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品过敏原及其检测技术概述
1
作者 刘红 陈一瑜 +3 位作者 刘庆梅 张凌晶 曹敏杰 刘光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466,共13页
水产品因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水产品属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过敏食物,其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外来过敏原的污染,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明确水产... 水产品因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水产品属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过敏食物,其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外来过敏原的污染,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明确水产食品中的过敏原,并利用适当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监控,有利于预防水产食物过敏疾病的发生。本文概述水产食品中的主要过敏原,以及基于基因水平的核酸检测技术、蛋白水平的免疫检测技术及质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为丰富水产品过敏原及其检测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过敏原 核酸检测 免疫检测 质谱检测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影响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致敏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萌 姚有容 +6 位作者 张建华 李颖 孙兆敏 卓泽晟 桓霏 刘庆梅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8,共9页
甲壳类水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但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致敏原的存在是制约甲壳类水产食品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拉德反应广泛发生于水产品等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可影响食物的致敏性。本文首先对美拉... 甲壳类水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但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致敏原的存在是制约甲壳类水产食品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拉德反应广泛发生于水产品等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可影响食物的致敏性。本文首先对美拉德反应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同时,从结构和抗原表位的角度阐述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经美拉德反应处理后致敏性变化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美拉德反应用于甲壳类水产品致敏性控制与消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食物过敏 甲壳类水产品 致敏原 致敏原结构 抗原表位
下载PDF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系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庆梅 杨永仕 +2 位作者 刘艳 刘光明 孙劲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31-2637,共7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过敏原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研究均离不开合适的效应细胞系。本文针对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现有细胞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关注效应细胞系在过敏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过敏原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研究均离不开合适的效应细胞系。本文针对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现有细胞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关注效应细胞系在过敏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下载PDF
食药同源植物多糖调控肠道稳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焱 林泳峰 +4 位作者 刘文美 邹泽华 刘红 刘光明 刘庆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理论研究利用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及医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机体中肠道免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可通过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肠道炎症、预防肠道肿瘤等多种作用;论述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同源 植物多糖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肠道稳态
原文传递
茶多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焱 林泳峰 +3 位作者 刘文美 邹泽华 刘光明 刘庆梅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59,共13页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茶多糖的性质、推动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将有利于茶产业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十年茶多糖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茶多糖相关主题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茶多糖的性质、推动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将有利于茶产业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十年茶多糖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茶多糖相关主题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关键词的共现、突现、频次分析结果均表明茶多糖的抗氧化性是持续的研究热点,这也可能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当前,全球范围内茶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糖组成、溶解性、乳化性等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抗肿瘤、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方面。茶多糖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相关的机理解析仍不够深入;最新研究表明茶多糖能够影响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益生元潜力。另外,茶多糖相关产品的转化和开发尤为不足,研究者们未来可聚焦于利用茶多糖开发生物膜制品、药物递送产品及功能性食品等。总结茶多糖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方向,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及茶多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可视化分析 抗氧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蓝色食物”来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谷福蝶 周钰 +4 位作者 陈慧莹 刘文美 邹泽华 刘光明 刘庆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72-280,共9页
随着目前陆生资源的极度开发,水生资源多纬度的深入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海洋中各种动物和藻类可作为“蓝色食物”为全球32亿人提供营养。糖类物质是“蓝色食物”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组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生理... 随着目前陆生资源的极度开发,水生资源多纬度的深入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海洋中各种动物和藻类可作为“蓝色食物”为全球32亿人提供营养。糖类物质是“蓝色食物”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组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生理功能均与其免疫调节活性息息相关。因此,本文综述“蓝色食物”中多糖的类别、组成以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软体类海洋动物及海藻中的多糖对天然/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并重点关注促炎型多糖在抗肿瘤和免疫佐剂中的作用,以及抑炎型多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中的作用,旨在丰富对海洋多糖不同免疫作用的认知,并为基于“蓝色食物”中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的食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食物 海藻多糖 海洋动物多糖 免疫调节活性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伴少毛症两家系基因突变分析
7
作者 赵安琪 曹巧玉 +4 位作者 郑璐瑶 刘庆梅 李明 吴文育 赵敬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目的: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伴少毛患者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例中国汉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伴少毛家系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血样中DNA的基因突变,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Minigen... 目的:检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伴少毛患者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例中国汉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伴少毛家系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血样中DNA的基因突变,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Minigene验证剪切突变致病性。结果:先证者1的LIPH基因检测到c.742C>A(p.His248Asn)和c.982+12A>G的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2的LIPH基因检测到c.629-1_629delinsTT和c.686delAinsGTAGAACCCAACCTGGCT的复合杂合突变。一代测序验证显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LIPH c.982+12A>G和c.629-1_629delinsTT尚未报道过,Minigene验证发现,剪切突变c.982+12A>G会导致内含子滞留;剪切突变c.629-1_629delinsTT会导致外显子跳跃和外显子缺失。结论:本文报道了LIPH的两个新剪切突变,通过家系验证和Minigene验证了剪切突变的致病性,丰富了LIPH导致常染色体隐性羊毛状发伴少毛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 LIPH基因 剪切突变
下载PDF
镁铝水滑石对有机物吸附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庆梅 刘丹 +1 位作者 陶丽霞 王东梅 《环境科技》 2013年第5期6-9,共4页
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镁铝水滑石焙烧条件与吸附反应参数对有机物吸附性能的影响,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5 h为最佳焙烧条件;最适投加量为2 g,最佳反应时间为4 h,有机物... 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镁铝水滑石焙烧条件与吸附反应参数对有机物吸附性能的影响,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5 h为最佳焙烧条件;最适投加量为2 g,最佳反应时间为4 h,有机物吸附效果与阴离子浓度负相关;去除机理主要是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该研究可为利用镁铝水滑石作为吸附材料处理有机废水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水处理
下载PDF
硬皮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庆梅 楚海燕 +6 位作者 姜帅 鲁佳莹 朱兴宇 石祥广 吴文育 邹和建 王久存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z1期-,共5页
硬皮病是以皮肤及内脏器官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硬皮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治疗手段有限,效果欠佳.研究表明,血管病变、自身免疫反应和胶原沉积是导致硬皮病产生多系统损害的3大因素.
关键词 硬皮病 纤维化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大鼠膜联蛋白A_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0
作者 刘庆梅 怀娟 +2 位作者 张杨 姜虹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7-941,952,共6页
目的:克隆大鼠背根神经节膜联蛋白A2(annexin Ⅱ)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以RT-PCR法扩增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中膜联蛋白A2(annexin Ⅱ)的基因,构建pGMT-Anxa2克隆载体,以此为模板插入flag标签扩增Anxa2-flag序... 目的:克隆大鼠背根神经节膜联蛋白A2(annexin Ⅱ)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以RT-PCR法扩增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中膜联蛋白A2(annexin Ⅱ)的基因,构建pGMT-Anxa2克隆载体,以此为模板插入flag标签扩增Anxa2-flag序列,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获得表达载体pcDNA3.1(+)-Anxa2-flag。以PCR、双酶切及序列测定法鉴定该质粒。以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转染到HEK293细胞中,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nnexin Ⅱ蛋白表达及细胞内定位。结果:PCR扩增Anxa2-flag片段大小与预期相同。通过PCR、HindⅢ和Not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出了含大鼠annexin 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的检测表明大鼠annexin Ⅱ基因稳定表达,并可在胞膜和胞质中广泛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Anxa2-flag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表达蛋白,为研究annexin Ⅱ调控DRG伤害性感受传导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膜联蛋白A2 真核表达载体 WESTERN印迹 免疫荧光
下载PDF
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庆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将其中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将其中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REG组),将其中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OBG组)。比较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与REG组患者相比,OBG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均更高,P <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调脂、抗心绞痛、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对其进行治疗可改善其心律失常的症状,降低其心绞痛发作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老年患者
下载PDF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庆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回顾性分析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率和血压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回顾性分析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率和血压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93.3%,对照组总疗效率76.7%,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中,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临床应用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高血压指征且不会对糖尿病诊疗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采气厂生产作业活动风险分级防控的落地与应用
13
作者 刘庆梅 孙晓丽 +2 位作者 李文明 王家华 孙超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18-21,I0002,共5页
以某采气厂天然气处理站为例,从操作单元、工艺流程、设备为主线,按照操作项目—操作任务—操作步骤3个层次开展生产作业活动梳理,运用正向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开展危害因素识别,结合采气工艺特点分析形成采气厂事故后果示例表,并根据风险... 以某采气厂天然气处理站为例,从操作单元、工艺流程、设备为主线,按照操作项目—操作任务—操作步骤3个层次开展生产作业活动梳理,运用正向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开展危害因素识别,结合采气工艺特点分析形成采气厂事故后果示例表,并根据风险等级确定防控层级,实现分析结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合理性,落实风险分级、责任分级。同时,探讨分析结果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明确应用方式,突破应用壁垒,有效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开采 生产作业活动 风险分级防控 流程和方法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的研制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伍晓林 张国印 +2 位作者 刘庆梅 陈广宇 吴军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介绍了以大庆原油馏分油为原料 ,采用液相氧化法生产石油羧酸盐的合成工艺。根据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协同效应 ,研究了两种国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配体系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 介绍了以大庆原油馏分油为原料 ,采用液相氧化法生产石油羧酸盐的合成工艺。根据石油羧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协同效应 ,研究了两种国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配体系能与大庆原油形成 10 -3 mN/m以下的超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2 0 % (OOIP)左右。该项成果的应用可使三元复合驱成本降低 30 %以上。该项研究实现了配方的中试国产化 ,为在大庆油田大面积推广三元复合驱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石油羧酸盐 液相氧化 烷基苯 磺酸盐 复配体系 界面性能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复配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国印 刘庆梅 +4 位作者 李凌云 王海峰 杨勇 单存龙 伍晓林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表面活性剂是制约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数量级、在岩石上吸附量小、与电解质和聚合物配伍性好、热稳定性和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是高效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 表面活性剂是制约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数量级、在岩石上吸附量小、与电解质和聚合物配伍性好、热稳定性和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是高效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可提高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性能和对不同油水条件的适应性,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成本,提高复合驱的经济性。表面活性剂复配时应注意: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易与带负电的油层和聚丙烯酰胺等聚合物发生电中和作用,而造成吸附损失和沉淀损失,因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使用应慎重;②避免复配体系中各表面活性剂在应用中出现色谱分离;③同类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小,但可弥补单一表面活性剂性能的不足。适合弱碱和无碱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未来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的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表面活性剂 复配 协同效应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盐的改性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颖华 徐艳姝 +2 位作者 王海峰 杨勇 刘庆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1,共2页
介绍了以造纸废液中的碱木素为原料,通过缩合、磺化等反应过程,合成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大大改善了木质素磺酸盐的表面及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盐能与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该复合体系在较... 介绍了以造纸废液中的碱木素为原料,通过缩合、磺化等反应过程,合成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大大改善了木质素磺酸盐的表面及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盐能与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该复合体系在较宽的活性剂、碱浓度范围内能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达10-3mN/m数量级,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15%(OOIP)以上,可节约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成本30%以上,为表面活性剂的国产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改性 木质素磺酸盐 复合体系 配方
下载PDF
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东梅 刘丹 +2 位作者 龚正君 陶丽霞 刘庆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423-5426,共4页
采用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筛选了絮凝剂,确定了吸附段的最佳运行参数,考察了不同工段的处理效果,并确定了最优方案。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对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TOC的去... 采用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筛选了絮凝剂,确定了吸附段的最佳运行参数,考察了不同工段的处理效果,并确定了最优方案。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絮凝-吸附法对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TOC的去除率为95.9%,UV254的去除率为97.1%,色度的去除率为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 吸附 垃圾渗滤液 反渗透浓缩液
下载PDF
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永强 楚海燕 +7 位作者 滕礼 吴文育 刘庆梅 伍婷 马彦云 邹和建 王久存 郭刚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05-708,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气管灌注诱导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在不同时期分子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30只为正常对照组,30只以博莱霉素2.5 mg/kg单次气管灌注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模型组),以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基...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气管灌注诱导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在不同时期分子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30只为正常对照组,30只以博莱霉素2.5 mg/kg单次气管灌注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模型组),以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基因表达水平为指标,判断模型小鼠肺纤维化发展阶段。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小鼠肺部有不同程度的肺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大量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灌注博莱霉素1~2周,小鼠肺组织白介素(IL)-4、IL-13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3~5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胶原基因Colla2、Cola1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组织病理学改变一致。结论博莱霉素2.5 mg/kg单次气管灌注可成功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博莱霉素灌注早期以肺部炎性浸润为主,第3周时肺纤维化达到高峰,第5周开始纤维化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动物模型 博莱霉素 纤维化期 小鼠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测定技术无创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海鹏 朱金如 +5 位作者 李树军 李玮 苏立伟 邱立成 董继红 刘庆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11-711,共1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测定技术 无创化 研究 周围静脉压 无创测定 腕背静脉压
下载PDF
考虑蒸汽相变的注过热蒸汽井筒压降和热损失计算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师耀利 杜殿发 +2 位作者 刘庆梅 陈如鹤 王世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3-726,共4页
基于井筒流体的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井筒和地层的能量守恒方程,考虑过热蒸汽相变的影响,建立非等温过热蒸汽单相流转变为湿蒸汽气液两相流的压降和热损失计算模型,用于描述注过热蒸汽井井筒内流体的水动力现象和热传递规律,对比注过热... 基于井筒流体的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井筒和地层的能量守恒方程,考虑过热蒸汽相变的影响,建立非等温过热蒸汽单相流转变为湿蒸汽气液两相流的压降和热损失计算模型,用于描述注过热蒸汽井井筒内流体的水动力现象和热传递规律,对比注过热蒸汽和湿蒸汽的井筒沿程水力热力参数,同时对影响井底蒸汽热力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注过热蒸汽的井筒压降、温降均大于湿蒸汽,但干度变化不大,使得有更多热量传至井底;提高井口过热度有利于增加井底蒸汽干度;注入压力越大,井底蒸汽干度反而会降低;随着注汽速度的增加,井底蒸汽压力和热损失率逐渐减小,温度和干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过热蒸汽 蒸汽相变 井筒热损失 压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