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肠道菌群探讨“脾为孤藏”的科学内涵
1
作者 刘启鸿 蔡华珠 柯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8-10,共3页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被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对于其中的“脾为孤藏”尚缺乏现代科学的解释。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的免疫、代谢、消化和吸收等功能,与各个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文章以肠道菌群为切入...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被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对于其中的“脾为孤藏”尚缺乏现代科学的解释。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的免疫、代谢、消化和吸收等功能,与各个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文章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围绕脾藏的理论,以“主运化”“主为卫”“主枢机”“百病脾为先”和“菌乱从脾治”等理论为基础,对“脾为孤藏”的科学内涵进行阐释。目的在于为基于肠道菌群从脾论治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脾为孤藏 科学内涵
原文传递
基于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理气通便方对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
2
作者 柯丹枫 刘启鸿 +6 位作者 骆云丰 柯晓 胡露楠 严锦贤 任彦 方文怡 赵培琳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 基于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理气通便方对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ar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夹尾刺激”复制气滞型STC大鼠模型,连续刺... 目的 基于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理气通便方对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36只Wistar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夹尾刺激”复制气滞型STC大鼠模型,连续刺激14 d。当大鼠表现出激惹、易怒、烦躁等情况,正常喂养饲料时出现大便干硬、排便数量减少等表现时,说明气滞型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6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15、10.3、20.6 g/(kg·d)给予理气通便方药液灌胃;西药组按0.18 mg/(kg·d)给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按10 mL/(kg·d)给予无菌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14 d。比较6组末次给药后6 h的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量和小肠推进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c-kit、SCF蛋白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完整,杯状细胞和腺体排列整齐,未见炎症细胞聚集;模型组结肠黏膜出现肠腺排列欠整齐,黏膜下层间质血管扩张;各给药组结肠黏膜肠腺排列整齐,未观察到明显上皮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量和小肠推进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和c-kit、SCF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明显提高(P<0.05),低剂量组粪便排出量和粪便含水率均明显提高(P<0.05);给药组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结肠组织c-kit蛋白表达量均明显提高(P<0.05),高剂量组SCF蛋白表达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理气通便方可提高气滞型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ICC的表达及调控SCF/c-kit信号通路,恢复对胃肠道节律的正常调控来改善便秘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气滞 理气通便方 ICC SCF/c-ki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杨春波运用“以酸治酸”法治疗食滞胃脘型吐酸经验
3
作者 杨正宁 刘启鸿 +2 位作者 黄铭涵 柯晓 杨春波(指导)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1期44-45,共2页
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认为吐酸在临床上常有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肝脾不调、胃阴亏损、脾胃虚寒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滞胃脘所致吐酸也愈发多见。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认为诊治食滞胃脘型吐酸应审证求因,谨查四诊以辨之,提出望诊重... 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认为吐酸在临床上常有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肝脾不调、胃阴亏损、脾胃虚寒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滞胃脘所致吐酸也愈发多见。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认为诊治食滞胃脘型吐酸应审证求因,谨查四诊以辨之,提出望诊重其舌、闻诊察其气、问诊究其因、切脉无定体的辨证思路。杨老主张治疗本病慎用“海螵蛸、瓦楞子”等抑酸药,而常用“以酸治酸”法釜底抽薪,即消食导滞、化积祛酸,方遣大山楂丸、保和丸等,且常重用山楂,喜用连翘、绞股蓝加减,获效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酸 食滞胃脘证 以酸治酸 杨春波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文献计量分析
4
作者 刘启鸿 柯晓 骆云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研究现状,了解其研究脉络,揭示其研究热点,预测其研究前景,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方法: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3月该领域相关文献,并采...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研究现状,了解其研究脉络,揭示其研究热点,预测其研究前景,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方法: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3月该领域相关文献,并采用CiteSpace(6.1.R1)和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603篇。关于中医药治疗STC的文献发文量从2002年开始,集中在2018年。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于永铎,共计参与发表文献26篇;机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产出最多。关键词共现图谱共纳入165个热点词汇,排名居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为“cajal间质细胞”“大鼠”“中医药疗法”“针灸”与“临床观察”。结论: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TC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典型的时代变迁特点,研究领域发展前景良好,作者合作网络初具规模,但机构间的合作亟待进一步加强;中药与针灸是治疗STC的主要干预手段,探讨中医药的疗效机制是新兴热点,从而促进临床与基础研究科学转化,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前沿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VOSviewer CITESPACE 中医药 文献计量
下载PDF
氧化对铜硫矿物浮选影响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薛季玮 刘启鸿 +5 位作者 刘童 田宇 卜显忠 宛鹤 任大伟 李唐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大多数铜硫矿物表面易氧化,而氧化会对矿物浮选行为及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关于氧化对铜硫矿物浮选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从铜硫矿物表面氧化影响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溶液性质、矿物晶... 大多数铜硫矿物表面易氧化,而氧化会对矿物浮选行为及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关于氧化对铜硫矿物浮选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从铜硫矿物表面氧化影响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溶液性质、矿物晶格缺陷等因素对铜硫矿物表面氧化的影响机理。针对氧化后铜硫矿物浮选回收难度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氧化后铜硫矿物表面溶解产生的金属离子增加,会使铜硫矿物表面相互影响严重,造成铜硫矿物难以浮选分离;另一方面,铜硫矿物表面氧化产生的强亲水性的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则会严重减弱捕收剂的有效吸附,使铜硫矿物可浮性降低。基于此,从铜硫矿物表面氧化层脱落方法和氧化后铜硫矿物表面调控方法两方面论述了氧化后铜硫矿物浮选强化措施及其机理。最后,针对氧化后铜硫矿物浮选强化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实现氧化后铜硫矿物高效浮选回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物 浮选 氧化机理 药剂吸附 强化措施
下载PDF
基于“脑-肠-菌”轴探讨功能性便秘与中医“脑肠相通”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露敏 刘启鸿 +4 位作者 柯晓 胡露楠 陈盈 许燕城 林梦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文章以“脑-肠-菌”轴为切入点,结合中医“脑肠相通”理论,以现代医学中的“脑-肠”轴、肠道菌群两方面进行佐证,梳理其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探讨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理,以期从中寻找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新方向,为将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 文章以“脑-肠-菌”轴为切入点,结合中医“脑肠相通”理论,以现代医学中的“脑-肠”轴、肠道菌群两方面进行佐证,梳理其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探讨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理,以期从中寻找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新方向,为将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菌”轴 功能性便秘 脑肠相通
原文传递
X线排粪造影与三维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对耻骨直肠肌痉挛的诊断价值比较
7
作者 许燕城 刘启鸿 +6 位作者 吴道清 方文怡 赵培琳 何炎琴 高海花 唐劲松 柯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4-1167,1171,共5页
目的对比X线排粪造影(XRD)与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3D HR-ARM)对耻骨直肠肌痉挛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177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XRD和3D HR-ARM检查结果,将符合... 目的对比X线排粪造影(XRD)与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3D HR-ARM)对耻骨直肠肌痉挛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177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XRD和3D HR-ARM检查结果,将符合耻骨直肠肌痉挛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7例中XRD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33例(男19例,女14例),3D HR-ARM诊断56例(男34例,女22例),两者均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22例,Kappa值为0.339(P<0.001),XRD与3D HR-ARM对耻骨直肠肌痉挛诊断的一致性一般。3D HR-ARM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水平较高,分别为66.67%、76.39%、90.91%。结论建议联用XRD与3D HR-ARM诊断耻骨直肠肌痉挛,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指导外科手术时须两项检查诊断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排粪造影 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 功能性排便障碍 耻骨直肠肌痉挛
下载PDF
“脑肠同调”治法在功能性便秘中的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露楠 刘启鸿 柯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56-59,共4页
罗马Ⅳ认为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脑-肠互动异常”,基于此,中医学根据整体观念提出“脑肠同调”治法,兼顾“从脑治肠”“从肠治脑”“脑肠同治”进行整体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有着一定的疗效作用。故梳理“脑肠同调”的中西医理论... 罗马Ⅳ认为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脑-肠互动异常”,基于此,中医学根据整体观念提出“脑肠同调”治法,兼顾“从脑治肠”“从肠治脑”“脑肠同治”进行整体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有着一定的疗效作用。故梳理“脑肠同调”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其临床相关运用,为功能性便秘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同调 功能性便秘 脑-肠轴
原文传递
卯时通腑操和深刺中下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滞型排便障碍型便秘35例
9
作者 陈敏琴 柯晓 +4 位作者 柯敏辉 方文怡 高海花 何炎琴 刘启鸿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卯时通腑操和深刺中下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滞型排便障碍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气滞型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 目的探讨卯时通腑操和深刺中下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滞型排便障碍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气滞型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期间对照1组脱落1例,对照2组脱落2例,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1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2组采用卯时通腑操联合深刺中下髎治疗,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卯时通腑操和深刺中下髎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CSBMs)、中医证候积分、肛门直肠动力指标(肛管静息压、肛门残余压和直肠推进力)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CS⁃BMs均增多,中医证候积分、肛管静息压、肛门残余压均降低,直肠推进力均增高(P均<0.05);治疗后3组比较,治疗组CSBMs多于对照1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1组(P均<0.05),肛管静息压、肛门残余压、直肠推进力改善均优于对照1组(P均<0.05);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1组的60.00%(P均<0.05),对照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卯时通腑操和深刺中下髎可有效增加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改善直肠推进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卯时通腑操 针刺 中下髎 气滞证 排便障碍型便秘
下载PDF
六经便秘证治辨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启鸿 张凯玲 蔡华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236-2239,2247,共5页
便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伤寒论》中涉及便秘治疗有70余条,尽显医圣张仲景治秘的高超技法。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变皆可致秘,然病因病机不同,治疗亦有不同,作者就《伤寒论》中有关便秘的证治按六经进行分类浅... 便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伤寒论》中涉及便秘治疗有70余条,尽显医圣张仲景治秘的高超技法。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变皆可致秘,然病因病机不同,治疗亦有不同,作者就《伤寒论》中有关便秘的证治按六经进行分类浅析,通过分辨明析六经便秘证候,对合理使用经方,提高临床施治便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便秘 六经
下载PDF
小肠诠解
11
作者 林梦莹 刘启鸿 柯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24-26,共3页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论核心之一。小肠为“仓廪之本”“传化之腑”,其性为阳,在脏与心相表里,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的生理特性。从“受盛”的字义,即接受、以器盛物,深度剖析小肠生理功能的理论内涵,...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论核心之一。小肠为“仓廪之本”“传化之腑”,其性为阳,在脏与心相表里,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的生理特性。从“受盛”的字义,即接受、以器盛物,深度剖析小肠生理功能的理论内涵,并阐明其概况与现代医学理论中对于小肠的认识甚为相合。化物乃食物变为食糜的过程,然小肠的化物并不能独自完成,需依靠心之温煦、脾之运化、胃之通降、肺之肃降、肾之气化、肝之疏泄、大肠之传导等脏腑功能,方能使小肠具有受纳吸精、泌别清浊、通利水道、化气生血等生理功能。此外,因外感六淫邪气,或缘情志不遂,或由饮食不当或劳逸过度等多种因素导致小肠生理功能失调而出现多种疾病,主要体现在本腑病候与经络病候,如寒热证致肠鸣、泄泻、便血,气滞证致疝气疼痛、腹胀,湿滞证致便秘、溲赤、下痢。在其经义的基础上,正本清源,重新解读“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深层次发掘该理论旨要,赋予其时代新的内涵,以期对临床思路有所启发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受盛之官 化物
原文传递
5-羟色胺信号系统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启鸿 胡剑云 +3 位作者 王宁馨 陈盈 胡露楠 柯晓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1期2099-2103,共5页
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胞内信使,大量存在于消化系统,少量分布于血小板与神经系统,与人体多种生理病理活动密切相关。其在脑内可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的调节,如睡眠、摄食、体温、精神情感性疾病等。5-HT信号系统... 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胞内信使,大量存在于消化系统,少量分布于血小板与神经系统,与人体多种生理病理活动密切相关。其在脑内可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的调节,如睡眠、摄食、体温、精神情感性疾病等。5-HT信号系统包含多个受体及亚型,其异常表达可引起中枢系统与外周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探究5-HT信号系统与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关系尤为重要,同时也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靶向依据,未来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5-羟色胺受体 5-羟色胺受体亚型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当重湿热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启鸿 黄文彬 +2 位作者 骆云丰 方文怡 柯晓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3-16,共4页
从中医病机、体质证型、治疗用药三方面探讨湿热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认为湿热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湿热关联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始终,在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应该重视"湿、热"机制的存在,将清化湿热法运用其中,... 从中医病机、体质证型、治疗用药三方面探讨湿热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认为湿热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湿热关联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始终,在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应该重视"湿、热"机制的存在,将清化湿热法运用其中,对延缓溃疡性结肠炎的进程,防止其传变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 清化湿热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启鸿 柯晓 +4 位作者 胡露楠 陈盈 方文怡 赵培琳 许燕城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在线预测数据库,以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作为限定条件对理气通便方的成分及其靶点进行收集和筛选;从Gene Cards、OMIM数据库对ST...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理气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在线预测数据库,以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作为限定条件对理气通便方的成分及其靶点进行收集和筛选;从Gene Cards、OMIM数据库对STC相关的靶点进行检索;利用STRING和Cytoscape分析软件对所得靶点进行网络可视化处理,并筛选节点度较高的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借助Metascape平台对其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理气通便方共有75个有效活性成分,其对应靶标有275个;STC的疾病靶点有3887个;经分析获知涉及理气通便方治疗STC作用的有186个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途径分析,TP53、MAPK1、AKT1、PELA、JUN等30个核心靶标可能是参与肿瘤相关通路、细胞衰老、NF-κB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发挥通便、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胃肠运动等作用。结论该研究揭示理气通便方治疗STC的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气通便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慢传输型 理气通便方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舌为脾胃之镜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启鸿 黄文彬 +3 位作者 许淑敏 罗韩林 柯雅莉 柯晓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8期97-98,共2页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就舌象与脾胃的内在联系,结合个人观点和临床实践,认为"舌为脾胃之镜"理论切合临床实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开辟了一条新的辨证思路,对于提高脾胃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大有裨益。
关键词 舌象 脾胃 生理 病理 临床运用
原文传递
谈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与传承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启鸿 黄文彬 +1 位作者 张凯玲 蔡华珠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8-9,14,共3页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根基,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医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医青年身为中医传承发展的重要承载者,理应从中医经典的研究与传承入手,为继承、弘扬、发展创新中医作出贡献。对于中医经典的传承,要学以致用,并将经典...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根基,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医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医青年身为中医传承发展的重要承载者,理应从中医经典的研究与传承入手,为继承、弘扬、发展创新中医作出贡献。对于中医经典的传承,要学以致用,并将经典理论验之于临床,真正实践"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青年 经典 传承
下载PDF
基于“脾胃学说”探讨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启鸿 柯晓 +4 位作者 方文怡 赵培琳 许燕城 林露敏 林梦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9期32-34,共3页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失调进而使人罹患各种疾病,肠道菌群与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关系密切,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也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以“经典文献”为源,以“脾胃学说”为基,以“肠道菌群”为点,以“现代医学”为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失调进而使人罹患各种疾病,肠道菌群与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关系密切,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也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以“经典文献”为源,以“脾胃学说”为基,以“肠道菌群”为点,以“现代医学”为证,探索脾胃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性,进而认识到调理脾胃对防治功能性便秘的重要性,为同时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肠道菌群 功能性便秘
原文传递
柯晓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启鸿 柯晓 +5 位作者 方文怡 胡露楠 陈盈 许燕城 林露敏 林梦莹 《福建中医药》 2021年第9期44-45,共2页
功能性便秘病虽在大肠,但本在于脾,当以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内外相合,中西合璧为则,并加以情志疗法,用药巧灵,随证加减,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柯晓 学术经验
下载PDF
基于脾主长夏探讨健脾益智胶囊对AD大鼠TChE、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启鸿 李晓明 +3 位作者 程燕彬 杨光 杜杰勇 蔡华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9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同时胃饲氯化铝(ALCL_3)的方法塑造AD动物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长夏组、非长夏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其尾血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TC...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同时胃饲氯化铝(ALCL_3)的方法塑造AD动物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长夏组、非长夏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其尾血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TChE,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给药后AD大鼠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数。结果给药后,与非长夏组、模型组比较,长夏组TChE活性明显降低(P<0.01)以及GFAP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智胶囊能够抑制TChE活性,间接提高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并通过升高大鼠海马区GFAP阳性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达到治疗AD的作用,从而验证"脾主长夏"理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长夏 健脾益智胶囊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酯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呆证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Meta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启鸿 柯晓 +7 位作者 赵培琳 方文怡 何炎琴 胡露楠 陈盈 许燕城 林露敏 林梦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1-14,I0009-I001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来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证据。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Google schalor、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来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证据。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Google schalor、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以慢传输型便秘为研究对象,纳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前发表的,由2位研究人员各自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基本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文献质量评价均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治疗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954例患者,经软件分析,针灸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1,95%CI(1.11,1.32),P<0.01],且试验组在改善每周自发排便次数、首次排便时间、粪便性状、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排出数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排便费力程度、便后不尽感评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4篇研究提及不良反应,未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有2篇研究中提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疼痛,患者可耐受,但未中止治疗。其余文献中并未报道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有3篇提及随访,其中1篇提到远期疗效。对相关指标对纳入研究进行倒漏斗图分析,可见不完全对称,提示研究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针灸能有效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证候,该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慢传输型便秘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