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奉琴 王玉林 +3 位作者 靳有鹏 朱晓新 王青青 宋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1-754,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赤芍、五味子组成的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调节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VitC和病毒唑... 目的研究黄芪、赤芍、五味子组成的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调节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VitC和病毒唑联用组。小鼠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VMC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h)和CD8(+Ts)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比值,ELISA检测IFN-γ、IL-4水平,心肌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病毒对照组小鼠外周血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数目下降,CD4+/CD8+下降,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小鼠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CD4+/CD8+均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病毒对照组及VitC和病毒唑联用组(P<0.05),同时小鼠心肌炎症性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能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目及比值,诱生Th1型细胞因子IFN-γ减轻CVB3感染小鼠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赤芍 五味子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 病毒性心肌炎
原文传递
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抗氧自由基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奉琴 王玉林 +1 位作者 靳有鹏 王青青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对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及维生素C和病毒唑联用组。各组... 目的:研究中药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对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及维生素C和病毒唑联用组。各组于CVB3感染后第3、7、14、21天分批处死,取心脏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分别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巴比妥酸法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3个中药组在第14、21天血清SOD活性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MDA含量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在第21天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基本恢复正常;同时各中药组小鼠心肌炎症性病理变化均明显减轻。结论: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能减轻CVB3感染小鼠氧自由基损伤,对VM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芍五味子 心肌疾病 柯萨奇病毒感染 氧自由基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儿童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诊治要点
3
作者 刘奉琴 陈星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4期2709-2714,共6页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烟曲霉致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好发于哮喘或囊性纤维化患者,表现为慢性咳喘发作和反复出现的肺部浸润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诊断需要结合曲霉致敏的特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中国儿童ABPA病例较...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烟曲霉致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好发于哮喘或囊性纤维化患者,表现为慢性咳喘发作和反复出现的肺部浸润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诊断需要结合曲霉致敏的特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中国儿童ABPA病例较少,易被漏诊、误诊。目前ABPA主要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辅助治疗,以减轻肺部炎症、控制哮喘、治疗急性期ABPA、防止ABPA加重、缓解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曲霉病的发生或进展。早期识别儿童ABPA,规范治疗及合理应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儿童 哮喘 囊性纤维化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联合白葡奈氏菌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
4
作者 刘奉琴 杨娟 潘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4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联合白葡奈氏菌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及对气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联合白葡奈氏菌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及对气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加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联合白葡奈氏菌片组)40例。比较两组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呼气流量峰值75(peak expiratory flow 75,PEF75)及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75/25,MMEF75/25)]及气道反应指标[最低激发累积剂量(minimum cumulative dose,Dmin)、最低激发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Cmin)及特异性气道传导下降第35百分位(specific airway conduction decreased by 35%,PD35)]。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及12周后观察组的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口溶膜联合白葡奈氏菌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对气道反应状态,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口溶膜 白葡奈氏菌片 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控制效果 气道反应 肺功能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IL-10 mRNA及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新颖 刘奉琴 +4 位作者 刘海燕 刘玲 程红霞 王伟 王玉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 5 mg/kg,iv)和干预组(UTI 50 000 U/kg,iv),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10mRNA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 5 mg/kg,iv)和干预组(UTI 50 000 U/kg,iv),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10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中P38 MAPK的表达。结果模型组0.5、1和3 h时TNF-αmRNA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78.55±18.99、128.74±34.79和12.29±1.32倍,UTI干预后分别降至20.95±1.45(P<0.01),58.15±11.01(P<0.01)和2.85±0.57(P<0.05)倍。模型组0.5、1和3 hIL-10mRNA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20.89±4.60,38.20±8.26和53.26±8.01倍,UTI干预后分别升至66.77±11.18(P<0.05),97.69±27.00(P<0.01)和128.62±42.30(P<0.01)倍。模型组P38 MAPK的表达在各个时点均明显升高,UTI干预后P38 MAPK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 UTI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发挥其肺保护作用。P38 MAPK信号通路在UTI下调TNF-αmRNA的表达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P38MAPK
下载PDF
山东省儿童慢性咳嗽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家庭问卷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代方方 杨娟 +2 位作者 刘奉琴 郭春艳 陈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0-375,共6页
目的 明确山东省儿童慢性咳嗽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山东省各地市0-14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由参与调查者在手机或电脑终端完成问卷调查并提交。结果 研究人群10186名,男童5 480名,女童4 706名,由家长完成... 目的 明确山东省儿童慢性咳嗽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山东省各地市0-14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由参与调查者在手机或电脑终端完成问卷调查并提交。结果 研究人群10186名,男童5 480名,女童4 706名,由家长完成问卷调查。其中829例儿童既往有慢性咳嗽病史,占8.1%,咳嗽持续时间4-8周者697例(84.1%)。家长认为慢性咳嗽的自身因素中儿童存在过敏性疾病占主导地位(83.4%),相关的呼吸道疾病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90.8%)、气管-支气管炎(87.5%)、支气管肺炎(70.5%)、支气管哮喘(62.9%)。周围环境因素中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明显(91.6%)。608例(73.3%)患儿在咳嗽1周内就诊。就诊过程中分别有89.1%和56.3%的患儿曾行血常规及胸片检查。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家长对中药的接受度普遍较高,接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647例(78.0%),以西药为主的仅173例(20.9%)。治疗药物选择抗生素及激素大多遵从医嘱,分别为661例和622例,743例(89.6%)家长可接受激素治疗。慢性咳嗽对患儿及家长造成严重心理影响的分别占22.2%及67.3%。结论 山东省慢性咳嗽患病率较高,影响因素多样,辅助检查仍有待进一步普及。慢性咳嗽对患儿及家长均造成不同程度心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上调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靳雨婷 侯晓明 +2 位作者 刘奉琴 郭春艳 陈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05-908,913,共5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5 mg/kg LPS处理组、50 mg/kg环巴胺处理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湿干质量比值(W/D),反转录PCR...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5 mg/kg LPS处理组、50 mg/kg环巴胺处理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湿干质量比值(W/D),反转录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HH、Patched(PTC)及下游转录因子GLI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SHH和GLI1的蛋白表达。结果 LPS处理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PS处理组SHH、PTC、GLI1的mRNA表达水平,在6 h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LPS处理12、24 h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时间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6、12、24 h的SHH、GLI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时间呈正相关。环巴胺处理后,SHH、PTC、GLI1的mRNA表达及SHH、GLI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同时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W/D及TNF-αmRNA表达均高于LPS处理组。结论 LPS所致ALI的发展过程中存在SHH信号通路的激活,且S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上调,可减轻肺损伤参与肺组织损伤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环巴胺
原文传递
血清CD40L、VCAM-1表达与儿童细菌性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磊 刘奉琴 赵鹏鹏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495-24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 ligand, CD40L)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VCAM-1)表达水平与儿童细菌性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根据患儿的...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 ligand, CD40L)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VCAM-1)表达水平与儿童细菌性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儿童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26例)及非重症肺炎(30例)两个亚组;同期正常体检的儿童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的血清CD40L、VCAM-1表达水平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 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表达水平均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4^+/CD8^+表达水平均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观察不同组间儿童血清中CD40L、VCAM-1、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以及上述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D40L和VCAM-1表达水平分别为(2.73±0.68) ng/mL和(624.34±179.65) ng/mL,对照组分别为(2.14±0.78) ng/mL和(467.87±109.91) 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D40L和VCAM-1表达水平重症肺炎组[(2.91±0.68) ng/mL、(656.34±178.09) ng/mL]与非重症肺炎组[(2.50±0.71) ng/mL和(574.47±143.9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4^+、CD8^+、CD4^+/CD8^+细胞,血清IL-6、TNF-α、IL-8指标,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感染细菌性肺炎后血清CD40L、VCAM-1等指标表达水平会显著上升,且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通过检测CD40L、VCAM-1等指标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转归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细菌性肺炎 重症肺炎 CD40L VCAM-1 相关性
下载PDF
X连锁高IgM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基因诊断
9
作者 商晓红 刘奉琴 +6 位作者 孙妍 柳彩虹 王增敏 王倩 胡艳艳 杨建美 李桂梅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X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hyper-immunoglobulin M syndromes,XHICM)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的特点。方法 2017年7月16日,山东省立医院儿科收治1例反复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经过。利用二代测序对患... 目的探讨X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hyper-immunoglobulin M syndromes,XHICM)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的特点。方法 2017年7月16日,山东省立医院儿科收治1例反复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经过。利用二代测序对患儿行基因检测,并用Sanger测序对患儿及父母的基因突变进行验证。结果患儿男,2岁8个月。曾于2岁2个月时因重症肺炎住院,出院后反复出现粒细胞减低,骨髓穿刺检查提示粒细胞缺乏症。本次入院检查结果显示,IgG、IgA和IgE明显降低,IgM处于正常高值。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CD40LG基因第5外显子有1个半合子突变:c.76IC>G(编码区第761号核苷酸由胞嘧啶变异为鸟嘌呤),导致氨基酸改变p.T254R (第254号氨基酸由苏氨酸变异为精氨酸),为错义突变。该变异不属于多态性位点,在人群中发生频率极低,在HGMD专业版数据库中未见报道。进一步家系验证分析显示,患儿母亲该位点杂合变异,该位点为疑似致病性变异,为X连锁隐性遗传,变异来源于母亲。基因诊断明确后,每间隔1~2个月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每次7.5 g。出院后随访8个月,共输注4次,期间偶有感冒,未再患肺炎。结论反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婴幼儿应早期行免疫功能筛查,加强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识别。基因检测是诊断XHIGM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IGM综合征 X连锁隐性遗传 粒细胞减少 免疫缺陷 基因
下载PDF
儿童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奉琴 陈星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6期1157-1164,共8页
抗凝是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基础治疗,治疗儿童PTE时要求用药途径方便、采血监测抗凝药物活性的需求低。因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限制,除经典的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外,部分新型抗凝药物在国内仍属于儿童超说明书用药,应用经验多来自成... 抗凝是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基础治疗,治疗儿童PTE时要求用药途径方便、采血监测抗凝药物活性的需求低。因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限制,除经典的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外,部分新型抗凝药物在国内仍属于儿童超说明书用药,应用经验多来自成人,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完善。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磺达肝奎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以及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完成了儿童临床试验,其对应的抗凝药物逆转剂也得到开发应用,新型抗凝药物在儿童PTE中应用具有潜在优势。未来,使用更方便、固定剂量、抗凝效果可预测、无需常规监测、出血风险少的新型抗凝药物很可能取代传统儿童PTE抗凝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儿童 抗凝药物 直接口服抗凝剂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抗凝药物逆转剂
下载PDF
以咯血和胸痛为表现的儿童纵隔畸胎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娟 陈星 +2 位作者 刘奉琴 梁燕 郭春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3-704,共2页
儿童纵隔畸胎瘤(mediastinal teratoma)临床少见,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常导致误诊和漏诊。当瘤体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可出现咳嗽、喘息、咯血、胸痛等症状。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典型病例进行报道,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减少误... 儿童纵隔畸胎瘤(mediastinal teratoma)临床少见,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常导致误诊和漏诊。当瘤体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可出现咳嗽、喘息、咯血、胸痛等症状。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典型病例进行报道,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儿童 纵隔畸胎瘤
下载PDF
Shh、Gli1在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与NF-κB的关系
12
作者 靳雨婷 付国静 +1 位作者 刘奉琴 陈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中Shh、Gli1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脂多糖腹腔注射复制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脂多糖5 mg/kg)和对照...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中Shh、Gli1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脂多糖腹腔注射复制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脂多糖5 mg/kg)和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后6、12、24 h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湿干重比值(W/D)、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hh、Gli1的m 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及W/D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hh的m RNA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时间呈正相关(P<0.01)。6 h时Gli1的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2、24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时间呈正相关(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6、12、24 h时Shh、Gli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时间呈正相关(P<0.01)。NF-κB的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中Shh、Gli1表达上调可能是脂多糖通过调控NF-κB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 GLI1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儿童真菌致敏性哮喘的临床和炎症特征分析
13
作者 冯绛楠 苗瑜 +6 位作者 王金荣 范卫华 姜荷云 步美玲 陈星 郭春艳 刘奉琴 《国际呼吸杂志》 2024年第3期352-359,共8页
目的分析儿童真菌致敏性哮喘的临床和炎症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呼吸综合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2902例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血... 目的分析儿童真菌致敏性哮喘的临床和炎症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呼吸综合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2902例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吸入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单纯真菌致敏组、真菌多重致敏组、非真菌致敏组和非致敏组。观察真菌致敏哮喘患儿的分布情况和真菌致敏哮喘患儿合并其他吸入过敏原致敏分布情况,比较4组哮喘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就诊季节)、血常规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Hb)、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ELR)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ENR)]和tIgE,观察4组哮喘患儿不同就诊季节血常规指标和tIgE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中2902例哮喘患儿分为单纯真菌致敏组331例(11.41%)、真菌多重致敏组898例(30.94%)、非真菌致敏组1067例(36.77%)和非致敏组606例(20.88%)。真菌致敏哮喘患儿共1229例(42.35%),其中男851例(69.24%),女378例(30.76%)。不同年龄段真菌致敏哮喘患儿占比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1,P<0.001),以6~8岁、9~11岁占比较高。不同就诊季节真菌致敏哮喘患儿占比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1,P<0.001),以夏季占比最高。链格孢致敏哮喘患儿1115例(38.42%),以3级(37.22%)、4级(32.29%)致敏较多;烟曲霉致敏哮喘患儿610例(21.02%),以2级(45.90%)、3级(30.33%)致敏较多。真菌多重致敏组中合并1种其他吸入过敏原者占比为54.23%(487/898),以真菌+尘螨占比最高33.63%(302/898);合并2种其他吸入过敏原者占比为32.18%(289/898),以真菌+尘螨+花草树木占比最高25.84%(232/898);合并3种其他吸入过敏原者占比为13.59%(122/898)。4组哮喘患儿性别、年龄、就诊季节比较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于EOS绝对值、ELR和ENR,真菌多重致敏组高于单纯真菌致敏组,其次高于非真菌致敏组,高于非致敏组(均P<0.05)。对于Hb,真菌多重致敏组高于单纯真菌致敏组、非真菌致敏组,真菌多重致敏组和非真菌致敏组高于非致敏组(均P<0.05)。对于tIgE,真菌多重致敏组高于非真菌致敏组,其次高于单纯真菌致敏组,高于非致敏组(均P<0.05)。EOS绝对值、ELR、ENR和tIgE在单纯真菌致敏组、真菌多重致敏组和非真菌致敏组各组内均呈现季节性变化(均P<0.05)。单纯真菌致敏组中EOS绝对值、ELR、ENR和tIgE在夏季升高;真菌多重致敏组中EOS绝对值、ELR、ENR和tIgE在冬季降低;非真菌致敏组中EOS绝对值和tIgE在秋季升高,ELR和ENR在冬季降低,Hb在夏季降低。结论真菌致敏性哮喘是重要的哮喘类型,男童、6~11岁儿童发病居多,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真菌致敏性哮喘2型炎症突出,EOS绝对值、ELR、ENR和tIgE均升高,并且呈现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真菌 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抗CVB3病毒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奉琴 王玉林 +3 位作者 靳有鹏 朱晓新 王青青 宋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抗柯萨奇B3病毒(CVB3)效果及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对照,进行复方制剂体外抗病毒实验;BALB/c小鼠接种CVB3建立病毒... 目的研究中药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抗柯萨奇B3病毒(CVB3)效果及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对照,进行复方制剂体外抗病毒实验;BALB/c小鼠接种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复方制剂治疗组和维生素C与病毒唑联用组,观察各组心肌病理变化,Real-time定量PCR检测小鼠心肌CVB3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率。结果复方制剂体外最大无毒浓度为19.53g/L,预防给药、同时给药和治疗给药3种方式细胞培养所需有效药物浓度均低于病毒唑;与同期病毒对照组小鼠比较,复方制剂治疗组小鼠心肌炎症性病理变化明显减轻,CVB3RNA拷贝数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芍五味子复方制剂可有效抗病毒,抑制病毒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对CVB3感染小鼠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B3 中药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天玥 尚云晓 +17 位作者 樊映红 郝创利 田维敏 史瑞明 董琳 林荣军 温志红 韩锋 张晓波 朱玉林 王雪艳 张艳秋 谢正德 刘军 刘俊峰 张赟 王秀芳 刘奉琴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16,221,共5页
目的明确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于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对来自国内18个儿科呼吸中心的209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患者进行本研究。将209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 目的明确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于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对来自国内18个儿科呼吸中心的209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患者进行本研究。将209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1组(0.5 mg/次)、布地奈德治疗2组(1.0 mg/次)。各组患儿月龄、性别、病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治疗后,从喘息、咳嗽、哮鸣音、水泡音、三凹征等方面按照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在治疗开始第1天,每2 h进行1次评分;第2天,每4 h进行1次评分;第3~7天,每6 h进行1次评分,3组患儿在以上各个时间点的病情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并不能显著降低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原文传递
2012年至2014年百日咳流行特征及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窦聪 刘奉琴 +2 位作者 郭春艳 王金荣 陈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59-1562,共4页
目的通过对百日咳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百日咳诊治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百日咳血清学检测结果(包括门诊和住院患儿)及百日... 目的通过对百日咳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百日咳诊治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百日咳血清学检测结果(包括门诊和住院患儿)及百日咳住院患者(将其分为重症组与非重症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变化趋势。结果2014年百日咳发病率较前2年明显升高,约为2013年的10倍,夏秋季节高发;感染人群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8%~80%,其中3个月-1岁及4—6岁年龄段居多,2014年6岁以上人群比例有明显增加趋势;百日咳临床表现以痉挛性咳嗽(79.01%,64/81例)为主,部分患儿咳嗽时面色潮红或发绀(60.49%,49/81例)、咳后呕吐(35.80%,30/81例)、结膜出血(22.22%,18/81例)、呼吸暂停或心率下降(9.88%,8/81例)、鸡鸣样吼声(7.41%,6/81例);重症组患儿年龄(t=2.940)、阵发性发绀(χ2=4.505)、白细胞计数升高(χ2=4.410)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χ2=7.830),与非重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性别(χ2=0.847)、发病季节(χ2=0.178)、痉挛性咳嗽(χ2=0.097)、咳后鸡鸣样回声(r=0.002)、结膜出血(χ2=0.395)及发热(χ2=0.301)、咳后呼吸暂停(χ2=0.395)等发生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百日咳合并感染以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肺部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呈肺野密度不均、斑片状炎性浸润、实变甚至肺不张。结论近几年百日咳发病率升高,不典型百日咳比例增加,重症小婴儿多见,有关标准化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免疫预防策略的完善仍需大规模调查及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回顾性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2例报告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晶 刘奉琴 +2 位作者 郭春艳 梁燕 陈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3-1045,共3页
肺炎支原体(MP)是学龄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病原之一,MP感染可累及肺外各系统,合并血栓形成可累及脑、肾脏、肠系膜、脾、四肢、肺、心脏,以动脉多见。现就我院收治的MP肺炎合并肺栓塞2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栓塞 抗磷脂抗体 D-二聚体 儿童
原文传递
CD40siRN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白细胞介素-23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文巍 韩波 +2 位作者 王介忠 刘奉琴 高聆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探讨CD。小分子干扰RNA(CD40siRN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的心肌病理改变、心肌组织中Th17细胞及外周血中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6—8周龄Lewis大鼠,体质量185—210g,随机分为对照组、EAM... 目的探讨CD。小分子干扰RNA(CD40siRN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的心肌病理改变、心肌组织中Th17细胞及外周血中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6—8周龄Lewis大鼠,体质量185—210g,随机分为对照组、EAM组、CD。siRNA组及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组,每组10只。EAM组、CD40siRNA组及siRNA组以猪心肌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0.2mL大鼠足垫区皮下注射,对照组大鼠足垫区皮下注射PBS0.2mL。CD40siRNA组与siRNA组免疫后第8天分别尾静脉注射CD40siRNA表达载体、siRNA表达载体。免疫后21d处死所有大鼠,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Th17细胞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基因RORC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IL-23水平。结果1.CD40siRNA组心肌组织病理积分较EAM组明显下降(2.34±0.60比3.40±0.35,P〈0,05);2.C040siRNA组RORCmRNA较EAM组明显下降(2.13±0.28比2.93±0.36,P〈0,05);3.CD40siRNA组IL-17水平较EAM组明显下降(114.38±8.29比148.70±5.04,P〈0,05);4.CD40siRNA组IL-23水平较EAM组明显下降(107.00±7.69比136.98±23.16,P〈0,05)。结论CD40siRNA可减轻EAM大鼠心肌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AM大鼠Th17细胞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基因RORCmRNA的表达、减少IL-17及IL-23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CD40siRNA 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原文传递
CD40siRNA对EAM大鼠的作用及其对CD4^+ CD25^+ Treg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介忠 韩波 +4 位作者 高聆 杨文巍 刘奉琴 吕建利 赵立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CD40siRNA对EA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CD4+CD25+Treg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Lew is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EAM模型组、CD40siRNA治疗组和siRNA治疗组,每组10只。于实验第1天、第8天正常组大鼠双后肢足垫区皮下注射PBS缓冲液,0.2 ... 目的探讨CD40siRNA对EA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CD4+CD25+Treg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Lew is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EAM模型组、CD40siRNA治疗组和siRNA治疗组,每组10只。于实验第1天、第8天正常组大鼠双后肢足垫区皮下注射PBS缓冲液,0.2 mL/只;另3组大鼠双后肢足垫区皮下注射充分混合的猪心肌球蛋白,0.2 mL/只。第8天CD40siRNA治疗组尾静脉注射25μL CD40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siRNA治疗组尾静脉注射25μL 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第21天处死所有大鼠,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心肌病理积分;流式细胞仪分析大鼠脾脏中CD4+CD25+Treg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均无死亡,心肌组织病理积分CD40siRNA治疗组(11.70±2.95)明显低于EAM模型组(17.00±1.76)(P<0.05),CD4+CD25+Treg的表达较EAM模型组明显上调[(40.7±4.0)%vs(12.2±1.1)%,P<0.05]。结论 CD40siRNA可减轻EAM大鼠的心肌炎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D4+CD25+Treg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M大鼠 CD40siRNA 心肌炎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抗CD4单抗诱导免疫耐受防治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青青 王玉林 +3 位作者 苑海涛 刘奉琴 靳有鹏 韩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体内注射CD4单克隆抗体诱导大鼠对猪心肌肌凝蛋白产生免疫耐受及这种免疫耐受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于第0、7天给予Lewis大鼠体内注射猪心肌肌凝蛋白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产生。分别于第-2、-1、0、1天... 目的探讨体内注射CD4单克隆抗体诱导大鼠对猪心肌肌凝蛋白产生免疫耐受及这种免疫耐受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于第0、7天给予Lewis大鼠体内注射猪心肌肌凝蛋白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产生。分别于第-2、-1、0、1天注射CD4单克隆抗体诱导免疫耐受。初次免疫后18d,检测免疫耐受的诱导情况及其对心肌炎大鼠的作用。结果同非治疗组鼠相比较,抗体治疗组鼠心功能明显改善;没有明显的心肌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下降;血清抗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明显降低;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IL-2的水平显著下调;TH2细胞因子IL-6、IL-10的水平没有改变或者被上调。结论CD4单抗能够诱导机体对猪心肌肌凝蛋白产生免疫耐受,通过免疫耐受的诱导阻止了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功能的紊乱和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单克隆抗体 肌凝蛋白 免疫耐受 心肌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