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控溅射纳米银含量对钛种植体抗菌性的影响
1
作者 程培雪 马迅 +6 位作者 刘平 王静静 马凤仓 张柯 陈小红 刘剑楠 李伟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82-187,共6页
纯钛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相关领域,但其本身并不具备抗菌性能,为改善钛种植体表面的抗菌性,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钛种植体表面制备Ti-Ag纳米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中纳米Ag含量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纯钛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相关领域,但其本身并不具备抗菌性能,为改善钛种植体表面的抗菌性,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钛种植体表面制备Ti-Ag纳米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中纳米Ag含量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抗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水接触角;对Ag^(+)释放进行了检测;采用CCK-8法检测材料的细胞毒性;将各组样品与具核梭杆菌共培养,检测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载Ag复合涂层成功沉积在Ti片表面,并且随着纳米Ag含量的增加,样品的表面粗糙度和水接触角均增大。该Ti-Ag纳米复合涂层对小鼠L929细胞未表现出细胞毒性,符合生物安全标准。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Ag含量的增加,Ag^(+)释放量增加,涂层的抗菌效果也增强。可见,Ti-Ag纳米复合涂层可有效抑制Fn的生长,有望提高钛种植体的抗菌性能,为其临床运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钛种植体 纳米银 细胞毒性 抗菌性
下载PDF
种植体表面Ti-ZnO纳米复合涂层的抗菌性能研究
2
作者 季震宇 马迅 +6 位作者 刘平 王静静 马凤仓 张柯 陈小红 刘剑楠 李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为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了Ti-ZnO纳米复合涂层,通过改变Ti靶材与ZnO靶材的拼接比例,研究纳米ZnO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 为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了Ti-ZnO纳米复合涂层,通过改变Ti靶材与ZnO靶材的拼接比例,研究纳米ZnO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JC2000C1界面张力测量仪对样品进行微观组织的表征以及粗糙度和润湿性能的测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涂层中的Zn离子释放进行测试,通过CCK-8法对涂层进行细胞毒性测试,通过平板涂布计数法对涂层进行抗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Ti靶材与ZnO靶材的拼接比例为95∶5时,Ti-ZnO涂层的纳米ZnO含量最多,涂层的粗糙度以及与液相接触角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547 nm和101.25°,涂层无细胞毒性,符合生物安全性材料的标准,涂层的抗菌性能最佳,涂层的抑菌率达到了9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nO涂层 纯Ti 微观组织 细胞毒性 抗菌性能
下载PDF
TiO_(2)对磁控溅射Ti-TiO_(2)纳米复合涂层抗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季震宇 马迅 +6 位作者 刘平 王静静 马凤仓 张柯 陈小红 刘剑楠 李伟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3年第2期75-84,共10页
为预防种植体周围炎,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了Ti-TiO_(2)纳米复合涂层,改变Ti靶材与TiO_(2)靶材的拼接比例,研究纳米TiO_(2)体积分数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 为预防种植体周围炎,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了Ti-TiO_(2)纳米复合涂层,改变Ti靶材与TiO_(2)靶材的拼接比例,研究纳米TiO_(2)体积分数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进行微观组织的表征以及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能的测量,采用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对涂层进行细胞毒性测试,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对涂层进行抗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Ti靶材与TiO_(2)靶材的拼接比例为95∶5时,Ti-TiO_(2)涂层含纳米TiO_(2)量最多,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及与液相接触角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8 nm和100.42°,涂层无细胞毒性,符合生物安全性材料的标准,涂层的抗菌性能最佳,涂层的抑菌率达到了9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iO_(2)涂层 纯Ti 微观组织 润湿性能 细胞毒性 抗菌性能
下载PDF
具有促进成骨及抗菌双重作用的新型碳点的制备及在感染性骨缺损中的应用评价
4
作者 刘一戈 王梓霖 +5 位作者 郭陟永 吴昊 汪文颖 韩婧 刘剑楠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探讨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的新型碳点(carbon dots,CDot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自噬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水热法制备CDo... 目的:探讨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的新型碳点(carbon dots,CDot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自噬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水热法制备CDots,通过透射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利用CCK-8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评价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细胞摄取情况。以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扫描电镜、平板菌落实验观察CDots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抑菌能力。采用Graph Pad Prism 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ots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在330 nm处有紫外吸收峰;在405 nm激光激发下,CDots的PL发射峰集中在440 nm处。透射电镜观察到CDots平均直径约为12 nm。CCK-8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CDots生物相容性良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CDots可被BMSCs摄取。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CDots能使染色增加。CDots能使成骨相关基因OPN、OCN、BMP-2,以及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ATG-1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CDots能使细菌数量、菌落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制备的CDots生物相容性好,具有成骨抗菌双重作用,能促进BMSCs成骨分化,促进自噬水平升高,并且具有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骨生成 抗菌 自噬
原文传递
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服务现状研究以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剑楠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11期84-88,16,共6页
论文对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分析,以期能够获取世界先进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方式,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有一些启发。
关键词 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 人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 馆员可获取性
下载PDF
对武汉大学本科生电子资源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6
作者 刘剑楠 张扬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电子资源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在信息的存储、传播和应用方面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纸质载体储存和传播信息的一统天下,代表了信息业发展的方向。文章以武汉大学为研究主体,调查分析了武汉大学本科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 电子资源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在信息的存储、传播和应用方面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纸质载体储存和传播信息的一统天下,代表了信息业发展的方向。文章以武汉大学为研究主体,调查分析了武汉大学本科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认识与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资源 武汉大学 本科生
下载PDF
国内图书馆荐购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扬声 刘剑楠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7,共7页
以荐购系统为研究主体,以国内26所公共图书馆以及56所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荐购服务方式为样本,分析国内荐购系统发展现状,并对荐购系统提出建议。
关键词 荐购系统 高校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下载PDF
微型钛板与生物可吸收板在下颌骨骨切开术固定中的应力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婧 解东平 +2 位作者 王慧珊 周子疌 刘剑楠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比较微型钛板和生物可吸收板在下颌骨骨切开术固定中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骨切开术不同内固定系统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相同加载力条件下,不同植入物的应力分布以及骨折段位移的改变情况.结果:钛板上受的最大应力... 目的:比较微型钛板和生物可吸收板在下颌骨骨切开术固定中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骨切开术不同内固定系统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相同加载力条件下,不同植入物的应力分布以及骨折段位移的改变情况.结果:钛板上受的最大应力值为49.8 MPa,可吸收板的最大应力值为4.42 MPa;钛板的最大应力值远远超过可吸收板的最大应力值,但所受应力均小于各自的屈服极限.相对移位对比可见,微型钛板固定下颌骨时,最大位移值为0.1 mm;应用可吸收板固定时,最大位移值为0.2 mm,两者的相对位移均较小.结论:生物可吸收固定系统的刚度和内部强度足以支持下颌骨切开术部位的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 可吸收板 下颌骨切开术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外科课程整合现状调查及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巍 杨嵘 +2 位作者 刘剑楠 房笑 季彤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694-2695,共2页
不同于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医学课程整合是以器官或疾病为主题,将相关学科理论课程融合进去形成整体,从而达到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提高医学生们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也开展了一些课程融合的模式,但各... 不同于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医学课程整合是以器官或疾病为主题,将相关学科理论课程融合进去形成整体,从而达到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提高医学生们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也开展了一些课程融合的模式,但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因此,笔者就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整合进行调研,探讨整合课程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课程整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咬合引导的颌骨重建精确度分析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明一 王慧珊 +3 位作者 杨劼 刘剑楠 曲行舟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颌骨缺损重建术中移植骨定位的平面优先原则,确保新建的颌骨功能定位与咀嚼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60例颌骨缺损患者,通过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确定平面的位置并以其作为参考平面,以咬合关系为引导,进行颌骨... 目的:探讨颌骨缺损重建术中移植骨定位的平面优先原则,确保新建的颌骨功能定位与咀嚼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60例颌骨缺损患者,通过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确定平面的位置并以其作为参考平面,以咬合关系为引导,进行颌骨定位重建,最终完成种植修复。采集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的CT数据,并与术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移植骨就位和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测定咬合力分布情况,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1个月时,上颌骨移植腓骨和髂骨就位的精确度分别为(90.28±0.29)%和(89.87±0.41)%,下颌骨分别为(82.21±0.32)%和(89.52±0.18)%,上颌和下颌种植体的精确度分别为(91.72±0.21)%和(86.07±0.26)%。术后6个月时,上颌骨移植腓骨和髂骨就位的精确度分别为(89.24±0.20)%和(89.86±0.37)%,下颌骨分别为(75.39±0.25)%和(85.02±0.17)%,上颌和下颌种植体的精确度分别为(90.22±0.27)%和(85.57±0.31)%。单侧颌骨缺损的咬合力分布健侧为(68.14±8.32)%,患侧为(35.22±5.73)%;而双侧缺损的左、右两侧分别为(52.18±1.75)%和(47.82±2.41)%。结论:咬合引导的颌骨重建能够预先确定移植骨的空间位置、种植体的植入位点与方向,最终实现精准的咬合重建,恢复咀嚼功能,是颌骨功能性重建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咬合引导 颌骨重建 牙槽嵴优先
原文传递
载辛伐他汀微球缓释软膏促进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祥伟 张颖丽 +5 位作者 林权 刘金钟 刘剑楠 马化宇 李成库 孙宏晨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14-317,共4页
目的评价缓释辛伐他汀微球软膏促进牙槽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的作用。方法将以载辛伐他汀微球为功能成分的软膏及对照软膏注满大鼠切牙拔牙窝。分别于1、2、5、8、11、14周,全麻下灌流固定,分离下颌骨标本,常规固定。去除软组织,进行钼靶摄... 目的评价缓释辛伐他汀微球软膏促进牙槽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的作用。方法将以载辛伐他汀微球为功能成分的软膏及对照软膏注满大鼠切牙拔牙窝。分别于1、2、5、8、11、14周,全麻下灌流固定,分离下颌骨标本,常规固定。去除软组织,进行钼靶摄影,分析拔牙窝的骨密度改变。标本常规脱钙,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牙槽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拔牙窝内可见新生骨小梁,术后2、5周,辛伐他汀组牙槽窝内新生骨小梁较载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密集;8~14周,载辛伐他汀组拔牙窝内新生骨小梁较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密集;牙槽窝骨密度分析,2、5周辛伐他汀组骨密度明显大于载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P<0.05),之后逐渐降低;8~14周,载辛伐他汀组拔牙窝内骨密度开始高于辛伐他汀组及空白组(P<0.01),各时间点骨密度波动不明显(P>0.05)。结论载辛伐他汀微球缓释软膏可促进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 辛伐他汀 软膏 牙槽骨 再生
下载PDF
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不同连接方式修复双侧上颌骨缺损的固位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小妹 张陈平 +1 位作者 刘剑楠 王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39-42,4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连接方式对赝复体的固位效果,明确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修复双侧上颌骨缺损较理想的连接方式。方法通过对10例临床患者以2种不同方式连接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观察修复后的外形、咀嚼及语音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比...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连接方式对赝复体的固位效果,明确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修复双侧上颌骨缺损较理想的连接方式。方法通过对10例临床患者以2种不同方式连接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观察修复后的外形、咀嚼及语音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比较2种不同连接方式的修复效果。结果金沉积研磨杆连接方式的患者,术后咀嚼时不易发生脱位,评分明显高于磁性固位体连接的患者,其他各项评分差异并不明显。结论金沉积研磨杆连接方式是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修复双侧上颌骨缺损较理想的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颧种植 赝复体 磁性固位体 金沉积研磨杆
下载PDF
功能优先的新型下颌骨缺损分类(COM)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陈平 阮敏 +4 位作者 刘剑楠 杨溪 李思毅 曲行舟 季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切除、创伤和感染所致,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颜面畸形和生理功能障碍。下颌骨缺损具有复杂性,不同部位、范围的缺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损害,相应的修复重建难度也不相同。因此,下颌骨缺损的精准分类... 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切除、创伤和感染所致,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颜面畸形和生理功能障碍。下颌骨缺损具有复杂性,不同部位、范围的缺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损害,相应的修复重建难度也不相同。因此,下颌骨缺损的精准分类对功能性重建及术后康复意义重大。本文在前期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髁区(condyle region)、牙合区(occlusion region)和肌区(muscle region)3大不同功能区域的新型下颌骨缺损分类方法 ,即COM法,希望有助于下颌骨的功能性修复重建指导及康复效果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分类 COM法
原文传递
应用两亚单元塑形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行全上颌骨重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淼 王慧珊 +5 位作者 韩婧 胡龙威 刘剑楠 王洋 张陈平 徐立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正常上颌骨形态的测量与分析,明确上颌骨形貌特征和规律,指导移植骨瓣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方法:收集40例华东地区正常成人上颌骨CT数据(Dicom格式),其中男22例、平均年龄23岁;女18例、平均年龄21岁。应用Proplan CMF 2.0... 目的 :通过对正常上颌骨形态的测量与分析,明确上颌骨形貌特征和规律,指导移植骨瓣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方法:收集40例华东地区正常成人上颌骨CT数据(Dicom格式),其中男22例、平均年龄23岁;女18例、平均年龄21岁。应用Proplan CMF 2.0软件行上颌骨三维重建,设定上颌骨6个外形标志点、6条线段及2个平面。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上颌骨外形数据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确定上颌骨外形参数(δ)。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亚单元塑形法并指导移植骨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结果:上颌骨线性变量的变异系数显著大于角度变量。以鼻根点和上颌第二前磨牙远中牙槽嵴顶连线将上颌骨外形划分为鼻旁区和眶下区2个亚单元。两亚单元前夹角(δ)为150°,无性别差异(P>0.05),总变异系数(CV)为2.74%。临床应用两亚单元法行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切开塑形,修复全上颌骨缺损获得满意的外形效果。二期行鼻旁亚单元的种植牙植入,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最大牙尖交错位(MIP)状态下,前牙及前磨牙区咬合力恢复至健侧的82%。结论:两亚单元塑形髂骨-腹内斜肌瓣能够准确重建上颌骨外形,封闭口-鼻交通,重塑腭穹窿,为上颌骨功能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上颌骨重建 髂骨-腹内斜肌瓣 上颌骨外形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非造血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剑楠 张伟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460-1462,共3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30.4kDa的糖蛋白,它在肾脏合成并促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生成,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于肾性贫血患者。
关键词 EPO EPO受体 红细胞生成 非造血功能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影响种植体存留率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明一 王慧珊 +3 位作者 刘剑楠 王震 周恬 曲行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术后影响种植体存留率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下颌骨缺损行腓骨重建后牙种植体植入的患者资料共20例,从角化龈是否缺失、软组织厚度和移植骨高度等三方面收集数据,与... 目的分析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术后影响种植体存留率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下颌骨缺损行腓骨重建后牙种植体植入的患者资料共20例,从角化龈是否缺失、软组织厚度和移植骨高度等三方面收集数据,与种植体周围边缘性骨吸收量进行比较。结果 20例患者中,角化龈完全缺失12例,单侧缺失5例,完全保留3例。重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软组织厚度分别为(5.88±0.54)mm,(3.46±0.30)mm和(3.17±0.31)mm;移植骨高度分别为(2.36±0.23)mm,(2.17±0.19)mm和(2.05±0.22)mm。种植体植入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近中MBL值分别为(1.09±0.32)mm,(1.22±0.37)mm和(1.36±0.46)mm;远中MBL值分别为(1.10±0.29)mm,(1.25±0.31)mm和(1.35±0.39)mm。经统计学分析,角化龈、软组织厚度与边缘性骨吸收值成正相关,移植骨高度与边缘性骨吸收值成反相关。结论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种植患者,应尽量增加移植骨高度,减少软组织厚度,并且在颌骨切除时,在保证切缘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保留角化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留存率 角化龈 腓骨重建 下颌骨缺损
下载PDF
穿刺活检在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婧 田臻 +1 位作者 张春叶 刘剑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诊断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门诊收治的18岁以下颌面部肿瘤病例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12岁(8~18...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诊断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门诊收治的18岁以下颌面部肿瘤病例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12岁(8~1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穿刺活检进行诊断。粗针穿刺:使用16G穿刺针取3~5条组织;细针穿刺:用10 mL针筒吸取细胞。对比穿刺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并记录穿刺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粗针穿刺共4例,3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穿刺病理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细胞性肿瘤。2例为横纹肌肉瘤,1例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细针穿刺共6例,5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穿刺病理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或巨细胞肉芽肿待排;1例穿刺见大量血液;1例为小圆细胞肿瘤;1例为左下颌下淋巴结穿刺见大量炎症细胞;1例为上皮性恶性肿瘤;1例为横纹肌肉瘤。粗针及细针穿刺后进行手术的患者,大体标本病理诊断与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穿刺后均未发生大出血、伤口感染、肿瘤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穿刺活检诊断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肿瘤安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针穿刺 细针穿刺 颌面部肿瘤 儿童及青少年
原文传递
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全上颌骨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淼 秦兴军 +2 位作者 刘剑楠 张陈平 徐立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全上颌骨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例上颌骨全切术后面中部缺损畸形(James BrownⅢb类)患者,采用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行全上颌骨重建,术前应用Surgicase 5.0(Mater... 目的:探讨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全上颌骨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例上颌骨全切术后面中部缺损畸形(James BrownⅢb类)患者,采用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行全上颌骨重建,术前应用Surgicase 5.0(Materialise,Belgium)软件进行手术规划,对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进行预测分析。术中以冠突颞肌瓣旋转修复眶底,冠突大小分别为3.5 cm×1.5 cm及4.0 cm×1.6 cm;以2段式腓骨塑形修复牙槽突,腓骨长度分别为32.51 mm、27.36 mm及71.82 mm、38.74 mm;以腓骨肌皮瓣携带皮岛修复面中部软组织缺损。结果:术中检查冠突颞肌瓣血供良好,术后腓骨肌皮瓣均成活,创口一期愈合。分别随访5个月和6 a,无复视、睑外翻及眼球突出,无涎瘘、下唇麻木等并发症,开口度正常。CT检查眶底及牙槽突重建形态良好。结论: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发挥了不同组织瓣的优势,是全上颌骨缺损重建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上颌骨缺损 冠突颞肌瓣 腓骨肌皮瓣
原文传递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剑楠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5期182-182,184,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率之间的矛盾关系逐渐激化。一方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耕种的绝大部分依赖于土地;另一方面,为找到快速发展的突破口,片面加快了工农业发展速度,造成农村耕种用地板结化和工业实验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率之间的矛盾关系逐渐激化。一方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耕种的绝大部分依赖于土地;另一方面,为找到快速发展的突破口,片面加快了工农业发展速度,造成农村耕种用地板结化和工业实验用地污染化的现象。目前,土壤污染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我国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危害 土地板结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张口困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昊 周子疌 +3 位作者 张成瑶 沈淑坤 刘剑楠 张陈平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7期490-495,共6页
头颈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常造成面部畸形、咀嚼吞咽困难和语音不清等多种并发症,而张口困难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出现牙关紧闭、进食困难,进而导致患者... 头颈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常造成面部畸形、咀嚼吞咽困难和语音不清等多种并发症,而张口困难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出现牙关紧闭、进食困难,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也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防治治疗后张口困难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容易忽视但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文献复习结果表明,张口困难发生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发病部位、治疗方法、放疗部位、放疗剂量、放疗方法等多种因素相关,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在治疗后6个月较高,造成的功能障碍如不尽早干预,带来的后果会愈加严重。目前研究证明,张口困难的防治以控制张口受限的进展、恢复功能为主要原则,张口训练可显著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张口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综合序列治疗 张口困难 张口训练 最大张口度 Thera Bite■运动康复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