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格列净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和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权威 李辉 +2 位作者 刘大男 龚才伟 陈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背景: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的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和抑制炎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 背景: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的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和抑制炎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模型组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24 h,达格列净组在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干预24 h,CCK-8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水平;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焦亡情况和焦亡特征;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焦亡因子NLRP3、caspase-1、GSDMD、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导致内皮细胞焦亡和功能障碍;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和一氧化氮水平下降(P<0.05),而乳酸脱氢酶、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显著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格列净组细胞活性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乳酸脱氢酶、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显著下降(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达格列净组细胞焦亡率以及焦亡因子NLRP3、caspase-1、GSDMD、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④以上结果表明,达格列净可以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焦亡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LRP3炎症小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5抑制巨噬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赵广建 刘大男 +1 位作者 周博 王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05-4012,共8页
背景: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5(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是一种肌肉因子,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抗氧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功能,并且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焦亡的能力。目的:探讨FNDC5对巨噬细胞焦亡... 背景: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5(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是一种肌肉因子,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抗氧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功能,并且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焦亡的能力。目的:探讨FNDC5对巨噬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1)构建FNDC5基因过表达和沉默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载体转染至THP-1细胞株,通过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果。(2)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通过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构建巨噬细胞焦亡模型,分组:NC组、ox-LDL组、ox-LDL+MOCK1组、ox-LDL+Ov-FNDC5组、ox-LDL+MOCK2组和ox-LDL+shFNDC5组。(3)采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评估细胞焦亡程度,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释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ox-LDL+MOCK1组相比,过表达FNDC5可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焦亡率以及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释放水平,显著抑制NF-κB p65、NF-κB p50、NLRP3、ASC、Caspase-1及GSDMD的mRNA表达,显著抑制NF-κB p65、NF-κB p50、NLRP3、ASC、Cleaved Caspase-1及GSDMD-N的蛋白表达;与ox-LDL+MOCK2组相比,沉默FNDC5则出现相反结果。结果表明:FDNC5可能通过抑制NF-κB/NLRP3通路缓解巨噬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5 FNDC5 NF-ΚB NLRP3 细胞焦亡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李金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1-544,共4页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将 93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5 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4 3例。分别测定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 (IgG和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与幽...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将 93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5 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4 3例。分别测定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 (IgG和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同时与 3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组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 ,IgM阳性率及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未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时 ,幽门螺杆菌IgG阳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具有相关关系 (OR为 3.0 4 7,95 %CI为 1.0 5 5~ 8.796 ,χ2 为 2 4 .2 4 1,P =0 .0 3) ,校正后二者仍有相关关系 (OR为 3.2 6 2 ,95 %CI为 1.0 15~ 10 .4 85 ,χ2 为 2 3.94 ,P =0 .0 4 7)。急性心肌梗死组幽门螺杆菌I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纤维蛋白原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P <0 .0 0 1) ;C反应蛋白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P <0 .0 5 )。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幽门螺杆菌 (+)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 ( )者 (P <0 .0 5 )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幽门螺杆菌 (+)者 (P <0 .0 0 1) ;并且IgG与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冠状动脉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的变化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2 位作者 吴立荣 方颖 喻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主动脉壁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活性及一氧化碳(CO)生成的变化及对AS进程的影响,以探讨HO-1/CO系统在AS进程中的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胆固醇组:喂饲... 目的研究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主动脉壁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活性及一氧化碳(CO)生成的变化及对AS进程的影响,以探讨HO-1/CO系统在AS进程中的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胆固醇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卟啉锌组及血红素组:在予以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分别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15mg·kg-1·d-1)或锌原卟啉-9(45μmol·kg-1·d-1),共12周。采血测定血脂、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取主动脉,测定CO生成量及HO-1活性,采用油红O染色及图像分析软件检测主动脉斑块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CO生成量及HO-1活性显著增高(P均<0·01),实验结束时主动脉斑块面积达54·00%±4·16%;锌原卟啉-9显著降低了主动脉CO生成量及HO-1活性(P均<0·01),主动脉斑块面积达61·13%±3·50%;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显著增高了血清TBil水平、主动脉CO生成量及HO-1活性(P均<0·01),主动脉斑块面积仅17·88%±3·01%(P<0·05)。结论HO-1/CO系统具有延缓AS的作用,HO-1活性增高可能是HO-1/CO系统发挥抗AS作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一氧化碳 内源性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纤维蛋白原、6-酮-前列环素F_(1α)、血栓素B_2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李金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81-783,共3页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 5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 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及 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NC)的HSV 1抗体、纤维蛋白原 (Fg)、6 酮 前列环素F1α(6 Keto PGF1α)、血栓素B2...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 5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 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及 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NC)的HSV 1抗体、纤维蛋白原 (Fg)、6 酮 前列环素F1α(6 Keto PGF1α)、血栓素B2 (TXB2 )水平。结果 AMI组HSV 1IgG阳性率及水平高于NC组 (P <0 .0 5) ,HSV 1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 ,HSV 1IgG阳性与AMI均有相关关系 (OR 4 .2 66 ,P =0 .0 1 9;OR 3 .32 1 ,P =0 .0 32 )。AMI组中HSV 1 (+)组Fg、TXB2 高于 ,而 6 Keto PGF1α低于同组中HSV 1 (- )组 (均P <0 .0 1 ) ;且IgG与TXB2 呈正相关 ,与 6 Keto PGF1α呈负相关 ,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 ,IgG与Fg均呈正相关。 结论 HSV 1感染与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与Fg、TXB2 及 6 Keto PGF1α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单纯疱疹病毒 纤维蛋白原 血栓素B2 6-酮-前列环素F1a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大男 李金生 +4 位作者 刘兴德 方颖 吴立荣 李屏 何作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PCR技术测定51例AMI患者(AMI组)、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3例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PCR技术测定51例AMI患者(AMI组)、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3例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血浆CMV抗体水平及DNA,并检测各组的纤维蛋白原(Fg)、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和P选择素(GMP140)。结果AMI组(治疗前)IgG水平、IgM阳性率及水平显著高于其余组(均P<0.01),DNA检测结果相一致。校正危险因素前、后,IgG阳性与AMI均有相关性(OR3.262,P=0.021;OR3.047,P=0.030)。AMI组IgG(+)与IgG(-)患者比较,Fg、TXB2、GMP140显著升高,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1或P<0.05);IgG与Fg、TXB2、GMP140呈正相关,与6-Keto-PGF1α呈负相关。结论急性或激活性CMV感染与AMI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后者的促发因素。CMV感染可能通过触发或加重冠脉内炎症反应,促使血栓形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MI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巨细胞病毒 纤维蛋白原 6-酮前列环素 血栓素B2 P选择素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对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大男 吴立荣 +3 位作者 方颖 刘兴德 李屏 何作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和假手术组5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4组喂饲含1...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和假手术组5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4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实验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续原喂养给药8周。结果高胆固醇饮食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颈动脉一氧化氮生成量、cNOS活性显著降低,而一氧化碳生成量、血红素氧合酶活性显著增加(P均<0.01),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为(0.586±0.090比1.381±0.180)。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干预显著增加血红素氧合酶活性、一氧化碳生成量,显著降低内皮素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最小(0.386±0.076比0.862±0.164;P均<0.01);锌原卟啉9显著抑制血红素氧合酶活性、一氧化碳生成量,显著增高内皮素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最大(0.734±0.096比1.843±0.21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胆固醇饮食加球囊损伤严重损害颈动脉NOS/NO系统,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通过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及降低内皮素1表达从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和不良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损伤 内膜增殖 内皮功能 一氧化碳 内源性 血红素氧合酶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抑制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大男 吴立荣 +3 位作者 方颖 刘兴德 李屏 何作云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4,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 /一氧化碳(CO)系统与一氧化氮合酶(NOS) /一氧化氮(NO)系统抑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和假手术组(每...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 /一氧化碳(CO)系统与一氧化氮合酶(NOS) /一氧化氮(NO)系统抑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6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给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精氨酸组和亚硝基组同时饮水,给予L-精氨酸或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2周后实验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原方式喂养8周。结果:6组高胆固醇喂养家兔的血脂(TC、TG、LDL、ox-LD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颈动脉NO生成量、NOS活性显著降低,而CO生成量、HO-1活性、内膜面积显著增加(P均<0.01)。与胆固醇组比较,血红素组HO-1活性、C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减小(P均<0.01);卟啉锌组HO-1活性、CO生成量明显降低,ET-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P均<0.01);精氨酸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显著增加,ET-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明显降低(P均<0.01);亚硝基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明显降低,ET-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HO-1 / CO与NOS/NO系统均有抑制再狭窄的作用,两系统作用互补且相互代偿,HO-1 /CO系统通过调节和代偿NOS、NO以及下调ET-1而抑制血管损伤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系统 术后再狭窄 血红素氧合酶-1 一氧化氮合酶 球囊损伤 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合成酶 相关性
下载PDF
内源性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对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3 位作者 吴立荣 方颖 刘兴德 李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4-212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对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家兔随机分为5组(各组10只):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4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对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家兔随机分为5组(各组10只):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4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实验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原喂养给药8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颈动脉一氧化氮(NO)生成量、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显著降低,而CO生成量、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增大,均P<0.01。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干预显著增高HO-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CO生成量,同时显著降低ET-1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小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均P<0.01;锌原卟啉-9显著降低HO-1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CO生成量,而ET-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增大,均P<0.01。结论:HO-1/CO系统通过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以及降低ET-1表达,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内膜增殖,从而有效阻止再狭窄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损伤 再狭窄 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化酶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其患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大男 李金生 +1 位作者 方颖 吴立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33例非冠心病患者血CMV抗体水平及DNA...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33例非冠心病患者血CMV抗体水平及DNA,同时检测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CMV IgG,CMV IgM阳性率及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冠心病组(均P<0.01),CMV 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CMV IgG阳性均与急性心肌梗死有相关性(分别:OR=3.262,P=0.021;OR=3.047,P=0.030)。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hsCRP,sICAM-1,IL-6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中CMV IgG(+)组与同组CMV IgG(-)组比较,hsCRP,sICAM-1,IL-6均显著升高(P<0.01);IgG水平与hsCRP,sICAM-1,IL-6呈正相关。结论急性或激活性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CMV感染可能通过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内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巨细胞病毒 C反应蛋白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大男 李金生 +1 位作者 赵慧强 陈献江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改变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标检测法、TBA比色法测定 83例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NO、MDA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心肌硬化组 (包括心律失常及心力衰...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改变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标检测法、TBA比色法测定 83例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NO、MDA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心肌硬化组 (包括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及Ⅰ、Ⅱ期高血压病和Ⅲ期高血压病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而NO显著低于正常组 ,其中以急性心肌梗死组最显著。结论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增多 ,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NO合成释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一氧化氮 丙二醛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毒力与急性心肌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栓素B_2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大男 李金生 赵慧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其不同毒力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方法 测定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和 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组 )患者及 3 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Hp特异性抗体 (HpIgG、HpIgM )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特...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其不同毒力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方法 测定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和 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组 )患者及 3 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Hp特异性抗体 (HpIgG、HpIgM )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特异性抗体浓度 ,并同步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 (Fg)、血栓素B2 (TXB2 )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HpIgG、HpIgM阳性率及平均浓度 (或OD值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 ,HpIgG阳性与AMI均具有相关关系。AMI组Fg、TXB2 明显高于对照组、OMI组。AMI组中Hp阳性者Fg、TXB2 明显高于Hp阴性者 (P <0 .0 5 )和OMI组中Hp阳性者 (P <0 .0 0 1) ;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 ,IgG与Fg均呈正相关 (P <0 .0 5 )。 结论 Hp感染与AMI、Fg、TXB2 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幽门螺杆菌 纤维蛋白原 血栓素B2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源性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大男 吴立荣 +3 位作者 方颖 刘兴德 李屏 何作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730-2732,共3页
目的研究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主动脉内源性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碳(CO)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对AS进程的影响。方法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胆固醇组,n=8),同时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血红素组,n=8)或锌原卟啉-9(卟啉锌组,n=8)... 目的研究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主动脉内源性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碳(CO)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对AS进程的影响。方法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胆固醇组,n=8),同时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血红素组,n=8)或锌原卟啉-9(卟啉锌组,n=8),或经饮水给予L-精氨酸(精氨酸组,n=8)或亚硝基-L-甲酯(亚硝基组,n=8),共12w。结果高胆固醇饮食显著升高血清脂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氧化型LDL(ox-LD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NO生成量及NO合成酶(cNOS)活性明显降低,CO生成量及HO活性明显增加(均P<0.01),主动脉斑块面积为(54.00±4.16)%。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显著增加HO活性及C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仅(17.88±3.01)%(均P<0.01);卟啉锌显著降低HO活性及C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高达(61.13±3.50)%(均P<0.01);L-精氨酸显著增加cNOS活性及N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仅(18.57±3.49)%(均P<0.01);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显著降低cNOS活性及N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高达(56.72±3.66)%(均P<0.01)。结论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AS使主动脉NOS/NO系统显著受损,HO/CO与NOS/NO两系统显示互补及代偿性调节作用,HO/CO系统通过对NOS及NO的调节和代偿从而抑制A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源性一氧化氮 内源性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脱环)
下载PDF
内源性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大男 方颖 +3 位作者 吴立荣 刘兴德 李屏 何作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3-1096,I0011,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的变化、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及卟啉锌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的变化、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及卟啉锌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胆固醇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及卟啉锌组在予以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分别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HO激动剂,15mg·kg^-1·-d^-1)或锌原卟啉-9(HO抑制剂,45μmol·kg^-1·d^-1),共12周。检测各组①主动脉NOS、HO—1活性,NO、CO生成量,HO-1、ET—1的mRNA及蛋白表达;②血NO、ET-1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饮食各组血清脂质、OX—LDL显著升高(P均〈0.01),但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cNOS活性及NO生成量明显降低,HO—1表达及CO生成量明显增高(P均〈0.01),主动脉斑块面积为(54.00±4.16)%;锌原卟啉-9显著降低HO—1表达及CO生成量,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损伤严重、斑块面积高达[(61.13±3.50)%]。与胆固醇组比较,血红素干预显著增高HO-1表达及C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17.88±3.01)%]显著减小(P均〈0.01)。③与胆固醇组比较,血红素干预显著降低ET—1mRNA表达及含量,锌原卟啉-9显著增高ET-1mRNA表达及含量(P均〈0.01)。结论HO-1/CO系统具有抗AS作用,该作用并非通过其对血脂和OX—LDL的调节实现,可能与该系统调节和代偿NOS/NO系统以及下调ET-1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碳 内源性 血红素氧合酶 一氧化氮 内源性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感染负荷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4 位作者 李金生 刘兴德 吴立荣 方颖 李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负荷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4例ACS患者和66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健康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n)、幽门螺杆菌(Hp)、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巨细胞病毒(CMV)、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Hp)... 目的探讨感染负荷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4例ACS患者和66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健康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n)、幽门螺杆菌(Hp)、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巨细胞病毒(CMV)、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Hp)特异性抗体(IgG、IgM),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病原体DNA,并检测两组的炎症介质(sICAM-1、IL-6、hsCRP)。结果①ACS组Cpn、Hp、HSV-1、CMV病原体IgG阳性率和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病原体DNA检测与抗体检测结果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各病原体IgG阳性均与ACS相关。②ACS组中各病原体感染患者sICAM-1、IL-6、hs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均P<0.05),且4种病原体IgG均与sICAM-1、IL-6、hsCRP呈正相关。③ACS组中3种以上病原体IgG阳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种病原体IgG阳性患者ACS发生率及其炎症介质水平显著高于1、2种病原体IgG阳性患者(P均<0.05)。结论Cpn、Hp、HSV-1、CMV感染与ACS、炎症反应独立相关,不同毒力的Hp感染与ACS无关,感染负荷可增强炎症反应,增加ACS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感染负荷 肺炎衣原体 幽门螺杆菌 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内皮依赖性因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3 位作者 吴立荣 方颖 刘兴德 李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2,共6页
探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两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实验兔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 探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一氧化碳(CO)与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两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实验兔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亚硝基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6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精氨酸组和亚硝基组饮水同时给予L-精氨酸或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各实验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续原饲养和给药8周。研究发现:与胆固醇组比较,精氨酸组cNOS活性、N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NF-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显著减小[(292.65±22.48)μm,39.8%±2.51%](均P<0.01);亚硝基组上述指标变化与精氨酸组相反(均P<0.01),内膜厚度和狭窄率变化不显著[(466.49±61.34)μm,56.1%±6.81%](P>0.05);血红素组HO活性、CO生成量显著增加,内皮素-1、NF-кB活性显著降低,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最小[(281.47±21.10)μm,38.8%±2.43%](均P<0.01);卟啉锌组各指标变化与血红素组相反,内膜厚度和狭窄率最大[(698.71±58.37)μm,78.5%±6.10%](均P<0.01)。结果表明NOS/NO与HO-1/CO系统在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中发挥互补及代偿作用,HO-1/CO系统可能通过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以及下调内皮素-1、NF-кB活性从而抑制血管损伤后不良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损伤 动脉 血管重塑 内皮依赖性因子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血液流变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李金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 4 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及 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NC)的HSV - 1特异性抗体 (HSV - 1IgG、HSV - 1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纤维蛋白...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 4 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及 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NC)的HSV - 1特异性抗体 (HSV - 1IgG、HSV - 1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纤维蛋白原 (Fg)、血液流变特性指标变化及其与HSV - 1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HSV - 1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明显高于NC组 (P <0 0 5 ) ,HSV - 1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HSV - 1IgG阳性与AMI均有相关关系 (OR4 2 6 6 ,P =0 0 19;OR 3 82 1,P =0 0 32 )。AMI组IgG、Fg、血浆黏度、低 /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 ,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NC组及OMI组 (P均 <0 0 5 )。AMI组中HSV - 1( +)组上述指标 (除HCT外 )的改变与同组中HSV - 1( - )组及与NC、OMI组中HSV - 1(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AMI组中HSV - 1( +)组IgG与Fg、血浆黏度、低 /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 ,而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 ,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IgG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 HSV - 1感染与CHD(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与Fg、血液流变特性指标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单纯疱疹病毒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干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其预后及血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4 位作者 刘兴德 李金生 方颖 吴立荣 李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再发冠心病事件及血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治疗组(n=8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再发冠心病事件及血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治疗组(n=8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20mg,2次/天)、克拉霉素(500mg,2次/天)和阿莫西林(500mg,3次/天)口服,疗程10天。观察再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并取血检测幽门螺旋杆菌IgG、超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6。结果随访12个月,再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为6.76%,对照组为14.63%,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53.79%(P=0.0193),其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为5.41%,对照组为15.85%,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65.87%(P=0.0387);其他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为14.86%,对照组为39.02%,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61.92%(P=0.005),其中治疗组因心绞痛入院的为8.11%,对照组为20.73%,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60.88%(P=0.0269),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旁路移植术在治疗组为4.05%,对照组为14.63%,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72.35%(P=0.025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IgG、血超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降低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因心绞痛入院率,减少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旁路移植术的需求,并降低血炎症介质水平,表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起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幽门螺旋杆菌 冠心病事件 炎症介质 二级预防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大男 李金生 +1 位作者 吴立荣 方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02-205,211,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其有关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33例非冠心病患者血...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其有关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33例非冠心病患者血Cpn抗体水平及DNA,同时检测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IL)-6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Cpn IgG,Cpn IgM阳性率及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非冠心病组,Cpn DNA检测结果与之一致。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Cpn IgG阳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均有相关性(分别OR=3.653,P=0.025;OR=3.174,P=0.033)。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分别与其余组比较,hsCRP,sICAM-1I、L-6均显著升高(均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分别与非冠心病组、正常对照组比较,sICAM-1,IL-6显著升高(均P<0.01),而hsCRP升高不显著。心肌梗死各组中Cpn(+)组与同组Cpn(-)组比较,hsCRP,sICAM-1,IL-6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IgG与hsCRP,sICAM-1,IL-6呈正相关。结论Cpn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存在明显相关性,与hsCRP,sICAM-1,IL-6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衣原体 肺炎 C反应蛋白 细胞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与血脂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大男 李金生 赵慧强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9-30,33,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脂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了 46例CHD患者及 37例正常人血清丙二醛 (MDA)、SOD、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脂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了 46例CHD患者及 37例正常人血清丙二醛 (MDA)、SOD、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结果 :CHD患者MDA、TC、TG、LDL -C显著高于正常 (P <0 0 1) ,SOD、HDL -C显著低于正常 (P <0 0 2 ) ,而且MDA与TC、LDL -C呈显著正相关 (r=0 31,P <0 0 5 ;r =0 37,P <0 0 2 ) ,SOD与HDL -C呈显著正相关 (r =0 34,P <0 0 5 )。结论 :CHD患者脂质过氧化 (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清脂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