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兰叶多酚物质提取及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顺 惠哲哲 +8 位作者 王宏亮 杨瑞 梁犇 杨骏鹏 邱莹 宋凤敏 刘存芳 高艳红 史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8,共7页
利用超声波提取法,以乙醇为溶剂对玉兰叶多酚进行提取。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玉兰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经紫外光照、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 利用超声波提取法,以乙醇为溶剂对玉兰叶多酚进行提取。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玉兰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经紫外光照、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和热处理后,研究了玉兰叶多酚的抗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玉兰叶多酚对油脂基质的抗氧化性质。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时,玉兰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16,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40 min。玉兰叶多酚对自由基清除作用试验表明,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多酚提取物可以有效地延缓植物油及动物油的氧化,抗氧化能力随着玉兰叶多酚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兰叶多酚 超声波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刺蒺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甜 郝梦超 +3 位作者 安超娜 陈亮 刘存芳 田光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刺蒺藜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刺蒺藜黄酮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和神经中枢等药理活性。综述刺蒺藜黄酮的提取方法及药理活性,为野生刺蒺藜资源在食品、药品、精细化工品等领域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刺蒺藜 黄酮 提取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模型的再认识
3
作者 刘存芳 郭豫梅 +3 位作者 吴睿 刘民利 张强 田光辉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8期67-70,共4页
“模型认知”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工具。课程标准对模型认知的高度关注与模型使用率偏低的不平衡影响“模型认知”素养的落实。剖析模型认知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厘清对模型本体... “模型认知”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工具。课程标准对模型认知的高度关注与模型使用率偏低的不平衡影响“模型认知”素养的落实。剖析模型认知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厘清对模型本体的认知,探究化学模型的概念、类型、功能、建构方法等,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模型的认知和发挥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模型认知 化学模型
下载PDF
7-甲氧基-3′-羟基黄酮的合成及其紫外光谱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乙颖 安超娜 +4 位作者 姚甜 刘波 刘洋 刘存芳 田光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458-7467,共10页
黄酮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应用广泛,但提取黄酮产量低、价格高,为了探索人工合成黄酮的新技术和合成新的黄酮,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碱催化间羟基苯甲醛和丹皮酚发生缩合反应,构建中间体产物Ⅰ;再在高温下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碘催... 黄酮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应用广泛,但提取黄酮产量低、价格高,为了探索人工合成黄酮的新技术和合成新的黄酮,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碱催化间羟基苯甲醛和丹皮酚发生缩合反应,构建中间体产物Ⅰ;再在高温下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碘催化诱导其氧化关环得到目标产物Ⅱ,通过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等综合分析确定产物的结构,考察产物Ⅰ和产物Ⅱ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紫外光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产物Ⅰ为2′,3-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82.2%,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其紫外光谱均有变化,可与低浓度NaOH溶液作用,其生成物在30 min内能稳定存在,也易与KNO_(3)溶液作用,其生成物不稳定;产物Ⅱ为7-甲氧基-3′-羟基黄酮,产率92.0%,在HCl(4.0 mol/L)、NaOH、KNO_(3)溶液中能长期稳定存在。该合成工艺克服了缩合反应中需要保护羟基的问题,实现了7-甲氧基-3′-羟基黄酮的高效合成,产物Ⅰ未能形成4-色酮结构,其AB环上各有一个酚羟基,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较大,碱性环境下尤为突出,使用时应把控产物Ⅰ的存储环境,pH不宜高于7;产物Ⅱ有稳定的共轭结构,受环境影响较小,强酸环境下也能稳定存在。该研究对黄酮生产应用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催化 合成 黄酮 紫外光谱
下载PDF
皂荚叶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宏亮 惠哲哲 +7 位作者 梁犇 邱莹 杨骏鹏 杨瑞 张顺 宋凤敏 刘存芳 史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6-182,共7页
以新鲜皂荚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皂荚叶多糖,利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时间和回流温度对皂荚叶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体外模型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超氧阴离子(O_(2)^(-)·)活性和油脂抗... 以新鲜皂荚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皂荚叶多糖,利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时间和回流温度对皂荚叶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体外模型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超氧阴离子(O_(2)^(-)·)活性和油脂抗氧化实验几个方面评价皂荚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皂荚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100%,料液比为1∶35(g/mL),回流时间为100 min,回流温度为70℃。皂荚叶多糖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 50)为0.154 mg/mL,证明了皂荚叶多糖对于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对照实验证实皂荚叶多糖对于超氧阴离子(O_(2)^(-)·)具有一定清除能力,并对油脂也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碱度、光照和金属离子Cu^(2+)、Al^(3+)对皂荚叶多糖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大;金属离子Na^(+)、K^(+)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叶多糖 超声波提取 抗氧化 稳定性
下载PDF
淫羊藿多糖提取工艺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亮 郝梦超 +4 位作者 安超娜 吴睿 刘存芳 刘洋 田光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3年第1期5-8,11,共5页
中药淫羊藿富含活性成分,其中淫羊藿多糖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免疫调节、补肾壮阳、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凝血及抑菌等药理活性。综述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工艺及药理活性,为淫羊藿多糖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淫羊藿 多糖 提取工艺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浅谈元宇宙概念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程浩 贾义晶 刘存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4,共4页
教育元宇宙为未来中学化学课堂提供了无限可能,其中虚拟实验室、交互技术、区块链等技术具有广阔的教学应用前景。介绍了元宇宙的相关概念,综述了支持中学化学课堂的元宇宙技术统摄,构想了元宇宙教育在理论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应用,旨... 教育元宇宙为未来中学化学课堂提供了无限可能,其中虚拟实验室、交互技术、区块链等技术具有广阔的教学应用前景。介绍了元宇宙的相关概念,综述了支持中学化学课堂的元宇宙技术统摄,构想了元宇宙教育在理论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应用,旨在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涵育思路,为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和教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中学化学 化学教学
下载PDF
单氟类黄酮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8
作者 安超娜 姚甜 +3 位作者 吴睿 刘存芳 刘波 田光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192,共13页
本研究通过荧光光谱、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六种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Ⅳ_(a~c)和V_(a~c))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Ⅳ_(a~c)和Ⅴ_(a~c)与BSA的荧光行为有定量关系,用Stern-Volmer方程计算的结果表明,Ⅳ_(a~c)和Ⅴ_(a~c)与BS... 本研究通过荧光光谱、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六种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Ⅳ_(a~c)和V_(a~c))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Ⅳ_(a~c)和Ⅴ_(a~c)与BSA的荧光行为有定量关系,用Stern-Volmer方程计算的结果表明,Ⅳ_(a~c)和Ⅴ_(a~c)与BSA有明显的荧光猝灭,均为静态猝灭.当单氟黄酮的氟原子处于对位时,与BSA的结合能力最好,当单氟黄酮醇的氟原子处于间位时,与BSA的结合能力最好,当单氟黄酮Ⅳ_(a~c)的C(3)具有羟基时,单氟黄酮醇与BSA的结合能力强于单氟黄酮.计算出的Ⅳ_(a~c)和Ⅴ_(a)~Vc的热力学参数结果为ΔG<0、ΔH<0和ΔS<0,表明Ⅳ_(a~c)和Ⅴ_(a)~Vc与BSA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其相互作用主要依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黄酮 合成 牛血清蛋白 荧光光谱
下载PDF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9
作者 安超娜 王乙颖 +3 位作者 刘存芳 任传清 张强 田光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80-393,共14页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丹皮酚),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常被作为先导物用于构建多种衍生物.综述了在丹皮酚中的羰基、酚羟基、乙酰基中的α甲基、苯环等活性位点上进行反应来制备丹皮酚衍生物,重点讨论了丹皮酚衍生物的...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丹皮酚),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常被作为先导物用于构建多种衍生物.综述了在丹皮酚中的羰基、酚羟基、乙酰基中的α甲基、苯环等活性位点上进行反应来制备丹皮酚衍生物,重点讨论了丹皮酚衍生物的合成过程和产物种类,简单论述了其药理活性,以期为丹皮酚在有机合成中的精细化深加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合成 衍生物 中间体
下载PDF
以丹皮酚为前体催化合成一氯查尔酮及黄酮
10
作者 安超娜 王乙颖 +3 位作者 刘萌 邹肖 刘存芳 田光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8-1624,共7页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位次的一氯苯甲醛在碱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一氯查尔酮(Ⅲa~Ⅲc),再将其进行碘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一氯黄酮(Ⅳa~Ⅳc),产率分别为88.6%、87.7%、86.1%。以合成(E)-3-(2-氯苯基)-1-(2-羟基-4-甲...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位次的一氯苯甲醛在碱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一氯查尔酮(Ⅲa~Ⅲc),再将其进行碘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一氯黄酮(Ⅳa~Ⅳc),产率分别为88.6%、87.7%、86.1%。以合成(E)-3-(2-氯苯基)-1-(2-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Ⅲa)为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碱、温度、溶剂量对Ⅲa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一氯苯甲醛3.6 mmol、丹皮酚3 mmol、无水乙醇15 mL、NaOH 0.239 g(6 mmol)、70℃下回流10 h,在该条件下Ⅲa、Ⅲb、Ⅲc平均产率分别为93.7%、92.3%和92.1%。通过1HNMR、13CNMR、135°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技术)、FTIR确定产物的结构,并测试其紫外和荧光性能。Ⅳa~Ⅳc在波长375.8、377.6和376.8 nm处荧光强度分别为421.0、555.0、611.4 a.u.。将原料量放大5、10倍的实验中,Ⅲa~Ⅲc的产率为90.1%~93.7%,Ⅳa~Ⅳc的产率为84.7%~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催化合成 查尔酮 黄酮 氯代 精细化工中间体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认知的化学教学设计——以“气体摩尔体积”为例
11
作者 贾义晶 张程浩 +2 位作者 刘存芳 史娟 张强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14期72-75,共4页
科学建模是理解知识本质和发展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引用生活实例可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宏观物质模型,而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有助于建构微观物质模型。文章以生活实例和化学实验为载体,基于模型认知对“气体摩尔体积”一课进行教... 科学建模是理解知识本质和发展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引用生活实例可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宏观物质模型,而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有助于建构微观物质模型。文章以生活实例和化学实验为载体,基于模型认知对“气体摩尔体积”一课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建模呈现化学知识的基本框架,突出知识本质,助力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认知 科学建模 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
下载PDF
野菊茎叶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存芳 杜全超 +2 位作者 史娟 张强 田光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9-193,199,共6页
目的:研究野菊茎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质,为野菊茎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巴山区的野菊茎叶为原料,经脱色脱脂后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野菊茎叶中的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提取量。以多糖提取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料液... 目的:研究野菊茎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质,为野菊茎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巴山区的野菊茎叶为原料,经脱色脱脂后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野菊茎叶中的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提取量。以多糖提取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单因素对野菊茎叶多糖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优化野菊茎叶多糖的提取工艺,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野菊茎叶多糖的单糖组成,通过Fenton体系测试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野菊茎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40(μg/m L),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波功率360 W,其多糖的提取量可高达6.26 g/100 g,野菊茎叶多糖是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木糖6种单糖按照色谱峰面积34.58∶27.61∶19.32∶10.53∶4.11∶3.85的比例组成,且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结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的野菊茎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茎叶 多糖 提取 单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香菇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存芳 田光辉 +1 位作者 聂峰 赖普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5,128,共3页
对香菇柄粉末利用Soxhelt提取器,以乙醚作为溶剂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后,再用超声法以热水浸提香菇柄粉末得到水溶性成分,并对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实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 对香菇柄粉末利用Soxhelt提取器,以乙醚作为溶剂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后,再用超声法以热水浸提香菇柄粉末得到水溶性成分,并对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实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均有较高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肠炎沙门菌50040株和伤寒沙门菌50127株作用更为显著,其抗肿瘤活性不明显;香菇柄的水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有微弱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却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柄 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城市有机垃圾间歇厌氧消化pH控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存芳 袁兴中 +3 位作者 曾光明 李文卫 孟佑婷 傅木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87-1691,共5页
对厌氧消化系统的物料及电离平衡进行分析,利用底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城市有机垃圾间歇厌氧消化pH值控制模型,并研制开发了间歇厌氧消化过程pH值与产气量最优化计算机软件.运用该模型可预测不同厌氧消化过程的最佳pH值,从而通... 对厌氧消化系统的物料及电离平衡进行分析,利用底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城市有机垃圾间歇厌氧消化pH值控制模型,并研制开发了间歇厌氧消化过程pH值与产气量最优化计算机软件.运用该模型可预测不同厌氧消化过程的最佳pH值,从而通过控制厌氧系统的pH值使系统产气量达到最大,通过2组对比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厌氧系统的pH控制在最佳值时系统产气较未对pH值控制时稳定,且总产气量平均提高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PH值 产气量 最优化 城市有机垃圾
下载PDF
玫瑰红景天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存芳 史娟 +4 位作者 刘军海 张强 杜全超 王伟 田光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提取玫瑰红景天根茎中的挥发性物质,测试抗氧化和抗菌活性,为玫瑰红景天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红景天根茎中的挥发性物质,经GC-MS分离和鉴定,借助GC用系列正构烷烃对各组分进行定性,面积归一化法... 目的:提取玫瑰红景天根茎中的挥发性物质,测试抗氧化和抗菌活性,为玫瑰红景天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红景天根茎中的挥发性物质,经GC-MS分离和鉴定,借助GC用系列正构烷烃对各组分进行定性,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H2O2/Fe^2+体系考察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平板转种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确定抗菌活性。结果:从玫瑰红景天挥发性物质中鉴定出53种化合物,主要组分有1-辛醇(42.72%)、香叶醇(29.85%)、苯乙醇(9.67%)、桃金娘烯醇(2.69%)、芳樟醇(1.89%)等,玫瑰红景天挥发性物质对羟基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0073 mg/m L,对抗菌试验所选的7个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TCC25925的MIC值是0.12 mg/m L、MBC值是0.36 mg/m L,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MIC值是0.58 mg/mL、MBC值是1.90mg/mL。结论: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玫瑰红景天根茎挥发性物质的组分丰富多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红景天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3种野生真菌子实体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存芳 危冲 +2 位作者 辜天琪 田光辉 赖普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126-9127,共2页
[目的]为综合利用灰树花、云芝和香菇中的脂溶性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水乙醚作溶剂,利用Soxhelt提取器回流提取陕西南部野生的灰树花、云芝和香菇子实体中的脂溶性物质,定性分析后进行清除·OH试验,研究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目的]为综合利用灰树花、云芝和香菇中的脂溶性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水乙醚作溶剂,利用Soxhelt提取器回流提取陕西南部野生的灰树花、云芝和香菇子实体中的脂溶性物质,定性分析后进行清除·OH试验,研究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获得的3种脂溶性物质均以萜类物质为主,还含有少量的黄酮类物质,但活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灰树花、云芝和香菇子实体中的脂溶性物质对H2O2/Fe2+体系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的·OH都具有清除作用,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加,清除率均呈上升趋势。云芝中的脂溶性物质对·OH的清除作用最为显著,香菇中的脂溶性物质清除.OH的作用相对较差。[结论]灰树花、云芝和香菇子实体中的脂溶性物质对·OH均有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云芝 香菇 脂溶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有荧光性能的蒽醛查尔酮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存芳 王俊宏 +2 位作者 靳玲侠 张强 田光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在室温下以天然产物丹皮酚(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与9-蒽醛用碱催化发生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制备出了一种9-蒽醛查尔酮类化合物,收率可高达68.8%,并测试了其荧光性能和抗菌活性。利用紫外、红外、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结合核磁... 在室温下以天然产物丹皮酚(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与9-蒽醛用碱催化发生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制备出了一种9-蒽醛查尔酮类化合物,收率可高达68.8%,并测试了其荧光性能和抗菌活性。利用紫外、红外、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135°DEPT谱,对该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综合表征,确定为1-(2-羟基-4-甲氧苯基)-3-(9-蒽基)-丙烯酮,有很好的荧光性能,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325 nm。抗菌实验表明:对测试的植物源真菌和病源细菌均有抗菌活性,测试植物源真菌抗菌活性用生长速率法,在质量浓度为1.0 g/L时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率为61.15%;测试病源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株的MIC值为0.66 g/L、MBC值为0.9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9-蒽醛 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 荧光性能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橘皮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存芳 史娟 张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7-150,共4页
以橘皮为原料,脱除脂溶性物质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其中的水溶性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料液比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Fenton反应测试橘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以橘皮为原料,脱除脂溶性物质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其中的水溶性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料液比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Fenton反应测试橘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min、超声波功率280 W、料液比1:25(g/mL)的条件下橘皮多糖的提取率可高达28.86%,提取效果显著。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橘皮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多糖 超声波 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碱催化合成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存芳 王俊宏 +1 位作者 邵先钊 吴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3-1579,共7页
探讨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合成查尔酮的方法。常温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使丹皮酚和4-甲基苯甲醛发生克莱森-斯密特反应,生成一种含有1,3-二苯基丙烯酮结构的丹皮酚衍生物: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高达71.57%,经过... 探讨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合成查尔酮的方法。常温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使丹皮酚和4-甲基苯甲醛发生克莱森-斯密特反应,生成一种含有1,3-二苯基丙烯酮结构的丹皮酚衍生物: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高达71.57%,经过现代光谱学技术紫外、红外、质谱并结合核磁的氢谱、碳谱以及135°DEPT谱表征其结构。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该丹皮酚衍生物的单晶结构并确定其分子的构型和构象,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属于单斜晶系中的P2(1)/n空点群,晶胞参数:a=1.1288(10)nm、b=0.6916(6)nm、c=2.0509(4)nm、α=90.0(8)°、β=109.8(8)°、γ=90(8)°,晶胞体积V为1.4056(5)nm3,密度Dc为1.272 mg/cm3。在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可使丹皮酚和4-甲基苯甲醛通过克莱森-斯密特反应来合成含有1,3-二苯基丙烯酮结构的丹皮酚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合成 克莱森-斯密特反应 查尔酮 晶体结构
下载PDF
野菊茎叶多糖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存芳 吴睿 +1 位作者 赵桦 田光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以野菊茎叶为原料,经脱色脱脂后用微波辅助法提取野菊茎叶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提取量。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为自变量,设计正交试验确定野菊茎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Fenton体系和DPPH体系测... 以野菊茎叶为原料,经脱色脱脂后用微波辅助法提取野菊茎叶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提取量。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为自变量,设计正交试验确定野菊茎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Fenton体系和DPPH体系测试野菊茎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450 W的条件下野菊茎叶多糖的提取量高达6.32%,微波辅助能快速提取野菊茎叶中的多糖,提取效果显著;野菊茎叶多糖对·OH和DPPH·有清除作用且存在着量效关系,野菊茎叶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 茎叶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