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初级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江博文 刘国世 张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4-623,共10页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是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动物繁殖潜力形成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水平转录组、蛋白组和空间转录组等检测方法快速更新迭代,细胞谱系追踪和基因精准操控等技术取得突破,...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是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动物繁殖潜力形成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水平转录组、蛋白组和空间转录组等检测方法快速更新迭代,细胞谱系追踪和基因精准操控等技术取得突破,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和性腺发育的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伴随畜禽养殖对特定性别动物需求的持续增加,基于性别决定机制开发新型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随着动物福利要求升高,出生后的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受限增加,性别决定阶段进行性别控制的技术在畜禽生产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作者通过分析性别决定相关的经典实验,结合遗传缺陷病例,总结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调控网络,并通过对性别决定相关基因表达操纵试验中出现的性别逆转现象和性别特异性分化过程的研究,串联起整个哺乳动物初级性别决定的调控网络;追踪了基于性别决定机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而开发的性别控制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力求通过总结近年来对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创新家畜性别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性别决定 分子调控网络 性别控制
下载PDF
羊活体采卵及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文奎 陈倩茹 +1 位作者 张鲁 刘国世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近年来,集约化养羊业发展迅速,对具有优良性状的羊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效的繁殖技术为羊群体的扩大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特别是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已经在羊的繁育中得到了高效应用,同时以羊的活体采卵技术、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幼畜超... 近年来,集约化养羊业发展迅速,对具有优良性状的羊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效的繁殖技术为羊群体的扩大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特别是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已经在羊的繁育中得到了高效应用,同时以羊的活体采卵技术、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幼畜超数排卵胚胎和移植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活体采卵是指从活体家畜体内回收卵母细胞的技术,是羊体外胚胎生产的重要前提环节。文章对近年来羊体外胚胎生产的发展历程、相关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羊活体采卵、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 超数排卵 体外受精 活体采卵 体外胚胎生产
下载PDF
哺乳动物精卵识别及阻止多精入卵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石庐挺 江博文 +1 位作者 刘国世 张鲁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1期28-35,43,共9页
哺乳动物卵子的受精过程是由减数分裂产生的高度特化的精子和卵子之间进行相互识别和融合的过程,其中精子与卵子透明带和质膜的特异性识别是完成正常受精的关键。正常条件下,一个精子和一个卵母细胞进行特异性识别后融合才能形成合子,... 哺乳动物卵子的受精过程是由减数分裂产生的高度特化的精子和卵子之间进行相互识别和融合的过程,其中精子与卵子透明带和质膜的特异性识别是完成正常受精的关键。正常条件下,一个精子和一个卵母细胞进行特异性识别后融合才能形成合子,并完成一系列的转变,从而开启新个体的发育。而多个精子通过卵子透明带和质膜会造成多精入卵现象,导致胚胎发育失败。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表面蛋白与卵子透明带糖蛋白及质膜蛋白之间的特异性识别,是保障正常受精并阻止多精入卵的关键。文章围绕精子与卵子透明带蛋白和质膜上负责特异性识别的蛋白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皮质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反应在去除卵子对应特异性蛋白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家畜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精卵识别 透明带 卵黄膜 多精入卵
下载PDF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及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钰 邓学梅 +1 位作者 廖晨星 刘国世 《中国乳业》 2023年第2期3-9,14,共8页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激素,不仅能够调节动物昼夜节律,还能够从多方面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对于季节性繁殖动物,褪黑素根据日照时长的变化表现出抑制或促进繁殖性能的作用。对于幼年动物,褪黑素表现出抑制发情的作用,体成熟...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激素,不仅能够调节动物昼夜节律,还能够从多方面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对于季节性繁殖动物,褪黑素根据日照时长的变化表现出抑制或促进繁殖性能的作用。对于幼年动物,褪黑素表现出抑制发情的作用,体成熟后则表现促进发情的作用。褪黑素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动物繁殖活动,除此之外,褪黑素还能够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甚至早期胚胎,通过提高组织及细胞抗炎及抗氧化功能来改善动物繁殖性能。目前,褪黑素能够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及炎症、促进畜禽繁殖和调节昼夜节律,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详细描述了褪黑素的生物合成以及分泌调控,并结合褪黑素的生理功能,阐述了对动物繁殖性能以及辅助生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生物合成 抗氧化 炎症反应 繁殖性能
下载PDF
种业振兴背景下探索海南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5
作者 吴昊 易琪 +4 位作者 杨光 张跃锦 朱建明 王锋 刘国世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3-356,共4页
海南黑山羊是全国地理标志性品种,是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对海南省规模化养殖企业及农户在良种繁育、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产业调研,系统总结了海南省黑山羊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黑山羊种业面临的种质资源衰退、供需生产不平衡、科... 海南黑山羊是全国地理标志性品种,是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对海南省规模化养殖企业及农户在良种繁育、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产业调研,系统总结了海南省黑山羊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黑山羊种业面临的种质资源衰退、供需生产不平衡、科技水平低下等问题,提出系统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强化优良品种挖掘利用、打造种业芯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与优化产业布局等策略来促进海南省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种质特性 发展现状 发展思路 种业振兴
下载PDF
家畜性腺分化和配子形成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萌萌 高帅 +1 位作者 刘国世 张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哺乳动物胎儿发育早期,原始外胚层特定细胞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即配子的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随后迁移到未分化的性腺中,与体细胞共同形成卵巢或睾丸。原始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增殖形成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随后进行减数分裂分化为配子... 哺乳动物胎儿发育早期,原始外胚层特定细胞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即配子的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随后迁移到未分化的性腺中,与体细胞共同形成卵巢或睾丸。原始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增殖形成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随后进行减数分裂分化为配子。性别决定、性腺分化和配子发生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相互调控,但受到取样和检测技术的限制,以往的研究系统性较差。近十年,单细胞水平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分析人和动物生殖能力形成的机制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综述了不同动物原始生殖细胞的分化、迁移与增殖、性腺分化、性别决定及雌雄配子形成过程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这些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为揭示动物性别和生殖能力形成的机制以及提高哺乳动物的繁殖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性腺分化 性别决定 配子发生 单细胞测序技术
下载PDF
褪黑素对猪卵巢在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保存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7
作者 陈书萍 朱天奇 +5 位作者 张仁祖 宋玉坤 王立凯 衣红芝 阿布力孜•吾斯曼 刘国世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猪卵巢后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通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探索褪黑素对卵母细胞体成熟的最佳浓度,为远距离运输卵巢最适温度和时间条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胚胎体外生产效率。本...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温度和时间保存猪卵巢后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通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探索褪黑素对卵母细胞体成熟的最佳浓度,为远距离运输卵巢最适温度和时间条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胚胎体外生产效率。本实验将卵巢分别在4、17、25、37℃保温杯内保存0、4、8、10 h,筛出最适温度与时间后,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5、10-7、10-9mol/L浓度褪黑素,体外成熟44 h,采用孤雌激活的方式发育为胚胎,统计极体排出率、卵裂率、囊胚率。结果显示:卵巢37℃保存10 h,4℃保存4 h后卵母细胞均未达到MII期;与37℃和4℃相比,17℃、25℃保存卵巢后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P<0.01);卵巢在2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差异,囊胚率高于17℃(P<0.01),且25℃保存卵巢8 h与4 h囊胚率无显著差异;25℃保存8 h后培养液中添加褪黑素,发现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不受损伤,添加10-7mol/L褪黑素对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有促进作用。结果证明,25℃保存8 h是保存猪卵巢较适合的条件,培养液中添加10-7mol/L褪黑素可以极显著提高卵母细胞囊胚形成率、猪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卵巢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褪黑素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下载PDF
褪黑素对动物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吕品一 刘国世 +1 位作者 胡艳欣 李翔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4,共7页
褪黑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内源性胺类激素,主要由松果体产生,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抗肿瘤和抗氧化等诸多生理功能。褪黑素通过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功能、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因子和炎症小体产生等方式,对动物机体免... 褪黑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内源性胺类激素,主要由松果体产生,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抗肿瘤和抗氧化等诸多生理功能。褪黑素通过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功能、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因子和炎症小体产生等方式,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因此,近年来褪黑素在免疫方面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褪黑素介导的动物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防治和免疫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炎症小体
下载PDF
饲喂色氨酸和褪黑素对泌乳牛DHI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单相澳 高家瑞 +7 位作者 廖晨星 刘巧香 常毅 郭刚 马慧 李有志 刘国世 王天坤 《中国奶牛》 2023年第6期6-10,共5页
生产性能测定(DHI)对现代奶牛养殖业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饲喂色氨酸和褪黑素对泌乳奶牛DHI指标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某牛场119头泌乳牛饲喂色氨酸、107头饲喂褪黑素,结果表明:饲喂色氨酸后,可以显著提高牛奶脂蛋比,降低... 生产性能测定(DHI)对现代奶牛养殖业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饲喂色氨酸和褪黑素对泌乳奶牛DHI指标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某牛场119头泌乳牛饲喂色氨酸、107头饲喂褪黑素,结果表明:饲喂色氨酸后,可以显著提高牛奶脂蛋比,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对其他DHI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饲喂褪黑素后,牛奶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显著升高,乳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对其他DHI指标也没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奶牛 DHI 乳成分 色氨酸 褪黑素
下载PDF
牛奶中褪黑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紫霞 常毅 +5 位作者 刘巧香 郭刚 马慧 李有志 廖晨星 刘国世 《中国乳业》 2023年第2期10-14,共5页
褪黑素作为一种多功能活性因子,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天然高褪黑素奶的研究大规模开展,对奶中褪黑素含量测定需求也有所增加。目前比较常见的褪黑素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 褪黑素作为一种多功能活性因子,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天然高褪黑素奶的研究大规模开展,对奶中褪黑素含量测定需求也有所增加。目前比较常见的褪黑素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放射免疫测定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紫外分光光度法(UV)。本文从原理、特点及优缺点等方面对这几种方法展开介绍,并对各方法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比较,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浓度 牛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不同激活方法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国世 曾申明 +7 位作者 吴中红 邢凤英 田见晖 林平 姜午旗 刘敬浩 朱士恩 张忠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研究了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电激活、离子霉素激活和乙醇激活的方法。3种不同激活方法筛选试验表明,猪卵母细胞电激活最佳参数为电场强度130V/min,脉冲时程80μs的1次脉冲激活,即130V/mm-80μs-1次,其囊胚(发育)率为18.92%±8.48%(P... 研究了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电激活、离子霉素激活和乙醇激活的方法。3种不同激活方法筛选试验表明,猪卵母细胞电激活最佳参数为电场强度130V/min,脉冲时程80μs的1次脉冲激活,即130V/mm-80μs-1次,其囊胚(发育)率为18.92%±8.48%(P>0.05);离子霉素激活的最佳条件为15μmol/L、激活时间40min,其囊胚率为21.27%±8.54%(P>0.05);乙醇激活最佳参数以9%乙醇激活处理3min,囊胚率为13.33%±7.64%。进一步对比试验表明,电激活和离子霉素激活处理的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电激活的卵裂率明显高于乙醇激活(P<0.05),而囊胚率和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率 猪体 激活方法 体外成熟 卵母细胞 孤雌发育 筛选试验 霉素 细胞数 乙醇
下载PDF
天然褪黑素功能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12
作者 刘雪凝 廖晨星 +4 位作者 马慧 郭刚 常毅 刘巧香 刘国世 《中国奶牛》 2023年第7期65-68,共4页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人们的睡眠障碍问题日益严重,褪黑素作为促进睡眠的关键物质,已经被广泛用于失眠等睡眠障碍的治疗。与化学合成的褪黑素相比,补充富含褪黑素的食品更加绿色健康,牛奶中天然含有褪黑素,是补充外源褪黑素的良好途径...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人们的睡眠障碍问题日益严重,褪黑素作为促进睡眠的关键物质,已经被广泛用于失眠等睡眠障碍的治疗。与化学合成的褪黑素相比,补充富含褪黑素的食品更加绿色健康,牛奶中天然含有褪黑素,是补充外源褪黑素的良好途径。本文对褪黑素的主要功效、国内外褪黑素功能乳制品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为开发天然褪黑素功能乳制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牛奶 功能食品 睡眠
下载PDF
蓝狐卵母细胞的体内外成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国世 曾申明 +3 位作者 吴中红 田见晖 朱士恩 张忠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7,共4页
对蓝狐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和超数排卵后卵母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了研究。采集间情期 (11~ 12月份 )蓝狐卵巢 ,用切割法回收卵泡中的卵母细胞 ,每个卵巢平均获得 8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OCs:cumulus oocyte complexes,480个卵 / 6 0个卵... 对蓝狐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和超数排卵后卵母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了研究。采集间情期 (11~ 12月份 )蓝狐卵巢 ,用切割法回收卵泡中的卵母细胞 ,每个卵巢平均获得 8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OCs:cumulus oocyte complexes,480个卵 / 6 0个卵巢 )。COCs在成熟液 (TCMI99+10 %FCS+10 μg/ L EGF+10 IU/ m L PMSG+10 IU/ m L h CG)培养 ,并在不同时间将卵母细胞固定、染色观察其成熟阶段。结果表明 ,核网期卵母细胞在培养前的比例为 80 .70 %(P<0 .0 1) ;GV期卵母细胞在培养 2 4h比例最高 (34 .0 4%,P<0 .0 1) ;GVBD期卵母细胞也是在培养 2 4h比例较高(4 4.6 8%,P<0 .0 5 ) ;M 期卵母细胞在培养 48~ 12 0 h比例较高 (P<0 .0 5 ) ,48h最高 (30 .0 0 %) ;M 期卵细胞在培养 72~ 96 h比例较高 (P<0 .0 5 ) ,72 h比例最高 (2 9.41%) ;卵母细胞在培养 12 0 h退化比例最高 (2 2 .2 2 %,P<0 .0 1)。因此 ,间情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 72~ 96 h为最佳。对繁殖季节 (3月份 )蓝狐进行超排处理 ,回收卵巢卵泡中卵母细胞及输卵管、子宫角的卵母细胞 ,固定、染色 ,观察其所处的发育阶段。母狐皮下注射 5 0 0 IU PMSG,48h后皮下注射 2 5 0 IU h CG,一组在 72 h后屠宰 ,结果表明 ,母狐卵巢体积虽然有所增大 ,但没有排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狐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超数排卵
下载PDF
妊娠过程中子宫内膜蜕膜化机制
14
作者 沈紫霞 张鲁 刘国世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经过40余年的发展,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带来了福音。然而这些技术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如相对较低的妊娠成功率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所生婴儿的健康风险高于自然受孕婴儿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相关... 经过40余年的发展,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带来了福音。然而这些技术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如相对较低的妊娠成功率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所生婴儿的健康风险高于自然受孕婴儿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相关生理基础和技术程序。接受辅助生殖的女性妊娠失败主要发生在妊娠早期,对胚胎着床和子宫蜕膜化两大关键事件机制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子宫蜕膜化涉及到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剧烈的形态与功能的分化,对于妊娠成功至关重要。对人类而言,cAMP和孕激素信号是启动子宫蜕膜化的关键。文章总结了近年来蜕膜化中几个重大事件的研究结果,包括蜕膜化的启动、内膜基质细胞的改变、子宫腺分泌的增加及子宫自然杀伤细胞的增多,以期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子宫蜕膜化内在机制与诸多不育问题及提高人工生殖技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殖技术 胚胎着床 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蜕膜化
下载PDF
蓝狐杂交改良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国世 张忠诚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59,64,共3页
关键词 蓝狐 品种改良 杂交改良 问题
下载PDF
褪黑素合成调控及功能乳制备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俊 王维佳 +2 位作者 王立凯 路永强 刘国世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3年第4期15-21,30,共8页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中的吲哚胺类分子,具有抗氧化、控制睡眠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中褪黑素的合成具有昼夜节律性,受到如光照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文章总结了褪黑素的合成及生理...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中的吲哚胺类分子,具有抗氧化、控制睡眠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中褪黑素的合成具有昼夜节律性,受到如光照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文章总结了褪黑素的合成及生理学功能研究进展,阐明了褪黑素合成调控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列出了不同国家高褪黑素功能乳制备方式,以期为褪黑素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及褪黑素功能乳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生理功能 光照 温度 高褪黑素奶 生产
下载PDF
国外猪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国世 王剑 +2 位作者 薛振华 田见晖 朱士恩 《猪业科学》 2007年第7期16-19,共4页
猪精液在液态下保存以及传统的子宫颈内人工授精,在现代养猪产业已广泛应用。但精液冷冻,以及近年来发展的XY精子分离技术,还没有在猪上商业化使用。新的输精方式如子宫颈后、子宫深部和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将会有助于实现冻精和... 猪精液在液态下保存以及传统的子宫颈内人工授精,在现代养猪产业已广泛应用。但精液冷冻,以及近年来发展的XY精子分离技术,还没有在猪上商业化使用。新的输精方式如子宫颈后、子宫深部和腹腔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将会有助于实现冻精和性控精液在猪人工授精中的有效率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输精方式
下载PDF
乳汁中褪黑素的节律与功能
18
作者 刘云洁 常毅 +6 位作者 廖晨星 刘巧香 郭刚 高家瑞 李有志 马慧 刘国世 《中国乳业》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除营养素外,还含有一系列其他非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小分子物质,褪黑素最突出的特性是其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褪黑素影响乳汁的功能与免疫活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除营养素外,还含有一系列其他非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小分子物质,褪黑素最突出的特性是其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褪黑素影响乳汁的功能与免疫活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物乳汁中褪黑素的节律变化以及其来源与功能,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乳汁中褪黑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血液 昼夜节律
下载PDF
西藏獒犬精子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国世 刘志平 +2 位作者 孔瑾 王力波 赵广华 《黑龙江动物繁殖》 1999年第2期3-7,共5页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冷冻复温后西藏獒犬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西藏獒犬精子头部呈卵圆形.长约4.62μm、宽约3.13μm、厚约0.66μm。颈部和尾部横切近圆形。颈部很短、长约0.88μm.直径为0.63μm。尾部中段长约7....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冷冻复温后西藏獒犬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西藏獒犬精子头部呈卵圆形.长约4.62μm、宽约3.13μm、厚约0.66μm。颈部和尾部横切近圆形。颈部很短、长约0.88μm.直径为0.63μm。尾部中段长约7.9μm.直径约0.83μm;轴丝为9+2型:线粒体螺旋42~49转。中段与主段套管式连接。终段轴丝为9×2+2形式。同时.冷冻对一些精子细胞膜和顶体造成损害.表现为细胞肿胀.头部和尾部主段、终段质膜变薄、皱褶、玻损或丢失;顶体肿胀,顶体外膜囊泡化或不连续。个别出现顶体全脱;中段线粒体较完整.冷冻对西藏獒犬精子的损害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獒犬 精子 冷冻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影响绵羊、山羊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效果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付静涛 朱士恩 +3 位作者 余文莉 刘国世 冯建忠 张忠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1,共4页
在生产条件下,对3个优良品种的127只绵羊(道塞特47只、萨福克49只、杜泊31只)和111只波尔山羊供体使用不同国别生产的促卵泡素(FSH)实施超数排卵处理,然后对1 231只小尾寒羊和奶山羊受体实施不同方法的胚胎移植,旨在筛选出切合于生产实... 在生产条件下,对3个优良品种的127只绵羊(道塞特47只、萨福克49只、杜泊31只)和111只波尔山羊供体使用不同国别生产的促卵泡素(FSH)实施超数排卵处理,然后对1 231只小尾寒羊和奶山羊受体实施不同方法的胚胎移植,旨在筛选出切合于生产实际成本低、效率高的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西兰产FSH对波尔山羊超数排卵后平均获得可用胚胎14枚/只,显著高于澳大利亚产FSH效果(平均7.59枚/只)(P<0.05),而中国科学院产FSH的超排效果(平均10.38枚/只)与新西兰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采用中国科学院产和新西兰产FSH分别对道塞特、萨福克和杜泊3个品种绵羊实施超数排卵结果,获得平均可用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腹腔内窥镜法和常规手术法胚胎移植结果表明,移植妊娠率分别为57.44%和60.20%,2种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中国科学院产FSH价格便宜,而腹腔内窥镜法胚胎移植可大大缩短操作时间,两者结合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适宜羊胚胎移植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妊娠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