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科改革为例
1
作者 王传增 王翠萍 +3 位作者 焦其庆 赵海军 韩宗福 刘开昌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必须走创新引领、改革驱动的发展之路。文章在分析了学科建设对农业科研院所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的学科改革为例,客观分析了其学科发展现状,阐述了学科改革的实践探索与主要创新,...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必须走创新引领、改革驱动的发展之路。文章在分析了学科建设对农业科研院所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的学科改革为例,客观分析了其学科发展现状,阐述了学科改革的实践探索与主要创新,并提出了今后深化学科改革的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乡村振兴 学科建设 改革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佳 王义 +9 位作者 肖蓉 李亮 王悦 张慧 李宗新 钱欣 王良 苏玉晓 高英波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明确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本试验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材料,设常规灌溉施肥(FP)、喷灌+种肥同播(SN)、喷灌+水肥一体化(SF100%)、喷灌+水肥一体化+减氮20%(SF80%)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灌... 为明确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本试验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材料,设常规灌溉施肥(FP)、喷灌+种肥同播(SN)、喷灌+水肥一体化(SF100%)、喷灌+水肥一体化+减氮20%(SF80%)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灌溉施肥方式及品种和灌溉施肥互作效应显著影响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速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SF80%处理下两年平均产量、水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均最高。与FP、SN和SF100%处理相比,SF80%处理下DH605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4.55%、7.66%和2.26%,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23.73%、12.61%和8.8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3.19%、34.58%和27.82%;ZD958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35.93%、15.24%和7.84%,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40.81%、21.79%和11.13%,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9.91%、44.05%和34.80%。综上所述,喷灌+水肥一体化+减氮20%的灌溉施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实现夏玉米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灌溉施肥方式 水氮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锌源叶面喷施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颜为 孙金鞭 +6 位作者 吕洪国 黄萌 王志伟 齐世军 崔振岭 薛艳芳 刘开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4-515,共12页
为探明不同锌源叶面肥喷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及锌、铁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开展不同叶面肥喷施试验。小麦季设置去离子水(CK1)、尿素(CK2)、尿素+纳米氧化锌(U+ZnO)、尿素+壳聚糖纳米锌(U+ZnCNP)... 为探明不同锌源叶面肥喷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及锌、铁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开展不同叶面肥喷施试验。小麦季设置去离子水(CK1)、尿素(CK2)、尿素+纳米氧化锌(U+ZnO)、尿素+壳聚糖纳米锌(U+ZnCNP)、尿素+普通七水硫酸锌(U+Zn)5种叶面肥处理;玉米季增加尿素与锌铁硒多元混合喷施处理(U+Zn/Fe/Se)。结果表明:各叶面肥喷施处理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锌源与尿素混合叶面肥对小麦籽粒锌含量强化效果由弱到强依次为U+ZnCNP<U+ZnO<U+Zn。与CK2处理相比,处理U+Zn使小麦籽粒锌含量显著提高77.7%(从22.80 mg·kg^(-1)增加至40.52 mg·kg^(-1))、籽粒植酸与锌(PA/Zn)摩尔比显著下降42.1%,使籽粒锌生物有效性(TAZ)显著提高74.5%。对于玉米,与CK2处理相比,处理U+Zn/Fe/Se使籽粒锌含量提高32.3%(从14.93 mg·kg^(-1)增加至19.60 mg·kg^(-1))、硒含量显著提高12.7倍(从17.66μg·kg^(-1)增加至242.04μg·kg^(-1))、籽粒PA/Zn摩尔比显著下降27.0%,使籽粒TAZ显著提高36.9%,使整个植株或玉米秸秆磷与锌(P/Zn)和磷与铁(P/Fe)摩尔比降低。研究表明,叶面喷施普通七水硫酸锌是提高小麦、玉米籽粒锌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的最佳形式,其强化小麦籽粒锌效果优于玉米。叶面喷施尿素与锌铁硒混合溶液可同时提高玉米籽粒锌、硒含量及锌、铁生物有效性(籽粒、全株、秸秆),是解决人体或动物微量元素营养缺乏的有效农艺强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不同锌源 锌铁生物有效性 叶面喷施 微量元素含量
下载PDF
糙小米不同加工阶段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4
作者 苏情 陈利容 +5 位作者 孙琳琳 杨延兵 郭玉秋 王兴亚 刘开昌 龚魁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6,共8页
为了研究糙小米(BM)经过发芽(GM)、挤压膨化(EM)和超微粉碎(UM)连续加工过程中游离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分析了糙小米多酚组分,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和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实验分析糙小米游... 为了研究糙小米(BM)经过发芽(GM)、挤压膨化(EM)和超微粉碎(UM)连续加工过程中游离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分析了糙小米多酚组分,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和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实验分析糙小米游离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加工阶段产品的游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BM(P<0.05),GM比BM增加了84.16%,EM和UM的游离多酚含量持续增加,UM含量最高为(26.37±0.40)mg/g DW。糙小米中共检测到18种游离态多酚,其中BM仅检测到8种,GM中检测到11种多酚组分,对比BM变化了7种。EM和UM对比GM处理变化较小,可溶性结合酚类组分增加,但是肉桂酸和阿魏酸衍生物减少。GM的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以及秀丽隐杆线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2.74±0.23)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30.30±0.96)nmol/min/mL]、丙二醛(MDA)降低水平和12 d存活率都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EM和UM之间抗氧化活性差异不大,但均显著(P<0.05)高于BM。发芽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游离多酚的含量和组成,挤压和超微加工进一步促进游离多酚的释放,各个加工阶段产品中游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对照,多酚组分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大于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小米 游离态多酚 组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外源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玉米种芽萌发·幼苗生长与光合系统的影响
5
作者 萧珣 王兴亚 +8 位作者 张守梅 高琪 孙琳琳 陈利容 马振萍 王红霞 龚魁杰 郭玉秋 刘开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为探究外源贝莱斯芽孢杆菌(B.v.)对玉米种芽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系统的调控作用,以郑单958和京农科728为供试材料接种B.v.。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施加B.v.能显著促进玉米种芽萌发,有效提升幼苗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与根冠比;与... 为探究外源贝莱斯芽孢杆菌(B.v.)对玉米种芽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系统的调控作用,以郑单958和京农科728为供试材料接种B.v.。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施加B.v.能显著促进玉米种芽萌发,有效提升幼苗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与根冠比;与芽孢杆菌菌剂相比,B.v.处理在促进玉米种芽萌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株高、叶面积、干重、鲜重等农艺性状有关指标也与芽孢杆菌菌剂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外源B.v.处理下的玉米幼苗P_(n)、T_(r)、G_(s)、WUE显著提升,C_(i)较CK显著下降;B.v.处理下的P_(n)、T_(r)和G_(s)与芽孢杆菌菌剂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在C_(i)利用效能方面显著弱于芽孢杆菌菌剂。与CK相比,外源施加B.v.有助于提升玉米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并改善荧光特性,显著提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F_(m)、F_(v)/F_(m)、F_(v)/F_(o)和q_(P),显著降低F_(o)和NPQ;B.v.处理下的叶片各叶绿素含量及总含量均显著高于芽孢杆菌菌剂处理,荧光参数整体与芽孢杆菌菌剂无显著差异,部分指标甚至优于芽孢杆菌菌剂处理。因此,贝莱斯芽孢杆菌在玉米上有着良好开发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新型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种芽萌发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玉米肽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活性和寿命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孙琳琳 韩迪 +4 位作者 郭玉秋 陈利容 王兴亚 刘开昌 龚魁杰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9期1-4,9,共5页
以玉米肽为研究对象,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探究其抗氧化能力。在高糖和H_(2)O_(2)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条件下,玉米肽能够使线虫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48.09%和28.20%,氧化代谢产物MDA和ROS浓度显著降低,抗氧化酶CAT、SOD、GSH-Px活性显著增... 以玉米肽为研究对象,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探究其抗氧化能力。在高糖和H_(2)O_(2)诱导的急性氧化应激条件下,玉米肽能够使线虫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48.09%和28.20%,氧化代谢产物MDA和ROS浓度显著降低,抗氧化酶CAT、SOD、GSH-Px活性显著增加,说明玉米肽能够有效调节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代谢产物含量,对线虫氧化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秀丽隐杆线虫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灌水量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产量建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李佳 张慧 +6 位作者 李宗新 钱欣 王良 赵海军 肖蓉 高英波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1,共8页
为明确灌水量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产量建成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以协同提升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本试验以高肥水冬小麦品种济麦22和耐旱冬小麦品种山农25为材料,研究不同灌水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拔节期和开... 为明确灌水量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产量建成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以协同提升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本试验以高肥水冬小麦品种济麦22和耐旱冬小麦品种山农25为材料,研究不同灌水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 mm;W2: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 mm)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灌水量与品种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适宜灌水量可显著提高不同需水型冬小麦品种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籽粒灌浆活跃期(P)和平均灌浆速率(V),进而提高产量。济麦22在W2处理下两年平均产量比W0和W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2.70%和9.03%;山农25在W1处理下两年平均产量比W0处理显著提高23.70%,与W2处理无显著差异。W1处理下,济麦22和山农25两年度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W2处理显著增加17.97%和39.84%。互作效应分析表明,品种和灌水量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建成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综上,灌水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通过增加穗数、延长籽粒灌浆活跃期和提高平均灌浆速率来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优化灌水量与品种匹配可实现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量 品种 灌浆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新时代农业科研要素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8
作者 桑运洪 王翠萍 +2 位作者 隋洁 韩宗福 刘开昌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农业科研要素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立足点,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基本保障,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实际,首次提出农业科研要素一体化改革的概念,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农业科研要素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立足点,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基本保障,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实际,首次提出农业科研要素一体化改革的概念,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建议,围绕创新链条统筹整合创新团队、项目计划、平台载体、科技成果、科研生态等科研要素,建立全链条、全要素、多层次的科研要素保障体系,制定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关于科研要素一体化改革的意见》,以期为科研单位科研要素一体化改革提供思路,推进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研要素 农业科研单位 一体化改革
下载PDF
密度对玉米群体冠层内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68
9
作者 刘开昌 张秀清 +2 位作者 王庆成 王春英 李爱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系统研究了两个玉米 (Zea mays L.)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CO2 浓度、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垂直分布及其变化。指出 ,密度能显著影响小气候因子在群体中的分布 ,并最终反映在群体的有效贮积能量上。通过合理... 系统研究了两个玉米 (Zea mays L.)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CO2 浓度、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垂直分布及其变化。指出 ,密度能显著影响小气候因子在群体中的分布 ,并最终反映在群体的有效贮积能量上。通过合理密植能调节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小气候资源 ,获得较高有效贮积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小气候 群体 产量 温度 光照 风速
下载PDF
高油、高淀粉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成分积累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43
10
作者 刘开昌 胡昌浩 +3 位作者 董树亭 王空军 王庆成 李爱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2-498,共7页
以普通玉米为对照 ,探讨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籽粒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的分布、积累动态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结果表明 ,高油玉米胚 /胚乳比较大 ,含油率高 ,淀粉含量低 ;高淀粉玉米反之。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积累高峰的时... 以普通玉米为对照 ,探讨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籽粒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的分布、积累动态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结果表明 ,高油玉米胚 /胚乳比较大 ,含油率高 ,淀粉含量低 ;高淀粉玉米反之。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和油分积累高峰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积累强度为淀粉 >蛋白质 >油分。高油玉米籽粒油分、蛋白质积累速率较高 ,而淀粉积累速率较低 ;高淀粉玉米则反之。高油玉米单位重量呼吸强度高 ,酯酶同工酶活性高 ,而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较低 ;高淀粉玉米单粒呼吸强度高 ,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较高 ,而酯酶同工酶活性低。普通玉米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成分积累 籽粒品质 生理生化特性 高油玉米
下载PDF
高油玉米需磷特性及磷素对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刘开昌 胡昌浩 +2 位作者 董树亭 王空军 李爱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7-272,共6页
在高产条件下探讨了高油玉米的需磷特性 ,结果表明 ,单株磷吸收量 1.4 2 7g,每公顷需纯磷85.6 5kg,其中开花前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 4 7% ,花后吸收量占 53% ,灌浆期为吸收高峰 ;形成 10 0kg籽粒需磷 0 .74 kg,显著高于普通玉米。植株... 在高产条件下探讨了高油玉米的需磷特性 ,结果表明 ,单株磷吸收量 1.4 2 7g,每公顷需纯磷85.6 5kg,其中开花前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 4 7% ,花后吸收量占 53% ,灌浆期为吸收高峰 ;形成 10 0kg籽粒需磷 0 .74 kg,显著高于普通玉米。植株磷总吸收量与籽粒含油率、蛋白质含量、油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呈正相关。盆栽试验表明 ,施磷能促进高油玉米对氮磷的吸收 ,显著提高籽粒的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 ,影响蛋白质的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玉米 需磷特性 施磷 籽粒营养品质 磷肥
下载PDF
我国玉米自交系叶片保绿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开昌 董树亭 +4 位作者 赵海军 王庆成 李宗新 刘霞 张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62-1671,共10页
选用我国75个常用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对其叶片保绿性参数进行了定点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抽丝后叶片保绿度的变化均符合方程y=aeb-cx/(1+eb-cx),成熟期的绿叶数、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绿叶面积平均衰减速率(Vm)可作为区... 选用我国75个常用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对其叶片保绿性参数进行了定点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抽丝后叶片保绿度的变化均符合方程y=aeb-cx/(1+eb-cx),成熟期的绿叶数、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绿叶面积平均衰减速率(Vm)可作为区分玉米保绿型与非保绿型的关键指标。按照Hiechical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12个保绿型自交系,其成熟期相对绿叶面积在60%以上,其Vm平均值为0.687%d-1,在生长季内相对绿叶面积无大幅度衰减,成熟期绿叶数多,叶绿素含量较高;其余63个为非保绿型自交系,还可分为植株叶片衰老较快型与植株叶片衰老较慢型两个亚类。不同自交系抽丝后叶片保绿性与叶面积持续期、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保绿型的叶面积持续期和单株产量比非保绿型分别高20.02%~23.87%和50.44%~59.38%;与非保绿型自交系相比,保绿型在籽粒灌浆期绿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群体光合速率高,光合作用时间长,因而生物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保绿性 产量
下载PDF
高油、高淀粉玉米产量、品质与群体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开昌 胡昌浩 +4 位作者 董树亭 王空军 翟吉庆 徐晓娟 刘波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高产条件下探讨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的群体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相同产量水平下 ,高油玉米收获指数低 ,形成单位重量子粒所需的生物量高 ,粒叶比低 ;而高淀粉玉米则相反 ,收获指数高 ,形成单位重量子粒所需的生物量相对低 ,粒叶比高。在 ... 高产条件下探讨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的群体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相同产量水平下 ,高油玉米收获指数低 ,形成单位重量子粒所需的生物量高 ,粒叶比低 ;而高淀粉玉米则相反 ,收获指数高 ,形成单位重量子粒所需的生物量相对低 ,粒叶比高。在 112 5 0kg/hm2 左右的产量水平下 ,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的生物产量分别为 2 60 0 0、2 3 0 0 0kg/hm2 ;抽丝至成熟期的平均叶面积分别为 5 0 2 80、4 15 5 0m2 /hm2 ;叶面积持续期分别为 2 70、2 2 0万m2 ·d/hm2左右。保持花后较高的叶面积、叶面积持续期 ,防止植株早衰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质类型 产量 品质 群体生理特性 高油玉米 高淀粉玉米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筛选抗消化降糖肽及降糖活性研究
14
作者 韩迪 苏情 +7 位作者 田晓闽 张学军 张西平 孙琳琳 龚魁杰 郭玉秋 刘开昌 陈利容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通过对豌豆肽、螺旋藻肽、海洋鱼肽、小麦肽、大豆肽、牡蛎肽和乳清肽7种降糖肽的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对抗消化降糖肽进行筛选和降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消化后的牡蛎肽和乳清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2.09%和69.91%。牡蛎肽... 通过对豌豆肽、螺旋藻肽、海洋鱼肽、小麦肽、大豆肽、牡蛎肽和乳清肽7种降糖肽的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对抗消化降糖肽进行筛选和降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消化后的牡蛎肽和乳清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2.09%和69.91%。牡蛎肽和乳清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5.40 mg/mL和7.32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6.66 mg/mL和2.53 mg/mL,总还原能力较高,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牡蛎肽和乳清肽能够延缓人体餐后血糖上升,使餐后血糖浓度峰值降低,分别为8.63±0.15 mmol/L和8.23±0.1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模拟消化 降糖肽 抗氧化活性 降糖活性
下载PDF
高抗氧化活性玉米醇溶蛋白短肽-黄色素复合物制备技术研究
15
作者 苏情 韩迪 +5 位作者 田晓闽 龚魁杰 刘开昌 郭玉秋 陈利容 王兴亚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期26-29,34,共5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提取玉米蛋白粉中的醇溶蛋白-黄色素复合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180 min,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醇溶蛋白提取率60.73%,黄色素提取量0.37 mg/g玉米蛋白粉。采用不同蛋白酶酶解玉米醇溶蛋白...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提取玉米蛋白粉中的醇溶蛋白-黄色素复合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180 min,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醇溶蛋白提取率60.73%,黄色素提取量0.37 mg/g玉米蛋白粉。采用不同蛋白酶酶解玉米醇溶蛋白-黄色素复合物,制备高抗氧化活性短肽-黄色素复合物,根据分子量分布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得出,经碱性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复合处理得到的玉米醇溶蛋白短肽-黄色素复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8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酶解 玉米醇溶蛋白短肽-黄色素复合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玉米鲁单50产量潜力、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开昌 王庆成 +2 位作者 张秀清 王春英 张海林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鲁单 5 0不同密度群体的产量潜力 ,结果表明 ,群体产量潜力因密度提高而增加 ,同时 ,空秆率上升 ,败育粒数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 ,获得最高产量为 9399 82kg/h ,适宜的密度范围是 7 5~8 1株 / 。最高产量密度时最...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鲁单 5 0不同密度群体的产量潜力 ,结果表明 ,群体产量潜力因密度提高而增加 ,同时 ,空秆率上升 ,败育粒数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 ,获得最高产量为 9399 82kg/h ,适宜的密度范围是 7 5~8 1株 / 。最高产量密度时最大LAI为 5左右 ,生殖生长期LAD为 2 10 70万 ·d·hm-2 。收获后的秸秆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子粒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潜力 适宜密度 饲用价值 鲁单50
下载PDF
高油、高淀粉玉米吸硫特性及施硫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开昌 胡昌浩 +2 位作者 董树亭 王空军 李爱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7-103,共7页
研究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硫素的吸收分配及施硫对籽粒产量、品质的作用 ,结果表明 :在 1 1 2 5 0 kg/hm2 的产量水平下 ,开花前硫素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百分比平均为 5 7.5 3 % ,花后对硫的吸收较强 ;高油 1号、长单 2 6、掖单 1 3每公顷... 研究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硫素的吸收分配及施硫对籽粒产量、品质的作用 ,结果表明 :在 1 1 2 5 0 kg/hm2 的产量水平下 ,开花前硫素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百分比平均为 5 7.5 3 % ,花后对硫的吸收较强 ;高油 1号、长单 2 6、掖单 1 3每公顷吸硫量分别为 :3 2 .46 kg、3 4 .94kg、3 4 .2 0 kg。施硫能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高油玉米粒重增加不显著 ) ,并显著提高其产量。施硫2 2 .5 kg/hm2 (S1)能使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9.0 5 %和 6 .88% ,蛋白质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提高 ,品质改善 ;施硫量增至 90 kg/hm2 (S2 )时 ,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仍有提高 ,但蛋白质中醇溶蛋白含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品质类型 施硫量 籽粒品质 产量 硫素吸收特性 高油玉米
下载PDF
玉米光合性能与耐密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开昌 王庆成 +3 位作者 张秀清 王春英 李爱芹 张海松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 ,通过密度试验 ,在群体和个体水平上 ,从 5个方面分析了玉米光合性能与品种耐密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1)玉米光合性能对密度增加的反应较敏感 ,光合面积、光合效率及光合产物的分配对密度增加的反应尤其显著 ;(2 )光合面... 在大田条件下 ,通过密度试验 ,在群体和个体水平上 ,从 5个方面分析了玉米光合性能与品种耐密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1)玉米光合性能对密度增加的反应较敏感 ,光合面积、光合效率及光合产物的分配对密度增加的反应尤其显著 ;(2 )光合面积中主要体现在叶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上 ,耐密性强的品种 ,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对密度增加反应不敏感 ,群体上部叶面积的比例相对小 ;(3)叶片光合效率对密度增加的反应较敏感 ,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的降低是主要原因 ,它们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叶绿素、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之间也呈显著的正相关 ,量子效率的降低是次要的 ;(4)群体产量与群体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持续期呈正相关 ,但与个体性状呈负相关 ,个体性状的削弱程度越小 ,与群体的相关性越小 ,品种的耐密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性能 耐密性 产量
下载PDF
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与极位夹角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开昌 叶荣礼 郑财权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41-243,247,共4页
急回平面连杆机构实现了机构工作行程的慢速进给和空回行程的快速退回 ,从而提高了生产率。而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与其极位夹角θ密切相关。由于极位夹角θ是个锐角 ,现行的众多教科书中的行程速比系数k与极位夹角θ的关系式在应用... 急回平面连杆机构实现了机构工作行程的慢速进给和空回行程的快速退回 ,从而提高了生产率。而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与其极位夹角θ密切相关。由于极位夹角θ是个锐角 ,现行的众多教科书中的行程速比系数k与极位夹角θ的关系式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本文给出的k与极位夹角θ的补充公式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连杆机构 急回特性 极位夹角 行程速比系数 慢速进绘 快速退回
下载PDF
玉米叶片保绿性生理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开昌 王庆成 +1 位作者 张海松 冯凯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从玉米叶片保绿性的概念出发 ,综述了保绿型玉米的划分、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讨论了玉米保绿性的可能生理机理 ,以及与保绿性相关的植株性状的遗传特性 ,并提出了下一步将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玉米 叶片 保绿性 生理机理 遗传特性 植株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