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氧自由基在ARD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和亮 赵金垣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活性氧 (ROS)自由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技术直接测量ROS ,并结合超微弱发光法、化学发光法等技术分析鉴定了ROS的种类。结果 ESR结果显示 ,大鼠注射OA后 10minROS... 目的 探讨活性氧 (ROS)自由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技术直接测量ROS ,并结合超微弱发光法、化学发光法等技术分析鉴定了ROS的种类。结果 ESR结果显示 ,大鼠注射OA后 10minROS含量即升高 ,30min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利用超微弱发光法 ,投用不同ROS的清除剂得出OA型ARDS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ROS是超氧阴离子 (O·-2 ) ,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结果与ESR波谱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ROS的改变早于肺毛细血管内皮 (PCEC)损伤和病理形态的发生 ,ROS可能是ARDS启动的主要病因 ;OA型ARDS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ROS是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自由基 ARDS 发病机制 实验 RO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电子自旋共振 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氧化应激和肺损伤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和亮 赵金垣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肺损伤 职业防范
下载PDF
甘油果糖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和亮 赵金垣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甘油果糖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油酸造成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动脉血气分析、肺干湿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测定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等方法监测急性肺损伤大鼠在甘油果糖治疗前后水肿、肺血流... 目的 探讨甘油果糖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油酸造成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动脉血气分析、肺干湿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测定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等方法监测急性肺损伤大鼠在甘油果糖治疗前后水肿、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甘油果糖治疗后实验动物从血气、血液流变到BALF总蛋白等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病理检查亦见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甘油果糖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急性化学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果糖 急性肺损伤 血液流变学 治疗
下载PDF
ARDS时HO抗氧化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和亮 赵金垣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HO)抗氧化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技术直接测量活性氧 (ROS) ,并结合化学发光法和脂质过氧化产物测定等技术来研究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HO对自由基的影...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HO)抗氧化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技术直接测量活性氧 (ROS) ,并结合化学发光法和脂质过氧化产物测定等技术来研究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HO对自由基的影响。结果 ESR结果显示 ,大鼠注射OA后 10minROS含量即升高 ,30min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HO组未见ROS显著增加 ;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和SOD检测结果与ESR波谱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 ;MDA检测结果则提示Hb诱导HO有一定的副作用。结论 ROS可能是ARDS启动的主要病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 HO 抗氧化作用 血红素氧合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电子自旋共振 活性氧 大鼠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产物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抗损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和亮 赵金垣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8-231,233,共5页
血红素氧合酶 (HO)已被发现对多种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HO这种保护作用机制无疑与它在体内催化分解的各种代谢产物有关。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 抗损伤作用 一氧化碳 胆红素
下载PDF
职业接触TNT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和亮 罗通 +2 位作者 白玉萍 李庆友 姜玉珠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28-332,共5页
采用WHO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8)对59名无临床症状的TNT作业工人进行了测试,另以53名非TNT作业的健康工人为对照。结果表明,接触组的疲劳情绪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字跨度顺叙分及总分、目标追踪Ⅱ正确数及总... 采用WHO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8)对59名无临床症状的TNT作业工人进行了测试,另以53名非TNT作业的健康工人为对照。结果表明,接触组的疲劳情绪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字跨度顺叙分及总分、目标追踪Ⅱ正确数及总数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接触组不同暴露年限的分层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暴露年限的延长;作业工人的抑郁、愤怒及疲劳等情感状态得分显著增高,数字跨度顺叙分及目标追踪Ⅱ正确数和总数得分则显著降低。另外.以不同尿DNAT浓度分组比较也得出类似结果。提示:TNT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可使作业工人消极憎绪增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及心理运动稳定度下降,且存在着接触年限-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T DNAT 神经行为功能
下载PDF
三硝基甲苯对作业人员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和亮 姜玉珠 +2 位作者 白玉萍 李庆友 李建勋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8年第3期230-231,共2页
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种对作业人员危害较大的工业毒物,其毒作用对肝脏,眼晶体,血液系统的损害临床报道较多[1,2],但对TNT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临床报道较少。本文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对... 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种对作业人员危害较大的工业毒物,其毒作用对肝脏,眼晶体,血液系统的损害临床报道较多[1,2],但对TNT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临床报道较少。本文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对TNT作业人员及各方面条件相似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苯甲苯 作业人员 神经行为功能
下载PDF
接触低浓度TNT工人的神经行为改变及生物学监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和亮 罗彤 +2 位作者 姜玉珠 赵伯阳 李庆友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TNT的神经行为学效应及生物学监测指标。方法应用WHO-NCTB测定接触TNT工人的早期神经行为改变并收集工人班末尿,测定尿中2,6-二硝基-4-氨基甲苯(DNAT)的含量。结果(1)长期接触低...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TNT的神经行为学效应及生物学监测指标。方法应用WHO-NCTB测定接触TNT工人的早期神经行为改变并收集工人班末尿,测定尿中2,6-二硝基-4-氨基甲苯(DNAT)的含量。结果(1)长期接触低浓度TNT可影响神经行为。主要表现为惰性情绪增加,记忆及运动稳定性降低。(2)尿DNAT含量明显增加,与NCTB得分存在一定接触-效应关系。结论神经行为学测试可作为检测TNT接触工人早期影响的检测指标。NCTB得分与尿DNAT含量间具有较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T 神经行为 DNAT 生物学监测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制备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王耀宏 赵金垣 +3 位作者 崔书杰 邓敏 温涛 刘和亮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 建立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 ,为其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 ,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 ,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 (HbCO)浓度 ,确定染毒剂量和间隔。分别于染毒后 1、3、7... 目的 建立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 ,为其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 ,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 ,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 (HbCO)浓度 ,确定染毒剂量和间隔。分别于染毒后 1、3、7、14、2 1d取脑组织 ,常规制备石蜡病理切片 ,行HE、Luxol氏坚牢蓝焦油紫及Tun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结果 染毒后 ,大鼠体内血液HbCO迅速升高 ,使用分次腹腔注射法 ,大鼠可维持长时间 (>16h)高HbCO状态 (HbCO >50 % ) ;病理学检查显示染毒大鼠除急性脑损伤外 ,还在染毒 1~ 2周后出现脑细胞凋亡、大脑白质脱髓鞘、大脑基底结区变性坏死等二次损伤改变 ,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十分吻合。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符合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细胞凋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NRP-2、NRP-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卫国 王宇鹏 +7 位作者 孙红 王刚 陈源水 董洪超 苗娜 宋旭东 王瑞敏 刘和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2-384,387,共4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NRP-2、NRP-1的表达情况,探讨NRP-2、NRP-1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期揭示NRP-2与NRP-1在大肠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NRP-2、NRP-1的表...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NRP-2、NRP-1的表达情况,探讨NRP-2、NRP-1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期揭示NRP-2与NRP-1在大肠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NRP-2、NRP-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RP-2、NRP-1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大肠癌组织中NRP-2的阳性表达率为81.8%,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9,P<0.01);大肠癌组织中NRP-2高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显著多于NRP-2低表达组(χ2=10.69,P<0.01)。(2)大肠癌组织中NRP-1的阳性表达率为70.9%,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6,P<0.01);大肠癌组织中NRP-1高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显著多于NRP-1低表达组(χ2=7.73,P<0.01)。(3)大肠癌组织中NRP-2、NRP-1均为高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均为低表达者(χ2=10.76,P<0.01)。结论 NRP-2、NRP-1的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NRP 2 NRP-1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IL-1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红阳 王宏丽 +2 位作者 王袁 郝小惠 刘和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2-984,共3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难症之一[2],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美国18岁以下人群住院的第3位原因, 仅次于肺炎和外伤。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已达3亿...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难症之一[2],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美国18岁以下人群住院的第3位原因, 仅次于肺炎和外伤。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已达3亿,我国的哮喘儿童多达2000万。虽然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哮喘模型 肺部炎症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耀宏 赵金垣 +3 位作者 崔书杰 邓敏 温韬 刘和亮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以进一步弄清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为解决其有效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间断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后 1、 3、 7、 14、 2 1d颈静脉取血监测血...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以进一步弄清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为解决其有效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间断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后 1、 3、 7、 14、 2 1d颈静脉取血监测血液流变学特性 ,同时检测血浆Fib、ET 1、MDA、NO及cGMP含量。结果 染毒后脑循环血液流变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 ,粘度增加 ,且见血管内皮严重受损 ,缩血管物质增加 ,NO cGMP系统受到抑制。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存在持续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循环 内皮素 ET-1 纤维蛋白原 FIB 血液流变学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NS CO
下载PDF
人脐带血干细胞抑制大鼠肺纤维化及肺巨噬细胞TGF-β1的表达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红阳 刘晨 +3 位作者 王雁 戈艳蕾 刘信荣 刘和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3,38,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博来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及TGF-β1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博来霉素组(P组)、干细胞治疗组(M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和阴性对照组(N组),取第2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4...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博来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及TGF-β1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博来霉素组(P组)、干细胞治疗组(M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和阴性对照组(N组),取第2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4代;P组、M组和D组分别经气管注入博来霉素制造肺纤维化模型,M组造模后立即经鼠尾静脉注入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干细胞,D组造模后第2天开始连续7 d腹腔注射地塞米松,N组经气管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在第7、14、28天处死各组大鼠,行HE、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GF-β1表达及标记细胞情况。结果 M组第7、14、28天肺组织均可见标记的干细胞;HE及Masson染色后观察,与N组相比,P组7 d时肺泡炎最明显,28 d肺纤维化程度最重,M、D组较P组轻且病理切片可见M组较D组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稍轻;肺组织中TGF-β1在P组7 d时最高,M、D组明显少于P组,M组减少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植于肺组织中,在肺纤维化早期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可能减轻肺泡炎及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外源性一氧化碳对大鼠脑内源性气体信使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耀宏 赵金垣 +3 位作者 崔书杰 邓敏 温韬 刘和亮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1-263,267,共4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对脑内气体信使系统的影响 ,为迟发性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单次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前及染毒后 0 5、 1、 2、 4、 8h ,颈静脉取血测定血浆NO及cGMP含量 ;取双...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对脑内气体信使系统的影响 ,为迟发性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单次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前及染毒后 0 5、 1、 2、 4、 8h ,颈静脉取血测定血浆NO及cGMP含量 ;取双侧脑海马组织 ,测定HO、NOS活性和cGMP含量。结果 染毒后脑循环中NO cGMP通路一过性上调 ,随后抑制 ;脑海马组织中HO、NOS活性下降和cGMP含量降低。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体内气体信使系统功能失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大鼠 信使系统 环磷酸鸟苷 血红素加氧酶 HO 一氧化氮合酶 NOS CGMP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N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卫国 杨少君 +6 位作者 王宇鹏 刘云 张世伟 徐洪 贾纯亮 孙红 刘和亮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判断胃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相对正常组织NRP-1的表达,研究NR...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判断胃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相对正常组织NRP-1的表达,研究N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NR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相对正常组织(66.7%vs.8.33%,P<0.05)。(2)NRP-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3)NRP-1高表达的患者的生存期短于低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8个月vs.64个月,P<0.05)。(4)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NRP-1的表达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1)NRP-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2)NRP-1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3)NRP-1有望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神经纤毛蛋白-1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喻昌利 郭艳丽 +3 位作者 郝小惠 刘和亮 王红阳 张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哮喘组用卵白蛋白OVA敏原复制C57小鼠哮喘模型;IL-10抗体干预组与哮喘组均在激发后24、48和96 h及第8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IL-10、IL-12、T...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哮喘组用卵白蛋白OVA敏原复制C57小鼠哮喘模型;IL-10抗体干预组与哮喘组均在激发后24、48和96 h及第8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IL-10、IL-12、TNF-α及血清中IgE、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哮喘模型组IL-10抗体干预组BALF中TNF-α和血清中IgE、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ALF中IL-10、IL-1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哮喘组和IL-10抗体干预组内IL-10与IL-12均呈正相关;哮喘组IL-10与TNF-α、IgE呈负相关;IL-10抗体干预组内IL-10浓度与相应时相TNF-α、IgE、NO浓度做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负相关关系。结论 IL-10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随着IL-10含量的减少,支气管哮喘进行性加重。因此在支气管哮喘不同时期检测IL-10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10 IGE NO
下载PDF
混合蔬菜汁对四氯化碳染毒大鼠脂质过氧化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文军 常元勋 +6 位作者 崔京伟 叶康平 赵茜 赵金垣 刘和亮 赵敏 刘凯勋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 以四氯化碳 (CCl4 )染毒大鼠为肝损伤动物模型 ,观察了胡萝卜、西红柿、甘蓝、莴苣、芹菜、洋葱、茄子、菠菜等 8种蔬菜的混合菜汁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 11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对照... 目的 以四氯化碳 (CCl4 )染毒大鼠为肝损伤动物模型 ,观察了胡萝卜、西红柿、甘蓝、莴苣、芹菜、洋葱、茄子、菠菜等 8种蔬菜的混合菜汁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 11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CCl4 组、CCl4 +提前给予混合蔬菜汁组、CCl4 + 10 0 %混合蔬菜汁组、CCl4 + 5 0 %混合蔬菜汁组。CCl4 按0 3 5ml kg 1次性腹腔注射 ,混合蔬菜汁按 1ml 10 0g体重灌胃。分别于染毒后第 1天、第 2天、第 7天将各组大鼠随机处死 6只 ,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活性 ,血清脂质过氧化 (LPO)水平 ,血清铜蓝蛋白 (CP)含量 ,血清、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血清、肝匀浆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结果 各染毒组肝 体比值增加 ,血清ALT、AST活性增高 ,LPO水平升高 ,各混合蔬菜汁组血清AST、ALT活性均低于CCl4 组 ,以 5 0 %组血清AST、ALT活性最低。结论 在染毒同时给予 5 0 %混合蔬菜汁 ,对CCl4 引起LPO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可能与其能清除·CCl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蔬菜汁 四氯化碳 大鼠 脂质过氧化 肝脏毒性 转氨酶活性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Erk1/2,Bad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云 臧贺川 +2 位作者 郝礼森 刘和亮 穆永茂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995-2998,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Bcl-2/Bcl-xl相关凋亡蛋白(Bad)的表达,探讨DEACMP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体质量240~280g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衡分为...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Bcl-2/Bcl-xl相关凋亡蛋白(Bad)的表达,探讨DEACMP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体质量240~280g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衡分为对照组、染毒后1,3,7,14,21d组.分次腹腔注射CO纯品气体制备DEACMP模型,观察大鼠染毒后表现,并动态监测大鼠尾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制备石蜡病理切片,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凋亡细胞数量,及Erk1/2,Bad蛋白的表达.结果:染毒后大鼠昏迷时间较长,COHB长时间(>16h)维持在高水平(>50%);染毒后7~14d海马神经细胞出现明显变性坏死;凋亡细胞数在第7~14d达到高峰(P<0.05);Erk1/2于染毒后1~21d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P<0.05);Bad表达于染毒后1d升高,3d达峰值后逐渐降低,但至21d时表达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CO中毒后Erk1/2表达下调、Bad早期表达上调后又回落,提示Erk1/2、Bad蛋白介导了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参与了DEACM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CO中毒 迟发性脑病 海马 细胞凋亡 ERK1/2 BAD
原文传递
重组白细胞介素12抑制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红阳 王袁 +2 位作者 王宏丽 郝小惠 刘和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43-4245,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防治作用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rmIL-12组20只、哮喘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前两组又各自分为末次激发后1,2,4和8 d时间组,每组5只。以卵白蛋... 目的观察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防治作用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rmIL-12组20只、哮喘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前两组又各自分为末次激发后1,2,4和8 d时间组,每组5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哮喘模型,rmIL-12组在每次激发前30 min同时给予rmIL-12腹腔注射进行防治。随后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一氧化氮(NO)和IgE浓度。BALF沉淀行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HE染色可见明显的气道炎症反应;rmIL-12组小鼠各个时间段的肺部炎症反应较哮喘组明显减轻。哮喘2 d组的细胞总数及EOS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rmIL-12组的上述指标较同时段的哮喘组降低,在1、2和4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2 d组TNF-α、NO、IgE水平较对照组升高,IL-10较对照组降低(P<0.05);rmIL-12组的上述指标较同时段的哮喘组相比,TNF-α、NO、IgE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其中TNF-α和NO水平在1、2、4和8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在1、4和8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在2 d和4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通过调整炎症相关因子,预防和控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哮喘模型 肺部炎症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实施越冬疗养的煤工尘肺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君 刘和亮 +10 位作者 范雪云 白玉萍 李庆友 任爱国 王广增 贺力军 张学武 王月罡 周铁峰 潘宏伟 刘元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2-75,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质量检验的调查表,对某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的全部Ⅰ期尘肺住院患者越冬疗养前后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整群对照的方法,选取未实施越冬疗养的Ⅰ期尘肺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疗养组越冬疗养前后生命质量有显著差异,... 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质量检验的调查表,对某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的全部Ⅰ期尘肺住院患者越冬疗养前后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整群对照的方法,选取未实施越冬疗养的Ⅰ期尘肺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疗养组越冬疗养前后生命质量有显著差异,疗养后患者生命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在越冬前后生命质量无显著改变,说明越冬疗养对煤工尘肺患者生命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工 尘肺 越冬疗养 生命质量 职业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