盛而选用不同治法。
关键词 难治性痛风 久病入络 名医经验 刘健
下载PDF
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经验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谈冰 刘健 +2 位作者 章平衡 方利 朱福兵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26-528,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全身性、进行性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主要以骶髂关节、脊柱关节、肩背、颈项、足跟等处的疼痛为主,疼痛夜间加重,翻身困难,最终导致脊柱强直,活动受限。病理表现为脊柱关节和四...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全身性、进行性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主要以骶髂关节、脊柱关节、肩背、颈项、足跟等处的疼痛为主,疼痛夜间加重,翻身困难,最终导致脊柱强直,活动受限。病理表现为脊柱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破坏、纤维化并融合及韧带骨化。根据AS的特点,当属中医“痹症”“腰痛”范畴,中医学上称之为“大偻”“骨痹”“竹节风”等。刘健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经验,结合各家学说、流派思想,创建的痹证“健脾益肾”理论,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学术经验 健教 治疗 脊柱关节 中医学 慢性疾病 骶髂关节
下载PDF
刘健教授运用冬令膏方调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特色初探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锦晨 刘健 +3 位作者 汪元 黄旦 宋倩 周巧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第7期34-36,39,共4页
膏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剂型,由汤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功擅滋养、调补。刘健教授在冬三月"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顺时制宜,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辨证论治,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 膏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剂型,由汤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功擅滋养、调补。刘健教授在冬三月"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顺时制宜,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辨证论治,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瘀互结、脉络阻滞等病机特点,施用膏方扶正补虚祛邪,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膏方 扶正祛邪 健脾化湿 刘健
下载PDF
刘健教授从脾论治骨关节炎血瘀证学术经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艳秋 文建庭 +3 位作者 方妍妍 张伟 陶绍华 刘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第10期42-44,共3页
刘健教授认为,骨关节炎与脾虚和血瘀关系密切,脾虚为骨关节炎血瘀证发病的基础,血瘀证的重要产物瘀血,既是机体异常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且贯穿骨关节炎发病过程始终。简要总结刘健教授从脾论治思想及治疗骨关节炎血瘀证的临... 刘健教授认为,骨关节炎与脾虚和血瘀关系密切,脾虚为骨关节炎血瘀证发病的基础,血瘀证的重要产物瘀血,既是机体异常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且贯穿骨关节炎发病过程始终。简要总结刘健教授从脾论治思想及治疗骨关节炎血瘀证的临床用药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脾虚 血瘀证 瘀血 临床经验 刘健
下载PDF
名中医刘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撷菁 被引量:30
20
作者 万磊 刘健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13-614,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名中医 治疗 博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科研工作 辨证用药 安徽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