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棒材倍尺钢上冷床工艺过程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庆禄 杨金 王会凤 《河北冶金》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对连轧棒材生产线中倍尺钢上冷床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要实现倍尺钢顺利上冷床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指出了实际应用时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倍尺钢 上冷床 连轧棒材
下载PDF
棒材轧机轧辊的选择及高速钢复合轧辊的应用
2
作者 刘庆禄 李正元 《轧钢》 2008年第2期53-55,共3页
针对棒材轧机的品种和工艺特点,分析了各机组、各架次对轧辊性能的不同要求,介绍了高速钢复合轧辊在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棒材生产线上的应用效果,以及使用和加工高速钢轧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棒材轧机 轧辊 高速钢复合轧辊 应用
下载PDF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庆禄 林波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纳米技术是一种具有深刻理论研究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通过概述纳米技术的内涵和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综述近几年纳米技术与材料在废水化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如光催化纳米材料、纳滤膜等可用于处理有机或无机废水,较传... 纳米技术是一种具有深刻理论研究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通过概述纳米技术的内涵和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综述近几年纳米技术与材料在废水化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如光催化纳米材料、纳滤膜等可用于处理有机或无机废水,较传统的水处理技术有较大的突破,并指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认为该领域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纳滤膜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军 李正仪 +7 位作者 李永宏 富昭 鱼博浪 丁晖 吴兰琴 邵莹 刘庆禄 张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定点分辨选择序列行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与常规MRI及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结...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定点分辨选择序列行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与常规MRI及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中,常规磁共振成像病变区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者9例,未见明显异常者7例;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病变区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16例;磁共振波谱表现为NAA峰和NAA/Cr比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波谱在1.33 ppm处可见倒置的乳酸(Lac)双峰16例。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明显高于常规MRI,可监测脑梗死的进展,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急性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MRI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军 刘宏亮 +4 位作者 刘进 富昭 邵莹 刘庆禄 鱼博浪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磁共振成像 ( MRI)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PHILIPS公司 Gyroscan Intera 1 .5 T磁共振成像系统 ,对 6例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并对其 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 目的 探讨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磁共振成像 ( MRI)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PHILIPS公司 Gyroscan Intera 1 .5 T磁共振成像系统 ,对 6例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并对其 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氟骨症并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 ,其中脊髓受压胸段 2例、胸腰段 3例、腰段硬膜囊受压 1例 ,受压的脊髓灶状变性 1例 ,脊柱椎骨信号强度减低 5例 ,后纵韧带增厚 3例 ,黄韧带增厚 5例 ,前纵韧带增厚 4例 ,椎间关节膨大 3例 ,椎间盘突出 2例、膨出 2例。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脊髓的受压和变性 ,对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骨症性椎管狭窄 MRI 影像学诊断 骨质硬化 高氟环境
下载PDF
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军 张明 +4 位作者 鱼博浪 邵莹 刘庆禄 王泽忠 孙新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9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RI-DWI),并与常规MRI结果比较,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9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RI-DWI),并与常规MRI结果比较,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5岁。结果:19例患者中,MRI-DWI在发病6 h以内提示急性脑梗死者17例,DWI和常规MRI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5.88%,其特异性均为100%,2例排除了脑梗死。结论: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对6 h以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明显高于常规MRI,并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 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犬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佑民 邱曙东 +3 位作者 薛超 王玮 杨广夫 刘庆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满足肺间质性病变影像学基础研究的需要,我们用(1)Co ̄(60)照射法,(2)静脉内注射乎阳霉索法,(3)Co(60)照射和静脉内注射平阳霉素法,在21只犬中复制了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60d后处死全部动物。病... 为了满足肺间质性病变影像学基础研究的需要,我们用(1)Co ̄(60)照射法,(2)静脉内注射乎阳霉索法,(3)Co(60)照射和静脉内注射平阳霉素法,在21只犬中复制了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60d后处死全部动物。病理学表现:(1)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间隔充血、水肿、细胞浸润和肺泡内的浆液性渗出。(2)肺泡内浆细胞堆积,肺泡皆破坏和塌陷,以及纤维组织增生。(3)支气管血管壁水肿、疏松、浆液性渗出,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血管间质旁组织也有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4)中央支气管和小动脉充血、水肿、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肺内羟脯氨酸含量增加(P<0.0001),在三种方法之中,第三种方法最好。这种动物模型可应用于CT、HRCT、DSA和MRI等影像学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解放军三十五医院放射科2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获得病理学标本,在实验30d时各组均处死一只犬。实验60d处死全部动物。用改良Heit1man氏膨胀固定法作充气固定肺标本,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大切片制成20~30m。小切片制成4~6m。经HE染色和VanGieson氏胶原染色。3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实验60d处死犬后取肺组织前、中、背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肺间质 纤维组织增生 性病 动物模型 静脉内注射 炎细胞浸润 充血 病变 酸含量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潘文倩 尹益民 +2 位作者 艾红 于良 刘庆禄 《陕西肿瘤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 比较超声 ,CT ,PTC和ERCP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74例胆囊癌病人术前分别进行了超声 ,CT ,PTC和ERCP检查 ,对这些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超声 ,CT和ERCP对胆囊癌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 80 .3 % ,88.5 5和 2... 目的 比较超声 ,CT ,PTC和ERCP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74例胆囊癌病人术前分别进行了超声 ,CT ,PTC和ERCP检查 ,对这些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超声 ,CT和ERCP对胆囊癌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 80 .3 % ,88.5 5和 2 5 % .7例直径 >3cm的胆囊癌中有 6例CDFI阳性。 4例伴有黄疸的病人行PTC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PTBD减黄。结论 超声是诊断胆囊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DFI在确定胆囊恶性肿瘤时很有帮助。疑似胆囊癌或有转移和进行临床分期时 ,CT较超声更有用。胆囊癌伴有黄疸的病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癌 诊断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再结晶软化程度对热轧力能的影响及定量化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滨 刘新生 +3 位作者 张贵杰 武学泽 王彦生 刘庆禄 《上海金属》 CAS 2003年第1期22-26,共5页
根据棒材热连轧中因再结晶软化不充分所致的残留应变对轧制负荷的影响 ,对 2 0MnSi钢静态再结晶实验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该模型给出的数据与棒材热连轧时中、精轧阶段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规律符合得较好。作为将理论与实验研究应用于生... 根据棒材热连轧中因再结晶软化不充分所致的残留应变对轧制负荷的影响 ,对 2 0MnSi钢静态再结晶实验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该模型给出的数据与棒材热连轧时中、精轧阶段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规律符合得较好。作为将理论与实验研究应用于生产现场的尝试 ,一方面利用该模型得到的再结晶软化程度来修正轧制负荷的预报结果使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也为在生产实际中控制与预报该钢种连轧棒材的组织与性能提供了静态再结晶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程度 定量化计算 棒材热连轧 再结晶模型 力能预报
下载PDF
螺纹钢筋穿水冷却时的对流换热系数模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国滨 盛艳 +3 位作者 魏明军 武学泽 王彦生 刘庆禄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2-37,共6页
针对我国近年来引进的棒材连轧生产线普遍采用的环状喷嘴冷却器 ,经实测得到了螺纹钢筋在穿水冷却过程中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 ,并据此对钢筋轧后穿水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预报。经在唐钢棒材厂的试验表明 ,温度的计... 针对我国近年来引进的棒材连轧生产线普遍采用的环状喷嘴冷却器 ,经实测得到了螺纹钢筋在穿水冷却过程中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 ,并据此对钢筋轧后穿水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预报。经在唐钢棒材厂的试验表明 ,温度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较好 ,从而为钢筋组织性能的控制及高强钢筋的开发提供了强制对流换热系数的实用而可靠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水冷却 对流换热系数 螺纹钢筋 控制冷却 计算模型 连续轧制
下载PDF
Φ6.5 mm 65号硬线盘条控制冷却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文成 刘庆禄 李敬涛 《山西冶金》 CAS 2011年第3期33-34,共2页
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对Φ6.5 mm的65号硬线盘条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吐丝后盘条以大于1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00℃,然后在索氏体区等温冷却时,金相组织中索氏体化率高。从而确定了Φ6.5 mm的65号硬线盘条的控制冷却工艺,并以此指导... 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对Φ6.5 mm的65号硬线盘条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吐丝后盘条以大于1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00℃,然后在索氏体区等温冷却时,金相组织中索氏体化率高。从而确定了Φ6.5 mm的65号硬线盘条的控制冷却工艺,并以此指导Φ6.5 mm65号硬线盘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冷却 65号硬线 冷却速率 索氏体
下载PDF
螺纹钢筋控冷时传热行为的有限元解析与仿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国滨 梁志芳 +3 位作者 魏明军 武学泽 王彦生 刘庆禄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2-27,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螺纹钢筋轧后控冷时的传热行为进行了数学解析 ,并在ANSYS有限元软件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编程 ,对钢筋在控冷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所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较好 。
关键词 螺纹钢筋 控制冷却 有限元 解析 仿真 温度场 传热 组织性能 热轧
下载PDF
肺间质性病变肺血管损害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佑民 王玮 +4 位作者 刘继汉 杨广夫 鱼博浪 杨健 刘庆禄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8年第6期248-250,共3页
目的: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探讨在肺间质性病变中肺血管报害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进行HRCT、MRI、DSA肺动脉造影检查和妥拉苏林试验,并和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HRCT... 目的: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探讨在肺间质性病变中肺血管报害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进行HRCT、MRI、DSA肺动脉造影检查和妥拉苏林试验,并和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HRCT表现有肺小叶间隔样结构增厚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僵直、走行不规则等。MRI表现为肺血管走行、分布不自然,周围有信号异常。DSA肺动脉造影表现为肺血管纤细、缺失和呈残根状,妥拉苏林试验提示肺动脉对药物反应的顺应性降低。组织病理学表现肺血管管壁和鞘膜下结缔组织水肿、疏松、结缔组织增生和血管管腔狭窄和闭塞。结论:几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都能发现肺间质性病变所引起的肺血管的异常,但应用HRCT观察肺血管的损害、动态监测肺血管病变和肺内病变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病变 肺血管损伤 CT NMR 成像 DSA
下载PDF
应用Internet网进行医学影像学异地会诊
14
作者 梁星原 孙新建 +3 位作者 戴波 丁辉 郭建新 刘庆禄 《医学视听教育》 1998年第2期97-100,共4页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网(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在国际和国内已经风行起来,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利用Internet网为医学影像学科服务,是摆在医学影像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就通过In...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网(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在国际和国内已经风行起来,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利用Internet网为医学影像学科服务,是摆在医学影像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就通过Internet网进行医学影像的异地会诊应用技术做一介绍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医学影像工作 异地会诊 应用
下载PDF
多属性决策中方案属性权重计算的相对熵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亚军 吴浩 刘庆禄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2年第5期18-20,共3页
构建了多属性决策中方案属性权重计算的相对熵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和步骤,并对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专家群体对方案属性重要性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可以求得最能够让每一个专家都满意的方案属性权... 构建了多属性决策中方案属性权重计算的相对熵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和步骤,并对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专家群体对方案属性重要性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可以求得最能够让每一个专家都满意的方案属性权重,即最合理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 决策 权重
下载PDF
肺间质性病变HRCT早期表现及其演变过程与病理对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佑民 王玮 +5 位作者 邱曙东 刘继汉 杨健 杨广夫 鱼博浪 刘庆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5,共5页
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早期HRCT征象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和病理学对照。发现在异常影像中,出现最早的是肺小叶间隔增厚、小叶核增粗、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其次为小叶间隔模糊、支气管血管束边缘模糊、毛玻璃样改变、CT... 应用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其早期HRCT征象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和病理学对照。发现在异常影像中,出现最早的是肺小叶间隔增厚、小叶核增粗、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其次为小叶间隔模糊、支气管血管束边缘模糊、毛玻璃样改变、CT值增高、实变和胸膜增厚等。作者认为在肺间质性病变的不同时期HRCT表现的病理基础依次是肺间质内的充血、水肿、渗出、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病变 高分辨CT 病理学 演变
全文增补中
“菲迪克”是“魔鬼”还是“天使”?——京津塘高速公路纪实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雪 刘庆禄 《中国外资》 1995年第2期8-9,共2页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有一条彩带把京津冀两市一省紧紧地系在一起,这就是被称作中国公路史上的经典之作——京津塘高速公路。 这条西起京都,跨跃津门,东抵渤海的通衢大道,是我国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高速公路。它按照国际标准设...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有一条彩带把京津冀两市一省紧紧地系在一起,这就是被称作中国公路史上的经典之作——京津塘高速公路。 这条西起京都,跨跃津门,东抵渤海的通衢大道,是我国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高速公路。它按照国际标准设计,采用适合我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塘高速公路 菲迪克条款 世界银行贷款 监理工程师 魔鬼 承包商 华北平原 标准设计 土木工程师学会 水泥级配碎石
下载PDF
弥漫性肺间质病变肺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病理研究
18
作者 王玮 郭佑民 +3 位作者 刘继汉 扬广夫 鱼搏浪 刘庆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9-101,共3页
作者利用肺间质性病变动物模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妥拉苏林实验并与病理对照研究。发现DSA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分支减少、纤细、僵直(P<0.001);妥拉苏林实验肺动脉弹性减低,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P<0.... 作者利用肺间质性病变动物模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妥拉苏林实验并与病理对照研究。发现DSA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分支减少、纤细、僵直(P<0.001);妥拉苏林实验肺动脉弹性减低,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P<0.001);病理学检查肺小动脉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轻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部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证实了弥漫性肺间质病变早期即可出现肺血管的损害,而早期发现肺血管的损害对于该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间质性病变 弥漫性 血管造影 DSA 病理
下载PDF
教师的非语言符号系统传播
19
作者 邢维静 刘庆禄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0-21,共2页
传播学指出,人们传递信息通常是通过两个系统进行的,一个是语言符号系统,一个是非语言符号系统。所谓语言符号系统是指以口头或书面语言为符号来传递信息的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以人的动作、表情、服饰等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实... 传播学指出,人们传递信息通常是通过两个系统进行的,一个是语言符号系统,一个是非语言符号系统。所谓语言符号系统是指以口头或书面语言为符号来传递信息的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以人的动作、表情、服饰等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实践证明,语言符号系统代替不了非语言符号系统,后者在传播中与前者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以学生为受众的独特的信息传播过程,它把教师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 信息传播过程 书面语言 实践证明 形体语言 类语言 传者 传播角度 信息载体
下载PDF
肺间质性病变中肺血管损害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观察
20
作者 郭佑民 邱曙东 +3 位作者 王玮 杨广夫 刘继汉 刘庆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6-78,共3页
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肺血管损害的情况进行了MRI和病理学的对照研究。发现在肺间质病变中,MRI表现为T1WI肺血管走行僵直,边缘模糊不清,呈中等稍低的信号阴影。T2WI肺血管周围有边缘不清、模糊的中等偏高信号阴影。其病理... 通过肺间质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对肺血管损害的情况进行了MRI和病理学的对照研究。发现在肺间质病变中,MRI表现为T1WI肺血管走行僵直,边缘模糊不清,呈中等稍低的信号阴影。T2WI肺血管周围有边缘不清、模糊的中等偏高信号阴影。其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肺血管壁结构疏松、水肿,有少许纤维组织增生。肺血管周围的肺间质充血、水肿。肺泡内充满了浆液性渗出,炎细胞浸润。作者认为MRI检查对于相对早期的肺间质性病变中,有关肺血管损害或肺实质损害的观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性病变 肺血管损害 NMR 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