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后遗症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特征及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1
作者 陈亚萍 刘廷琼 +3 位作者 李渝 但思宇 蒋国会 岳文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遗症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特征,分析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5例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77例为对照组。应用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技术(Angio PLUS)检测两组CRA血流参数,包括...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遗症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特征,分析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5例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77例为对照组。应用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技术(Angio PLUS)检测两组CRA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CRA各血流参数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病例组患者认知功能并据此将发生VCI的患者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者和血管性痴呆(VaD)者。比较病例组中MCI者与VaD者、对照组中有无脑梗死因素者、病例组脑梗死患侧与健侧各CRA血流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CRA血流参数与是否发生VCI、VCI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糖尿病、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异常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BMI异常均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ngio PLUS检查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PSV、EDV、RI、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中VaD者EDV较MCI者减小,RI、PI均较MCI者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中有无脑梗死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BMI异常)者各CRA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脑梗死患侧与健侧各CRA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PSV、EDV与是否发生VCI均呈负相关(r=-0.237、-0.477,均P<0.01),RI、PI与是否发生VCI均呈正相关(r=0.459、0.450,均P<0.01);EDV与VCI程度呈负相关(r=-0.240,P=0.020),RI、PI与VCI程度均呈正相关(r=0.213、0.209,均P<0.01)。结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的CRA血流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且其与VCI发生相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脑梗死 视网膜中央动脉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育丽 刘廷琼 《医疗装备》 2016年第9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价值,为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超声检查和诊断,比较腹部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价值,为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超声检查和诊断,比较腹部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单纯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差异。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符合率为91.71%;单纯腹部超声诊断单纯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52%和46.15%,联合阴道超声可将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3.87%和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准确率高,而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能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子宫肌瘤 诊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及超声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廷琼 刘育丽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6年第2期45-46,共2页
回顾性分析185例T_2DM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5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分别设为良性组和阴性组。卡方检验初步筛选T_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185例T_2DM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5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分别设为良性组和阴性组。卡方检验初步筛选T_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185例T_2DM患者超声检查结果阳性112例,阳性率为60.54%,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窦部,超声表现为强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高血压,有高脂血症T_2DM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无高血压,无高脂血症T_2D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109、1.252、2.146。结论 T_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窦部,对于高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高危人群临床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