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2例高位肛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报告
1
作者 智从从 王婧 +6 位作者 李昕 石玉迎 程一乘 刘宁远 侯文肖 郑丽华 黄子宸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中患者肛瘘具体的点位、外口、高度、病灶范围、挂线情况、围术期处理、术后疼痛、肛门功能、治愈率等,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肛瘘内口或感染灶处理不到位63例,占61.8%;术前诊断不明确或遗漏瘘管处理不彻底26例,占25.5%;手术切口设计不合理8例,占8.6%;术后换药不及时或处理不当3例,占7.6%;异物残留1例,占0.98%;患者基础病控制不佳1例,占0.98%。本研究采取虚实结合挂线手术方式,随访时间6~24个月,半年内完全愈合率98%(100/102),另2例经门诊处理后愈合。结论 对于肛瘘的手术治疗,术前须明确诊断,选择合适手术方案,术中仔细检查,术后认真换药,提高诊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手术治疗 手术失败
下载PDF
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王婧 刘宁远 +1 位作者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组59例(无手术史)。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近期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结果病例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7d疼痛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临床疗效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会延长虚实结合挂线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长,增加患者痛苦,延缓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虚实结合挂线术 既往手术史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痔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刘宁远 刘殿龙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痔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城市居民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占51.14%,而在农村地区调查中为40.27%^([1])。而痔的发病率在所有肛肠疾病中占87.25%^([2])。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 痔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城市居民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占51.14%,而在农村地区调查中为40.27%^([1])。而痔的发病率在所有肛肠疾病中占87.25%^([2])。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药物疗法、非外科门诊手术、橡皮筋结扎术和硬化剂疗法,或手术治疗,但痔的控制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1痔发病机制与分类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其诱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肛垫下移、痔静脉丛高灌注、血管异常、组织炎症和直肠内脱出等相关。肛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损,其结缔组织和血液循环发生异常,导致滑动的肛垫异常扩张和扭曲可能是导致痔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要点及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郑丽华 刘宁远 刘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国内发病率为1.67%~3.60%。高位肛瘘为瘘管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或肛提肌以上,由于累及起肛门自制作用的肛直环,患者生活质量差,痛苦程度重,手术治疗后易造成肛门功能的...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国内发病率为1.67%~3.60%。高位肛瘘为瘘管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或肛提肌以上,由于累及起肛门自制作用的肛直环,患者生活质量差,痛苦程度重,手术治疗后易造成肛门功能的不可逆损伤,是肛肠外科疑难病之一。虚实结合挂线术从传统中医挂线术发展而来,该技术将丝线挂于瘘管及肠壁之间,短期切割部分括约肌,术后不紧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虚实结合挂线术 术式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其与TOP2A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羚 江媚 +3 位作者 刘宁远 徐慧 岳立云 李润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TOPA2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统计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有肿瘤组织残存的组织蜡块进行TOP2A基因... 目的探讨TOPA2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统计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有肿瘤组织残存的组织蜡块进行TOP2A基因检测。采用相对定量2-ΔΔCt法分析各个样本目的基因表达的变化。采用单因素相关法对体质类型分布情况(频数)与TOP2A基因扩增表达(表达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71例患者可分为平和质(0例)、气虚质(18例)、阳虚质(10例)、阴虚质(12例)、气郁质(7例)、血瘀质(10例)、痰湿质(8例)、湿热质(6例)、特禀质(0例),均为偏颇体质,气虚质所占比例最大(25.35%),阴虚质(16.90%)和血瘀质(14.08%)次之。TOP2A基因扩增表达与各中医体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人群体质主要为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和血瘀质为主。三阴性乳腺癌常见发病体质中的TOP2A基因表达呈正常或缺失状态,提示化疗敏感性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中医体质 TOP2A基因 相关性
下载PDF
虚实结合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墩 刘宁远 +3 位作者 郭红鑫 孙亚轩 张燕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通过院内病例系统选择2018年6—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住院的高位肛瘘患者65例。按照既往手术方式分为虚实结合挂线术组35例和传统切开挂线术组30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通过院内病例系统选择2018年6—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住院的高位肛瘘患者65例。按照既往手术方式分为虚实结合挂线术组35例和传统切开挂线术组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总复发率、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每年创面疼痛程度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术组每年的疼痛程度评分均较传统切开挂线术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虚实结合挂线术组疼痛程度评分每1年之间比较变化程度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传统切开挂线术组疼痛程度评分每一年之间比较降低程度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每年肛门功能比较,两组每年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虚实结合挂线术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每1年之间比较变化程度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传统切开挂线术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每1年之间比较降低程度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虚实结合挂线术组复发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切开挂线术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挂线 切开挂线术 高位肛瘘
下载PDF
一种适于VB编程环境的串口通信服务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宁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7-49,43,共4页
串口通信在微机与测试仪器联机的许多场合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许多电测仪表和变送器均已配备串口的场合,将其与通用微机联成测试系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串口的服务器概念,并就服务器的设计思想、... 串口通信在微机与测试仪器联机的许多场合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许多电测仪表和变送器均已配备串口的场合,将其与通用微机联成测试系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串口的服务器概念,并就服务器的设计思想、实施要点和使用方法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232串口 ACTIVEX组件 DDE数据动态交换 自动测试 串口通信服务器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致病真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宇 郑秋冬 +2 位作者 邓琴 刘宁远 潘婷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建立适合临床实践的常见致病真菌的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真菌的保守基因设计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对152例临床标本进行PCR检测,与传统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真菌培养阳性46例;真菌PCR检测阳性57例,分别为白色念珠菌感染30份、... 目的建立适合临床实践的常见致病真菌的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真菌的保守基因设计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对152例临床标本进行PCR检测,与传统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真菌培养阳性46例;真菌PCR检测阳性57例,分别为白色念珠菌感染30份、烟曲霉感染9份、黄曲菌感染8份,其他真菌感染10份。两种方法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R法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致病真菌,适合临床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白色念珠菌
下载PDF
高位肛瘘误诊2例报告
9
作者 叶桑瑜 程一乘 +4 位作者 智从从 刘宁远 石玉迎 李昕 郑丽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48-249,F0003,共3页
肛瘘是发生于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一种感染性瘘管,瘘管内壁为腺上皮组织或肉芽组织。高位肛瘘是指位于肛门直肠环平面以上的肛瘘。在临床上,肛瘘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直肠指诊、超声、MRI等方法。由于高位肛瘘临床发病率相对... 肛瘘是发生于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一种感染性瘘管,瘘管内壁为腺上皮组织或肉芽组织。高位肛瘘是指位于肛门直肠环平面以上的肛瘘。在临床上,肛瘘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直肠指诊、超声、MRI等方法。由于高位肛瘘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查体容易忽视、辅助检查特异性较低等原因,常被误诊为坐骨结节囊肿、肛周脓肿等疾病。现报道2例被误诊的高位肛瘘病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肛周脓肿 临床发病率 直肠指诊 肛管直肠 坐骨结节囊肿 临床实践 肉芽组织
下载PDF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及技术分析
10
作者 刘宁远 余德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3期0070-0073,共4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地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概述、设计、基本特征及具体的应用措施,还具体分析了地铁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分别分析了剩余测温式电气设备、剩余电流式电气监控设备及探测器等设备系统的设计,随后就监控主机和电气火灾预警系... 文章主要介绍了地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概述、设计、基本特征及具体的应用措施,还具体分析了地铁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分别分析了剩余测温式电气设备、剩余电流式电气监控设备及探测器等设备系统的设计,随后就监控主机和电气火灾预警系统功能展开了特征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地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实施、地铁电气火灾监控机制检测层次与地铁电气火灾监控机制的形成相关的应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地铁 应用及技术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OXA基因型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俊 王宇 +9 位作者 廖玉凤 王书平 彭柿杰 林辉 杨洪余 郑秋冬 宋清蕾 刘宁远 王巧 陈巧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2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攀枝花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OXA类型,了解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攀枝花地区两所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127株鲍... 目的通过研究攀枝花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OXA类型,了解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攀枝花地区两所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12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检测2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组和敏感组的耐药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基因;最后采用肠杆菌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66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5.2%、22.7%、24.2%,对其余1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0%,耐药率明显高于敏感组菌株;OXA-23和OXA-5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2.4%、98.5%,OXA-24和OXA-58基因未检出;ERIC-PCR分子分型主要可分为A、B、C、D 4个型,以B型为主。结论攀枝花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非常严重,OXA-23、OXA-51基因为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重要基因型,B型为主要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青霉烯酶 OXA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宁远 成福春 +3 位作者 冯佳 周蜜果 邵茵 朱亮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介绍《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IPAA)对隐私的定义以及去标识化过程和方法,从属性删除、日期平移、自由文本处理几方面阐述并分析遵循HIPAA原则的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去标识化及脱敏技术规则制定、应用及改进方面。
关键词 隐私保护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重症监护数据库 去标识化 匿名技术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三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宁远 吕灵艳 万冬桂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分子亚型,因其雌激素、孕激素及人表皮生长因子3个关键受体均为阴性而得名,占乳腺癌总数的近1/5[1]。TNBC具有侵袭性强、发病年龄早、组织学分级较高等特点,1~3年...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分子亚型,因其雌激素、孕激素及人表皮生长因子3个关键受体均为阴性而得名,占乳腺癌总数的近1/5[1]。TNBC具有侵袭性强、发病年龄早、组织学分级较高等特点,1~3年为复发转移高峰[2],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TNBC的规范化治疗指南,由于激素受体及Her-2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术后复发转移 中医药预防 人表皮生长因子 激素受体 组织学分级 Her-2 分子亚型
下载PDF
蒌慈散结方防治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楚凡 刘宁远 +5 位作者 张静 张英 吕灵艳 于明薇 毛万鹏 万冬桂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观察蒌慈散结方(LCSJ)防治三阴性乳腺癌(TNBC)复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手术后TNBC患者196例,根据是否服用蒌慈散结方分为LCSJ队列108例和西医...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观察蒌慈散结方(LCSJ)防治三阴性乳腺癌(TNBC)复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手术后TNBC患者196例,根据是否服用蒌慈散结方分为LCSJ队列108例和西医(Non-LCSJ)队列88例,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2队列基线,最终共有62对数据匹配成功,2队列各62例。统计2队列中位无病生存期及1、2、3年无病生存率;中位总生存期及1、2、3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结果随访至2020年3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2队列124例患者中45例(36.3%)出现了复发转移,其中LCSJ队列复发转移9例(14.5%),Non-LCSJ队列复发转移36例(58.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SJ队列1、2、3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优于Non-LCSJ队列(P<0.01),局部复发率低于Non-LCSJ队列(P<0.01),远处转移率低于Non-LCSJ队列(P<0.01)。LCSJ队列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无明显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经过手术、放化疗等规范化治疗后,LCSJ能够明显延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其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降低其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蒌慈散结方
原文传递
中医维持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楚凡 刘宁远 万冬桂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15-315,I0001,共2页
患者女性,48岁,2013年2月发现右乳肿物,4月行穿刺活检诊为浸润性乳腺癌,4月17日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浸润性小叶癌(10×9×4.5cm),可见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区域淋巴结转移19/27。免疫组化:ER(-),PR(-),HER-2(1+),Ki-67(... 患者女性,48岁,2013年2月发现右乳肿物,4月行穿刺活检诊为浸润性乳腺癌,4月17日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浸润性小叶癌(10×9×4.5cm),可见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区域淋巴结转移19/27。免疫组化:ER(-),PR(-),HER-2(1+),Ki-67(约50%+),EGFR(+)。术后行表柔吡星+多西他赛辅助化疗6个周期,放疗1个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维持治疗 乳癌改良根治术 区域淋巴结转移 HER-2 晚期 中医 浸润性乳腺癌
下载PDF
MIMICⅢ数据库特征分析及对构建共享中医数据集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蜜果 张平 +4 位作者 窦丹波* 冯佳 刘宁远 成福春 朱亮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对重症监护医学信息集市Ⅲ(MIMICⅢ数据库)的数据构成和特征内容进行分析,梳理了研究者基于该数据库的研究主题分布、代码知识库的共享模式及脚本内容、隐私数据的处理和多层保护机制,认为MIMICⅢ数据库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适用于类似... 本文对重症监护医学信息集市Ⅲ(MIMICⅢ数据库)的数据构成和特征内容进行分析,梳理了研究者基于该数据库的研究主题分布、代码知识库的共享模式及脚本内容、隐私数据的处理和多层保护机制,认为MIMICⅢ数据库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适用于类似医疗信息的处理,如注重隐私的处理、对于主索引的确立及各类代码的统一、促进源代码的共享等,对构建共享中医数据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Ⅲ数据库 代码共享 中医数据集
下载PDF
桑果qRT-PCR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评估
17
作者 可尔木拉·依地力斯 晁楠 +4 位作者 刘宁远 王宇琼 高星晨 章浩 刘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桑果是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研发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针对桑果发育和调控的研究多有报道,但所选用的内参基因并不统一。利用qRT-PCR方法,对9个候选内参基因在感染菌核病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桑果样品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geNorm、Nor... 桑果是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研发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针对桑果发育和调控的研究多有报道,但所选用的内参基因并不统一。利用qRT-PCR方法,对9个候选内参基因在感染菌核病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桑果样品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等3种统计软件的评估分析,发现在感染菌核病的桑果中GST1和Tub是表达最稳定的基因,而eIF-5α和60S是表达稳定性最差的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桑果中,GST1和UBQ是表达最稳定的基因,而60S和eIF-5α的表达稳定性最差。综合分析认为,桑果发育和菌核病研究中应选择GST1作为qRT-PCR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果 发育 菌核病 内参基因 QRT-PCR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拮抗剂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研究进展
18
作者 蒋晓妍 高敏 +1 位作者 张晓艳 刘宁远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9-692,共4页
脓疱型银屑病的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且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欠佳。近年来,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拮抗剂在银屑病治疗中发挥出良好作用。本文综述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拮抗剂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连续性肢端皮炎 掌跖脓疱病
原文传递
攀枝花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和平 王宇 +9 位作者 王俊 林辉 王书平 彭柿杰 郑秋冬 宋清蕾 刘宁远 王巧 陈巧凌 邓琴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4-166,224,共4页
目的分析攀枝花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和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2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 目的分析攀枝花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和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2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PCR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最后用ERIC-PCR法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12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0.3%、79.5%和72.4%。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全部耐药的菌株有98株,其中95株检出armA基因,未发现rmtA和rmtB基因阳性菌株。根据ERIC-PCR结果将95株armA阳性菌株分为4个型,其中以B型为主。结论近年来,攀枝花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严重,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高度耐药性与甲基化酶基因armA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
原文传递
乳晕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克帅 刘宁远 张晓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0-683,共4页
患者女,49岁,右侧乳晕出现黄豆大小浅褐色肿物10个月余,伴局部轻度瘙痒。右侧乳晕肿物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可见多个团巢样结构,由相互交织增生的平滑肌细胞束组成,细胞大小形态均匀,核呈雪茄状,核周有空泡,未见明显异型性和有丝分裂象增加... 患者女,49岁,右侧乳晕出现黄豆大小浅褐色肿物10个月余,伴局部轻度瘙痒。右侧乳晕肿物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可见多个团巢样结构,由相互交织增生的平滑肌细胞束组成,细胞大小形态均匀,核呈雪茄状,核周有空泡,未见明显异型性和有丝分裂象增加,未见坏死及钙化,病变周围胶原纤维增生,深部肌束间可见扩张或呈裂隙状的毛细血管及静脉。免疫组织化学示:ɑ-SMA(+),Desmin(+),CD34(血管+),Ki-67(1%+)。特殊染色:Masson(+)。诊断:乳晕平滑肌瘤。治疗:手术切除并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乳晕 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