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FACT序列脂肪定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及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定量研究
1
作者 庞国勋 刘吉华 +2 位作者 齐先龙 郑宁 邵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脂肪定量(fat analysis&calculation technique,FACT)序列脂肪定量技术,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腰椎椎体及椎旁肌肉的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探讨T2DM患者腰椎椎体、椎旁肌肉内脂肪含... 目的采用磁共振脂肪定量(fat analysis&calculation technique,FACT)序列脂肪定量技术,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腰椎椎体及椎旁肌肉的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探讨T2DM患者腰椎椎体、椎旁肌肉内脂肪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31例T2DM患者和同期31例健康对照者(与T2DM患者年龄、性别、女性绝经情况、体质量指数进行配对),均行磁共振FACT序列扫描,分别测量腰3椎体及腰3/4椎间盘水平椎旁肌的FF值,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的腰椎椎体及椎旁肌的脂肪含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对T2DM组、对照组患者腰椎椎体及椎旁肌F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腰椎椎体及椎旁肌肉FF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腰椎椎体与椎旁肌FF值无相关性(P>0.05),对照组腰椎椎体与左侧竖脊肌FF值无相关性(P>0.05);对照组腰椎椎体与左侧多裂肌、右侧竖脊肌、右侧多裂肌FF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磁共振FACT序列脂肪定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T2DM患者腰椎椎体及椎旁肌肉脂肪含量;T2DM患者腰椎及椎旁肌的脂肪含量较健康人群产生变化,脂肪沉积更明显;与健康人群不同,T2DM患者腰椎与椎旁肌的脂肪含量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腰椎 椎旁肌 脂肪定量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在糖尿病肾脏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瑾 戴文玲 刘吉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肾脏结构功能异常损伤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足细胞损伤是肾脏炎症、肾小球过滤屏障损伤和肾脏纤维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清除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糖尿病肾脏疾...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肾脏结构功能异常损伤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足细胞损伤是肾脏炎症、肾小球过滤屏障损伤和肾脏纤维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清除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糖尿病肾脏疾病足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糖相关损伤因素引起足细胞蛋白酶体功能异常、泛素连接酶表达水平改变、去泛素酶活动增加,进而造成足细胞内损伤性蛋白积累或者保护性蛋白异常降解,促进足细胞损伤。现对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足细胞损伤和泛素蛋白酶体参与的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足细胞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下载PDF
机器视觉在钢轨表面病害检测应用研究综述
3
作者 何成刚 张坤雄 +3 位作者 俞茹昕 王欣纪 徐逸勋 刘吉华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繁忙的铁路运输会导致钢轨表面病害的出现,及时对钢轨表面进行检测能有效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首先介绍了钢轨表面病害的产生原因以及病害类型;其次分析了自动检测技术中机器视觉检测法的实现系统以及该方法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再次从... 繁忙的铁路运输会导致钢轨表面病害的出现,及时对钢轨表面进行检测能有效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首先介绍了钢轨表面病害的产生原因以及病害类型;其次分析了自动检测技术中机器视觉检测法的实现系统以及该方法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再次从轨道背景、病害分割提取以及病害分类评估3个方面归纳了现如今主流的钢轨表面病害识别处理方案,即传统图像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传统方法从纹理、图像语义2个方面进行特征提取和病害识别的算法设计,实现了对病害的识别、提取和预警,通过优化算法来克服环境因素带来的干扰,提高鲁棒性。近年来研究趋向于将传统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动学习特征,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发挥机器学习方法在自适应性和泛化能力方面的优势,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应用广泛性。2种方法在特征设计方式、数据驱动与人工设计差异以及适应性和通用性3个方面各有优缺点。最后,提出视觉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集中于提高算法的兼容性和多数据融合能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表面病害检测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车轮钢ER8在中性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4
作者 宋智博 叶榕伟 +5 位作者 邹港 黄挺博 刘吉华 何成刚 徐志彪 林群煦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6-83,91,共9页
为研究ER8车轮钢在沿海中性氯盐环境下的腐蚀行为,通过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ER8车轮钢在3种不同浓度中性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分析。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浸泡初期5.0%NaCl浓度下自... 为研究ER8车轮钢在沿海中性氯盐环境下的腐蚀行为,通过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ER8车轮钢在3种不同浓度中性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分析。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浸泡初期5.0%NaCl浓度下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最大,576 h后Jcorr在2.0%、3.5%NaCl浓度下均持续增大,腐蚀速率在2160 h时均大于0.12 mm/a。SEM结果显示腐蚀产物形貌主要为片状与团簇状结构,初期腐蚀产物形貌具有较多孔隙,难以阻碍Cl-与基体发生反应,2160 h时腐蚀产物结构更为均匀致密。XRD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主要由γ-FeOOH、α-FeOOH与Fe3O4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ER8 中性 NACL 溶液 腐蚀速率 锈蚀层
下载PDF
MRI低张充气造影与内镜对胃肠道间质瘤筛查对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鑫 刘吉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张充气造影MRI扫描与内镜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筛查中的价值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行低张充气造影MRI及内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低张充气造影MRI检查嘱患者扫描前30 min饮水500 ml,扫描前... 目的 探讨低张充气造影MRI扫描与内镜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筛查中的价值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行低张充气造影MRI及内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低张充气造影MRI检查嘱患者扫描前30 min饮水500 ml,扫描前10~15 min,肌注654-2 10 mg,开始扫描前1 min,温水口服发泡剂10 mg。结果 低张充气造影MRI扫描对发现GIST的病变优于内镜。内镜对起源于小肠和消化道外的GIST均是盲区;高危组ADC值明显低于中危和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张充气造影MRI在筛查及诊断GIST中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实用筛查方法,患者无插管痛苦,容易接受,且信号特点有助于对GIST侵袭危险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内镜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SOP8功率MOSFET结壳热阻与封装可靠性研究
6
作者 何成刚 朱岚涤 +2 位作者 陈胜全 农百乐 刘吉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6,共8页
为研究SOP8双MOS芯片结壳热阻与封装可靠性,建立了封装芯片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通过构建热-结构模块仿真了在EME-E115与CEL-1702HF两种塑封材料下的芯片结壳热阻情况,分析了热量在封装芯片内部的主要传递路径。对比分析了两种塑封仿真... 为研究SOP8双MOS芯片结壳热阻与封装可靠性,建立了封装芯片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通过构建热-结构模块仿真了在EME-E115与CEL-1702HF两种塑封材料下的芯片结壳热阻情况,分析了热量在封装芯片内部的主要传递路径。对比分析了两种塑封仿真下塑封料外壳体、MOSFET、引线框架的变形与应力情况,研究了粘接层厚度变化对MOSFET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SOP8双MOS芯片的内部,热量主要是沿着引线框架基板向塑封料底部进行传递。粘接焊料增厚50μm,MOSFET结温增幅未超过0.1℃,结温点到塑封料底面中心的热阻升高约1.3℃·W^(-1)。相比于EME-E115塑封料,使用CEL-1702HF塑封料进行封装仿真时,可使功率MOSFET的结壳热阻降低约20%,且芯片封装体在变形、应力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增大粘接焊料的厚度可以有效减小MOSFET的应力。EME-E115与CEL-1702HF塑封下的MOSFEF最大等效应力在粘接焊料厚度分别超过40μm和50μm后均出现了返升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P8封装 MOSFET 热阻 热应力
下载PDF
小檗碱桥酶高效原核表达及生物合成l-SLR的研究
7
作者 梅欢 李玥 +1 位作者 刘可蒙 刘吉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7-287,共11页
左旋金黄紫堇碱(l-Scoulerine,l-SLR)是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BIAs)的关键中间体,由小檗碱桥酶(berberine bridge enzyme,BBE)催化左旋网状番荔枝碱(l-Reticuline,l-RL)合成。基于前期首次实现加州罂粟小檗... 左旋金黄紫堇碱(l-Scoulerine,l-SLR)是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BIAs)的关键中间体,由小檗碱桥酶(berberine bridge enzyme,BBE)催化左旋网状番荔枝碱(l-Reticuline,l-RL)合成。基于前期首次实现加州罂粟小檗碱桥酶(Eschscholzia californcia berberine bridge enzyme,EcBBE,EcBO)的原核表达,通过更换原核表达载体及共表达分子伴侣,构建高效表达EcBO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实现l-RL向l-SLR的高效转化。结果表明,EcBO与分子伴侣pGro7共表达的工程菌株A的酶活力达到194.14 U/L,较原始酶活力提高了9.22倍。进一步对菌株A生物合成l-SLR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TB培养基中,当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浓度为0.04 mmol/L,L-阿拉伯糖浓度为4 mg/mL,16℃下诱导18 h,0.2 mg/mL l-RL,37℃转化18 h,l-SLR产量为144.19 mg/L,较初始菌株提高4.72倍。综上,通过在原核系统中共表达分子伴侣pGro7与EcBO实现了EcBO高活性表达,显著提高了l-SLR的生物合成效率,为高效生物合成l-SLR及其他BIAs类生物碱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桥酶 左旋金黄紫堇碱 生物转化 分子伴侣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显像与MRI和X线平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吉华 纪清连 +2 位作者 左书耀 高振华 徐爱德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X线检查。结果 ①骨显像上表现为正常、局限性稀疏、局限性浓集、不典型“炸面圈征”、典型“炸面圈征”、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而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及股骨头或头颈部弥漫性浓集 ,均对应不同的MRI征像。②骨显像、MRI与X线平片对早期成人FHN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93 7% ,10 0 %和 71 4 % ,两两比较 ,χ2 值分别为 2 32 ,9 31和 18 73,P >0 0 5 ,<0 0 1和 <0 0 1。结论 ①“炸面圈征”及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均为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像。②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阳性率与MRI相当 ,高于X线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显像 MRI 早期 X线平片 诊断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轻度 结论 局限性 角度
下载PDF
蛇葡萄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吉华 高山林 +2 位作者 朱丹妮 余伯阳 蔡紫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 对瑶族藤茶中主要成分蛇葡萄素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两倍稀释法测定了蛇葡萄素对五个实验菌株的抑菌效果,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盐酸黄连素的抑菌效果相比较,另外还研究了培养基pH值和菌液浓度对蛇葡萄素抑菌作用的影响。... 目的 对瑶族藤茶中主要成分蛇葡萄素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两倍稀释法测定了蛇葡萄素对五个实验菌株的抑菌效果,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盐酸黄连素的抑菌效果相比较,另外还研究了培养基pH值和菌液浓度对蛇葡萄素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 蛇葡萄素对实验菌株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抑菌作用较盐酸黄连素相当或略强。菌液浓度增高,其MIC和MBC随之增高,对试验菌株,酸性、碱性条件下蛇葡萄素的抑菌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葡萄素 抑菌作用 MIC MBC 细菌培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蟾酥中的3种蟾毒内酯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吉华 王静蓉 余伯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1mol/L醋酸缓冲液(pH3.2)(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在299nm波长下检测。华蟾酥毒基、酯蟾毒... 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1mol/L醋酸缓冲液(pH3.2)(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在299nm波长下检测。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0.875μg(r=0.9990)、0.25-0.875μg(r=0.9991)和0.15-0.525μg(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0%和98.0%,结果表明所建方法简便可靠。对不同来源的10批样品中的3种蟾毒内酯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来源或批次的蟾酥药材中3种蟾毒内酯总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华蟾酥毒基 酯蟾毒配基 蟾毒灵 蟾酥
下载PDF
轮枝霉(Diasporangiumsp.)产生EPA、AA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吉华 袁生 戴传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2,共4页
对本实验室分离的轮枝霉 (Diasporangiumsp )发酵产生含EPA、A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条件 ,如碳源种类、氮源种类、pH、菌种的接种量和种龄、培养温度、通气量进行了研究 ,摇瓶发酵结果表明 ,以玉米粉和葡萄糖混合作为碳源能获得最高的不... 对本实验室分离的轮枝霉 (Diasporangiumsp )发酵产生含EPA、A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条件 ,如碳源种类、氮源种类、pH、菌种的接种量和种龄、培养温度、通气量进行了研究 ,摇瓶发酵结果表明 ,以玉米粉和葡萄糖混合作为碳源能获得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产量 ;有机氮源有利于菌丝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 ;低温有利于菌丝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 ,发酵接种量宜大 ;pH对菌丝生物量、EPA和AA的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发酵培养 6d后菌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在初步优化培养条件下 ,EPA、AA分别达到 2 5 3 7mg/L和 5 49 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枝霉 发酵 菌株 脂肪酸 生产 EPA AA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的筛选 被引量:29
12
作者 刘吉华 袁生 戴传超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7-409,共3页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菌种选育 产量 发酵 轮梗霉
下载PDF
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筛选方法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吉华 余伯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0,共5页
 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的根、枝条、叶和果实中分离纯化了48株内生真菌,通过对各个菌株的少量发酵培养,HPLC分析结合色谱峰紫外扫描检测方法,以紫外扫描图谱的相似性为依据,对喜树内生真菌产生喜树碱结构类似物进行初步...  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的根、枝条、叶和果实中分离纯化了48株内生真菌,通过对各个菌株的少量发酵培养,HPLC分析结合色谱峰紫外扫描检测方法,以紫外扫描图谱的相似性为依据,对喜树内生真菌产生喜树碱结构类似物进行初步筛选,并进一步以抑瘤实验确证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证明,以该方法筛选到的10个内生菌株中有7个菌株发酵液对HL 60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相对于常规的生物活性筛选,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色谱峰紫外光谱的方法,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筛选研究中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内生真菌 分离 抗肿瘤活性 代谢产物 筛选方法
下载PDF
影响真菌发酵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条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吉华 袁生 戴传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2-55,26,共5页
关键词 发酵微生物 真菌 发酵过程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丝状真菌油脂含量快速鉴定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吉华 袁生 戴传超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3-44,40,共3页
本文报导了通过染色对含油脂丝状真菌进行快速半定量的筛选方法.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以苏丹混合染液对丝状真菌的菌丝染色,能使菌丝中的脂肪小滴着橙色至深红色,脂质小滴的大小和着色的深浅跟真菌菌丝的油脂含量是近似的正比关系.
关键词 丝状真菌 染色 油脂含量 苏丹混合液
下载PDF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吉华 高振华 +1 位作者 徐爱德 解桂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病理基础、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0例 98髋经随访和病理证实的早期 (1980年FicatⅠ~Ⅱ期 )成人FHNMRI影像。结果 :本组 98髋中 ,95髋具有“线样征 ,包括单线征 5 5髋、双线征 2 9...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病理基础、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0例 98髋经随访和病理证实的早期 (1980年FicatⅠ~Ⅱ期 )成人FHNMRI影像。结果 :本组 98髋中 ,95髋具有“线样征 ,包括单线征 5 5髋、双线征 2 9髋和三线征 11髋 ,无“线样征”3髋。“线样征”所包绕病灶区可呈脂肪样、脂肪肉芽组织混合样、肉芽组织样和纤维组织样信号。 2 4髋“线样征”内或邻近区显示不同信号的 (类 )圆形病灶。 5 8髋“线样征”远侧区出现异常信号。结论 :①MRI上“线样征”中单线、双线和三线均为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界面的反映 ,是MRI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象。②MRI上“线样征”包绕的病灶区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本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成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四种成分车轮钢的耐磨性及疲劳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吉华 周桂源 刘启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4,共5页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JD-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进行滚动模拟试验模拟现场轮轨相互摩擦的过程,对相同条件下四种成分车轮钢的耐磨性及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车轮材料的碳含量越高,其硬度越高,相同条件下磨损量越小,...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JD-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进行滚动模拟试验模拟现场轮轨相互摩擦的过程,对相同条件下四种成分车轮钢的耐磨性及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车轮材料的碳含量越高,其硬度越高,相同条件下磨损量越小,磨痕表面附近的塑性变形层越薄,抗磨损性能越好;高含碳量材料中的裂纹扩展较深,疲劳损伤严重,低碳含量材料的磨损量大,磨痕表面附近的塑性变形明显,由于部分刚萌生的微裂纹被磨去,疲劳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碳含量 磨损 疲劳裂纹 塑性变形
下载PDF
麦冬多糖精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吉华 余伯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Five prepar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purify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which was the co\|products of preparation saponin from \%Ophiopogonis japonicus \%(Thunb.) Ker\|Gaw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of enzym... Five prepar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purify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which was the co\|products of preparation saponin from \%Ophiopogonis japonicus \%(Thunb.) Ker\|Gaw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of enzyme hydrolysis could purify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efficiently.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is more than 85% and could be used as the foods and medicine raw material. Advanced test showed that the polysaccharide is mainly consist of glucose, fructose, xylose,rhamnose and galact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麦冬 药用植物 精制方法 反复醇沉法 加热沉淀法 三氯醋酸法 酶解脱蛋白法
下载PDF
车轮显微组织对车轮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吉华 周桂源 +1 位作者 陈水友 刘启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6,共6页
利用JD-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4种不同成分车轮材料微结构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当量升高,车轮材料显微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小,珠光体晶粒大小和珠光体片层间距则有明显增大的趋势;车轮材料显微组织决定... 利用JD-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4种不同成分车轮材料微结构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当量升高,车轮材料显微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小,珠光体晶粒大小和珠光体片层间距则有明显增大的趋势;车轮材料显微组织决定其硬度和耐磨性,随着碳当量的升高,车轮材料硬度增加,耐磨性提高,车轮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随着碳当量升高,车轮材料疲劳裂纹萌生的概率越来越大,疲劳裂纹有向长深裂纹扩展的趋势,而且耐磨性的提高也不利于疲劳裂纹的磨除,车轮材料的抗疲劳性能越来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当量 微结构 耐磨性 疲劳性能
下载PDF
阿魏酸在辐照处理的微晶纤维素中的稳定性及降解产物分析
20
作者 寿纪纲 霍志鹏 +3 位作者 王玉 乔敏莎 刘吉华 何毅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辐照灭菌工艺可能使药物辅料降解从而间接影响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考察了微晶纤维素经过60Co辐照后对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变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阿魏... 辐照灭菌工艺可能使药物辅料降解从而间接影响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考察了微晶纤维素经过60Co辐照后对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变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阿魏酸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辐照处理后的微晶纤维素与阿魏酸混合后可使阿魏酸在一个月内持续降解并产生了一系列降解产物,分别为:3, 4-二羟基苯乙酮、咖啡酸、香草酸、二氢阿魏酸、香草醛、松柏醛。推测微晶纤维素在辐照降解的过程中产生了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使阿魏酸产生降解,此研究结果可为有关药物灭菌工艺的选择以及辐照降解杂质的产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微晶纤维素 自由基 阿魏酸 降解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