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努力接好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奇志同志在全省第一期选调到基层锻炼的大学毕业生培训班上的讲话
1
作者 刘奇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6年第2期3-4,31,共3页
全省第一期选调到基层锻炼的大学毕业生培训班即将结束了。刚才省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处长邓剑秋同志为这次培训班所作的总结很好,大家都鼓了掌,我也表示同意。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始于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前。
关键词 革命斗争 干部处 共产主义理想 现代管理科学 共产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强国 人民呼声 献身精神 中青年干部 思想路线
下载PDF
“续”的语境实验及启示
2
作者 刘奇志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6-121,共6页
“续”是在给定语境下的语言学习活动,语境是“续”的要素之一。为研究“续”过程中语境对词汇理解、运用和记忆的作用程度,运用语境测试实验和访谈的方法,探查了语境对英语词语学习的影响。对实验结果和访谈的分析发现:合适的语境能提... “续”是在给定语境下的语言学习活动,语境是“续”的要素之一。为研究“续”过程中语境对词汇理解、运用和记忆的作用程度,运用语境测试实验和访谈的方法,探查了语境对英语词语学习的影响。对实验结果和访谈的分析发现:合适的语境能提高对生词理解和运用的正确率,语境越易于理解、越丰富,学生对词语理解和运用的准确度越高。但语境对单词保持的作用不明显。分析得到的启示是:设计“续”任务时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并易于理解的语境,将它与构词法、词源学知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多重选择生词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使用并保持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 语境 实验
下载PDF
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奇志 赵映霞 +2 位作者 严毓骅 王玉柱 Itamar Glazer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9,共5页
综述了国内昆虫病原线虫的优良品系筛选、防治对象、田间侵染力、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已筛选出多个线虫品系 ,用于田间防治。近期发现小杆科和双胃科的线虫有生防价值。国内研究集中于小卷蛾线虫、芜菁夜蛾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 4 0多... 综述了国内昆虫病原线虫的优良品系筛选、防治对象、田间侵染力、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已筛选出多个线虫品系 ,用于田间防治。近期发现小杆科和双胃科的线虫有生防价值。国内研究集中于小卷蛾线虫、芜菁夜蛾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 4 0多种害虫的防治 ,田间防效达 70 %以上。线虫施用技术、生活习性及搜索方式直接影响其侵染力。应用保湿剂、抗干燥剂及干燥脱水等技术为线虫的储运和防治食叶害虫提供了方便。低毒化学农药不影响线虫的存活和田间侵染力 ,可以混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生物防治 应用 研究进展 中国
下载PDF
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奇志 李俊秀 +6 位作者 徐秀娟 孙春梅 康宇静 周海鹰 胡敦孝 马骥 李尚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250-253,共4页
在河南省开封市和山东省青岛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杆线虫Rhabditis (Oscheius) spp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可达到96%以上,比施用化学农药50%辛硫磷的防治效果提高16%。小杆线虫使花生荚果完好率保持在97%以上(辛硫磷对照91.2%,清水对照51... 在河南省开封市和山东省青岛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杆线虫Rhabditis (Oscheius) spp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可达到96%以上,比施用化学农药50%辛硫磷的防治效果提高16%。小杆线虫使花生荚果完好率保持在97%以上(辛硫磷对照91.2%,清水对照51.6%),使每亩平均产量达242 kg,与清水对照相比增产126 kg/667 m2,增产率90%以上,比施用辛硫磷增产20%以上。小杆线虫1号2、号制剂防治蛴螬效果无显著差异,其防治效果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本研究数据初步表明小杆属中的某些线虫种具有作为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杆线虫 辛硫磷 蛴螬 花生田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甘肃天水麦田土壤线虫种群结构与土壤健康指数初探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奇志 边勇 +3 位作者 谢文闻 周海鹰 余良 宋艳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首次对甘肃天水清水县小泉乡麦田土壤线虫种群进行了探索性调查分析,获得了麦田线虫种群构成关系的初步数据,并根据营养类群将线虫划分为:植物寄生线虫(Phytophage nematode)、食细菌线虫(Bacte-rivorous nematode)、昆虫线虫(Insect ne... 首次对甘肃天水清水县小泉乡麦田土壤线虫种群进行了探索性调查分析,获得了麦田线虫种群构成关系的初步数据,并根据营养类群将线虫划分为:植物寄生线虫(Phytophage nematode)、食细菌线虫(Bacte-rivorous nematode)、昆虫线虫(Insect nematode)、食真菌线虫(Fungivorous nematode)、杂食/捕食线虫(Om-nivore/Predator nematode)5大类群。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天水麦田土壤线虫涉及4目9科11属,其中植物寄生线虫涉及2目6科6属;非植物线虫共涉及2目3科5属。植物寄生线虫占绝对优势,占线虫总数的67.7%,食细菌线虫占总数的27.4%,昆虫线虫占总数的4.15%,杂食/捕食类线虫不足1%,未发现食真菌线虫。瓦斯乐斯卡平均指标(WI值)为0.401,远远低于土壤健康一般指数1.000。该结果初步反映了同一个地块多年连续种植小麦引起的严重土壤健康问题,为天水地区种植规划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际 土壤线虫 营养类群 瓦斯乐斯卡指标(WI值) 土壤健康
下载PDF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黄瓜幼根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奇志 李娜 +1 位作者 王丽 谢德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6,共6页
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观察不同侵染时间黄瓜根部组织的病理特征。结果显示:接种后6 d的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出现膨大、对称的根结,根中心的原形成层细胞分化出巨型细胞;10 d在根毛区及以上部位出现既有对称又... 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观察不同侵染时间黄瓜根部组织的病理特征。结果显示:接种后6 d的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出现膨大、对称的根结,根中心的原形成层细胞分化出巨型细胞;10 d在根毛区及以上部位出现既有对称又有偏于一侧的根结,周围有原生木质部导管出现,根结中巨型细胞阻断了导管;16 d次生维管组织提早出现;20~30 d导管纵向排列无序,形状扭曲,皮层中有新维管组织产生。总之,随侵染时间的延长,根部受害部位逐渐由内皮层扩展至皮层,根结逐渐由巨型细胞、提早形成的次生维管组织以及皮层中的新维管组织共同形成;导管逐渐受阻,排列扭曲无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南方根结线虫 根结 巨型细胞 维管组织 病理结构
下载PDF
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奇志 吴军 +3 位作者 朱宁 曲鹏 李淑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5期2158-2159,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异常,为此类患者的食物几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组22例,冠心病组22例。(2)采用Morrison法提取血浆脂肪酸,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氟化硼甲...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异常,为此类患者的食物几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组22例,冠心病组22例。(2)采用Morrison法提取血浆脂肪酸,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氟化硼甲脂化的脂肪酸,由数据处理仪自动分析保留时间及峰面积,计算出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结果(1)高血压及冠心病组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明显增高,分别为(34±4)%与(34±4)%vs(23±4)%,其中主要以豆蔻酸、棕榈烷酸及硬脂酸明显增高;(2)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反式油酸明显增高,分别为(4.41±0.51)%与(4.38±0.43)%vs(2.07±0.98)%,但冠心病组油酸明显减少,为(4.32±1.61)%vs(7.62±1.89)%;(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①总PUFA在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均明显减低,分别为(33.64±8.10)%与(28±5)%vs(50±11)%;②n-6PUFA中:高血压病组和冠心病组的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均较低,而冠心病组二十二碳五烯酸则明显降低为(1.96±0.43)%与(3.84±1.16)%;③n-3PUFA中: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组的α-亚麻酸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10±0.44)%与(1.32±0.03)%与(2.34±0.81)%;结论(1)高血压病组和冠心病组血浆中饱和脂肪酸及反式油酸明显增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血浆 脂肪酸 亚油酸 Α-亚麻酸
下载PDF
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奇志 曹海锋 +1 位作者 王玉柱 孙浩元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127-130,共4页
近20年以来,国外一些研究发现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的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制剂不仅能够主动寻找寄主、侵染有害昆虫,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植物线虫。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 近20年以来,国外一些研究发现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的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制剂不仅能够主动寻找寄主、侵染有害昆虫,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植物线虫。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寄生线虫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关于这些研究国内报道甚少。为便于同行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和资料查询,本文综述了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和影响因素,并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Rhabditis(Oscheius) 昆虫线虫 植物线虫 抑制作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BPS品系)生物学测定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奇志 张丽娟 +3 位作者 王玉柱 杜小康 孙浩元 Zdeneck Mráek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研究旨在明确采自北京平谷圣泉庵橡树根际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BPS)的生物学特性,进而明确开发应用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在剂量10和20IJs/幼虫下,BPS对寄主幼虫的侵染效果相近,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0.0%和36... 研究旨在明确采自北京平谷圣泉庵橡树根际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BPS)的生物学特性,进而明确开发应用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在剂量10和20IJs/幼虫下,BPS对寄主幼虫的侵染效果相近,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0.0%和36.7%,黄粉甲的分别为50.0%、53.3%;在剂量40、80、160IJs/幼虫下,BPS的侵染力随剂量的增高而增大,大蜡螟和黄粉甲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3%、86.7%、90.0%和70.0%、80.0%、90.0%;在剂量320和640IJs/幼虫下的侵染效果(校正死亡率100%)相近。BPS经40℃水浴处理1h校正死亡率达98%,处理3h,线虫100%死亡;经37℃、36℃和34℃水浴处理10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4%、55.4%和45.7%,处理20h,线虫100%死亡。该线虫在30℃条件下的水平运动能力比在18℃和25℃的强,有34.6%的线虫用24h的时间运动到3.6cm处。研究结果表明BPS具有较强的侵染力、耐热性和水平扩散能力,据此初步分析BPS具有被开发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S线虫 生物学 侵染力 耐热性 水平扩散
下载PDF
梨园地被植物与天敌的种类及其数量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奇志 张丽娟 +4 位作者 杜小引 李振茹 亓丽萍 谢娜 梁林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9-215,共7页
为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吸引天敌进入梨园,麦收前用扫网法调查北京大兴善庄梨园10种不同地被植物吸引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该梨园的10种地被植物共吸引11种天敌,茧蜂和瓢虫为其中的两大主要类群。万寿菊吸引的天敌种类最多(7种),... 为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吸引天敌进入梨园,麦收前用扫网法调查北京大兴善庄梨园10种不同地被植物吸引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该梨园的10种地被植物共吸引11种天敌,茧蜂和瓢虫为其中的两大主要类群。万寿菊吸引的天敌种类最多(7种),美国薄荷和白三叶次之(6种);灰菜吸引的麦蚜茧蜂数量最多(占总天敌数量的99.2%),草莓除吸引麦蚜茧蜂和瓢虫外,还吸引舞毒蛾黑瘤姬蜂;紫花苜蓿、紫苏和灰菜吸引的天敌总体数量最多(4头/m2)。经推算,每株梨树下种植6m2的地被植物,可吸引10头以上天敌上树,可允许的害虫阈值达0.2头/叶以上。建议梨园选万寿菊、美国薄荷、白三叶、紫苏和草莓为地被植物,合理利用葎草、杂草(各吸引天敌4种)和灰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地被植物 天敌种类 天敌数量
下载PDF
北京永丰地区绿化带草坪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奇志 梁林琳 +3 位作者 杨端 边勇 周海鹰 谢德燕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6-141,共6页
对北京永丰地区绿化带草坪中枯黄与健康草坪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及其数量进行了比较,以找出线虫与草坪枯黄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无论枯黄还是健康草坪表土下0~20cm土壤中的线虫都涉及5目9科12属,其中植物寄生线虫涉及2目4科5属,非... 对北京永丰地区绿化带草坪中枯黄与健康草坪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及其数量进行了比较,以找出线虫与草坪枯黄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无论枯黄还是健康草坪表土下0~20cm土壤中的线虫都涉及5目9科12属,其中植物寄生线虫涉及2目4科5属,非植物线虫共涉及3目5科7属;枯黄草坪中植物线虫占绝对优势,为总数的87.89%,是其他营养类群总和(12.05%)的7倍,其中螺旋属、短体属和毛刺属线虫数量近于健康草坪的2倍;WI值显示北京海淀永丰地区绿化带草坪的土壤健康存在潜在危机,枯黄草坪的土壤健康程度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黄草坪 线虫营养类群 瓦斯乐斯卡指标(WI值) 土壤健康
下载PDF
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奇志 曹海锋 +2 位作者 王玉柱 孙浩元 K.B.Nguyen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7,共5页
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索科(Mermithidae)和小杆科(Rhabditidae)线虫为几类较有生物防治前景的昆虫线虫。一些昆虫线虫除了能够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还具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 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索科(Mermithidae)和小杆科(Rhabditidae)线虫为几类较有生物防治前景的昆虫线虫。一些昆虫线虫除了能够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还具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线虫品系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国内在这方面报道很少,国外许多线虫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过一些研究。本文着重报道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途径和昆虫线虫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 植物寄生线虫 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进口球根花卉携入线虫营养类群及数量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奇志 边勇 +3 位作者 赵纪文 种焱 林伟 赵汗青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了检测进口球根花卉种球携带的线虫,尤其是检疫名录之外的植物线虫。本研究首次采用本实验室设计的线虫7d自然游离分离法对进口花卉种球所携带的线虫进行了数量检测和营养类群归类。结果表明:1)从荷兰和新西兰进口的百合、郁金香等... 为了检测进口球根花卉种球携带的线虫,尤其是检疫名录之外的植物线虫。本研究首次采用本实验室设计的线虫7d自然游离分离法对进口花卉种球所携带的线虫进行了数量检测和营养类群归类。结果表明:1)从荷兰和新西兰进口的百合、郁金香等6种花卉种球中检出的线虫共涉及3目10科12属.其中非植物线虫分属1目3科4属,检疫名录以外的植物线虫数量占前3位的属有拟滑刃属(Aphelenchoides)、滑刃属(Aphelenchus)和短体属(Pratylenchus),分别占植物线虫总数的77.1%、16.4%和2.9%;2)新西兰进口百合种球中检测出的拟滑刃属线虫数量(426条/10球)为荷兰进口品种的3.5倍(123条/10球)。3)上述两国进口的百合种球中有3个品种携带潜在危险性线虫——根结属线虫,但数量较少,平均2~7条/10球.同时还携带非植物线虫,分属于盆咽属、拟丽突属、头叶属和小杆属。数量在50~300条/10球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花卉 百合 郁金香 植物检疫 线虫营养类群 数量风险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红颈天牛施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奇志 王玉柱 +3 位作者 佟付泉 周顺海 张薇 徐莉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4个线虫品系(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MK,A24和Beijing品系及长尾线虫S.longicaudumCB-2y品系)的线虫对不同树种──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剂量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施用方法... 本文着重研究了4个线虫品系(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MK,A24和Beijing品系及长尾线虫S.longicaudumCB-2y品系)的线虫对不同树种──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剂量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施用方法──注射法和海绵法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及不同贮藏期──1个月和一年对桃红颈天牛幼虫浸染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对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的侵染力无显著差异;30000~50000条/ml,剂量的MK,A24和Beijing3个品系线虫对桃、杏树内的桃红颈天牛具有较高的侵染力;多数供试线虫以注射法施用效果好于用海绵法施用;新贮藏的线虫对天牛的侵染力高于5℃条件下贮藏一年的线虫。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线虫侵染效果的因素及施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桃红颈天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几种桃红颈天牛防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奇志 严毓骅 宋艳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防治方法 核果类果树害虫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国内外草莓连作障碍与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奇志 李星月 +2 位作者 艳斌 白春启 李贺勤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2,共5页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草莓连作障碍现状及与之相关的真菌、植物线虫等主要病原物,并对国内外目前正在研究或已采取的土壤消毒、生防菌利用、植物源提取物利用、土壤修复、抗性品种选育、轮作、间作等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解决草...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草莓连作障碍现状及与之相关的真菌、植物线虫等主要病原物,并对国内外目前正在研究或已采取的土壤消毒、生防菌利用、植物源提取物利用、土壤修复、抗性品种选育、轮作、间作等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解决草莓连作障碍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连作 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杏园桃红颈天牛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奇志 王玉柱 周海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对昆虫病原线虫的3个品系,4个浓度防治杏树上的桃红颈天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线虫施用1个月的效果达58.3%~100%;施用后翌年的追踪效果4/5以上的观察虫洞达100%。经方差分析,各品系间对天牛幼虫的侵染效果无... 对昆虫病原线虫的3个品系,4个浓度防治杏树上的桃红颈天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线虫施用1个月的效果达58.3%~100%;施用后翌年的追踪效果4/5以上的观察虫洞达100%。经方差分析,各品系间对天牛幼虫的侵染效果无显著差异;各浓度间有差异,即30000条/ml和40000条/ml浓度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1%);30000条/ml和50000条/ml间达到5%差异显著水平;40000条/ml和50000条/ml间无差异。因此,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红颈天牛是一条有效的新途径,而且40000条/ml浓度可作为果园推广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桃红颈天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大蜡螟作为试验昆虫资源的利用现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奇志 田里 蒲恒浒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489,共5页
随着对资源昆虫的不断认识,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转到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的开发利用方面,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它的防治方面。近些年来,大蜡螟逐渐被作为试验昆虫用于一些生物的研究。文章主要介绍大蜡螟被用于昆虫病原线虫、... 随着对资源昆虫的不断认识,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转到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的开发利用方面,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它的防治方面。近些年来,大蜡螟逐渐被作为试验昆虫用于一些生物的研究。文章主要介绍大蜡螟被用于昆虫病原线虫、寄生蜂、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抗菌肽、抗菌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蜡螟 试验昆虫 昆虫病原线虫 寄生蜂 新型隐球菌 抗菌免疫机制
下载PDF
应用长尾斯氏线虫BPS品系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奇志 杜小康 +3 位作者 张丽娟 张胜英 谢娜 梁林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153,共4页
为明确中国农业大学昆虫与线虫学实验室分离的长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BPS品系的田间侵染力,在河南通许县进行了花生田防治蛴螬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田间施用BPS侵染期线虫6 000条/穴,可将蛴螬控制在0.33头/m2(对照40%甲... 为明确中国农业大学昆虫与线虫学实验室分离的长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BPS品系的田间侵染力,在河南通许县进行了花生田防治蛴螬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田间施用BPS侵染期线虫6 000条/穴,可将蛴螬控制在0.33头/m2(对照40%甲基异柳磷、三安生物植物保护剂及清水的蛴螬量分别为1.33、1.00、7.67头/m2),蛴螬减退率达95.7%。线虫处理区花生干果重为34.7 kg/60 m2,为清水对照的2.2倍,为40%甲基异柳磷和三安对照的1.3倍。上述数据表明长尾斯氏线虫BPS品系具有显著的花生田防虫效果,具有作为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蛴螬 长尾斯氏线虫 BPS品系 生物防治制剂
下载PDF
苍南县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奇志 杨道伟 梁林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对浙江苍南五凤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天牛对茶树的危害率为6.7%~50.0%;供试茶园的茶天牛危害特点为:近山顶(海拔450m)的茶园茶天牛危害率高于半山腰(海拔350m)的;路北侧的高于路南侧的;距路边1m处的高于距路边1... 对浙江苍南五凤有机茶园茶天牛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天牛对茶树的危害率为6.7%~50.0%;供试茶园的茶天牛危害特点为:近山顶(海拔450m)的茶园茶天牛危害率高于半山腰(海拔350m)的;路北侧的高于路南侧的;距路边1m处的高于距路边100m处的。茶天牛的危害程度与土层深浅、茶树根部分外露与否及诱虫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苍南县 有机茶园 茶天牛 被害区域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