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段一硕 饶军 +13 位作者 夏菁 马娜丫 蔺诗佳 李甫 唐书翰 周沙 曾韫璟 李炘檑 黄德智 李琼 刘帮洞 赵先兰 魏锦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募同期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elected/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MRM)检测其血清中能量相关代谢产物的差异,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能量代谢相关产物水平表达谱存在差异,其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6-磷酸葡萄糖水平升高(P<0.05),且患者血清中的柠檬酸和琥珀酸水平与疾病危险度分级(低危、中危、高危)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同时,苹果酸和柠檬酸水平与患者中期疗效评估结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或疾病稳定(SD)]呈明显负相关(P<0.05)。对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n=10),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亦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柠檬酸与琥珀酸的水平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中期疗效评估(CD/PR或SD)呈明显相关性(P<0.05);对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n=6),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而6-磷酸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琥珀酸水平分别与患者临床分期和危险度分级都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清代谢产物水平上共鉴定出5个差异代谢产物,其中琥珀酸、柠檬酸有希望成为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血清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血涂片染色操作方法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溱 刘帮洞 胥文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2423-2424,共2页
目的:了解血涂片染色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为检验科血涂片染色方法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9-10月,采用调查问卷方式统计了重庆市主城区共计28所医院检验科的血涂片染色情况。结果所有医院在染色前都用蜡笔在涂片两端画线;2... 目的:了解血涂片染色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为检验科血涂片染色方法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9-10月,采用调查问卷方式统计了重庆市主城区共计28所医院检验科的血涂片染色情况。结果所有医院在染色前都用蜡笔在涂片两端画线;21所医院采用瑞姬复合染色法,2所医院采用快速一步染色法,5所医院采用快速两步染色法;24所医院采用PBS 缓冲液,2所医院使用蒸馏水;20所医院所用缓冲液 pH 在6.4-6.8,1所采用 pH7.4;缓冲液与染液的比例有15所医院采用等比,1.0∶1.5和1∶2各3所;滴加缓冲液后12所医院用洗耳球、16所医院采用轻微晃动玻片的方法使之混匀。另外,调查显示部分操作人员对所用缓冲体系并不清楚。结论血涂片染色的方法各医院应在综合考虑成本、可操作性、疾病特点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并定期培训相关人员,规范操作,保证血涂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涂片 染色 操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