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道内源治理与水力冲挖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任广欣 林钊 +4 位作者 李良 赵健 刘建石 鲁哲 任文韬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研究河道内源污染治理方式,对河道防洪标准和水质产出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污染河道清淤范围和施工方法。分析了潮水水位和河道行洪能力,圈定了清淤范围和纵向清淤深度。分析内源污染污染物负荷和底泥物化性质,确定河道清淤厚度及泥浆处... 为研究河道内源污染治理方式,对河道防洪标准和水质产出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污染河道清淤范围和施工方法。分析了潮水水位和河道行洪能力,圈定了清淤范围和纵向清淤深度。分析内源污染污染物负荷和底泥物化性质,确定河道清淤厚度及泥浆处理要求。为实现河道环保清淤施工,采用水力冲挖排干清淤施工方法,实现目标污染物的有效去除,降低了河道清淤方量。通过控制多级泵送系统传输压力,实现了长距离、高陡坡泥浆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治理 感潮河段 水力冲挖 河道清淤 压力控制
下载PDF
大型保障性住区的空间选址的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建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104,132,共8页
随着城镇化建设及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国各城市正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区建设。但由于原有的城市空间资源或已被开发殆尽,导致全国很多城市的发展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通过新城(新区)的建设所带来的新的城市空间,这一举... 随着城镇化建设及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国各城市正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区建设。但由于原有的城市空间资源或已被开发殆尽,导致全国很多城市的发展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通过新城(新区)的建设所带来的新的城市空间,这一举措正好打破了城市发展的瓶颈。文章通过对国内过往已建设保障房项目空间布局传统做法的研究,分析了城市社会空间选址合理性对保障房居民及社会的影响,并结合对南京地区过往建设保障性住区项目入住居民的问卷数据分析,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及居住分异理论对现存问题进行反思。强调了城市新城的空间布局应着力处理好"三个平衡",即:人口和配套设施的平衡、居住和就业的平衡、个体和城市生活关系的平衡。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从空间布局的平衡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空间选址的优化方式,即: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住区模式;鼓励适度混合居住,推行各种类型的配建方式;结合新区开发的整体规划等方式,以期有效优化大型保障性住区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区 居住分异 空间选址
下载PDF
装配式钢结构管廊与钢筋混凝土管廊比较研究
3
作者 刘建石 王俊平 +2 位作者 刘小艳 夏春水 寇方正 《江苏建材》 2023年第1期47-48,共2页
当前,中国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基本上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有着应用广泛、标准体系成熟、寿命长等较为明显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造价高、工期长、易渗漏、砂石料的大量使用影响生态环保、施工污染、对基础要求高、对地质状况敏感等... 当前,中国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基本上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有着应用广泛、标准体系成熟、寿命长等较为明显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造价高、工期长、易渗漏、砂石料的大量使用影响生态环保、施工污染、对基础要求高、对地质状况敏感等缺点。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存在的问题,装配式钢制管廊在国内逐步开始兴起,研究并推广装配式钢制管廊施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钢筋混凝土管廊 装配式钢制管廊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思路及实践——以南京丁家庄二期A28地块为例
4
作者 刘建石 王俊平 +1 位作者 沈志明 武文娟 《住宅与房地产》 2023年第2期9-14,共6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建筑业开启了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保障性住房是面向特定的居住群体的,推进绿色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将“碳中和”理念贯彻到保障性住...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建筑业开启了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保障性住房是面向特定的居住群体的,推进绿色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将“碳中和”理念贯彻到保障性住房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从功能布局、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装配式建造、海绵城市建设、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结合丁家庄A28地块的实践进行保障性住房社区绿色低碳的建设研究,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技术体系,为低碳保障性住房社区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低碳 保障性住房社区 规划设计
下载PDF
绿色保障性住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刚 路宏伟 +12 位作者 刘建石 许锦峰 龚红卫 陈振乾 王登云 吴志敏 董文俊 沈志明 吴德敏 李振全 王俊平 韦佳 管超 《建设科技》 2021年第13期87-91,共5页
传统保障性住房受选址、用地范围、容积率等条件的限制,居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遇到出行不便,公共设施配套滞后,居住密度高、室外环境差,室内无法保证日照、通风及噪声环境无法保证等问题。保障性住房社会需求量在日益提高,入住居民... 传统保障性住房受选址、用地范围、容积率等条件的限制,居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遇到出行不便,公共设施配套滞后,居住密度高、室外环境差,室内无法保证日照、通风及噪声环境无法保证等问题。保障性住房社会需求量在日益提高,入住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项目组结合绿色保障性住房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发展方面的建设需求,开展了系列研究和示范实践。通过提高保障房建筑部品效能、优化场地规划方案,创新建筑设计方法,探索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从而提高传统保障性住房的舒适度,降低日常居住能源消耗量,改善低收入人群居住条件,助推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保障房 场地规划 建筑设计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配置 可再生能源应用
下载PDF
新常态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石 《群众》 2015年第10期51-52,共2页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针对这种特性,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兼顾统筹,与过去相比要求更高、标准更高、难度...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针对这种特性,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兼顾统筹,与过去相比要求更高、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作为中国梦之一的安居梦,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更需要适应这一新常态。笔者试以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统筹建设四大片区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实践为例,谈谈新常态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房 阵痛期 刺激政策 增长速度 中国梦 经济发展 商品房建设 商品房住宅 拆迁安置房 商品房市场
下载PDF
新常态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7
作者 刘建石 《住宅产业》 2015年第10期1-1,共1页
新常态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过往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实现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推行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相结合模式。
关键词 单元划分 低收入人群 中高收入 保障房 住宅产业化 商品房住宅 标准化设计 公共配套设施 土地出让 前期策划
下载PDF
南京市绿色保障房代表案例——花岗幸福城 被引量:1
8
作者 毛龙泉 刘建石 杨丹萍 《建设科技》 2014年第20期67-71,共5页
本文以南京花岗幸福城为南京市绿色保障房代表性案例,分别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幸福城中二星级绿色建筑所采取的绿色技术措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作了经济性分析,为南京市绿色保障房的发展提供... 本文以南京花岗幸福城为南京市绿色保障房代表性案例,分别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幸福城中二星级绿色建筑所采取的绿色技术措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作了经济性分析,为南京市绿色保障房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房 绿色建筑 绿色措施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南京丁家庄二期A28地块保障性住房科技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韦佳 汪杰 +2 位作者 刘建石 苏宪新 李敏 《江苏建筑》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介绍了南京丁家庄二期A28地块保障性住房项目,项目以高品质宜居、高质量建造为目标,贯彻新时期国家"低碳""绿色""宜居"理念,以科技创新促进设计品质和工程质量提升,系统性地开展了基于工业化建造理... 文章介绍了南京丁家庄二期A28地块保障性住房项目,项目以高品质宜居、高质量建造为目标,贯彻新时期国家"低碳""绿色""宜居"理念,以科技创新促进设计品质和工程质量提升,系统性地开展了基于工业化建造理念的保障性住房建筑设计、高效施工、装配化装修等成套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形成了4大类21项创新技术体系,采用了具有江苏特色和引领保障房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性能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建造 装配式建筑 装配化装修
下载PDF
大空隙透水铺装基层碎石抗压碎性能的试验和计算
10
作者 徐钰鹏 刘建石 +4 位作者 何会新 王强 夏邵君 兰小磊 耿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9-736,共8页
为满足高渗透性透水铺装基层的应用需求,设计了3种大空隙率的碎石与砂石基层连续级配以及3种不同单粒级级配,试验测试了不同级配集料的压碎值,分析了相应的影响机理和压碎前后的粒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饱水后压碎值的升高幅度与细... 为满足高渗透性透水铺装基层的应用需求,设计了3种大空隙率的碎石与砂石基层连续级配以及3种不同单粒级级配,试验测试了不同级配集料的压碎值,分析了相应的影响机理和压碎前后的粒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饱水后压碎值的升高幅度与细集料含量成正相关;混掺7.1%的砂可提高碎石的抗压碎能力;大粒径碎石对压碎值的减小效果随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提出了压碎值的临界粒径理论及其推论,发现将9.5 mm以上粒径含量控制在59.6%以上,最大粒径控制在19~26.5 mm,可有效改善大空隙碎石的压碎值;提出了压碎值的分界粒径假设、等价粒径含量折减转化概念以及系列压碎值计算模型,57个算例的平均误差小于2.4%,该模型可进一步用于具有无单一粒径特征的连续级配、间断级配和单粒级级配且最小粒径不小于2.36 mm的不同材料大空隙碎石的压碎值估算,显著提高了透水铺装道路基层大空隙碎石级配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级配碎石 压碎值 路面基层 计算模型
下载PDF
透水场道基层大空隙级配碎石的物理性能研究
11
作者 耿飞 徐钰鹏 +3 位作者 刘建石 兰小磊 张延龙 韩天宇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11期47-51,共5页
为满足高渗透性透水场道基层的应用需求,设计了25%、30%、35%三种空隙率的碎石与砂石基层连续级配,以及2.36~9.5 mm、9.5~26.5 mm、26.5~37.5 mm三种单粒级级配,测试了不同级配集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并计算其松铺系数与空隙率,分析... 为满足高渗透性透水场道基层的应用需求,设计了25%、30%、35%三种空隙率的碎石与砂石基层连续级配,以及2.36~9.5 mm、9.5~26.5 mm、26.5~37.5 mm三种单粒级级配,测试了不同级配集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并计算其松铺系数与空隙率,分析了级配对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松铺系数随9.5 mm以下颗粒含量及砂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小粒径碎石间的级配效果优于大粒径;碎石的空隙率主要取决于级配。建议将9.5 mm以下颗粒含量控制在35%左右,并添加不超过18%的砂,以改善压实效果与力学结构;以泰波公式设计25%、30%空隙率的碎石级配,建议泰波指数n分别取1.009、1.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透水场道 级配碎石 密度 松铺系数 空隙率
下载PDF
南京市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践
12
作者 毛龙泉 刘建石 《建设科技》 2014年第20期24-27,共4页
我国的保障房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创建绿色建筑也是应有之义。本文从保障房自身特色和社会发展需要,探讨了发展绿色保障房的必要性,并总结介绍了南京市绿色保障房的建设现状和部分关键性绿色建筑措施。最后,针对南京绿色保障房建设还存... 我国的保障房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创建绿色建筑也是应有之义。本文从保障房自身特色和社会发展需要,探讨了发展绿色保障房的必要性,并总结介绍了南京市绿色保障房的建设现状和部分关键性绿色建筑措施。最后,针对南京绿色保障房建设还存在的阻碍,给出了推进南京绿色保障房建筑发展的具体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房 绿色建筑 建设现状 推进措施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本的节省空间研究——基于购买者意愿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华兴 刘建石 +2 位作者 虞华 郑羽 黄有亮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使得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能够买得起房,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出现了以牺牲影响到居住安全性的工程部品质量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等问题。南京市某老旧小区居民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严格执行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前提下,... 为使得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能够买得起房,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出现了以牺牲影响到居住安全性的工程部品质量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等问题。南京市某老旧小区居民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严格执行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前提下,按购买者的意愿适当降低非强制性条文约束的建设标准水平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可获得较大的建设成本节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建设成本 节省空间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