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c-Met mRNA与NF-κB mRNA表达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刘占军 郑莹莹 +1 位作者 杜鹃 张云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c-Met mRNA与核因子-κB(NF-κB)mRNA在宫颈癌发病中的关系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宫颈癌患者89例作为癌变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9例作为癌前病变组,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患者89例... 目的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c-Met mRNA与核因子-κB(NF-κB)mRNA在宫颈癌发病中的关系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宫颈癌患者89例作为癌变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9例作为癌前病变组,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患者89例作为正常宫颈组。采用RT-PCR检测3组宫颈组织中c-Met、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Pearson分析c-Met mRNA与NF-κB mRNA在宫颈癌发病中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c-Met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宫颈组织中c-Met、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癌变组>癌前病变组>正常宫颈组(P<0.05)。癌前病变组、癌变组c-Met mRNA与NF-κB mRNA呈正相关(P<0.001)。c-Met高表达与NF-κB mRNA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呈正向交互作用(P<0.05)。c-Met、NF-κB mRNA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癌变组c-Met、NF-κB mRNA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c-Met mRNA与NF-κB mRNA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呈正相关,且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风险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c-Met 核因子-κB 预后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2
作者 刘占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10,共5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彰显了人民性。其内涵要义蕴涵人民性,科学自然观蕴含人民生活;绿色发展观涵养人民发展;基本民生观隐含人民民生问题;整体系统观蕴涵人民目标性;共赢全球观隐射人民幸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彰显了人民性。其内涵要义蕴涵人民性,科学自然观蕴含人民生活;绿色发展观涵养人民发展;基本民生观隐含人民民生问题;整体系统观蕴涵人民目标性;共赢全球观隐射人民幸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幸福程度的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践行和落实根本价值目标的生态发展观就要坚守人民至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解决民生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观促进人民幸福;坚守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促进人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人民性 主体 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的三重维度——认知·价值·实践
3
作者 刘占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98-103,共6页
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标志着大学生道德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中有着不一样的特性。从相关行为类型可以看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不仅属于认知性行为,也属于实践创构以及价值重塑的行为。新时代下,高... 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标志着大学生道德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中有着不一样的特性。从相关行为类型可以看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不仅属于认知性行为,也属于实践创构以及价值重塑的行为。新时代下,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除了需要认知能动性、追求向上与向善这一本质内涵,还需要有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践行积善成德以及主动锤炼高尚品德的意识。只有全面落实好认知自觉、理性践行以及价值实现这几个向度内容,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有效推进道德建设进程,从而助推新时代大学生能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 维度
下载PDF
低熔点氯盐/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传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志强 赵钟兴 +2 位作者 宋金亮 刘占军 唐忠锋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80-10185,共6页
以成型膨胀石墨(EG)为骨架,低熔点四元氯盐(LiNaKZn-Cl)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低熔点氯盐/膨胀石墨(LiNaKZn-Cl/EG)相变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对相变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 以成型膨胀石墨(EG)为骨架,低熔点四元氯盐(LiNaKZn-Cl)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低熔点氯盐/膨胀石墨(LiNaKZn-Cl/EG)相变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对相变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相变复合材料的熔点、熔化焓和比热容进行了测量,利用激光导热仪(LFA)进行了热扩散系数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LiNaKZn-Cl成功浸渍到EG内部,且EG维持了完整的孔结构。由于EG的异相成核的作用LiNaKZn-Cl/EG熔点为169.0℃较LiNaKZn-Cl略有下降。LiNaKZn-Cl/EG保留了EG骨架高热导率的特性,在室温下面向和法向的热导率分别为53.7和23.1 W/(m·K)。LiNaKZn-Cl/EG熔化焓为63.3 J/g,LiNaKZn-Cl在LiNaKZn-Cl/EG中高质量占比保证了相变复合材料的储热能力。制备的LiNaKZn-Cl/EG热稳定性良好,使用温度可达500℃,热导率较LiNaKZn-Cl有了极大的提升,可提高中温储热领域的充放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氯盐 相变材料 膨胀石墨 热导率
下载PDF
IG-110核石墨经Xe^(26+)辐照后的形貌和微观结构演化
5
作者 张鹤耀 程金星 +4 位作者 宋金亮 阴慧琴 唐忠锋 刘占军 刘向东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3-404,共12页
核石墨作为核反应堆的关键材料,受到核反应堆内的高通量辐照后其微观结构会产生损伤,直接影响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为研究核石墨的辐照损伤行为,以IG-110核石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7 MeV Xe^(26+)辐照对核石墨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影响。采用扫... 核石墨作为核反应堆的关键材料,受到核反应堆内的高通量辐照后其微观结构会产生损伤,直接影响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为研究核石墨的辐照损伤行为,以IG-110核石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7 MeV Xe^(26+)辐照对核石墨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和纳米压痕仪对IG-110核石墨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0.11 dpa剂量辐照后,IG-110核石墨表面出现“ridge-like”结构,该结构主要在黏结剂区出现,且表面粗糙度略有增加。随着剂量的进一步增加,填料区也出现“ridge-like”结构。在0.55 dpa的剂量下,因表面孔结构的闭合而引起的新孔增多,表面粗糙度增加。这种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归因于石墨沿C轴方向的膨胀,且石墨薄片中的缺陷密度和面内无序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力学性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前者是由位错钉扎和微孔闭合引起的,而高剂量辐照后力学性能下降归因于孔隙率的增加和非晶结构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110 核石墨 离子辐照 形貌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Suppression of stimulated Brillouin and Raman scatterings using an alternating frequency laser and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s
6
作者 程瑞锦 李晓旬 +11 位作者 王清 刘德基 黄卓明 吕帅宇 周远志 张舒童 李雪铭 陈祖杰 王强 刘占军 曹莉华 郑春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45-553,共9页
A novel scheme to suppress both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 and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 by combining an alternating frequency(AF) laser and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proposed. The AF laser allow... A novel scheme to suppress both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 and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 by combining an alternating frequency(AF) laser and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proposed. The AF laser allows the laser frequency to change discretely and alternately over time. The suppression of SBS is significant as long as the AF difference is greater than the linear growth rate of SBS or the alternating time of the laser frequency is shorter than the linear growth time of SBS. However, the AF laser proves in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SRS, which usually has a much higher linear growth rate than SBS. To remedy that,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included to suppress the SRS instability. The electrons trapped in the electron plasma waves(EPWs) of SRS can be accelerated by the surfatron mechanism in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and eventually detrapped. While continuously extracting energy from EPWs, the EPWs are dissipated and the kinetic inflation of SRS is suppressed. The one-dimensional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oth SBS and SRS can b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by combining the AF laser with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with tens of Tesla. The total reflectivity can be dramatically reduced by more tha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potential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SBS and SRS under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alternating frequency laser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原文传递
2种高温沥青结构表征及热解特性
7
作者 周星苗 杨桃 +1 位作者 宋燕 刘占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1,共12页
采用族组分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分析表征手段对神华煤液化沥青(CLP,软化点为403.15 K)和永东煤焦油沥青(CTP,软化点为383.65 K)进行了结构解析,结合计算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得到2种沥... 采用族组分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分析表征手段对神华煤液化沥青(CLP,软化点为403.15 K)和永东煤焦油沥青(CTP,软化点为383.65 K)进行了结构解析,结合计算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得到2种沥青可溶组分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通过热重(TG)分析2种沥青的热解特性,并利用Coats-Redfern和DAEM两种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热解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与CTP相比,CLP的芳香性较差、缩合程度较低。2种沥青的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主要热解阶段在473.15~873.15 K。其中CLP因其分子量分布较窄且分子结构缩合程度较小有较集中剧烈的热解过程;CLP的热解产物释放特性指数RH较大。由Coats-Redfern法计算的煤液化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35.03和37.98 kJ/mol;DAEM模型中,随转化率α增大,2种沥青的活化能呈增长趋势,α>0.5,活化能增加明显;从C-R模型和DAEM模型的拟合系数R2可知,2种模型对煤焦油沥青的热解过程适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沥青 煤焦油沥青 结构解析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系统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史浩田 王明达 +3 位作者 赵家锐 张振兴 徐新朋 刘占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6-510,共15页
【目的】构建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施肥系统,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为我国苹果科学施肥提供新方案。【方法】搜集整理2002—2017年272个苹果田间试验数据,计算产量反应、养分内在效率、农学效率等参数,采用QUEFTS... 【目的】构建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施肥系统,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为我国苹果科学施肥提供新方案。【方法】搜集整理2002—2017年272个苹果田间试验数据,计算产量反应、养分内在效率、农学效率等参数,采用QUEFTS模型评估苹果养分吸收特征,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施肥系统。2017—2019年,在山西运城、陕西洛川和长武共选择12个盛果期‘红富士’苹果园开展田间验证试验,即采用苹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utrient Expert,NE)、农民习惯施肥(farmers’practice,FP)和当地农技部门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oil test,ST)3种施肥技术,研究苹果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响应特征。【结果】苹果产量平均为33.91 t/hm^(2);苹果果实N、P、K含量分别为3.19、0.57、8.07 g/kg,枝条N、P、K含量分别为7.57、1.12、4.61 g/kg;叶片N、P、K含量分别为24.02、1.38、8.58 g/kg;地上部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89.06、11.11、83.32 kg/hm^(2);N、P、K养分收获指数分别为0.19、0.27、0.48 kg/kg。QUEFTS模型表明,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在达到潜在产量50%~60%前呈直线增长,吨果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1、0.4、2.9 kg,N、P、K养分需求比例约为7.8∶1.0∶7.3。苹果氮、磷、钾肥增产量与农学效率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04(n=270)、0.763(n=257)和0.794(n=264),关系式分别为AEN=−0.0054YRN 2+1.767YRN−0.056、AEP=−0.0053YRP 2+2.775YRP+0.538、AEK=−0.0036YRK 2+1.629YRK+1.653。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FP相比,NE处理氮、磷和钾肥施用量分别降低41.9%、37.0%和43.6%,而苹果产量、氮素农学效率、氮素偏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则分别提高17.3%、81.7%、80.6%和21.9%;与ST处理相比,NE处理氮、磷和钾肥施用量分别减少20.8%、25.0%和29.7%,而苹果产量、氮素农学效率、氮素偏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则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QUEFTS模型建立的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苹果养分专家推荐施肥系统,能够实现优化苹果施肥、增加苹果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多赢目标,作为新的苹果合理施肥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QUEFTS模型 农学效率 养分专家系统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氮肥管理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0
9
作者 刘占军 谢佳贵 +4 位作者 张宽 王秀芳 侯云鹏 尹彩侠 李书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7,共10页
针对吉林春玉米氮肥施用中存在氮肥用量偏大,且具盲目性的现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农民习惯施氮量和推荐施氮量下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施氮量下,苗期和灌浆期春玉米干... 针对吉林春玉米氮肥施用中存在氮肥用量偏大,且具盲目性的现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农民习惯施氮量和推荐施氮量下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施氮量下,苗期和灌浆期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习惯施肥,有机无机配合提高了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施氮处理与不施氮相比均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增产11.2%~16.8%;推荐施氮量下玉米子粒产量与习惯施氮量相当,但显著提高氮素的偏因子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在氮磷钾用量一致的基础上,用3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与100%化肥氮处理的产量相当,对氮素利用效率也没有影响,并降低收获期土壤无机氮含量。说明合理施用氮肥不但能够维持玉米产量,还可减少氮肥投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是吉林春玉米氮素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管理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我国苹果园施肥现状、土壤剖面氮磷分布特征及减肥增效技术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占军 祝慧 +6 位作者 张振兴 赵家锐 侯立耀 翟丙年 徐新朋 雷秋良 朱元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94-1304,共11页
【目的】全面认知我国苹果园施肥现状,明确苹果园土壤剖面氮磷分布特征,探究减肥增效和地力提升的果园管理技术,为我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文献资料,制定我国苹果合理化肥施用量;采用实地调查和文... 【目的】全面认知我国苹果园施肥现状,明确苹果园土壤剖面氮磷分布特征,探究减肥增效和地力提升的果园管理技术,为我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文献资料,制定我国苹果合理化肥施用量;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明确和评价我国苹果主产区化肥施用现状;通过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明晰灌区和非灌区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和Olsen-P剖面变化特征;基于文献资料,集成苹果园减肥增效、地力提升和优质高产的管理技术。【结果】我国苹果园化肥合理施用量为N 150~420 kg/hm^(2)、P_(2)O_(5)90~330 kg/hm^(2)和K2O 120~420 kg/hm^(2)。目前我国苹果园化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N 905 kg/hm^(2)、P_(2)O_(5)570 kg/hm^(2)和K_(2)O 675 kg/hm^(2),氮、磷、钾过量施肥现象普遍且较为严重;施肥结构上,重化肥轻有机肥现象明显,有机肥养分占比仅7.0%。旱作体系下,8年生苹果园土壤与农田相比,0—6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25年生苹果园土壤在20—5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农田,且在120 cm土层出现215 mg/kg的硝态氮峰值;灌区25年生苹果园0—8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均高于100 mg/kg,在380 cm土层出现265 mg/kg的硝态氮峰值,且140—6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旱作25年生苹果园土壤。土壤Olsen-P含量整体表现为0—100 cm土层下降、100—400 cm土层增加和400—600 cm土层基本稳定的趋势;旱作体系下,土壤Olsen-P含量在0—60 cm土层表现为25年生苹果园土壤>8年生苹果园土壤≈农田土壤,而在60—600 cm土层Olsen-P含量差异不显著;灌区25年生苹果园在60—120 cm土层土壤Olsen-P含量高于旱作25年生苹果园,且在80—100 cm土层出现一个14.5 mg/kg的峰值,460—560 cm土层也表现为灌溉果园的Olsen-P含量高于雨养果园的趋势。水肥一体化和推荐施肥是现实苹果园减肥增效的关键技术,有机无机肥配施、果园生草、施用生物炭是提高苹果园肥料利用效率及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结论】我国苹果园过量施肥和不平衡施肥问题严重;高量施肥背景下长期苹果种植导致土壤深层剖面硝态氮和有效磷累积,无效化风险高,且灌溉加剧了氮、磷的淋溶风险;水肥一体化和苹果养分专家系统等推荐施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果园生草、施用生物炭等是实现我国苹果园减肥增效和地力提升的关键技术,在今后苹果园管理方面,应加强不同生态区适宜的综合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产业 施肥现状 氮磷剖面累积 减肥增效 地力提升
下载PDF
负载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释药性能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占军 张卫国 +2 位作者 于九皋 韩刚 代红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3-495,共3页
背景:紫杉醇是一种天然抗肿瘤药物,但其水溶性极低。壳聚糖经接枝改性,生成的共聚物可在液相中生成纳米粒,可用于药物的缓释和控释。目的:对制备的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进行表征,分析其体外药物释放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 背景:紫杉醇是一种天然抗肿瘤药物,但其水溶性极低。壳聚糖经接枝改性,生成的共聚物可在液相中生成纳米粒,可用于药物的缓释和控释。目的:对制备的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进行表征,分析其体外药物释放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2008-01/07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实验室完成。材料:壳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5,脱乙酰度为92%,为浙江省玉环海洋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产品。紫杉醇,批号082329802,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产品。方法:采用引发接枝效率高、引发反应条件温和的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钾为引发剂,在壳聚糖上接枝醋酸乙烯酯,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直接生成具有疏水核心、亲水表面的纳米粒,即壳聚糖纳米粒,再利用超声振荡技术将0.5~5.0mg紫杉醇与上述纳米粒混合制成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主要观察指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外观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结果:壳聚糖纳米粒和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其粒径分别为196.2nm和320.8nm,粒径分布较窄,纳米粒表面均带正电荷,Zeta电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818,F=3.38,P均>0.05)。稳定的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紫杉醇的加入量可影响纳米粒的包封率,紫杉醇的加入量为纳米粒的量2%时,达到最大包封率93.6%。体外模拟释药结果表明药物释放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突释阶段微球释药量在24h内达48.3%,缓释阶段微球释药持续时间长,在175h时释药量达75.9%,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率持续稳定。结论:接枝共聚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简便可靠,负载紫杉醇后纳米粒径明显变大,表面带有正电荷,且纳米粒对紫杉醇有很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壳聚糖 纳米粒 包封率 体外释放
下载PDF
利用“二次焦”制备高强炭/石墨材料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占军 郭全贵 +3 位作者 曹雅秀 刘长安 宋进仁 刘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2-306,共5页
以“二次焦”为填料,煤沥青为黏结剂制备高强炭/石墨材料。考察了压粉平均粒度对材料机械强度、收缩行为以及开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次焦”制备的炭/石墨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经1300℃热处理后,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 以“二次焦”为填料,煤沥青为黏结剂制备高强炭/石墨材料。考察了压粉平均粒度对材料机械强度、收缩行为以及开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次焦”制备的炭/石墨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经1300℃热处理后,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310.0MPa和113.7MPa。材料的体积收缩随压粉平均粒度的微细化下降,其开孔率在热处理温度为850℃时达到最大,随着热处理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开孔率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焦” 机械强度 收缩行为 开孔率
下载PDF
填料种类对炭石墨材料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占军 郭全贵 +2 位作者 刘朗 史景利 翟更太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分别利用炭黑、石油焦、针状焦和天然石墨粉为填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模压成型(150MPa,10min)、炭化(1300℃,1h)和石墨化(2300℃)制备炭/石墨材料。考察了填料类型对最终炭/石墨材料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炭黑为... 分别利用炭黑、石油焦、针状焦和天然石墨粉为填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模压成型(150MPa,10min)、炭化(1300℃,1h)和石墨化(2300℃)制备炭/石墨材料。考察了填料类型对最终炭/石墨材料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炭黑为填料所制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但其导热和导电性能相对较差;经石墨化后(2300℃),其抗弯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88.0和173.2MPa。而以天然石墨粉为填料所制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在室温下其导热率达到278W/m·K;另外,其抗弯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51.1和90.2MPa。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以天然石墨粉为填料所制得的材料具有最大的微晶尺寸和高度的取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石墨 机械强度 开孔率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不同施氮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占军 李书田 +4 位作者 周卫 谢佳贵 张宽 王秀芳 侯云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4,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方式(习惯施氮量、推荐施氮量及等氮量下有机肥替代)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2008年和2009年分别提高11.2%~16.8%、10.9%~24.2%。等氮量下,30%有机...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方式(习惯施氮量、推荐施氮量及等氮量下有机肥替代)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2008年和2009年分别提高11.2%~16.8%、10.9%~24.2%。等氮量下,30%有机肥氮替代模式能够维持或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除2009年推荐施氮量下有机肥氮替代处理春玉米产量低于习惯施氮量外,其它相同施氮模式间春玉米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有机肥氮替代模式氮素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较等氮量下100%化肥氮偏低,但施氮效益较高,因此,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可作为东北春玉米的有效施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氮替代 产量 氮素吸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共炭化制备高残炭率浸渍剂沥青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占军 史景利 +2 位作者 刘乃芝 宋进仁 刘朗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带有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与中温沥青发生共炭化反应 ,制备性能良好的浸渍剂沥青。实验在反应温度分别为 40 0 ,410 ,42 0℃ ,以及共炭化剂添加比例分别为 3% ,5 % ,7 5 %和 10 %的反应条件下 ,考察沥青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通... 采用带有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与中温沥青发生共炭化反应 ,制备性能良好的浸渍剂沥青。实验在反应温度分别为 40 0 ,410 ,42 0℃ ,以及共炭化剂添加比例分别为 3% ,5 % ,7 5 %和 10 %的反应条件下 ,考察沥青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共炭化反应可有效地改善浸渍剂沥青的综合性能 ,在提高沥青残炭率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炭化反应 高残炭率 沥青浸渍剂 芳香族化合物
下载PDF
掺杂石墨作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占军 郭全贵 +3 位作者 宋进仁 刘朗 陈俊凌 李建刚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煤沥青作粘结剂和B4C、Si、Ti作添加剂,利用热压工艺制备了系列重结晶掺杂石墨,并通过化学气相反应法在掺杂石墨表面沉积了有梯度的SiC涂层。对掺杂石墨的热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在HT-7装置的聚变环境中的行为进行...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煤沥青作粘结剂和B4C、Si、Ti作添加剂,利用热压工艺制备了系列重结晶掺杂石墨,并通过化学气相反应法在掺杂石墨表面沉积了有梯度的SiC涂层。对掺杂石墨的热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在HT-7装置的聚变环境中的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纯石墨材料相比,掺杂了10%的B4C的重结晶石墨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抗弯强度达104Mpa,但导热性能较差;掺杂了Si、Ti的重结晶石墨的热导率高,达314W.m-1.K-1,但力学性能较差;掺杂了BSTDG的石墨在聚变环境中的抗等离子体辐照能力明显提高;在HT-7装置中经过一轮实验的辐照后,SiC涂层厚度因等离子体的刻蚀由初期的40~50μm下降至5μm左右,且局部区域涂层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石墨 等离子体面壁材料 化学腐蚀 SiC梯度涂层
下载PDF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研究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占军 艾超 +3 位作者 徐新朋 张倩 吕家珑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9-516,共8页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极端缺乏,改良低产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低产水稻土作为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肥力特征及其改良技术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科学的调控管理策略。本文从低产水稻土类型、新的改良研究方法角度,探索可能的技...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极端缺乏,改良低产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低产水稻土作为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肥力特征及其改良技术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科学的调控管理策略。本文从低产水稻土类型、新的改良研究方法角度,探索可能的技术突破。基于农业部统计数据,因环境条件不良或土壤自身存在障碍因素,全国约有7.67×106hm2低产水稻土。按其主导成因,低产水稻土可分为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类。土壤质量评价是低产水稻土研究的重要方面,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质量动力学法、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多变量指标克立格法、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现已发展了基于GIS的区域尺度水稻土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土壤生物学性状的质量评价方法。低产水稻土改良研究更多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固相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S13C-NMR)波谱技术的应用,将土壤有机碳的微团聚体分布、腐殖质的转化及其与土壤矿物结合机制深入到微观水平;同时高通量测序、土壤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方法将相关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的技术主要涉及到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大类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技术,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是水稻土养分管理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1)在低产水稻土质量评价方面,未来要结合不同低产类型的障碍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土壤质量评价,如白土的质地和耕层厚度,加强引入土壤生物学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2)在低产水稻土改良方面,要研究稻田障碍层次的形成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其他低产类型如新垦水稻土、盐渍化水稻土、石灰化水稻土和污染水稻土的改良技术;研究长期改良措施对不同粒级团聚体腐殖质结构、酶类、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的影响。3)在低产水稻土管理方面,着重研究秸秆还田技术、推荐施肥技术、抗逆品种技术、群体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水稻土 改良 策略
下载PDF
Adhoc网络中基于数据流的QoS路由协议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占军 赵为粮 +1 位作者 李云 隆克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5-130,共6页
已有ad hoc网络中的QoS路由都是基于目的地址的选路并预留资源,当源节点针对同一个目的节点先后建立两个或者多个实时业务流的时候,将导致几个数据流争用资源,使得几个流的QoS都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流的QoS路由机... 已有ad hoc网络中的QoS路由都是基于目的地址的选路并预留资源,当源节点针对同一个目的节点先后建立两个或者多个实时业务流的时候,将导致几个数据流争用资源,使得几个流的QoS都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流的QoS路由机制,并且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机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使QoS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服务质量路由 资源预留
下载PDF
SiC梯度涂层对掺杂石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占军 郭全贵 +2 位作者 史景利 翟更太 刘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利用化学气相反应法对掺杂石墨材料进行了SiC梯度涂层,研究了SiC梯度涂层对掺杂石墨材料热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获得了约100μm的SiC涂层,涂层后的材料导热性能下降,而机械强度有所增加。对涂层表面的物相成分分析表明,除了SiC... 利用化学气相反应法对掺杂石墨材料进行了SiC梯度涂层,研究了SiC梯度涂层对掺杂石墨材料热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获得了约100μm的SiC涂层,涂层后的材料导热性能下降,而机械强度有所增加。对涂层表面的物相成分分析表明,除了SiC之外,还有少量的单质Si。厚膜SiC梯度涂层的掺杂石墨材料在HT-7托卡马克装置中经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后,SiC的颗粒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涂层厚度下降到约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石墨 SiC梯度涂层 面对等离子体材料 热导率
下载PDF
协作通信网络中基于协作概率的负载均衡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占军 彭霞 +1 位作者 何俞璟 陈前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762,共5页
在协作通信存在的网络中,针对已有的负载均衡技术没有考虑用户切换后协作概率的不足,在已有的负载均衡技术基础上,利用目标小区负载状况得到切换后的协作概率,与小区信号强度和负载状况相结合,设计出应用于协作通信网络中具有负载均衡... 在协作通信存在的网络中,针对已有的负载均衡技术没有考虑用户切换后协作概率的不足,在已有的负载均衡技术基础上,利用目标小区负载状况得到切换后的协作概率,与小区信号强度和负载状况相结合,设计出应用于协作通信网络中具有负载均衡功能的切换判决函数,提高切换判决的精度。仿真表明该机制在均衡网络负载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容量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协作 协作概率 切换 负载均衡 公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