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向哲教授辨治中青年脱发经验撷要
1
作者 彭蒙蒙 李梦君 刘向哲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5期51-54,共4页
脱发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中青年人脱发愈来愈多。刘向哲教授认为中青年脱发主要与中青年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病理因素为水湿瘀血阻络,中医临床治疗重在疏肝健脾补肾,兼以... 脱发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中青年人脱发愈来愈多。刘向哲教授认为中青年脱发主要与中青年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病理因素为水湿瘀血阻络,中医临床治疗重在疏肝健脾补肾,兼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灵活运用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发 中青年 发落 发坠 油风 鬼剃头 病机辨识 刘向哲
下载PDF
刘向哲教授治疗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珍珍 刘向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6期71-73,共3页
刘向哲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拜师王永炎院士和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临床评价心身医学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委员。在20余年... 刘向哲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拜师王永炎院士和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临床评价心身医学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委员。在20余年的医、教、研工作中,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善辨中风病及疑难杂症的诊疗,临证时,刘教授善用圣愈汤辩证加减治疗线粒体脑肌病,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圣愈汤 刘向哲 痿证
下载PDF
刘向哲教授运用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经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丽 刘向哲 尚官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期49-51,共3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因脑血管病或其危险因素导致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向哲教授擅于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内科疾病,临证30余年,基于扶正固本法创健...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因脑血管病或其危险因素导致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向哲教授擅于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内科疾病,临证30余年,基于扶正固本法创健脾补肾活血方辨证治疗脑血管病效果确切,现将其运用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脾肾两虚型血管性痴呆的经验介绍如下,并附临床验案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脾肾亏虚 扶正固本法 健脾补肾活血方 刘向哲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刘向哲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明杰 刘向哲 《光明中医》 2018年第4期472-474,共3页
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非特异性炎症引起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刘向哲教授认为该病发病机制为素体虚弱、外邪侵袭,导致经络不通,经脉失于濡养所致,常以风寒外感型较常见。通过30年的临床实践,刘教... 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非特异性炎症引起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刘向哲教授认为该病发病机制为素体虚弱、外邪侵袭,导致经络不通,经脉失于濡养所致,常以风寒外感型较常见。通过30年的临床实践,刘教授运用中医药分期辨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急性期和稳定期以祛风化痰为主,辅以利湿解毒,活血通络。恢复期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风通络,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僻 刘向哲 周围性面瘫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刘向哲治疗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经验
5
作者 刘伟丽 刘向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2期81-83,共3页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一种,其典型的症状是精神运动、意识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不自主运动及自主神经紊乱。近年来,其发病率成上升趋势。刘向哲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一种,其典型的症状是精神运动、意识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不自主运动及自主神经紊乱。近年来,其发病率成上升趋势。刘向哲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拜师王永炎院士和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在20余年的医、教、研工作中,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善辨中风病及疑难杂症的诊疗,临证时,刘教授善用通窍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抗NMDA受体脑炎,经验独到,疗效显著。本文就刘向哲教授治疗抗NMDA受体脑炎的1例临床病例总结其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MDA受体脑炎 刘向哲 通窍活血汤 痫证
下载PDF
刘向哲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经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马驰远 刘向哲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2期23-25,共3页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温化痰饮、健脾利水之功,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脉弦滑等症。刘向哲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特别是眩晕病诊断与治疗,使无数患者摆...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温化痰饮、健脾利水之功,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脉弦滑等症。刘向哲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特别是眩晕病诊断与治疗,使无数患者摆脱病痛,笔者有幸跟随良师临证,导师运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并附临床验案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眩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刘向哲教授论治脑小血管病经验
7
作者 李梦君 刘向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23期4414-4416,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刘向哲教授擅长用中医中药治疗脑小血管病,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痹阻脑络为标。故在治疗本病时,从补先天、助后天、痰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刘向哲教授擅长用中医中药治疗脑小血管病,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痹阻脑络为标。故在治疗本病时,从补先天、助后天、痰瘀共治的角度,以健脾益气、补肾填精、化痰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以扶正固本的理念,创制健脾补肾活血方,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发病机制 扶固正本 健脾补肾活血方
下载PDF
刘向哲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病经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雅新 刘向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634-635,共2页
分析眩晕病病因病机,提出眩晕病主要从风痰上扰进行辨证治疗;其次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药解析,列举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病医案;最后总结眩晕病凡属风痰上扰者皆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关键词 眩晕病 风痰上扰 半夏白术天麻汤
下载PDF
刘向哲教授运用针刺联合心理暗示治疗癔症性意识障碍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乔战科 宋艳芳 刘向哲 《中医研究》 2020年第3期45-47,共3页
刘向哲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及岐黄学者王新志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积累了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癔症又称分离(转换)性障碍,其发病往... 刘向哲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及岐黄学者王新志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积累了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癔症又称分离(转换)性障碍,其发病往往受环境和情绪刺激引起,表现为肢体瘫痪、四肢抽搐、全身僵直、感觉障碍、歇斯底里等症状,该病发病类似“急症”,往往给患者家属造成极大困扰。刘教授长期从事于临床工作,对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有着独到见解,其运用针刺联合心理暗示治疗癔症性意识障碍取得了显著效果。将其经验介绍如下,并附验案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哲 中医师 癔症 意识障碍 针刺 心理暗示 验案 名师经验
下载PDF
基于云数据的中医药方案降低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10
作者 李乐军 唐启盛 +4 位作者 王志强 王娣 郑军然 刘向哲 林安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9-443,50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案治疗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的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所有患者随访6...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案治疗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的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以随访过程中临床诊断抑郁障碍为复发,评估不同队列的抑郁障碍复发风险及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不同暴露水平亚组的抑郁障碍复发风险。结果共纳入患者503例,西医治疗队列、中医治疗队列、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的24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9.6%(63/159)、28.2%(49/174)、18.8%(32/170),中医治疗队列比西医治疗队列的复发风险低45.70%(HR=0.543,95%CI:0.355~0.830,P=0.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比西医治疗队列的复发风险低66.90%(HR=0.331,95%CI:0.206~0.531,P<0.001)。在中医治疗队列中,高水平暴露亚组比低水平暴露亚组的复发风险低63.1%(HR=0.349,95%CI:0.174~0.701,P=0.00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队列中,高水平暴露亚组比低水平暴露亚组的复发风险低88.8%(HR=0.112,95%CI:0.044~0.286,P<0.001)。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心胆气虚证抑郁障碍的复发率,合用西药后效果更明显,且服药时间越长复发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方案 心胆气虚证 抑郁障碍 复发
下载PDF
刘向哲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梦君 乔战科 +1 位作者 张燕平 刘向哲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3期52-54,共3页
介绍刘向哲教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月经性偏头痛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关系密切。其以“从肝立论”“以风立论”为理论指导,提出肝气郁结、风邪上扰清窍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疏肝... 介绍刘向哲教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月经性偏头痛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关系密切。其以“从肝立论”“以风立论”为理论指导,提出肝气郁结、风邪上扰清窍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疏肝解郁、祛风止痛为治疗原则,以逍遥散合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并根据头痛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发作期、后遗症期,灵活运用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性偏头痛 逍遥散 川芎茶调散 名医经验 刘向哲
原文传递
豫东农村地区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BMI、情绪、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彭蒙蒙 冉春龙 +4 位作者 周珂青 穆昭威 白琛 李梦君 刘向哲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211-215,共5页
目的:调查豫东农村地区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中医体质与BMI、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8—9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地区所收集的888名脑梗死患者进行问... 目的:调查豫东农村地区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中医体质与BMI、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8—9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地区所收集的888名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中医体质量表信息,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对中医体质分布与BMI分级、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与PSQI分值差异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气虚质是豫东农村地区888例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不同性别的脑梗死患者体质分布在平和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体质在年龄分布人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阳虚质BMI等级分布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特禀质焦虑程度等级分布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抑郁程度等级分布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的PSQI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豫东农村地区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是气虚质。多种偏颇体质与脑梗死患者性别、BMI分级、焦虑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具相关性,应重视对脑梗死患者偏颇体质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体质 农村地区 豫东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指南》制订与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向哲 白琛 +1 位作者 孙江燕 王新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了构建规范化的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加强脑梗死患者的管理,提高脑卒中防治水平,项目组制订了《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指南》,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通过制订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指南》,可以充分发... 为了构建规范化的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加强脑梗死患者的管理,提高脑卒中防治水平,项目组制订了《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指南》,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通过制订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指南》,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规范脑梗死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给从事脑卒中防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提供中医健康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分别从制订背景、制订方法、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对该指南的制订过程进行了探讨与解读,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制订中医健康管理类指南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健康管理 指南 循证证据 共识法
原文传递
健脾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伟 刘向哲 +3 位作者 韩红艳 张燕平 路永坤 周红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7-234,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影响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成管功能的机制,以期为该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每毫升含生药为3.25 g健脾补...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影响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成管功能的机制,以期为该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每毫升含生药为3.25 g健脾补肾活血方颗粒药液和CMC-Na溶液灌胃,采集血清,组内混合,保存备用。SD大鼠2只,取骨髓EPCs,并培养、鉴定。将EPCs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KB),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组(Lx、Mx、Hx),PI3K抑制剂组(PI),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PI3K抑制剂组(Lp、Mp、Hp)。分别给予同等体积的对照组混合血清,10%、20%、40%浓度中药组混合含药血清,30μmol·L^(-1)浓度LY294002,10%、20%、40%浓度中药组混合含药血清+30μmol·L^(-1)浓度LY294002。Western blot、CCK8、Tranwell、体外成血管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EPCs p-Akt/Akt、p-PI3K/PI3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结果与空白组(KB)比较,健脾补肾活血方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组(Lx、Mx、Hx)EPCs p-Akt/Akt、p-PI3K/PI3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增殖、迁移、成管能力明显提高(P<0.05)。PI3K抑制剂组(PI)和空白组(KB),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PI3K抑制剂组(Lp、Mp、Hp)和与之分别对应的Lx、Mx、Hx组相比较,EPCs p-Akt/Akt、p-PI3K/PI3K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增殖、迁移、成管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大鼠骨髓源EPCs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活血方 内皮祖细胞(EPCs) PI3K/AKT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基于“水不涵木”及“方证相应”探讨肝阳上亢证对机体的影响机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永康 王新志 +1 位作者 刘向哲 王小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8,134,共7页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预测肝阳上亢证可能对机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观察该证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方法在“水不涵木”及“方证相应”理论指导下,借助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预测肝阳上亢证可能对机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观察该证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方法在“水不涵木”及“方证相应”理论指导下,借助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以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根本原因肾阴虚证临床表现和经典方剂天麻钩藤饮联合预测肝阳上亢证可能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得到核心网络靶点进行GO及Reactome通路富集分析,构建“疾病-证候-方剂-药物-有效成分-核心网络靶标-通路”关联网络;复制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上述预测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并使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皮质铁代谢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共筛选出29个肝阳上亢证相关词条、25个肾阴虚证相关词条,获得核心网络靶标564个,其中核心节点209个,GO富集分析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分别得到前20个条目,Reactome预测得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受体2(VEGF receptor 2,VEGFR2)、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蛋白(PIP3 protein,PIP3)/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 3)、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1等相关的20条通路,并结合实验结果构建出包含11味中药86个中药有效成分210个核心节点28条通路的关联网络,成功复制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模型大鼠大脑皮质PKA、CREB、VEGF、PI3K蛋白表达较空白大鼠存在变化,铁代谢相关膜铁转运蛋白(recombinant ferroportin,Fp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like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增加,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蛋白表达减少,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模型大鼠皮质细胞外存在多个蓝色斑点。结论肝阳上亢证通过多靶标、多通路、多机制对机体产生影响,对大脑皮质PI3K、PKA、CREB、VEGF相关通路有较为明确的作用,还可能促使大鼠皮质细胞内铁向细胞外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证 作用机制 中医药整合药理学 实验验证 铁代谢
下载PDF
刘向哲从脾胃论治发作性睡病经验介绍
16
作者 乔战科 刘向哲(指导)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8期199-200,共2页
刘向哲教授,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及岐黄学者王新志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积累了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临床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神经内科病症... 刘向哲教授,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及岐黄学者王新志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积累了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临床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神经内科病症。笔者有幸师从,观其临证施治,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从脾胃论治 刘向哲
原文传递
肝阳上亢证动物模型和现代生物学研究述评
17
作者 孙永康 王新志 +2 位作者 刘向哲 徐方飚 宋研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1-855,共5页
肝阳上亢证是临床常见证候,在多种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构建动物模型是研究肝阳上亢证的重要手段,现代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认识该证的物质基础、效应机制以及其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检索了肝阳上亢证相关文献,发现该证模型制备方... 肝阳上亢证是临床常见证候,在多种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构建动物模型是研究肝阳上亢证的重要手段,现代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认识该证的物质基础、效应机制以及其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检索了肝阳上亢证相关文献,发现该证模型制备方法包含药物注射、中药灌胃等,中药灌胃法运用最为广泛,附子汤是运用最多的中药。整理该证生化指标、影像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相关文献,发现近期以病证结合研究为主,单纯对证候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本研究为肝阳上亢证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证 综述 模型 影像学 生化指标 作用机制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恐则精却”从肾论治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18
作者 马驰远 刘向哲 +1 位作者 杨国防 王新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9期3647-3649,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中医古籍中无此病的相关描述,王新志教授将其归属于“不寐”范畴,并基于“恐则精却”理论从肾论治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概述本病病机为肾阴亏损,...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中医古籍中无此病的相关描述,王新志教授将其归属于“不寐”范畴,并基于“恐则精却”理论从肾论治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概述本病病机为肾阴亏损,脑络失养,治疗当以滋阴降火,固精封髓,常选用封髓丹加减,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动眼睡眠障碍 从肾论治 恐则精却 王新志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向哲 郭朋飞 王新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 评价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 目的 评价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所有MPST和内科保守治疗HICH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组给予MPST加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和病死率的差异,采用漏斗图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结果 共检索出已发表符合要求的13篇RCTs研究,15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势比(OR)=4.29,95%可信区间(95%CI)3.33~5.53,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25,95%CI 0.19~0.35,P〈0.01).漏斗图显示各研究结果变量的散点图不对称,说明有发表偏倚,这可能与研究人员在发表结果时存在主观性有关.结论 采用MPST治疗HICH可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但由于纳入的临床研究质量偏低,尚需开展严格的、多中心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禀赋概念的“五态人”与中风发病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向哲 王新志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0-911,共2页
目的:以禀赋概念为基础,阐明中风病患者的"五态人"特征及与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五态性格测验表》调查10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的"五态人"类型,并与全国总体常模作对照。结果:与全国总体常模比较,太... 目的:以禀赋概念为基础,阐明中风病患者的"五态人"特征及与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五态性格测验表》调查10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的"五态人"类型,并与全国总体常模作对照。结果:与全国总体常模比较,太阳人格维度、少阳人格维度和阴阳和平人格维度得分,病例组明显偏低。少阴人格维度和太阴人格维度得分,病例组明显偏高。结论:太阳分偏低而太阴分偏高是脑梗死病人的主要危险因素,说明"五态人"特征与脑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 五态人 中风病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