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茛总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NO、AngⅡ及A7r5细胞内钙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守钾 刘苑 +3 位作者 张兴 杨智承 刘威振 谭毓治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毛茛总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和心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采用二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5 w,5w末测定血压,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 目的:探讨毛茛总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和心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采用二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5 w,5w末测定血压,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血浆和心、肾组织中AngⅡ含量;采用新一代Ca2+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荧光成像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观察毛茛总苷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结果:毛茛总苷高、中剂量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水平(P<0.05),其各剂量均能显著的升高大鼠血清中NO含量(P<0.01),但对大鼠体内的AngⅡ含量无显著影响;毛茛总苷各剂量均能降低由AngⅡ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结论:毛茛总苷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其能显著的升高大鼠NO水平及拮抗AngⅡ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总苷 肾性高血压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中单核细胞招募与泡沫细胞形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守钾 杨智承 +1 位作者 刘苑 谭毓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7-960,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单核细胞和激活的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单核细胞在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入内膜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在受体和胞饮介导下,...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单核细胞和激活的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单核细胞在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入内膜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在受体和胞饮介导下,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对内膜下的脂质进行摄取,脂质负荷的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大量泡沫细胞的蓄积将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 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炎症 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毛茛黄酮类成分的UPLC HILIC/Q-TOF-MS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芮雯 冯毅凡 +1 位作者 刘守钾 谭毓治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亲水性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 HILIC/Q-TOF-MS)对毛茛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方法:用ACQUITY UPLC BEH HILIC色谱柱,以甲醇∶水=1∶1含10mM乙酸铵(A)/乙腈∶甲醇=95∶5含10mM乙酸铵(B)梯... 目的:建立超高效亲水性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 HILIC/Q-TOF-MS)对毛茛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方法:用ACQUITY UPLC BEH HILIC色谱柱,以甲醇∶水=1∶1含10mM乙酸铵(A)/乙腈∶甲醇=95∶5含10mM乙酸铵(B)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根据元素组成分析、二级质谱和相关文献,鉴定、推断出毛茛中11个主要成分,分别是小麦黄素,牡荆素,荭草素,异荭草素,芹菜素-6-C-β-D-葡萄糖苷-8-C-α-L-阿拉伯糖苷,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芦丁等。结论:经过超高效亲水性液相色谱的分离,借助Q-TOF-MS测定的准确分子量及二级质谱信息可以判定毛茛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为毛茛黄酮类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 黄酮 亲水性液相色谱 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
原文传递
毛茛总苷中扩血管活性物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新建 刘守钾 +1 位作者 杨智承 谭毓治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毛茛总苷中总黄酮含量与其扩血管作用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测定方法,观察毛茛总苷制备过程中不同浓度乙醇洗脱部位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胸主动脉环收缩的抑制作用;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 目的:探讨毛茛总苷中总黄酮含量与其扩血管作用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测定方法,观察毛茛总苷制备过程中不同浓度乙醇洗脱部位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胸主动脉环收缩的抑制作用;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应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终浓度为横坐标,以各不同部位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环收缩的抑制率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毛茛总苷不同部位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主动脉环张力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以总黄酮终浓度对毛茛总苷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环收缩的抑制率进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2=0.919 9,相关性良好。结论:毛茛总苷中总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引起血管扩张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总苷 舒张血管 胸主动脉环 总黄酮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毛茛总苷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智承 刘守钾 +2 位作者 刘苑 肖晴 谭毓治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毛茛总苷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维拉帕米,10 mg/kg)、毛茛总苷3个剂量组(20、40和80 mg/kg)。采用股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股动脉插管、右颈总动脉心室插管和连续记录肢... 目的:研究毛茛总苷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维拉帕米,10 mg/kg)、毛茛总苷3个剂量组(20、40和80 mg/kg)。采用股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股动脉插管、右颈总动脉心室插管和连续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的方法观察药物对大鼠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血压(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等容舒张时间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毛茛总苷80 mg/kg和40 mg/kg后,均能显著地减慢大鼠心率,显著降低SP、DP、AP、LVSP、-dp/dt max和T值;对+dp/dt max和LVEDP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毛茛总苷有减慢大鼠心率,降低动脉血压,抑制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总苷 血压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