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堆填场地转化为泥石流物质过程--以兰州市碱水沟为例
1
作者 刘兴荣 张连科 +2 位作者 董耀刚 宿星 王喜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0,共8页
黄土地区人工堆填场地是近几年兰州市拓展城市用地空间的一个新举措,在场地边缘形成较多堆填边坡,成为参与泥石流的潜在物质。以兰州市碱水沟“4•19”泥石流灾害为例,结合粒径分析试验、扫描电镜图像及野外入渗试验,探讨其特征及运行模... 黄土地区人工堆填场地是近几年兰州市拓展城市用地空间的一个新举措,在场地边缘形成较多堆填边坡,成为参与泥石流的潜在物质。以兰州市碱水沟“4•19”泥石流灾害为例,结合粒径分析试验、扫描电镜图像及野外入渗试验,探讨其特征及运行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结果表明:1)黄土地区人工堆填体颗粒粒径<1.000 mm的物质约占11.4%~55.2%,有利于泥石流启动;2)以2个相距170 m的泥位调查断面做比较,下游断面流量增加2.5倍,说明入渗引起的黄土湿陷能促进泥石流物质的转化率;3)入渗试验表明:黄土堆填场地渗透性强,低水头条件下8 min左右达到稳定入渗状态,高水头条件下12 min左右达到稳定入渗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土壤软化,影响人工堆填场边坡稳定,提高泥石流物质转化速度;4)黄土地区人工堆积体场地诱发的泥石流流动模式复杂、多变,兼具波状流和间歇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过程管理和重点防护相结合的防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堆积场地 碱水沟 黄土湿陷 密实度 波状流和间歇流 防治模式
下载PDF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辉 苏仁凤 +12 位作者 石安娅 姚媛媛 周奇 王子君 铁锐 卢梦颖 张豪 孙浩楠 赵俊贤 赵思雅 杨克虎 刘兴荣 陈耀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90-398,共9页
目的评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收录期刊2020年发表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meta analysis,SR/MA)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旨在为我国研究人员制作SR/MA提供建议,为编辑和审稿专家审阅SR... 目的评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收录期刊2020年发表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meta analysis,SR/MA)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旨在为我国研究人员制作SR/MA提供建议,为编辑和审稿专家审阅SR/MA提供参考。方法以CSCD收录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系列期刊为样本形成期刊列表。4名研究人员两两分组独立进行手动检索,纳入期刊发表于2020年的SR/MA文献,1名研究人员在中国知网进行补充检索。研究人员两两分组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独立筛选和信息提取,使用AMSTAR 2(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评价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79本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系列期刊被CSCD收录,其中46本期刊在2020年发表SR/MA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126篇SR/MA文献。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SR/MA文献的平均得分为(10.38±1.91)分;9个条目的符合/部分符合比例在70%以上;SR/MA至少符合/部分符合5个AMSTAR 2条目,最多符合/部分符合12个条目;关键条目未调整前超过90%的SR/MA可信度分级为“极低”,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调整关键条目后,分别有约40%的SR/MA可信度分级为“中”和“低”;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使用GRADE分级、是否遵循PRISMA声明、作者数量是否>5、发表语种是否不同、纳入研究类型是否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是否报告资金资助均不是SR/MA方法学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CSCD收录期刊2020年发表的SR/MA文献方法学质量仍有待提高,未来应重点关注SR/MA的注册、检索、纳入和排除标准及资金资助等问题,以切实提高SR/MA的方法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方法学质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滑坡研究——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乐涛 吴玮江 +2 位作者 刘兴荣 宿星 万朝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937-5945,共9页
黄土高原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降水是引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土包气带厚度大,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黄土滑坡的过程和机理问题长期受到广泛关注。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入渗方... 黄土高原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降水是引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土包气带厚度大,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黄土滑坡的过程和机理问题长期受到广泛关注。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入渗方式多样,受地形地貌、气候和降水类型等因素影响,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滑坡特征之间存在地域性差异。在降水量较小的黄土丘陵区,暴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主要通过落水洞和节理裂隙等宏观优势通道点状短期快速入渗,增大黄土含水率,软化黄土体,降低斜坡稳定性,引发黄土滑坡。在降水量较大的黄土塬、黄土台塬和黄土宽梁区,大气降水、灌溉水主要经由黄土包气带中的孔隙呈面状长期缓慢入渗补给黄土潜水,在丰水年连阴雨可引发群发性黄土滑坡。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降水引发滑坡预警阈值的科学设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节理裂隙 落水洞 降水入渗 包气带 滑坡
下载PDF
AHP模糊综合法在泥石流防治工程运行现状评价中的应用——以拦挡坝为例
4
作者 张国信 刘兴荣 +2 位作者 周自强 张座雄 贾雪梅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6期45-47,共3页
对治理工程进行效果评价是保障泥石流沟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以陇南地区泥石流拦挡坝为例,通过野外调查获取了影响泥石流拦挡坝运行效果的变量信息,采用AHP模糊综合法,构建了包含4个要素层、13个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对评价结果进... 对治理工程进行效果评价是保障泥石流沟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以陇南地区泥石流拦挡坝为例,通过野外调查获取了影响泥石流拦挡坝运行效果的变量信息,采用AHP模糊综合法,构建了包含4个要素层、13个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量化分级,结果表明:陇南地区约94%的拦挡坝达到较优及以上级别,工程运行良好,应吸取成功经验;评价为较差及以下的拦挡坝约占6%,为带病运行或失效工程,需要重修或者加固,应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拦挡坝 评价体系 AHP模糊综合法 等级分类
下载PDF
浅析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维护技术
5
作者 刘兴荣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在广播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中波传输系统是高频率和大功率技术的典型范例,性能稳定、技术先进、输出功率高等特点使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子传输系统。在采用全固态中波发射系统时,必...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在广播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中波传输系统是高频率和大功率技术的典型范例,性能稳定、技术先进、输出功率高等特点使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子传输系统。在采用全固态中波发射系统时,必须对其中的主要功能部件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因此,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以及维护技术等方面,旨在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 故障 维护技术
下载PDF
应急广播系统中中波广播技术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6
作者 刘兴荣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5期34-36,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急广播系统在社会治安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提升整体社会治安水平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应用与意义。通过分析应急广播系统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递和紧急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急广播系统在社会治安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提升整体社会治安水平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应用与意义。通过分析应急广播系统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递和紧急情况下的关键作用,结合中波广播技术在覆盖范围和传输特性上的优势,有效整合和利用中波广播技术的方式,提高应急广播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应用对提升国家在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播能力至关重要,期望为社会治安建设和国家应急能力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广播 中波广播技术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低胶凝材料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虞冬冬 温金保 +4 位作者 祝烨然 夏强 唐修生 杜志芹 刘兴荣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3年第6期11-15,共5页
以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工作性及28 d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低胶凝材料SCC性能的因素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的水胶比、砂率、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对低胶凝材料SCC的工作性及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均不显著,... 以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工作性及28 d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低胶凝材料SCC性能的因素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的水胶比、砂率、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对低胶凝材料SCC的工作性及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水胶比与粉煤灰掺量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且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所制备的低胶凝材料SCC具有优异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坍落扩展度经时损失仅为8.1%,初始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为20 mm,离析率为4.9%,后期强度增长幅度大,抗水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胶凝材料 自密实混凝土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工作性 抗压强度 耐久性能
下载PDF
低胶材泵送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涛 刘兴荣 +2 位作者 杜志芹 温金保 季海 《混凝土世界》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为满足黄沙洞水库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技术要求,开展了低胶材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可明显改善低胶材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与可泵性等施工性能,C15和C20混凝土的坍落度... 为满足黄沙洞水库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技术要求,开展了低胶材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可明显改善低胶材泵送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与可泵性等施工性能,C15和C20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分别为5.6%和0%,含气量经时损失分别为15.6%和9.1%,泌水率分别为0.2%和0%;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满足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求,C15与C20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设计强度的189%和162%,经50次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90.5%和92.3%,抗水相对渗透性系数分别为3.48×10^(-10)cm/s和1.92×10^(-10)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 保坍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低胶材 可泵性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协同BP神经网络对泥石流的易发性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磊 刘兴荣 +2 位作者 张芮 时锦豪 安亚鹏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4期114-121,共8页
文章以白龙江流域内30条粘性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筛选出7个孕灾因素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训练,以泥石流沟道危险等级为样本输出,调试并获取BP神经网络的最优模型结构。此模型平均百分比误差为(MAPE)为3.9607%,且网络... 文章以白龙江流域内30条粘性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筛选出7个孕灾因素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进行训练,以泥石流沟道危险等级为样本输出,调试并获取BP神经网络的最优模型结构。此模型平均百分比误差为(MAPE)为3.9607%,且网络R校正集、R验证集和R测试集分别为0.99876、0.98115和0.98932,模型拟合情况良好、可信度高,实现泥石流沟道易发性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易发性预测 BP神经网络 网络模型架构
下载PDF
降雨冲刷下黄土堆填边坡土水参数变化规律
10
作者 张座雄 刘兴荣 +2 位作者 王之君 黄金燕 马彦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5-84,共10页
黄土区城市工程建设产生了大量黄土堆填边坡,因其结构松散,缺乏必要防护,水土流失严重。该研究基于野外调查,设计室内堆填边坡降雨冲刷模型试验,分析其侵蚀破坏过程中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的响应变化规律,结合水土动力学原理,分析了降雨切... 黄土区城市工程建设产生了大量黄土堆填边坡,因其结构松散,缺乏必要防护,水土流失严重。该研究基于野外调查,设计室内堆填边坡降雨冲刷模型试验,分析其侵蚀破坏过程中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的响应变化规律,结合水土动力学原理,分析了降雨切沟侵蚀阶段沟坡坍塌破坏机理,并揭示了坡度对侵蚀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坡度增大,坡顶含水率饱和速率加快,边坡基质吸力响应速率先增后减,且在40°范围内响应速率最快,在此坡度附近需更加注重坡面防护和坡脚排水。2)切沟侵蚀阶段,沟坡坍塌破坏为水力-重力复合侵蚀过程,且坡度越大,越容易达到临界破裂角,沟坡重力侵蚀现象越普遍。3)黄土堆填边坡在极端降雨条件下,其临界坡度在41°附近。该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区工程堆积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降雨 侵蚀 黄土堆填 土水参数 切沟 临界坡度
下载PDF
碎麦秸垫膜覆盖对民勤绿洲食葵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独亮亮 张金霞 +4 位作者 任芳芳 吴庆安 刘兴荣 丁林 赵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4,共9页
为解决民勤绿洲灌区水资源短缺、土壤耕层状况恶化、食葵产量不佳等问题,在民勤灌区设置无覆盖(CK)、秸秆覆盖(S)(秸秆量为4500 kg/hm^(2))、地膜覆盖(F)、碎麦秸垫膜覆盖(SF_(1))(秸秆量为4000 kg/hm^(2))、碎麦秸垫膜覆盖(SF_(2))(秸... 为解决民勤绿洲灌区水资源短缺、土壤耕层状况恶化、食葵产量不佳等问题,在民勤灌区设置无覆盖(CK)、秸秆覆盖(S)(秸秆量为4500 kg/hm^(2))、地膜覆盖(F)、碎麦秸垫膜覆盖(SF_(1))(秸秆量为4000 kg/hm^(2))、碎麦秸垫膜覆盖(SF_(2))(秸秆量为4500 kg/hm^(2))5个处理,采用当地农户普遍的灌溉水平(750 m^(3)/hm^(2)),研究了食葵生长状况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碎麦秸垫膜覆盖(SF_(1))处理下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且有着更高的保水效果,保证了食葵的正常生长发育;碎麦秸垫膜覆盖(SF_(1))条件下平均出苗率较CK处理提高了12.1%(P<0.05),较S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9.7%(P<0.05);碎麦秸垫膜覆盖(SF_(1))条件下食葵产量达到4780.95 kg/hm^(2),较SF_(2)、F、S、CK处理分别提高了2.8%(P>0.05)、7.3%(P>0.05)、34.1%(P<0.05)、44.7%(P<0.05),且在碎麦秸垫膜覆盖(SF_(1))处理下食葵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均为最优,与CK、S、F处理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该覆盖方式更有利于食葵干物质的积累;碎麦秸垫膜覆盖(SF_(1))条件下的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高于CK、S、F、SF_(2)处理,且全生育期表现基本一致。可见,碎麦秸垫膜覆盖可解决民勤绿洲秸秆覆盖引起的土壤温度低、保水率差、出苗率低和产量低等问题,也可改善长期单一地膜覆盖而引起的地力下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麦秸垫膜覆盖 食葵 生长动态 土壤酶活性 产量 民勤绿洲
下载PDF
患者与公众指南的制订方法:进展与案例
12
作者 刘辉 姚媛媛 +7 位作者 罗旭飞 雷若冰 杨楠 赵俊贤 张海荣 荀杨芹 刘兴荣 陈耀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1091-1095,共5页
患者与公众指南(patient and public versions of guidelines, PVG)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拟对PVG的制订方法进行探讨,对不同制订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融入案例进行解读,旨在为PVG的制订提供参考... 患者与公众指南(patient and public versions of guidelines, PVG)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拟对PVG的制订方法进行探讨,对不同制订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融入案例进行解读,旨在为PVG的制订提供参考和借鉴,以进一步促进我国PVG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与公众指南 方法 案例分析
下载PDF
接缝砂浆对施工缝界面粘结及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夏强 陈健 刘兴荣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2期38-42,共5页
施工缝是工程结构的薄弱部位,容易发生渗漏、钢筋锈蚀等破坏。设计了一种新型聚合物改性接缝砂浆,研究了新老混凝土不同浇筑时间间隔、不同界面状态下接缝砂浆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劈拉强度、界面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施工缝是工程结构的薄弱部位,容易发生渗漏、钢筋锈蚀等破坏。设计了一种新型聚合物改性接缝砂浆,研究了新老混凝土不同浇筑时间间隔、不同界面状态下接缝砂浆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劈拉强度、界面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纯丙乳液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逐渐降低,压折比逐渐减小,纯丙乳液的掺入可以提高砂浆的柔韧性。接缝界面粗糙度和新老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都对界面粘结劈拉强度和氯离子渗透系数有较大影响。相同条件下,采用接缝砂浆进行界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施工缝界面的粘结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缝砂浆 浇筑时间间隔 界面状态 粘结劈拉强度 界面氯离子渗透系数
下载PDF
黄土滑坡型泥石流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座雄 刘兴荣 +2 位作者 王之君 王昱 马彦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9期50-53,共4页
黄土滑坡型泥石流在我国广泛分布,且具有速度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等特点,目前对其的观测与专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黄土的高孔隙比、强湿陷性和高细颗粒含量3个典型特征,分析其对黄土滑坡型泥石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孔隙... 黄土滑坡型泥石流在我国广泛分布,且具有速度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等特点,目前对其的观测与专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黄土的高孔隙比、强湿陷性和高细颗粒含量3个典型特征,分析其对黄土滑坡型泥石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孔隙比使得黄土渗透速率较大,内摩擦力较小;同时,在降雨增湿过程中,黄土湿陷促使其结构性减弱,有效黏聚力快速降低,从而导致黄土抗剪强度快速降低,易产生库仑破坏。②由于细颗粒含量高,黄土液化后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使得黄土滑坡型泥石流滑距较长,堆积区颗粒组分沿纵向具有一定分选性。研究成果可为黄土滑坡型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型泥石流 孔隙比 湿陷性 细颗粒含量
下载PDF
基于连续因子和非连续因子的山区崩滑流易发性研究
15
作者 舒和平 刘蓉 +1 位作者 王刚 刘兴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7-446,454,共11页
以祁连山东段北坡为研究区,基于区内390个崩滑流点,选择坡度、坡向、水流强度指数、道路、土地利用、断层等评价因子,结合因子剔除方法,应用改进频率比(连续因子计算)和证据权法(非连续因子计算)进行易发性评价,并用密度法和ROC曲线验... 以祁连山东段北坡为研究区,基于区内390个崩滑流点,选择坡度、坡向、水流强度指数、道路、土地利用、断层等评价因子,结合因子剔除方法,应用改进频率比(连续因子计算)和证据权法(非连续因子计算)进行易发性评价,并用密度法和ROC曲线验证评价结果精度.结果表明,评价因子的筛选对易发性结果极为重要;不同因子组合下两种方法的易发性结果曲线下面积值均高于0.80;极低-低易发等级面积约占80%,高-极高易发等级面积约占6.5%,高-极高易发等级中崩滑流灾害点数量均超过64%,亟需加强区内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转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证据权 改进频率比 祁连山东段北坡
原文传递
沟道松散堆积体冲刷启动机理与泥石流-拦挡坝相互作用研究
16
作者 张座雄 刘兴荣 +2 位作者 王喜红 王磊 时岩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6-1115,1155,共11页
汶川地震后我国西部山区大量崩滑体堵塞泥石流沟道,形成堰塞坝,暴雨条件下极易溃决形成溃决洪水,剧烈冲刷侵蚀下游松散堆积体,形成或加剧泥石流灾害规模,对下游拦挡工程的破坏性极强。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监测堆积体内和拦挡坝后相关土水... 汶川地震后我国西部山区大量崩滑体堵塞泥石流沟道,形成堰塞坝,暴雨条件下极易溃决形成溃决洪水,剧烈冲刷侵蚀下游松散堆积体,形成或加剧泥石流灾害规模,对下游拦挡工程的破坏性极强。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监测堆积体内和拦挡坝后相关土水、动力参数响应规律,分析松散堆积体冲刷侵蚀启动力学机制及其与拦挡坝相互作用机理,并推导出考虑孔隙水压力的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1)冲刷启动过程中堆积体以溯源侵蚀、侧蚀为主,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先增后减,基质吸力呈波动减小。(2)在泥石流冲击拦挡坝过程中,坝后出现两次冲击峰值,第一次拦挡坝泄水通畅,振动加速度为1.29 m/s^(2);第二次排水受阻,振动加速度为1.22 m/s^(2),同时泥位达到峰值95 mm。(3)泥石流对拦挡坝的整体冲击力由动、静两部分组成,静冲击力与坝后孔隙水压力呈正比,而动冲击力与流速的平方呈正比。研究成果可为震后泥石流沟道松散堆积体冲刷启动机理研究与防治工程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决洪水 松散堆积体 启动机理 泥石流拦挡坝 冲击力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蒸渗仪在蒸发蒸腾量测定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17
作者 尹萌 张金霞 +1 位作者 丁林 刘兴荣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10期241-248,共8页
为系统梳理蒸渗仪在蒸发蒸腾量测定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文章基于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以1980年—2023年2月在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3个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为样本,对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 为系统梳理蒸渗仪在蒸发蒸腾量测定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文章基于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以1980年—2023年2月在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3个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为样本,对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热点及前沿进行定量可视化分析。共纳入文献470篇,文献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作者分析显示科研团队之间存在深入的学术交流;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呈现出分散的态势;基于关键词分析,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作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检验评估模型以及分析影响因子。蒸渗仪作为测定蒸发蒸腾量的标准试验仪器,准确测定蒸发蒸腾量对农业可持发展有着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渗仪 蒸发蒸腾量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舟曲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18
作者 吴庆安 张金霞 +3 位作者 刘兴荣 马兴华 黄金燕 王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0713-10719,共7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山区开发建设已成为常态。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孕灾条件,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构建较为精确的泥石流...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山区开发建设已成为常态。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孕灾条件,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构建较为精确的泥石流风险评价模型极为迫切。基于舟曲县泥石流形成条件及特征,并参照问卷调查结果,选取10个指标作为泥石流风险评价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获得了各沟泥石流危险度;同时,运用受威胁财产及人口构建易损度评价模型,进而得到了各沟易损度值;通过危险度与易损度乘积建立风险度模型,获得各泥石流风险度结果,其中极高风险区占比27.27%、高风险区占比36.36%、中风险区占比18.18%、极低风险区占比18.18%。将计算结果和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可靠实用,能够准确反映山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风险,为该类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风险评价 灰色关联度 舟曲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优化后BP神经网络对泥石流的危险性预测
19
作者 王磊 张芮 +1 位作者 刘兴荣 曹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929-5936,共8页
泥石流危险性预测的可靠性是防治工程建设与减灾救灾相关工作部署的关键,基于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是目前实现危险性等级划分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的非线性逼近能力,挑选陇南白龙江小流域26条典型泥石流沟... 泥石流危险性预测的可靠性是防治工程建设与减灾救灾相关工作部署的关键,基于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是目前实现危险性等级划分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的非线性逼近能力,挑选陇南白龙江小流域26条典型泥石流沟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泥石流危险性的8个主要因素为输入层神经元,以样本数据危险等级为输出神经元,在测试单、双层隐含层网络性能的基础上,提出9种工况组合的传递算法搭配方案,利用L-M算法搜索最优解或者近似最优解,总结传递算法对泥石流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及算法的选择顺序。实验结果显示,隐含层采用tansig函数,输出层采用logsig函数,其模型总体误差最小,模型的R训练集、R验证集较大与R测试集分别为0.98361、0.70917和0.96052,准确率达到96.1%。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传递函数可提高网络模型的精准度,能准确划分泥石流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预测 BP神经网络 传递函数
下载PDF
泥石流拦挡坝破损分析及优化对策--以陇南市武都区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兴荣 周自强 +2 位作者 董耀刚 吴玮江 魏万鸿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3-482,共10页
拦挡坝的破损研究是困扰泥石流治理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分析总结拦挡坝破损原因,优化其设计理念十分重要。本文对陇南市武都区16条沟道的65道泥石流拦挡坝破损形式及导致坝体破损的相关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拦挡坝... 拦挡坝的破损研究是困扰泥石流治理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分析总结拦挡坝破损原因,优化其设计理念十分重要。本文对陇南市武都区16条沟道的65道泥石流拦挡坝破损形式及导致坝体破损的相关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拦挡坝破损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按破损概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副坝破损、坝肩破损、溢流口破损、基础破损、冲毁(失去功能)、勾缝破损;(2)根据拦挡坝破损特征统计分析,确定其破损主要与泥石流性质、圬工材料、坝体高度、坝体选址、坝肩保护、基础保护和库容淤积等情况有关;(3)导致拦挡坝破损的主要原因总结为对沟道机理认识不足、坝体自身存在缺陷和保护措施不当。在此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工程管理、拦挡坝体系设计、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着手,提出了拦挡坝防治工程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拦挡坝 拦挡坝破损 统计分析 优化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