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水细胞染色体嵌合体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黄红倩 刘天盛 +1 位作者 费冬梅 苏家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186-0189,共4页
通过分析研究羊水细胞嵌合体的发生率、真假嵌合体的辨别及胎儿妊娠结局,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近六年我院优生遗传门诊就诊并符合各适应症的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部分羊水核型为嵌合体的结果结合基因芯片进行分析,部... 通过分析研究羊水细胞嵌合体的发生率、真假嵌合体的辨别及胎儿妊娠结局,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近六年我院优生遗传门诊就诊并符合各适应症的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部分羊水核型为嵌合体的结果结合基因芯片进行分析,部分孕妇选择抽取脐带血,结合超声影像进行遗传咨询,胎儿出生后随访。结果 18464例羊水中101例为嵌合体,发生率为0.55%;嵌合体中有80例同时行基因芯片分析,55例与核型结果一致;10例选择抽取脐带血复查,6例结果与羊水一致;未进行复查的21例中,9例已引产,10例选择继续妊娠,目前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发现羊水染色体为嵌合核型,可综合基因芯片检查或复查脐带血核型分析,并结合超声检查辨别真假嵌合后进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 嵌合体 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复合微孔多聚糖可减少髋关节置换中的出血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天盛 王琪 +2 位作者 王昊 刘爱鹏 马金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2-1877,共6页
背景:国外动物实验和临床报道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效果佳,无迟发性出血发生,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机体无不良反应。目的:分析应用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减少全髋人工关节置换后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单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 背景:国外动物实验和临床报道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效果佳,无迟发性出血发生,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机体无不良反应。目的:分析应用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减少全髋人工关节置换后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单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8例,其中男39例,女59例,年龄61-7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试验组在行生物型髋关节假体置换缝合伤口前,将复合微孔多聚糖1g直接喷涂在出血部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缝合前在出血部位仔细电凝止血,放置引流管。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失血量、输血率、引流量、凝血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总失血量、引流量及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 h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及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浅表及深部感染现象。表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能明显减少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出血,并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 人工髓关节置换 出血 输血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界膜中的溶骨因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天盛 王宇强 +1 位作者 王景贵 苏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6496-6499,共4页
背景:研究证实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一个溶骨的过程,溶骨因子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只有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E2的相关报道,对于其他溶骨因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检测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患者界膜组织中... 背景:研究证实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一个溶骨的过程,溶骨因子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只有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E2的相关报道,对于其他溶骨因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检测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患者界膜组织中溶骨因子的表达。方法:将2006-03/2008-12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协作医院收治的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并行关节翻修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翻修术中收集界膜。同时收集武警医学院内固定取出术患者56例设为对照组,内固定取出术中收集内固定物与骨之间组织。两组标本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1、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促进溶骨细胞因子的染色指数,同时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1、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患者界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1、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溶骨因子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能阻断其病理过程将有效减缓和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无菌性松动 溶骨因子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天盛 王志宏 +2 位作者 苏彬 王宇强 杨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1-76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1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03例,女73例;年龄34~91岁,平均63.5岁。交通伤31例,高处坠落伤11例,跌倒伤134例。按AO分型:31A1型79例,31A2型18例...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1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03例,女73例;年龄34~91岁,平均63.5岁。交通伤31例,高处坠落伤11例,跌倒伤134例。按AO分型:31A1型79例,31A2型18例,31A3型7例,31B型15例,32A型34例,32B型12例,32C型11例。病程2 h~7 d。3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8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23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s,PFN)固定,27例采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e screw,DCS)治疗,8例采用解剖钢板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7年,平均15.2个月。非手术治疗组3例骨折不愈合,均放弃治疗。解剖钢板手术治疗组1例术后10周发生钢板断裂,予对症处理骨折愈合。余患者于术后10~15周骨折达临床愈合。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根据Brumback评价标准评定,非手术治疗者优9例,良18例,差8例;DHS手术治疗者优68例,良12例,差3例;PFN手术治疗者优18例,良5例;解剖钢板手术治疗者优5例,良1例,差2例;DCS手术治疗者优15例,良11例,差1例。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综合考虑骨折类型、内固定器材特点以及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活血通脉胶囊联合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栓塞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天盛 苏彬 +2 位作者 王宇强 杨洪 王景贵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15-416,419,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通脉胶囊联合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静脉栓塞的效果。【方法】2005年以来髋部手术患者135例设为实验组,2000—2004年髋部手术患者131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予以口服活血通脉胶囊、周期性充气加压治疗,两... 【目的】研究活血通脉胶囊联合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静脉栓塞的效果。【方法】2005年以来髋部手术患者135例设为实验组,2000—2004年髋部手术患者131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予以口服活血通脉胶囊、周期性充气加压治疗,两组均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活血通脉胶囊联合周期性充气加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静脉栓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脉胶囊 周期性充气加压 深静脉栓塞
下载PDF
骨又生替代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陈旧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天盛 王宇强 苏彬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20-521,共2页
【目的】观察骨又生替代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陈旧骨折的作用。【方法】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院骨科采用骨又生治疗36例四肢陈旧骨折;其中胫腓骨骨折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3例,桡骨骨折5例。所有病例分别于术后1... 【目的】观察骨又生替代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陈旧骨折的作用。【方法】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院骨科采用骨又生治疗36例四肢陈旧骨折;其中胫腓骨骨折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3例,桡骨骨折5例。所有病例分别于术后1、2、3、4个月和4个月以后X片复查。【结果】34例患者于术后4个月复查时骨折愈合。2例胫骨骨折患者于术后2个月复查时发现骨痂形成不明显,且断端骨质有吸收,给予局部冲击波治疗。其中1例术后4个月时可见明显骨痂形成,术后8个月骨折愈合。另外1例于术后3个月时行取髂骨植骨术,二次术后4个月骨折顺利愈合。【结论】骨又生可以作为一种替代髂骨植骨的植骨材料治疗四肢陈旧骨折,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但其在某些部位(例如胫骨中下段)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又生 陈旧性骨折 治疗
下载PDF
反复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异常及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欧珊 欧惠 +5 位作者 唐斌 刘天盛 杜娟 蒙达华 陈少科 郑陈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多态性检测及分析情况,为反复流产患者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进行遗传咨询的3978例反复流产(≥2次)夫妇,采用常规方法细胞培养、G显带及C... 目的:探讨反复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多态性检测及分析情况,为反复流产患者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进行遗传咨询的3978例反复流产(≥2次)夫妇,采用常规方法细胞培养、G显带及C显带检测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多态性。结果:3978例反复流产夫妇检出异常核型137例,检出率为3.44%;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22例(0.55%),其中标记染色体7例,特纳综合征嵌合体10例,性染色体三体5例;结构异常115例(2.89%),其中罗伯逊易位13例,平衡易位99例,缺失1例,倒位2例。染色体多态性200例(5.03%),包括9号倒位、异染色质增减(lqh+、9qh+、16qh+、Yqh)及异染色质性质变化(13ps+、15ps+、21ps+、22ps+、13pstk+、14pstk+、15pstk+、22pstk+、15cenh+、22cenh+)。结论:反复流产患者染色体异常以染色体结构异常为主,其中以衡易位的检出最多。同时,应注意染色体多态性对反复流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流产 染色体异常 平衡易位 染色体多态性
下载PDF
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宇强 翟磊 +2 位作者 赵永军 李中海 刘天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7-138,143,共3页
胫骨平台骨折(TPF)在骨科创伤中十分常见,如果固定不当会引发关节不稳或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等。TPF由于受到瞬间高强度的外力导致累及后内侧胫骨平台(TP),骨折更为严重,形态更为复杂,临床中对复杂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TPF)在骨科创伤中十分常见,如果固定不当会引发关节不稳或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等。TPF由于受到瞬间高强度的外力导致累及后内侧胫骨平台(TP),骨折更为严重,形态更为复杂,临床中对复杂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采用经后内侧入路直接暴露骨折,手术视野显露好、创伤小,并能对骨折进行良好的复位及支撑固定。本研究选取SchatzkerⅣ型TPF患者3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Ⅳ型 后内侧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血清MMPs,SDF-1,VEGF和TNF-α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宇强 贾永森 +3 位作者 苏学涛 赵永军 李中海 刘天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2期2223-2226,共4页
目的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并研究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80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 目的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并研究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80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以开放性骨折术后未感染患者250例设为未感染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应用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Compact2)分析病原菌类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三组对象血清中MMPs、SDF1,VEGF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 80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50.0%,以肺炎克雷伯菌占17.5%为主,革兰阳性菌40株,占50.0%,以肺炎链球菌占13.8为主;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血清中MMP2、MMP3、MMP9和MMP13水平明显升高,VEGF及SDF-1和TNF-α水平也显著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且感染引起患者血清中MMPs、SDF1,VEGF及TNF-α蛋白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术后感染 病原菌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表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105种人类染色体新核型的细胞遗传学报道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珊 杜娟 +6 位作者 陈少科 郑陈光 蒙达华 张海燕 邱庆明 刘天盛 唐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5-889,共5页
为了探讨异常染色体的遗传效应,采用细胞培养、G显带及C显带的方法,根据人类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 2009)对染色体核型命名,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检出的新核型进行细胞遗传学及临床分析。在受检者中检... 为了探讨异常染色体的遗传效应,采用细胞培养、G显带及C显带的方法,根据人类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 2009)对染色体核型命名,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检出的新核型进行细胞遗传学及临床分析。在受检者中检出105种人类染色体新核型,经检索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其中易位86例,倒位10例,衍生染色体6例,重复染色体1例,等臂染色体1例,部分重复和缺失1例。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流产、不孕不育、先天畸形、智力低下、闭经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 生育异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血清铁过载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宇强 苏学涛 +2 位作者 赵永军 李中海 刘天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596-159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过载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女性骨折患者122例(老年骨折组)、中青年女性骨折患者120例(中青年骨折组)及健康老年女性100例(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骨密度与血清铁蛋白(FER),并在三组中进行对比分... 目的:探讨血清铁过载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女性骨折患者122例(老年骨折组)、中青年女性骨折患者120例(中青年骨折组)及健康老年女性100例(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骨密度与血清铁蛋白(FER),并在三组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骨折组T值处于骨质疏松范围,中青年骨折组与对照组T值正常。老年骨折组T值显著低于中青年骨折组与对照组(P<0.05);中青年骨折组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骨折组FER明显高于正常,中青年骨折组与对照组FER正常。老年骨折组FER显著高于中青年骨折组与对照组(P<0.05),中青年骨折组与对照组FE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密度降低,同时体内铁含量增高。高水平的血清铁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血清铁水平的异常增高也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血清铁 老年人
下载PDF
1161例早孕期绒毛活检产前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林琳 谭舒尹 +3 位作者 黄婧 刘天盛 何升 蒙达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980-3983,共4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经腹绒毛活检(TA-CV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06年8月至2013年9月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中心进行TA-CVS的孕妇1 161例,采用单针活检技术吸取绒毛组织,抽取绒毛行珠蛋白生... 目的探讨早孕期经腹绒毛活检(TA-CV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06年8月至2013年9月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中心进行TA-CVS的孕妇1 161例,采用单针活检技术吸取绒毛组织,抽取绒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产前诊断,观察绒毛活检成功率、不同胎盘位置的不同绒毛活检成功率、绒毛染色体培养失败率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查失败率并随访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1 161例绒毛活检中,1 160例活检成功,成功率99.9%,而后壁、前壁、侧壁等不同胎盘位置的绒毛活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行染色体检查者1 152例,其中1 139例培养成功,成功率98.8%,14例培养失败,培养失败率1.2%。绒毛活检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查共1 035例,2例检测失败,失败率0.19%。随访期间45例病例失访,失访率2.58%。绒毛活检产前诊断后引产的孕妇252例,占22.3%;其中13例病例出现流产、死胎或死产(1.11%),绒毛染色体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查无异常,超声无结构异常,其中7例(0.60%)在绒毛活检术后4周左右死胎,5例(0.43%)在绒毛活检术后10周左右死胎;1例死产,原因为产妇产时大出血。结论早孕期经腹绒毛活检是安全可靠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可有效检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绒毛膜绒毛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志强 王景贵 +1 位作者 苏学涛 刘天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47-2550,共4页
目的:复习体外冲击波的治疗原理,探讨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0/2007与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相关文献。②收集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 目的:复习体外冲击波的治疗原理,探讨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0/2007与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相关文献。②收集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0-01/2007-09收治,利用液电式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的6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Ficat分期Ⅰ、Ⅱ、III期患者,其中双侧发病者43例,单侧发病者21例;应用激素者52例,有外伤史者12例。③结合文献和作者的治疗体会,阐述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①作者治疗体会:6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冲击波治疗4~6次,56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7.5%;经2~4年随访观察无复发,36例3年后复查表现患侧股骨头密度略增高,无股骨头进一步塌陷现象。②结合文献讨论: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理可能包括刺激血管再生、诱导骨生长、改变组织结构及重建骨骼等,其优势在于损伤轻微,一般采用简单麻醉或不必麻醉,治疗时间短、风险小,无需特殊的术后处理,且术后恢复较快,治疗费用远低于开放式手术。结论:体外冲击波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促进破坏区愈合有确切疗效,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提供了一种非侵袭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医学工程学
下载PDF
心肺复苏模拟人在救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天盛 赵玉娟 +3 位作者 王火 李志军 李庆英 苏彬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心肺复苏术(cardiorespirato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组技术措施,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实施心肺复苏术教学训练,是救援医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救援专业的特点,结合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医学院... 心肺复苏术(cardiorespirato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组技术措施,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实施心肺复苏术教学训练,是救援医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救援专业的特点,结合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利肜心肺复苏模拟人完成了12学时的规范化双人携除颤器心肺复苏的训练课程,收效良好。对比传统心肺复苏教学,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模拟人 救援医学 教学
下载PDF
广西地区15413例产前诊断中异常核型的分析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红倩 李萌 +5 位作者 费冬梅 刘天盛 张海燕 陈秋莉 欧阳鲁平 刘孙荣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分析产前诊断中异常核型与指征的关系及异常核型胎儿的调查随访,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5 413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妇女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经B型超声引导行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穿刺,经培养处理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 目的:分析产前诊断中异常核型与指征的关系及异常核型胎儿的调查随访,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5 413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妇女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经B型超声引导行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穿刺,经培养处理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有220对胎儿核型异常的父母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之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细胞培养成功率为99.6%(15 349/15 413),其中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99.76%(11 299/11 326),脐带血细胞培养成功率99.1%(4 050/4 087)。培养成功者染色体异常占11.20%(1 719/15 349),其中正常多态性占8.70%(1 335/15 349),染色体数目异常占1.72%(264/15 349),结构异常占0.79%(121/15 349)。按产前诊断指征分布筛查高危的核型异常率,唐氏综合征为10.67%(879/8 236),高龄妊娠为9.76%(128/1 312),不良孕产史为12.27%(138/1 125),超声异常为11.41%(124/1 087),胎儿畸形引产为23.91%(132/552)。异常核型的胎儿中有108例来自母亲,69例来自父亲,43例为新发生。结论:高危妊娠妇女行产前诊断染色体分析有助于减少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 高危 产前诊断 染色体畸变 先天畸形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宇强 刘天盛 王小华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21-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适应症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7年8月,收治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6侧肢体。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夹板组)86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78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适应症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7年8月,收治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6侧肢体。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夹板组)86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78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组42侧。按AO分型:A2型9侧,A3型26侧,B1型43侧,B2型23侧,B3型37侧,C1型30侧,C2型26侧,C3型12侧。【结果】治疗6个月后,夹板组腕关节功能优24侧,良30侧,可24侧,差16侧;外固定架组腕关节功能优21侧,良40侧,可8侧,差9侧;LCP组腕关节功能优24侧,良14侧,可2侧,差2侧。【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受伤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及骨质情况、患者经济状况及对腕关节功能的要求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夹板外固定 外固定架 LCP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关节腔穿刺方法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圣凯 刘天盛 +2 位作者 王景贵 徐桐 王琪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几种膝关节穿刺方法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异同及应用特点。【方法】对7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10膝[HSS(hospitl for special surgery)膝关节评分均为良70~84],分采用髌股关节外侧间隙(19例)、内侧间隙(20例... 【目的】探讨几种膝关节穿刺方法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异同及应用特点。【方法】对7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10膝[HSS(hospitl for special surgery)膝关节评分均为良70~84],分采用髌股关节外侧间隙(19例)、内侧间隙(20例)、膝眼穿刺(19例)、髌骨上缘(21例)4种入路穿刺方法,进行膝关节腔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HSS膝关节评分。【结果】各种膝关节穿刺注射方法均一次穿刺注射成功,无并发症,各种穿刺方法组治疗后1个月HS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具有积极疗效,髌股关节内、外侧间隙、膝眼及髌骨上缘穿刺注射方法各有特点,均能实现透明质酸钠向膝关节腔的有效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注射 穿刺
下载PDF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强 刘天盛 王景贵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激素治疗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方法:对39例具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状并确诊的SARS患者进行了相关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随激素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激素治疗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方法:对39例具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状并确诊的SARS患者进行了相关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随激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rs=1,P<0.05)。结论:SARS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根本原因是激素的用量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及软骨中SOD,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宇强 王小华 +2 位作者 杨富国 刘天盛 刘德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评价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OA)血清及软骨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1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每1 wk 0.5 mL,1次)、海诺特组(海诺特每1wk 0.5 mL,1次)、仙仲I,II组... 目的:评价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OA)血清及软骨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1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每1 wk 0.5 mL,1次)、海诺特组(海诺特每1wk 0.5 mL,1次)、仙仲I,II组(仙仲注射液每次0.5 mL,每1wk 1次和2次),均为关节腔给药.给药8 wk后检测血清及关节软骨中SOD,NO含量.结果:仙仲I,II组及海诺特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及关节软骨中SOD含量均升高(P<0.01)、NO含量均降低(P<0.01).结论:仙仲注射液对早期膝OA关节退变具有一定修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仙仲注射液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心肺脑复苏术在救援医学中的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彬 王火 +3 位作者 赵玉娟 李志军 李庆英 刘天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9期887-888,共2页
心肺脑复苏术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组技术措施,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制定心肺脑复苏术,一直是救援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业救援人员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脑的复苏,既不同于医院急诊室的医护人员,
关键词 心肺脑复苏术 救援医学 心搏骤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