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16例报告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段煜飞 李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然后行阑尾切除,4例由脐孔行拖出式阑尾切除,12例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切除阑尾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阑尾动脉及阑尾根部。结果 16例均获成功,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0.4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专用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需要有一个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单孔
下载PDF
乳腺密度与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键 季晓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60-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X密度等级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7月,18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在术后5~8年(平均6.1年)进行随访,对术前X线乳腺钼靶像按照BI-RADS标准,以乳腺百分密度分为<25%、25%~50%、51%~75%... 目的探讨乳腺X密度等级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7月,18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在术后5~8年(平均6.1年)进行随访,对术前X线乳腺钼靶像按照BI-RADS标准,以乳腺百分密度分为<25%、25%~50%、51%~75%、>75%4个等级,以包含乳腺密度在内的11个相关因素做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价乳腺密度与乳癌保乳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和乳腺密度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Waldχ2=9.429,P=0.002;Waldχ2=9.346,P=0.002);4个密度组的复发率依次为6.2%(3/48)、12.0%(6/50)、11.6%(5/43)、28.2%(11/39),乳腺密度越高,局部复发风险越大。乳腺密度不是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Waldχ2=2.944,P=0.400),各密度组间远处转移率依次为16.7%(8/48)、14.0%(7/50)、7.0%(3/43)、7.7%(3/39),远处转移风险不随乳腺密度增高而加大。术后化疗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Waldχ2=4.334,P=0.037;Waldχ2=4.417,P=0.036)。结论乳腺密度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有相关性,但不是术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密度 乳腺癌 局部复发 保乳手术
下载PDF
乳腔镜辅助乳腺癌保乳手术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成形术近期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陈忠存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腔镜保乳手术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成形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Ⅰ、Ⅱ期乳腺癌女性患者13例采用乳腔镜辅助保乳手术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成形治疗.采用抽吸臀部或大腿部的脂肪,提取纯净脂肪颗粒,注射到患侧乳腺后间隙、... 目的 探讨乳腔镜保乳手术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成形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Ⅰ、Ⅱ期乳腺癌女性患者13例采用乳腔镜辅助保乳手术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成形治疗.采用抽吸臀部或大腿部的脂肪,提取纯净脂肪颗粒,注射到患侧乳腺后间隙、胸大肌后间隙及皮下.结果 切除腺体组织切缘未见癌残留.按TNM分期:T1N0M0期5例,T2N0M0期3例,T1N1M0期2例,T2N1M03例.术后病理证实1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小叶癌.13例均无皮下气肿、乳头及皮肤局部坏死情况.均在术后7~10 d拔除引流管.术后3个月3例出现脂肪硬结,经穿刺诊断为脂肪液化.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术后外观评价:优10例,良3例,优良率达100%.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能减少创伤,自体脂肪颗粒填充成形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能够提高乳房美容满意度,且近期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腔镜 保乳手术 Ⅰ、Ⅱ期乳腺癌 美容效果
原文传递
经脐免夹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15例操作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曲线型腹腔镜器械下免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0年12月1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均通过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及推结... 目的探讨使用曲线型腹腔镜器械下免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0年12月1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均通过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及推结器经脐行单孔免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取得成功,均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60~130min,平均76.4min;出血10~100mL,平均34.8mL。无漏胆、肠瘘、出血、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4~6d,术后随访2周~2个月,平均1.3个月,几乎无腹壁疤痕。结论经脐免夹单孔LC+LA安全、可行,微创效果更加,使用曲线形器械及推结器降低了单孔腹腔镜操作难度,节省了住院费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单孔 免夹 经脐
下载PDF
乳腔镜辅助乳腺癌腺体切除假体植入一期成形17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宝胤 丁毅 +1 位作者 骆成玉 郑姗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在乳腔镜辅助下行皮下腺体切除、假体植入一期成形术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5月乳腺癌患者17例,均在乳腔镜辅助下行皮下腺体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一期将假体植入胸大肌后方间隙。结果 17... 目的探讨在乳腔镜辅助下行皮下腺体切除、假体植入一期成形术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5月乳腺癌患者17例,均在乳腔镜辅助下行皮下腺体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一期将假体植入胸大肌后方间隙。结果 17例乳腔镜辅助单侧乳腺腺体皮下切除、假体植入一期成形术均获成功。切除腺体组织切缘未见癌残留。按TNM分期:T1N0M0期5例,T1N1M0期1例,T2N0M0期9例,T2N1M0期2例。术后病理证实16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小叶癌。腋窝淋巴结病理发现1例有1枚淋巴结阳性,2例3枚淋巴结阳性。17例均无皮下气肿、乳头及皮肤局部坏死情况。均在术后7~10 d拔除引流管,4例出现腋窝少量积液,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发生。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1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术后外观评价:优9例,良6例,尚可1例;优良率达94.1%。结论乳腔镜辅助下行皮下腺体切除、假体植入一期成形术治疗乳腺癌,可减少手术创伤,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成形术 乳房植入物 内窥镜检查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下载PDF
曲线形器械经脐免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22例操作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总结使用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免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均通过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及推结器经脐行单孔免夹LC取得成功,均未放置引流。手术时... 目的总结使用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免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均通过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及推结器经脐行单孔免夹LC取得成功,均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平均62.4(50~110)min;出血平均36.8(10~120)ml。无漏胆、出血、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4~6 d,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2周~2个月),几乎无腹壁疤痕。结论经脐免夹单孔LC安全、可行,微创效果更佳,使用推结器降低了单孔腹腔镜操作难度,节省了耗材费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乳腺癌胸壁复发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胸壁重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陈忠存 陈溯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壁复发病灶切除同时应用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进行胸壁再造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7例乳腺癌胸壁复发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6(38~62)岁,病程8~26个月。术中切除复发病灶后,胸壁皮...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壁复发病灶切除同时应用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进行胸壁再造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7例乳腺癌胸壁复发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6(38~62)岁,病程8~26个月。术中切除复发病灶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4 cm×11 cm)^(18 cm×13 cm),采用三层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修补,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位覆盖创面,皮瓣大小(14 cm×6.5 cm)^(18 cm×6 cm);背部皮肤直接缝合。结果 7例即时胸壁再造均获成功,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1例供区血清肿,经数次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痊愈;1例皮瓣远端发生坏死,面积约1.5 cm×1.5 cm,经换药后延期愈合。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5(12~33)个月。术后远处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和死亡病例。术后皮瓣外观良好,蒂部无臃肿,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乳腺癌胸壁复发后病灶切除同时应用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进行胸壁再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缺损 胸壁重建 乳腺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再手术
下载PDF
乳腔镜在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后脂肪坏死囊肿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赵兴飞 薛立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脂肪坏死囊肿腔镜后间隙切除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2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8例自体脂肪注射隆乳后脂肪坏死囊肿形成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4(29~44)岁,平均病程时间35.8(24~48)个月。术前超声测量最大径...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脂肪坏死囊肿腔镜后间隙切除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2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8例自体脂肪注射隆乳后脂肪坏死囊肿形成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4(29~44)岁,平均病程时间35.8(24~48)个月。术前超声测量最大径超过2 cm的囊肿数量2~6个,其中最大囊肿大小(31 mm×24 mm)^(50 mm×42 mm)。所有病例均行乳房后间隙建腔后腔镜下切除较大囊肿,小囊肿在超声引导下由真空旋切系统切除。结果8例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脂肪坏死囊肿腔镜后间隙切除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1.6(32~55)min。术后均无血肿形成,乳房外形无塌陷。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8(9~24)个月。术后再发乳腺囊性结节2例,均小于10 mm,无明显症状未再进行处理。结论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脂肪坏死囊肿腔镜后间隙切除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并发症 乳腔镜检查
下载PDF
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在乳腺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2 位作者 张键 罗雯 韩春姿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根据乳腺疾病的临床特点,用Dextroscope工作站制作虚拟现实模型并应用于乳腺疾病的临床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实习难的矛盾。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乳腺疾病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乳腔镜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结病理改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骆成玉 季晓昕 +4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张键 刘宝胤 关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乳腔镜组和常规组在收获淋巴结总数(1 781枚和1 737枚)、转移淋巴结比例(11.9%和13.4%)、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17.8±5.8和17.4±4.9)以及平均淋巴结大小(0.33和0.38 cm)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总共3518枚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包括淋巴结膜破裂、淋巴结内出血、淋巴结囊分离和淋巴结碎裂)的分析,乳腔镜组和常规组中淋巴结出现病理形态改变分别占6.8%和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不影响淋巴结的整体病理性质,不会对淋巴结造成更多的损伤,没有增加淋巴结病理形态改变的可能性。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增加手术的危险,具有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 病理改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李鑫 骆成玉 +4 位作者 崔智淼 刘宝胤 段煜飞 丁毅 李海连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20例,依据个人意愿,分别行安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观察组)及常规手术(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20例,依据个人意愿,分别行安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观察组)及常规手术(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数量,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9.09%vs 90.9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同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符合乳腺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在临床治疗中应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 微创 良性肿瘤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腔镜保乳手术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华 骆成玉 +5 位作者 张键 丁毅 段煜飞 关琛 刘宝胤 薛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48-749,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腔镜保乳手术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64例乳腺癌接受CEFi方案化疗2~4周期后行乳腔镜保乳术.结果CEFi方案新辅助化疗CR 5例,PR 52例,SD 5例客观有效率92.0%(57/62),病理学完全缓解率6.5%(4/62),保乳手术后对...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腔镜保乳手术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64例乳腺癌接受CEFi方案化疗2~4周期后行乳腔镜保乳术.结果CEFi方案新辅助化疗CR 5例,PR 52例,SD 5例客观有效率92.0%(57/62),病理学完全缓解率6.5%(4/62),保乳手术后对乳腺形态满意率98.4%(63/64).随访2~30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肿物降低分期,便于保乳治疗.乳腔镜保乳并发症少,乳腺形态变化小,美观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乳腔镜 保乳手术
下载PDF
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副乳52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鑫 骆成玉 +4 位作者 李海连 崔智淼 刘宝胤 段煜飞 丁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9-330,334,共3页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副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52例62个副乳,局部麻醉,全程超声引导,使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副乳。结果 1例皮下瘀斑,所有患者切...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副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52例62个副乳,局部麻醉,全程超声引导,使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副乳。结果 1例皮下瘀斑,所有患者切口均无感染及血肿,均无皮瓣坏死等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52例随访2~26个月,平均13.4月,术后外观良好,上肢活动功能不受影响,疗效满意。结论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副乳手术安全,美容效果好,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鑫 骆成玉 +3 位作者 李海连 崔智淼 刘宝胤 段煜飞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根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复兴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46例,采取非随机(患者自愿)的方式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试验组)74例及开腹手术(对照组)7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根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复兴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46例,采取非随机(患者自愿)的方式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试验组)74例及开腹手术(对照组)7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术中失血量[(86.1±10.7)ml vs.(145.8±27.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5)d vs.(4.7±0.7)d]、术后住院天数[(5.8±1.1)d vs.(11.6±0.8)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局部复发、术后远处转移及术后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且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开腹手术
原文传递
适合中国孩子的自然拼读教学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宝胤 芦利 +8 位作者 王筱玲 凌顺诗 周力平 高敏 吉劲秋 许海峰 孙克瑞 张连仲 丁菊 《英语学习》 2016年第7X期18-27,共10页
刘宝胤:大家对自然拼读有了解吗?在课堂上开展了自然拼读教学吗?或者在家里教自己的孩子自然拼读吗?芦利:我在家教孩子自然拼读,觉得效果很好,于是在教学中也开始开展了。今年是第四年,用的是《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王筱玲:2012年9... 刘宝胤:大家对自然拼读有了解吗?在课堂上开展了自然拼读教学吗?或者在家里教自己的孩子自然拼读吗?芦利:我在家教孩子自然拼读,觉得效果很好,于是在教学中也开始开展了。今年是第四年,用的是《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王筱玲:2012年9月开始,我们学校在一、二年级使用《瑞格叔叔自然拼读法》,每周两节课(太少),至今四年。到二年级时,接近一半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简单的英文绘本,比如《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系列的一、二级。三年级开始使用人教社版小学英语教材,受条件所限不再进行系统的自然拼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研社 教学模块 字母组合 自主阅读 人教社 劲秋 学习活动 语音教学 阅读技能 语文课本
下载PDF
经脐单孔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煜飞 骆成玉 刘宝胤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86例行经脐单孔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10例行传统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86例行经脐单孔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10例行传统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例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经脐单孔LC组与传统LC组相比,手术时间较长[(47.1±26.6)min vs.(30.5±17.2)min,P=0.001],但术后使用镇痛药者少(3.5%vs.16.4%,P=0.004)、术后住院时间短[(2.3±0.6)d vs.(4.5±1.1)d,P=0.000]、住院费用低[(7368±515)元vs.(8987±909)元,P=0.000];而两组术中出血量[(19.5±4.5)ml vs.(20.4±4.7)ml,P=0.458]及并发症发生率(2.3%vs.3.6%,P=0.91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更具美观优势,目前可部分代替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单孔 经脐入路
原文传递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崔智淼 骆成玉 +2 位作者 李鑫 刘宝胤 丁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实验组,23例)及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合并症、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术后外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无观察到术后合并症、复发及转移。两组患者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5.65%vs 65.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腔镜 改良根治术 Ⅰ期成形 假体植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崔智淼 骆成玉 +3 位作者 李鑫 林华 丁毅 刘宝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导管内乳头状瘤66例,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观察组,33例)与传统开放性手术(对照组,33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导管内乳头状瘤66例,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观察组,33例)与传统开放性手术(对照组,3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乳腺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瘢痕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6例均顺利完成乳腺肿瘤切除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瘢痕长度明显短[(0.7±0.2)cm vs.(3.0±0.6)cm,t=-20.891,P=0.000]。2组手术时间[(32.4±4.2)min vs.(30.3±6.5)min,t=1.559,P=0.124]、术中出血量[(25.3±3.1)ml vs.(26.8±4.3)ml,t=-1.626,P=0.109]、乳腺引流量[(24.9±3.4)ml vs.(26.2±4.4)ml,t=-1.343,P=0.184]、乳腺引流时间[(2.7±0.5)d vs.(2.8±0.5)d,t=-0.812,P=0.420]、术后瘀斑发生率[6.1%(2/33)vs.12.1%(4/33),χ^2=0.183,P=0.669]、术后血肿发生率[12.1%(4/33)vs.6.1%(2/33),χ^2=0.183,P=0.669]、术后感染发生率[3.0%(1/33)vs.12.1%(4/33),χ^2=0.866,P=0.352]和术后复发率[6.1%(2/33)vs.15.2%(5/33),χ^2=0.639,P=0.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安全、可行,具有明显的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
下载PDF
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崔智淼 骆成玉 +6 位作者 杨齐 林华 季晓昕 刘宝胤 李鑫 石岩 赵兴飞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34-37,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乳腔镜辅助改良根治术患者413例,其中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127例,作为实验组,乳...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乳腔镜辅助改良根治术患者413例,其中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127例,作为实验组,乳腔镜辅助传统改良根治术286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最匹配的12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术后满意度和总体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乳头乳晕复合体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三阴性乳腺癌中AQP8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增殖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晓函 骆成玉 刘宝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2期2400-2404,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接受TNBC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7例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接受TNBC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7例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检测AQP8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B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67的表达,分析TNBC组织中VEGF、Ki-67的表达与AQP8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TNBC组织中AQP8表达显著增加。这种现象伴随着Ki-67和血管生成相关标志物VEGF的异常表达。此外,AQP8高表达与侵袭性临床病理因素、低总体存活时间(OS)和低无病生存时间(DFS)相关。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AQP8表达可能是TNBC患者低OS、DF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QP8高表达与TNBC患者的血管生成、增殖和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AQP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I-67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