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皮、党参等中药对大鼠结肠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克敬 谢冬萍 +3 位作者 李伟 瞿颂义 郑天珍 杨颖丽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34-35,38,共3页
目的:探讨陈皮、党参等八味中药对结肠运动的影响。方法:结肠肌条在盛有5mlKrebs液37℃并供给95%O2和5%CO2混合气体的灌流肌槽中孵育,记录肌条自发收缩活动。以肌条平均收缩幅度,静息张力和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各药对大鼠结肠自发收缩... 目的:探讨陈皮、党参等八味中药对结肠运动的影响。方法:结肠肌条在盛有5mlKrebs液37℃并供给95%O2和5%CO2混合气体的灌流肌槽中孵育,记录肌条自发收缩活动。以肌条平均收缩幅度,静息张力和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各药对大鼠结肠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陈皮、党参、黄芪、白术、太子参、藿香、苍术和薤白均对大鼠结肠肌条收缩幅度有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陈皮、党参、黄芪、白术、太子参、藿香、苍术和薤白可以调节结肠平滑肌的收缩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结肠 收缩 大鼠 近交系 平滑
下载PDF
浅谈传统中药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克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中医处方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使药物之间充分相互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具有组方灵活、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的特点,但中药质量不可控的问题是制... 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中医处方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使药物之间充分相互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具有组方灵活、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的特点,但中药质量不可控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其重要原因就是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材以次充好,假劣现象严重;且药材在市场上周转时间长,既不卫生又不易保管;调剂时劳动强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饮片
下载PDF
我院中成药处方差错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克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00-101,共2页
中成药具有组方严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由于医师的疏忽或相关知识的缺乏,临床处方差错及不合理用药现象日益增多。笔者现根据本院2012年1-3月中成药门诊药师留存的问题处方,对... 中成药具有组方严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由于医师的疏忽或相关知识的缺乏,临床处方差错及不合理用药现象日益增多。笔者现根据本院2012年1-3月中成药门诊药师留存的问题处方,对不合格处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规范门诊处方,促进并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处方 差错分析 医院药学
下载PDF
壳聚糖导管复合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培惠 常青 +4 位作者 魏奉才 林志勇 孙晋浩 卢凤琦 刘克敬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9-992,共4页
目的:应用壳聚糖导管作为神经再生室,复合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观察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按3:1的比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壳聚糖复合导管;取胎兔坐骨神经,经体外增殖培养获得雪旺细胞,复合于壳聚糖... 目的:应用壳聚糖导管作为神经再生室,复合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观察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按3:1的比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壳聚糖复合导管;取胎兔坐骨神经,经体外增殖培养获得雪旺细胞,复合于壳聚糖导管,修复兔面神经0.8 cm的缺损,并与单用壳聚糖导管作对照,观察修复后4、8、16周的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查情况。结果:术后8周新生面神经纤维已沿管壁通过缺损到达远端,术后16周导管大部分降解,新生神经变粗变直,神经纤维排列整齐规则,神经电生理检查记录到复合动作电位,复合雪旺氏细胞的导管再生神经较粗,动作电位幅值较高。结论:壳聚糖导管可引导神经再生,复合雪旺细胞的壳聚糖导管神经再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雪旺氏细胞 神经修复 面神经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SARS患者激素撤药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晓兰 崔琪 +3 位作者 王育琴 刘克敬 郭景仙 朱溢勇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 (GL)在SARS患者减激素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观察GL对SARS患者的激素撤药综合征 (HWS)相关症状和指标的影响。结果 :应用GL后可使HWS症状发生率降低 ,其中SARS患者的主要症状气短、胸闷...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 (GL)在SARS患者减激素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观察GL对SARS患者的激素撤药综合征 (HWS)相关症状和指标的影响。结果 :应用GL后可使HWS症状发生率降低 ,其中SARS患者的主要症状气短、胸闷的发生率分别由24 5 %和22 6 %降低至3 6 %(P≤0 01)和7 1 %(P≤0 05) ;乏力、肌肉关节痛、头痛的发生率分别由13 2 %、15 1 %、10 4 %降至7 2 %、14 3 %、0 %;SARS患者ALT升高例数减少 (P≤0 01)。结论 :激素撤药过程中应用GL ,可以降低HW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激素撤药综合征 SARS
下载PDF
兔迷走神经在协调消化间期胆囊与奥迪氏括约肌运动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传勇 刘京璋 +1 位作者 李自英 刘克敬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 :探讨兔迷走神经在协调消化间期胆囊 (GB)与奥迪氏括约肌 (SO)运动方面的作用。方法 :动物禁食但自由饮水 15~ 18h后 ,乌拉坦静脉麻醉。蛙膀胱置入GB内 ,测GB内压 ,双极康铜丝电极引SO肌电。结果 :消化间期GB位相性收缩 (GBPC)与S... 目的 :探讨兔迷走神经在协调消化间期胆囊 (GB)与奥迪氏括约肌 (SO)运动方面的作用。方法 :动物禁食但自由饮水 15~ 18h后 ,乌拉坦静脉麻醉。蛙膀胱置入GB内 ,测GB内压 ,双极康铜丝电极引SO肌电。结果 :消化间期GB位相性收缩 (GBPC)与SO锋电位簇 (CSPSO)间存在 1∶1对应关系 ,迷走复合区 (DVC)内微量注射谷氨酸钠 (MSG)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TRH)后PCGB及SO锋电位活动增强 ,GBPC与CSPSO间 1∶1关系依然存在 ;颈部迷走神经切断或静脉注射阿托品后 ,PCGB及SO锋电位活动明显减弱 ,PCGB与CSPSO间对应关系消失 ;人为升高胆囊内压 ,SO锋电位无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奥迪氏括约肌 迷走神经 协调消化
下载PDF
Bcl-2和Bax在缺血预处理保护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亚君 崔鹤 +3 位作者 谢东萍 缪冰 刘克敬 陈连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IPC加缺血再灌组(IPC组)、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和对照组。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IPC加缺血再灌组(IPC组)、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和对照组。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IP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Bcl-2呈强表达,Bax表达不明显。结论:IPC诱导Bcl-2表达上调和Bax蛋白表达下调,可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BCL-2 基因 bax 缺血预处理 海马神经元 脑缺血再灌损伤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Caspase-3在roscovitine诱发PC12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建新 周玉琴 +2 位作者 张茹华 马雪莲 刘克敬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5-760,共6页
我们已证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2、cdc2和cdk5抑制剂roscovitine诱导PC12细胞凋亡。本实验应用caspase-3免疫细胞化学与hoechst 33342荧光化学双标、MTT比色法细胞活性测定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了 caspase-3在... 我们已证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2、cdc2和cdk5抑制剂roscovitine诱导PC12细胞凋亡。本实验应用caspase-3免疫细胞化学与hoechst 33342荧光化学双标、MTT比色法细胞活性测定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了 caspase-3在roscovitine所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显示,roscovitine(50μmol/L)处理PC12细胞12h,细胞核染色质凝缩及核碎片形成,同时胞浆中出现caspase-3阳性标志,caspase-3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42%。非特异性caspases抑制剂Z-VAD-FMK(50 μmol/L)和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Z-DEVD-FMK(100 μmol/L)可部分降低roscovitine所致的细胞死亡, 使细胞存活率分别由29.03%(roscovitine)增至58.06%(Z-VAD-FMK+roscovitine)和45.16%(Z-DEVD-FMK+roscovitine); 用单克隆non-erythroid α-spectrin抗体检测roscovitine处理组细胞匀浆提取液,表明caspase-3裂解的特异性spectrin 120 kDa 蛋白产物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提示细胞凋亡成分caspases参与roscovitine所致的细胞凋亡,其中caspase-3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激酶 CASPASE-3 凋亡 PC12细胞 细胞周期
下载PDF
BDNF和NT-3对体外培养胎鼠脊髓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海霞 高建新 +1 位作者 刘克敬 周玉琴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记数和显微测量,观察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分化...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记数和显微测量,观察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分化的状况。结果:BDNF和NT-3均能促进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存活,BDNF的作用效果更好。BDNF主要促进胞体发育;NT-3主要促进突出分化和伸长,二者有互补作用。结论:BDNF和NT-3能促进体外培养大鼠发育期脊髓神经元存活、分化和生长,其作用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NT-3 体外培养 胎鼠 脊髓 神经元 生长发育 神经营养因子-3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神经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缪兵 高建新 +3 位作者 刘星霞 李府 刘克敬 周玉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银杏内酯 B对低血清培养体系中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新生 Wiste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别培养在含 10 %小牛血清 (对照组 )、5 %小牛血清 (低血清组 )、5 %小牛血清 +0 .1mg/ L银杏内酯 B(0 .1mg/ L 银杏内酯...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银杏内酯 B对低血清培养体系中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新生 Wiste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别培养在含 10 %小牛血清 (对照组 )、5 %小牛血清 (低血清组 )、5 %小牛血清 +0 .1mg/ L银杏内酯 B(0 .1mg/ L 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1mg/ L 银杏内酯 B(1mg/ L 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10 m g/ L银杏内酯 B(10 m g/ L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40 m g/ L银杏内酯 B(4 0 mg/ L银杏内酯组 )、5 %小牛血清 +10 0 m g/ L 银杏内酯 B(10 0 m g/ L 银杏内酯组 )的 DMEM培养液中 ,通过 MTT比色法 ,分别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活性。结果 培养第 2、5、8天与对照组比较 ,低血清组、0 .1m g/ L 和 1mg/ L 银杏内酯组神经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 ;与低血清组比较 ,0 .1m g/ L和 1m g/ L银杏内酯组细胞活性均无明显改变 ;而 10 m g/ L、4 0 m g/ L和10 0 mg/ L 银杏内酯组细胞的活性均明显升高。结论 银杏内酯 B在 10~ 10 0 m g/ L 浓度范围内 ,能增强 5 %小牛血清体系中的神经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神经细胞 活性 实验研究 低血清
下载PDF
Roscovitine促进增殖期PC12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建新 刘克敬 +2 位作者 周玉琴 张茹华 马雪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抑制剂Roscovitine导致增殖期PC12细胞死亡的性质和CDK调控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培养的增殖期PC12细胞模型,进行MTT细胞活性检测、Hoechst 33342胞核荧光染色和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抑制剂Roscovitine导致增殖期PC12细胞死亡的性质和CDK调控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培养的增殖期PC12细胞模型,进行MTT细胞活性检测、Hoechst 33342胞核荧光染色和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分别用5、10、20、50和100μmol/L浓度的Roscovitine溶液处理细胞12 h,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另外,50μmol/L浓度的Roscovitine分别处理细胞41、2、24和48 h,细胞死亡也呈现时间依赖性。细胞死亡的形态学表现是细胞皱缩、核染色体固缩和核碎片形成。结论Roscotivine导致的增殖期PC12细胞凋亡与CDK调控的细胞周期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细胞周期 抑制剂 凋亡 PC12细胞
下载PDF
红霉素对兔消化间期胆囊运动的兴奋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传勇 刘京璋 +1 位作者 李自英 刘克敬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研究红霉素(EM)对兔胆囊(GB)运动的影响,动物禁食后静脉麻醉,同步记录GB内压及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静脉注射EM后GB运动增强,注药后10s内出现第1相效应(Phase A),表现为GB内压升高;注药后 ... 为研究红霉素(EM)对兔胆囊(GB)运动的影响,动物禁食后静脉麻醉,同步记录GB内压及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静脉注射EM后GB运动增强,注药后10s内出现第1相效应(Phase A),表现为GB内压升高;注药后 10min开始出现第2相效应(Phase B),主要是GB位相性收缩增强。 EM静脉灌注兴奋CB运动的效应同EM静脉注射相似。静脉注射阿托品或颈部迷走神经切断后静脉灌注或注射EM,PhaseA依然存在,而Phase B消灭。结果提示, EM先后引起GB内压升高及GB位相性收缩增强两相效应,其中PhaseA可能是BM 直接兴奋胆道平滑肌上受体实现的,Phase B是EM通过兴奋胆碱能神经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胆囊 奥迪氏括约肌 胆碱能M受体
下载PDF
Aβ_(1-42)对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K_(ATP)通道各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庆喜 马国诏 +5 位作者 高建新 毕爱玲 刘克敬 张镛 郑敏 刘振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原代培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各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细胞毒性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并进行鉴定,用2μmmol/L...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原代培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各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细胞毒性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并进行鉴定,用2μmmol/L的Aβ1-42对原代培养细胞进行干预,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印记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分别为0,24,72 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Kir6.1、Kir6.2和SUR1、SUR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1-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24 h后,KATP通道亚基Kir6.1及SUR2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而亚基Kir6.2及SUR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Aβ1-42作用时间达72 h后,KATP通道各个亚基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Aβ1-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不同的时间段(24 h和72 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增加速度不一致。可能由此改变KATP通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Aβ1-42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基底前脑 胆碱能神经元 ATP敏感性钾通道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经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亚君 刘克敬 +3 位作者 谢冬萍 许复郁 缪兵 陈连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IPC加缺血再灌组(IPC+IR组)和对照组。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 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IPC加缺血再灌组(IPC+IR组)和对照组。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该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该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IPC+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细胞色素C的释放明显少于IR组(P均<0.001)。结论:IPC可经阻止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缺血预处理 海马 神经元 凋亡 脑缺血再灌损伤
下载PDF
兔迷走复合区内微量注射TRH对奥迪氏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及传出途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传勇 刘京璋 +4 位作者 周建华 王翰如 李自英 李爱军 刘克敬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旨在研究免迷走复合区(DVC)内TRH对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的调节作用及外周途径。结果:(1)DVC内注射TRH(0.8nmol,1μl)后,慢波电位(SW)频率不变,但锋电位频率(FSPSO)...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旨在研究免迷走复合区(DVC)内TRH对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的调节作用及外周途径。结果:(1)DVC内注射TRH(0.8nmol,1μl)后,慢波电位(SW)频率不变,但锋电位频率(FSPSO)及幅度(ASPSO)、锋电位发生率(ISP)明显增加.(2)DVC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TRH(0.13,0.25,0.50,0.80,1.30nmol,1μl)后,各剂量TRH均能引起FSPSO增加。随注射剂量的增加,SO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DVC内注射TRH兴奋FSPSO的效应可被静脉注射阿托品(0.2mg/kg)或迷走神经切断完全阻断,但不能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1.5mg/kg)、心得安(1.5mg/kg)或脊髓切断术所阻断。结论:DVC内TRH可能对SO肌电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迷走神经及外周M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H 迷走复合区 迷走神经 奥迪氏括约肌 肌电
下载PDF
红霉素对家兔结肠平滑肌条收缩活动的兴奋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冬萍 刘传勇 +3 位作者 刘京璋 周玉琴 刘克敬 陈连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1-354,共4页
通过家兔结肠离体平滑肌条实验 ,观察红霉素 (1 4、14 μmol/L及 0 14、1 4mmol/L)对结肠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 4 μmol/L红霉素对结肠各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 ;14 μmol/L红霉素增加结肠头端环行肌(CMPC)和结肠尾... 通过家兔结肠离体平滑肌条实验 ,观察红霉素 (1 4、14 μmol/L及 0 14、1 4mmol/L)对结肠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 4 μmol/L红霉素对结肠各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 ;14 μmol/L红霉素增加结肠头端环行肌(CMPC)和结肠尾端环行肌 (CMDC)的收缩幅度和频率 ,但对结肠头端纵行肌 (LMPC)和结肠尾端纵行肌 (LMDC)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 ;0 14和 1 4mmol/L红霉素明显增加结肠各部位肌条的收缩幅度 (LMDC除外 )和频率 ,同时增大CMPC、LMDC和CMDC的张力。异搏定 (1μmol/L)部分阻断红霉素 (0 14mmol/L)对LMPC和CMDC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兴奋作用 ;六甲溴铵 (10 μmol/L)、阿托品 (1μmol/L)和L 精氨酸 (1μmol/L)不影响红霉素 (0 14mmol/L)的兴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 ,红霉素兴奋家兔结肠头端和尾端纵行肌和环行肌的自发收缩活动 ,该兴奋作用部分与Ca2 + 通道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家兔 结肠平滑肌条 收缩活动 兴奋作用 CA^2+通道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海霞 高建新 +1 位作者 刘克敬 周玉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对培养的胚胎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NADPH-d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取E17Wistar大鼠胚胎基底前脑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并给予银杏内酯。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NADPH-d酶组织化学染...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对培养的胚胎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NADPH-d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取E17Wistar大鼠胚胎基底前脑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并给予银杏内酯。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并在光镜下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和显微测量胞体及突起发育状况。结果:给予银杏内酯处理后,培养物中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和NADPH-d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神经元发育状况好于对照组,胞体大,突起多且长。结论:银杏内酯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中乙酰胆碱酯酶和NADPH-d的表达,并能促进表达这两种酶的神经元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大鼠 基底前脑 神经元 细胞培养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蓉 曾晓荣 +4 位作者 王贞 李景新 谢冬萍 刘克敬 陈连璧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2004年第5期335-335,共1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血浆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家兔24只 ,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IR ,n=8)、缺血预处理组 (IPC,n=8)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 (DS-201 +IPC,n=8) ;TT...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血浆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家兔24只 ,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IR ,n=8)、缺血预处理组 (IPC,n=8)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 (DS-201 +IPC,n=8) ;TTC染色测定梗塞面积 ;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缺血前、缺血后30min和再灌注30min三个时点血浆及心肌组织NO代谢物含量。结果 (1)TTC染色称重结果显示 ,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9.54±5.79)明显小于IR组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35.48±3.84Δ ,P<0.05) ,DS201+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5.66±1.6)明显小于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 ,与IR组相比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IPC组相比 ,DS201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2)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R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1.2±3.9)μmol/L,再灌注30min(11.6±5.6)μmol/L]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再灌注30min末(23.0±5.3)μmol/mg]显著低于缺血前[血浆NO代谢产物为(28.5±6.8)μmol/L,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为(49±18.3)μmol/mg](P<0.05) ;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PC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9.5±2.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丹参酮ⅡA 心肌保护作用 心肌组织 血浆 家兔 含量 IPC 病理组织学观察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BDNF ,NT-3对体外培养的胚鼠脊髓AChE和NADPH-d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海霞 高建新 +2 位作者 刘克敬 周玉琴 彭海燕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673-677,共5页
利用AChE和NADPH d酶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 tor ,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 3(neurotrophin 3,NT 3)对离体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胆碱能神经元和一氧化氮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B... 利用AChE和NADPH d酶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 tor ,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 3(neurotrophin 3,NT 3)对离体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胆碱能神经元和一氧化氮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BDNF处理组和NT 3处理组AChE阳性神经元数和NADPH d阳性神经元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BDNF组AChE阳性神经元和NADPH d阳性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每细胞突起数和最长突起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NT 3组NADPH d阳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仅AChE阳性神经元的每细胞突起数和最长突起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胞体发育无影响。结果提示 :BDNF ,NT 3促进脊髓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发育 ,二者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神经营养因子-3 NT-3 脊髓 神经细胞培养 ACHE NADPH-D 组织化学染色法 神经元生长发育
下载PDF
机加工过程中工艺尺寸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雅红 刘克敬 《轴承》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3,共2页
在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中 ,当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 ,需按尺寸链进行尺寸换算 ,从而产生“假废品”问题。对工艺尺寸链进行分析 ,找出假废品分布的范围 ,以免将实际合格的零件报废而造成浪费。附图
关键词 工艺尺寸链 机械加工 假废品 尺寸公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